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茉莉媽咪(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全職媽媽整日圍著老公孩子轉,把家裡人照顧得面面俱到,井井有條。作為寶媽們,
肯定也希望有一天能清閒幾天,把孩子交給老公帶,自己與小姐妹們出去聚個會,旅個遊,放鬆心情,釋放一下壓力。
爸爸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嗎?爸爸要不要帶娃呢?
媽媽出門旅遊回來,家裡好像被打劫了,爸爸帶娃是種怎樣體驗
在網上,一位寶媽曝光了她的朋友圈。在朋友圈中,寶媽表示到外面旅遊了一天回到家,推開門的一剎那,寶媽愣在了那裡,家裡好像被打劫了一樣。
原本乾淨整潔的家,她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廚房,就變得滿地狼藉。
水池中泡了一大盆髒碗,餐桌上還有吃剩下的外賣盒。乾淨整潔的地毯也被撒上了飲料。茶几上擺滿了零食與垃圾。
寶媽看到面前的這一幕頓時火冒三丈,把坐在一旁的老公和孩子叫起來訓話。兩個人沒有一個人承認是誰幹的。
看過這條朋友圈的網友在下面評論道:
芒果媽媽:我記得有一次我回老家,回去了兩個月,再回到家的時候,我發現我家很多地方都結了蜘蛛網。我老公和我兒子每天都住在盤絲洞裡,我都驚了。榴槤媽媽:羨慕寶媽還有時間出去旅遊,我寶寶不睡,我連廁所都去不了。月亮姐姐:有點嚇人,我老公和孩子要是把家裡搞成這個樣子,我直接就不回家了。在「喪偶式育兒」的大環境下,許多媽媽苦不堪言,甚至很多剛剛生產的媽媽因為獨自帶娃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很多人提議要爸爸帶娃,那麼#爸爸要不要主力帶娃#呢?
爸爸帶娃未必是一件壞事。事件背後展現了一個家庭中男性願意主動為女性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
與其抱怨爸爸帶娃的危險性,不如多看看爸爸帶娃的優勢性。
爸爸帶娃,優勢性大於危險性
一: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有幽默感
爸爸在帶娃的過程中,經常會別出心裁地想出一些辦法逗孩子笑。經常會開動自己的腦筋,同孩子一起玩耍,帶孩子做一些趣味性的活動。
在這樣具有幽默感的家庭中生活,孩子也必將是積極樂觀的。
遇到困難時,也會努力地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就算遇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想到與爸爸共同度過的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也會堅定自己的決心去做出不一樣的成就。
二:爸爸帶出來的孩子人際關係更好
由於在家庭中,母親常常扮演者「白臉」角色,而父親則扮演著老好人的」紅臉」角色。而父親粗狂,外放,開朗的性格經常會影響到孩子。
在長大以後的人際交往中,孩子也會學習爸爸的優秀品質,與同齡人相處更為融洽,更加可以體諒父母,不衝撞,頂撞父母。
三:爸爸帶出來的孩子發明創造能力更強,膽子也更大
童年甚至是幼年就接受爸爸每天猶如「冒險」一般的操作,會在長大以後更加獨立。好奇心也會使它更樂於去發掘自己和世界。
在玩樂中培養寶寶的動手能力,開發寶寶的智力。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哪怕爸爸再忙再累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父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就算是克服不了距離問題也要每周打電話,發微信,通視頻來關心孩子。給予孩子安全感,讓他知道,有爸爸在的溫暖。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擴展連結一:9歲男孩寫「列印體」引人稱讚,為啥優秀的總是別家孩子?
擴展連結二:體操冠軍鄧琳琳,退役後身高逆襲,如今長成女神羨煞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