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在家的一天是什麼感受,不作不會死,爸爸也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9 茉莉媽咪育兒日記

「文/茉莉媽咪(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全職媽媽整日圍著老公孩子轉,把家裡人照顧得面面俱到,井井有條。作為寶媽們,

肯定也希望有一天能清閒幾天,把孩子交給老公帶,自己與小姐妹們出去聚個會,旅個遊放鬆心情,釋放一下壓力。

爸爸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嗎?爸爸要不要帶娃呢?

媽媽出門旅遊回來,家裡好像被打劫了,爸爸帶娃是種怎樣體驗

在網上,一位寶媽曝光了她的朋友圈。在朋友圈中,寶媽表示到外面旅遊了一天回到家,推開門的一剎那,寶媽愣在了那裡,家裡好像被打劫了一樣

原本乾淨整潔的家,她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廚房,就變得滿地狼藉。

水池中泡了一大盆髒碗,餐桌上還有吃剩下的外賣盒乾淨整潔的地毯也被撒上了飲料。茶几上擺滿了零食與垃圾。

寶媽看到面前的這一幕頓時火冒三丈,把坐在一旁的老公和孩子叫起來訓話。兩個人沒有一個人承認是誰幹的。

看過這條朋友圈的網友在下面評論道:

芒果媽媽:我記得有一次我回老家,回去了兩個月,再回到家的時候,我發現我家很多地方都結了蜘蛛網。我老公和我兒子每天都住在盤絲洞裡,我都驚了。榴槤媽媽:羨慕寶媽還有時間出去旅遊,我寶寶不睡,我連廁所都去不了。月亮姐姐:有點嚇人,我老公和孩子要是把家裡搞成這個樣子,我直接就不回家了。在「喪偶式育兒」的大環境下,許多媽媽苦不堪言,甚至很多剛剛生產的媽媽因為獨自帶娃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很多人提議要爸爸帶娃,那麼#爸爸要不要主力帶娃#呢?

爸爸帶娃未必是一件壞事。事件背後展現了一個家庭中男性願意主動為女性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

與其抱怨爸爸帶娃的危險性,不如多看看爸爸帶娃的優勢性。

爸爸帶娃,優勢性大於危險性

一: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有幽默感

爸爸在帶娃的過程中,經常會別出心裁地想出一些辦法逗孩子笑。經常會開動自己的腦筋,同孩子一起玩耍,帶孩子做一些趣味性的活動。

在這樣具有幽默感的家庭中生活,孩子也必將是積極樂觀的。

遇到困難時,也會努力地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就算遇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想到與爸爸共同度過的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也會堅定自己的決心去做出不一樣的成就。

二:爸爸帶出來的孩子人際關係更好

由於在家庭中,母親常常扮演者「白臉」角色,而父親則扮演著老好人的」紅臉」角色。而父親粗狂,外放,開朗的性格經常會影響到孩子。

在長大以後的人際交往中,孩子也會學習爸爸的優秀品質,與同齡人相處更為融洽,更加可以體諒父母,不衝撞,頂撞父母。

三:爸爸帶出來的孩子發明創造能力更強,膽子也更大

童年甚至是幼年就接受爸爸每天猶如「冒險」一般的操作,會在長大以後更加獨立。好奇心也會使它更樂於去發掘自己和世界。

在玩樂中培養寶寶的動手能力,開發寶寶的智力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哪怕爸爸再忙再累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父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就算是克服不了距離問題也要每周打電話,發微信,通視頻來關心孩子。給予孩子安全感,讓他知道,有爸爸在的溫暖。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擴展連結一:9歲男孩寫「列印體」引人稱讚,為啥優秀的總是別家孩子?

擴展連結二:體操冠軍鄧琳琳,退役後身高逆襲,如今長成女神羨煞眾人

相關焦點

  • 中國爸爸為什麼不在家?心理專家的解釋,從全新角度幫助媽媽!
    作者:寶寶知道成長育兒媽媽給換衣服,媽媽給做輔食,媽媽給講故事,媽媽陪上興趣班……無比多中國媽媽,都惱怒於同一個問題:爸爸各種忙,經常不在家,管孩子,幾乎全都是媽媽的事!更有人將這種相當普遍的夫妻關係和家庭場景概括為: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 媽媽不在家時,孩子是什麼畫風?有點被爸爸帶偏了!
    聽完我直接石化,心碎了一地,平時可都是媽媽的小棉襖啊!後來想想可能是爸爸給兩姐妹自由度高一點,媽媽不在就放飛自我了哈。B媽媽:上個月出差了一個星期,我不在家的日子,兒子每天晚上會主動給我打電話,尤其是跟爸爸道了晚安後,還會偷偷躲在被子裡跟我聊天,其實平時兒子並不是很健談,但只要我不在他身邊,兒子給我打電話話總是特別多,還蠻暖心的!
  • 為什麼公立學校不辦校內託管?說白了就是不想承擔責任
    ,丁丁媽媽為孩子午託的事愁死了,從孩子出生起在家裡做了三年全職媽媽,等孩子上幼兒園後,立即找了份工作,可現在孩子上小學,作息時間與她的上下班時間完全對不上,她可不想為了照顧孩子再辭職回歸家庭了。「如今中小學的作息時間根本不考慮家長的上下班時間,拿起工作陪不了孩子,放下工作養不起孩子,這讓我們家長太為難了,憑什麼學校中午要清園,這要把雙職工家庭的孩子往哪趕呢?
  • 媽媽出遊,蠟筆小新和爸爸看美女的一天,調皮又驚慌的午餐記!
    導語:蠟筆小新這個調皮的孩子什麼時候會心疼爸爸呢?其實蠟筆小新內心裡也是非常的心疼爸爸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描述一下蠟筆小新是如何心疼爸爸。今天是蠟筆小新和爸爸兩個人單獨在家裡一天,自己吃飯,自己看電視,沒有媽媽在的一天,蠟筆小新和爸爸是怎樣度過的呢?接下來咱們就來看一看吧。
  • 為什麼有的孩子只「愛媽媽」,不「愛爸爸」?
    爸爸與孩子之間完全是身體上分離的兩個人,況且對孩子的餵奶、哄睡、洗澡等生活照顧也比媽媽做得少,嬰兒與爸爸的關係就比較疏遠,甚至把爸爸當成了陌生人。於是在0~2歲期間,在媽媽與爸爸之間,孩子選擇了媽媽,與媽媽之間形成了依戀關係。只有媽媽在,才感覺到安全,遇到了問題,第一個就是找媽媽。爸爸有時候會幫忙照顧孩子,如幫忙哄孩子睡覺,但孩子多會抗拒,原因是不習慣。
  • 爸爸獨自在家帶雙胞胎寶寶,媽媽不放心,爸爸發來照片,媽媽笑噴
    爸爸獨自在家帶雙胞胎寶寶,媽媽不放心,爸爸發來照片,媽媽笑噴 在以前,很多人在剛剛做了爸爸媽媽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的小孩子給自己的父母帶,因為他們覺得老一輩的人帶孩子會比自己有經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都會自己親自去帶孩子,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帶小孩子跟小孩子一起成長,小孩子的成長氛圍會比較好
  • 媽媽為造卵耗盡能量,無法支撐懷孕,爸爸承擔起懷孕責任並產下後代
    在我們的印象中,為了孕育下一代,一般都是媽媽承擔懷孕的責任,爸爸負責保護妻兒的安全。但是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卻是爸爸懷孕,媽媽只負責產卵。海馬就是這樣。它是魚,用鰓呼吸,用鰭遊泳,但是它的樣子卻一點也不像魚,倒像是西洋棋的馬,所以中外不約而同地稱之為海馬。現存52種海馬,小的不到3釐米長,大的也只有35釐米長。最怪異的還是海馬的生育行為。在生育季節開始後,海馬成雙成對地翩翩起舞,連跳幾天求偶舞蹈。
  • 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是家長心軟的後果,了解「責任分散效應」
    小姨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是幫助孩子擺脫責任,孩子長大之後遇到了事情,就不會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和自覺。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是家長心軟的後果。其實家長們教育孩子只要了解了什麼是「責任分散效應」,能夠輕鬆地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責任分散效應也有被叫做旁觀者效應,指人在單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責任感會更加強一些,而如果是在一個團體裡,他的責任感就相對較弱。
  • 女人生孩子丈夫不在身邊,是什麼感受?過來人的回答,淚流滿面
    01女人生孩子丈夫不在身邊,是什麼感受?生孩子,對女人來說,無疑是在鬼門關走一回。若不是因為愛,哪個女人願意承受這樣的苦難。女人最需要男人的時候,無疑是懷孕生孩子的時候。那麼,女人生孩子丈夫不在身邊,是什麼感受?過來人的回答,淚流滿面。02無助又彷徨,生怕自己死在產房裡我羊水破了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只有公婆陪著我,而我的丈夫還在外面出差一時半會回不來。
  • 「媽媽,今天請不要死」,做新冠醫護的孩子是怎樣一種感受?
    原創 王佑民 吳怡逍 加拿大和美國必讀醫生、護士和護理人員的孩子分享他們的故事時間回到新冠疫情剛開始那會兒,7歲的Ysa Ma很不情願每天看著媽媽Nadia Alam朝醫院跑。
  • 女兒第一次來月經,媽媽打工不在家,爸爸的做法真暖心
    到了青春期慢慢拉開了距離,特別第一次來月經時,可能女孩都不知道怎麼回事,甚至大喊大叫,以為自己生了重大疾病。不像現在的小孩,有很多科普讀物給他們啟蒙,在過去懵懂的年代,還有很多父母不識字,更談不上給子女進行性教育了。因為,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讓人難以啟齒。01一名女孩第一次月經的經歷我首次來月經的時候,自己並不知道。媽媽去外地務工了。
  • 平凡的榮耀孫弈秋爸爸是什麼身份?奕秋爸爸的死與曲總脫不了干係
    平凡的榮耀孫弈秋爸爸是什麼身份?奕秋爸爸的死與曲總脫不了干係時間:2020-09-07 11:59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平凡的榮耀孫弈秋爸爸是什麼身份?奕秋爸爸的死與曲總脫不了干係 平凡的榮耀將很容易成為一部口碑劇。白敬亭飾演的孫弈秋也受到關注。
  • 致小鐵牛: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中,看到責任
    小鐵牛兒:今天是你滿11個月的日子,爸爸愛你。夜已深,我不覺得困,心裡有些話,只想對你說。這個春節,帶你到姥姥家來,原本是想讓你在大上海逛逛,感受一下南方的溫暖溼潤。不想事與願違,竟「困」在家裡,一天都沒出去。難得的朝夕相處,但爸爸一天都沒有陪你,覺得挺過意不去的。爸爸的單位,有好多叔叔阿姨,他們的春節是在武漢疫區度過的。
  • 夢見爸爸死了是什麼意思 孕婦夢見爸爸死了是什麼意思
    爸爸夢見女兒死了是什麼意思夢見自己活著,等著看世界末日來臨是怎麼一回事,這是警告你不要過去追逐物質和肉體上的享受,有壞人可能利用你的弱點詐取你的錢財。夢見爸爸,表示一種自我壓抑的意象,表示有某些事情的責任或是規範讓你覺得有壓迫感。
  • 女童模仿《熊出沒》攀巖墜樓,動畫公司承擔10%責任?真的不冤!
    了解了一下小女孩的家庭背景,她的爸爸是個很勤勞的工人,她的媽媽患有精神疾病,小女孩從小就很聽話,若不是模仿了《熊出沒》裡的情節,絕對不可能就這麼離開人世的。女兒就這麼撒手走了,父母完全接受不了,最終將動畫公司告上了法庭。近日法院給出了二審判決,動畫公司承擔百分之十的責任!
  • 【能量】「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
    近日,浙江寧波的 談女士和丈夫從工地幹完活 穿著髒衣服去學校接孩子 夫妻倆擔心給孩子「丟臉」 沒想到孩子一句話讓他們淚目了 「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
  • 牽狗不帶繩致人死亡,各方法律責任該如何承擔?
    近日,廣東順德發生了一件牽狗不牽繩致老人死亡的事件,讓狗這個話題又上了熱搜。我們拋開各項主觀因素,從法律角度探討分析各方的法律責任,順便看一下養一隻狗要操多少的心。在這個少女牽別人家狗絆死老人的案件中,總共涉及了三種責任,四個主體。三種責任分別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
  • 尷尬了,不小心偷看到爸爸跟媽媽撒嬌……
    「唉......」電話那頭的媽媽突然嘆了口氣,接下來是長達幾分鐘的沉默,而我因為看劇入神都沒注意到那邊的沉默。直到電話那邊媽媽開始抽泣,我才意識到問題。「你姥姥年輕的時候多能幹啊,又要強,現在怎麼連個水龍頭都不會開了......」原來,無論人長到多大,在害怕自己的父母老去這件事上,永遠都是一樣的啊。
  • 「為什麼媽媽很忙,爸爸卻不工作?」戚薇的回答,值得家長學習
    大家都被lucky的金句和萌萌的表情包融化的同時,這個被寵愛長大的小女孩也有很多煩惱,常抱怨媽媽不能陪她,戚薇告訴她是因為媽媽有許多許多工作要做。而lucky卻反問戚薇,別人家都是爸爸去工作,為什麼她的爸爸不用工作?小lucky問出的是大多數家庭中的現狀,爸爸在外奔波,媽媽在家陪孩子。
  • 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寶貝都在幹什麼?
    不管怎麼折騰,玩的有多麼開心,快到爸爸媽媽下班的時間就一定迅速地清理「案發現場」,然後回房間裝作寫作業的樣子,等爸爸媽媽回來。可是不管自己玩得有多開心,多興奮,最期待的還是媽媽推門回來的時候,我們都會迅速飛奔到門口,湧入媽媽的懷抱裡,而且最盼著媽媽的包包裡能夠裝著一些好吃的小零食……我們尚且如此,眼前這些機靈小鬼也不見得會消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