我見過的最聰明的溝通方式:共情溝通丨21讀書

2021-01-21 21世紀經濟報導

有效溝通,已經成為職場中的重要能力。


為了讓工作更順暢,為了部門之間協作無間,為了上下級關係。大家都在努力的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


但是,很多時候又會陷入溝通的僵局


為什麼對方總是誤會我的意思呢?我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啊。為什麼我看到對方,就遏制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欲望呢?為什麼對方一開口說話,我都希望他快點結束這個話題呢?


溝通的僵局帶給我們的就是無法逾越的距離感。


知名管理專家南勇在他的《共情溝通》裡說,越懂共情,越善於突破距離感。


實際上打破溝通的困境是要培養我們的共情能力。


共情這一概念是由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提出。可以理解成同感、同理心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類天生的能力,但一直沒有受到應用的重視。


共情是讓人與人之間從情緒、認知、觀念等建立「連接」,達成共鳴,讓溝通更有效,達成共贏的局面。


時下張藝興和楊天真解約的熱搜中,楊天真把「共情」這一詞用在了張藝興身上。


雙方禮貌分開,這不也是共情能力的體現嗎?


羅振宇在《奇葩說》裡提到: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


一個表達能力強的人,遠遠超越那些心裡有話卻說不出來的人。而表達能力強的人,多半是共情溝通的高手。他們知道要說什麼,說給誰聽,說哪些有效。


聽過樊登講書的人都會被樊登的表達能力折服。尤其是他表現出來的親和力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他一張口,現場的人都會主動靜下來,全神慣注的聽他說。


聽樊登講書。你不覺得他是在講一本書,更多的感覺是他坐在那裡跟你聊天,聊的都是你很想聽,又不知道怎麼做的事情。


他不是用說教的語氣,他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他就像一位朋友坐在你身邊,把他想表達的觀點通過潤物細無聲方式傳輸給你,讓你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他說的話,語調平和,不強勢,也不蒼白。他都從他身邊的人或事說起。


我們通過聽他講書,知道他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有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母親,有一群熱愛生活的同事和朋友。


他跟我們一起分析,作為一個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的他,為什麼吵不贏自己愛人的事,這背後到底隱藏哪些邏輯?


你能感覺到那種真實,你更能收穫到真誠溝通帶給你的不同凡想的收穫。


從他生活的點滴入手,貫穿到書中的觀點,又能結合當下的熱點、弊端。


總之不同的人聽了會有不同的感受。高知們獲得理論上認同,普通大眾獲取情感認同。


樊登知道你此刻想聽什麼,有哪些方面的欠缺需要彌補。而他就是為這個而來。


網上有人評論:



前段時間,被一篇叫「善良才是最好的風水」的文章刷屏了。


意思是說,相傳宰相劉伯溫趕路口喝,一女主人知道後,給他舀了一瓢水,卻在水中撒了一把秕穀皮。


他覺得受到了捉弄,無奈之下只好一邊吹一邊慢慢喝。


然後女主人請她看風水,他就隨手指了一個地方,沒想到幾年之後機緣巧合,又經過此處,發現女主人家道殷實,他十分不解,於是又問了當年水中放秕穀皮的事,女主人說-



聽了女主人的話,劉伯溫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女主人,感嘆道:


《周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說的是一個家庭,其家風以興善為本,必然闔家吉慶,盡享歡樂之福也。


有了善良的做人之本,自然誠信就不約而至。而失信就相當於破壞了自已的好風水,誰又樂意與之相處呢?失信帶來的壞處《共情溝通》裡總結的真好----



尤為要命的是,這種惡性循環一旦開了頭,往往會迅速變質,甚至變本加厲:


很難想像,一個經常失信的人,怎麼可能交到真誠的朋友呢?他又怎麼會具有共情能力來處理面對的問題呢?


具備共情能力的人,懂得換位思考,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那也一定是善良的人,講誠信的人。


但是共情能力真的能拉進彼此的距離。能夠讓彼此的情緒、心態建立某中「連接」,能夠理解認知上的偏差,可以好好說話,有效溝通。


盡力通過感同深受表達出對方的情緒、心情和觀點,建立溝通的平臺,讓你說出來的話,對方也能夠真誠的接納。這就是共情能力爆發的巨大能量。


當我們身邊的人出現情緒反常時,在工作上總是出現問題時,你不經意看到他正在嘆氣時,或許他正在經歷他人生中最難的時刻。


而共情能力讓我們可以發現這一點,幫助他們,也提升自己。


共情溝通是當下的熱詞,也是職場溝通必備的能力,更是維繫親人關係的紐帶。在為人處事上讓彼此的關係更順暢。

相關焦點

  • 這是我見過最聰明的3種溝通方式,終身受用
    為什麼溝通是解決問題的,你卻越聊越糟?很多時候不是事情本身的問題,也不是人本身的問題,而是溝通出了問題,換一種溝通方式,可能問題迎刃而解。這篇文章,寫寫我見過的最聰明的三種溝通方式,終身受用,分享給你。
  • 與孩子溝通的四種錯誤方式
    ,我們就會責備彼此,而不是去理解包容,這種溝通的方式會造成對方麻木不仁,長期下去就會好像沒聽見,說什麼都無效了,不管說的有用沒用的,對他來講都沒有任何影響,所以這種溝通方式帶來的結果就是沉默,你會發現跟你溝通的人,他一句話都不說,他聽不進你的說話。 經常詆毀對方的人格,這個是非常普遍的,特別家長對孩子經常是這樣,「你怎麼這麼笨呢?
  • 為什麼要讀書?學會溝通
    同樣,如果我們的生活缺乏溝通,就會出問題。溝通可以分為三種。與世界的溝通,與他人的溝通和自身的溝通。首先,當我們與他人關係不圓滿,是缺乏溝通之時。他們可以是親人、朋友、同事,或是事業上遇到的客戶。沒有溝通的話,就會感到堵得慌。原因是,由於他人和自己的信念或主張比較強,無法找到,與對方連接的紐帶,讀書能打破這種僵局,能理解他人,並有效的與他人溝通。
  • 親子溝通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聽璐瑤媽媽怎麼說
    她表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品質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與孩子構建良好的溝通關係,是父母能否成為孩子的好老師的關鍵。良好的溝通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做好親子溝通,需要父母、子女各盡其責,但是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是否及時、健康、良好,關鍵還是在家長。璐瑤媽媽表示,如果我們努力了卻沒有看到應有的效果,可能就需要我們拋開過去的經驗,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思考。
  • 兩性關係中,你的「溝通方式」,決定了兩個人的愛情質量
    曾有心理諮詢師曾就他所接待的情感問題求助做過一項統計,結果顯示,伴侶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有80%是由於雙方在溝通方面出現障礙。有的是因為不懂溝通而進行了不當的溝通,有的是因為之前無效甚至消極的溝通而放棄了溝通。一段親密關係的良性發展,除了愛和信任之外,溝通方式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 心理諮詢|什麼是溝通?怎樣有效溝通?溝通的方式有哪些?
    溝通的結構溝通過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饋、障礙和背景七個要素構成。3.人際溝通的分類(1) 人際溝通按組織系統可分為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2) 人際溝通按信息流動方向可分為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及平行溝通。(3) 以信息源與接收者的位置關係可分為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
  • 《溝通基礎》:資訊時代的溝通藝術
    《溝通基礎》 郝潔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內容簡介】本書整合了當代國際社會的主流溝通理念意識與策略方法,聚焦全球化信息社會中溝通的多元性、複雜性和創新性,通過清晰簡潔的語言和層層遞進的方式介紹解析溝通理論與實踐。
  • 非暴力溝通:別讓你與男人溝通的方式,毀掉婚姻的溫度
    文丨芒果
  • 《非暴力溝通》 | 你的溝通方式裡,藏著你的未來
    親愛的小夥伴們,晚上好,這是我們一起共讀《非暴力溝通》的第十天,也是最後一天了。說實話,我有點捨不得結束這個分享,關於如何好好說話的話題,我可以跟你聊上十天十夜,因為,這是我的職業。「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我的請求,把會議時間推遲一周?「我想與你分享的就是,如果說非暴力溝通可以讓你管理好雙方情緒,開啟好溝通的第一步,那麼我們也不要忽視最後請求對方反饋的這麼重要的一步。
  • 和不同層次的人溝通方式是不一樣的,如何在溝通上如魚得水呢?
    與人溝通是一件挺費勁的事情,但是在溝通的過程中,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的節奏感,並且和不同的人溝通,溝通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跟每個人的溝通方式,其實是一種自我舞臺的展示,自己可以表現出什麼樣的特徵,那麼溝通的結果就是怎樣的。
  • 不會與患者溝通?看看這個!(內有拿來就用的溝通技巧)
    但在北京協和醫院老年病科副教授寧曉紅看來,溝通需要的是用心,是共情。 《因為是醫生》中的董醫生:您有什麼事情嗎?哦,那您稍等一會,我跟他說點事兒之後去找您。您好。哎呦,來來來,往裡點,您看您都快從床上掉下來了。這樣多不安全啊。這個您現在還撤不了。您看咱們都用了這麼多天藥了,現在終於好一點了,咱們還得繼續啊。
  • 當孩子撒潑打滾時,這9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教育孩子需要共情,也需要方法。既要告訴孩子我愛你,也要堅持一些原則。    下面不同的溝通、處理方式,值得所有父母思考,一起來看看吧。  1. 當孩子發脾氣扔東西時  ×「不要再亂扔東西了!」  √「你扔這些玩具,我會以為你不喜歡和它們玩了。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越說什麼我偏不要做什麼。
  • 心理課堂 | 對話溝通方式
    對話式溝通方式疫情防控期間,很多人待在家裡的時間延長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隨之變長......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溝通,加深了彼此了解的同時,隨之而來也引發了一些問題,有的與家人溝通的氛圍很好,也有的可能與家人的溝通出現不順暢,引發一些爭吵或者無法達到有效溝通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溝通的方式以及如何實現有效溝通。
  • 如何學會與人溝通,《溝通的藝術》告訴你,真實的溝通技巧
    我也不例外,我和一位年齡比我小的同事,一直相處得很糟糕,也搞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直到看到這本書——《溝通的藝術》,才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溝通,實際上都在在自說自話。《溝通的藝術》這本書是由羅納德·B·阿德勒和拉塞爾·普羅科特兩人聯合著作的,這本書已經暢銷了40年,再版了15次。
  • 溝通是了不起的才華!而最好的溝通方式,是這兩個字,那就是……
    會溝通,是一個人了不起的才華!而最好的溝通方式,是這兩個字,那就是……關懷。可以說,沒有比關懷更好的溝通方式了,把他人當成身處同一戰壕的戰友,當成同一戰線的盟友,發自真心的關懷對方,幫助對方,那麼即便不用語言去溝通,對方也能真正地被你打動。
  • 選擇對的溝通方式最重要!
    不論是複合還是談戀愛,兩個人能夠走到一起最大的難度是找到一個舒適的方式相處。想要創造一個舒適的方式就要注意以下兩個重點和難點溝通方式。過去我給大家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講了講情侶之間溝通過的一些方式和禁忌,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細看參考。今天就著這個話題,給大家再說一說,在整一個挽回當中,我們應該怎麼去聰明聊天。1.
  • 與人溝通中的四種不良方式!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與人良好溝通的四個步驟,分別是講感受,講需求,講原因,講要求。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的是產生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分別是道德評價,同類比較,躲避責任,威脅恐嚇。1,道德評價,通過道德的層面對一個人的行為和語言進行評價。
  • 父母和孩子溝通無效,都怪孩子不聽話?你真的在和孩子溝通嗎?
    我給你買來了你又不吃!"父母和孩子溝通無效,都怪孩子不聽話?上面說的這個場景,就是父母和孩子溝通無效最典型的一種情況。故事中的媽媽覺得,我都已經給孩子買雪糕了,孩子還鬧個不停就是不聽話,不聽話的孩子就該罵;但如果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或許就知道為什麼了。孩子想吃什麼?草莓味的雪糕;媽媽買了什麼?巧克力味的雪糕。
  • 溝通專欄:溝通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剛劉老師。從今天開始,我會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溝通心理學方面的海量知識以及爆炸性信息,我們一起來琢磨琢磨,好好說話,有效溝通。要知道,不會說話是一個大問題,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會說話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你說了太多正確的廢話,就不簡簡單單是一個問題了,代價還可能很慘重呢。
  • 這些溝通方式才是解決語言障礙的關鍵,語言障礙矯正師如何溝通
    從事語言障礙行業,每天需要和來自天南海北的語言障礙者溝通、答疑,隨著時間的沉澱,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改變,以往那種機械化、標準化的術語,不但外人聽了毫無溫度,連我們自己都覺得煩。自我反省一下,想達到更好的溝通,還是要從「心」做起,輔導我們的心理學教授說「你知我所想,我知你所需,心裡打破隔閡,產生信任,才會更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