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雞還是黑背紫水雞?

2021-01-15 廣州野鳥鳥訊

英國鳥類學家斯溫侯Robert Swinhoe於1866和1868年兩度發表在Ibis上的關於紫水雞見於廈門的報導,這也是正式學術刊物上可查的關於中國分布的紫水雞的最早的報導。不過,1900年以後廈門的紫水雞消失了100多年。1997年12月,高育仁老師在廣東海豐縣太湖鎮發現3隻紫水雞;2005年,鄭康華老師在廣東饒平記錄到16隻結群活動的紫水雞,登報報導後,在饒平其他城鎮都有發現棲息種群;2012年林植等在廈門重新發現了紫水雞;2016年,翔安區張埭橋水庫也出現了紫水雞;2017年,馬鑾灣附近的一片溼地又發現了紫水雞。

 

現在,張埭橋水庫幾乎成為外地的觀鳥愛好者去廈門必須打卡的地點。但對於當地的紫水雞的具體名稱,有不同的說法,觀鳥圈子裡較多地會將其稱為「黑背紫水雞」。其實很多人也是跟著別人叫,也許是這樣叫便可以相對於雲南的「紫水雞」多一個新種,讓這種叫法佔據了主流。

 

今天就試圖幫大家簡單梳理一下相關問題的來龍去脈,並提出一些建議。如果寫的有問題,歡迎斧正,不充分的地方,歡迎補充。

 

這個問題來自於系統發生分類學的發展,原本的紫水雞被一分為六,即西方紫水雞(Porphyrio porphyrio)、非洲紫水雞(Porphyrio madagascariensis)、(灰頭)紫水雞(Porphyrio poliocephalus)、黑背紫水雞(Porphyrio indicus)、菲律賓紫水雞(Porphyrio pulverulentus)和澳洲紫水雞(Porphyrio melanotus)。

 

關於國內的紫水雞的的亞種問題,著名鳥類學家何芬奇先生有過一篇名為《中國的紫水雞——其分布與種下分類問題的回顧與探討》的論文進行詳細的論述。我們知道,不僅物種存在同物異名的問題,亞種同樣存在,何芬奇先生的這篇論文就是對各歷史上的亞種進行分析和釐定。

 

這篇論文引述了不同時代的不同學者的論述,其中,de Schauensee認為紫水雞在國內有兩亞種,並對亞種的具體分布進行了描述,這與目前鳥類學最新的認知也是吻合的,他認為:由騰越[騰衝]至雲南南部的紫水雞為亞種poliocephalus(這個亞種的分布區域一直延伸至整個南亞和印度次大陸),而亞種viridis則為留鳥見於福建南部、廣東、廣西、貴州東部並海南島(此亞種的分布延伸至中南半島)。

 

但是,《中國觀鳥年報7.0》上,出現了「紫水雞 Porphyrio poliocephalus」和「黑背紫水雞 Porphyrio indicus」,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查閱了目前國際上比較著名的兩個鳥類名錄的最新版本:IOC 10.2和Clements 2019,它們都把黑背紫水雞作為一個單型種來處理,也就是說,黑背紫水雞只有indicus這一個亞種,這個亞種的分布區域在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加裡曼丹島(婆羅洲)東南、蘇拉威西島西南和菲律賓的南部,離著中國大陸遠著呢(南海諸島由於沒有可靠記錄暫時不做討論)。亞種viridis則與poliocephalus一起,歸入了紫水雞(Porphyrio poliocephalus),也就是說,中國有分布的兩個亞種都是紫水雞,而不存在黑背紫水雞。

 

IOC名錄也是鳥典和懂鳥小程序所採用的分類系統,對於亞種有比較詳細的備註。雖然亞種也存在描述不充分、有效性等問題,當我們努力去掌握相關物種的亞種信息時,就可以應對絕大多數的分類新變化。

 

對於亞種viridis,IOC名錄的備註寫的較為詳細,這個亞種被認為是poliocephalus與indicus之間的過渡,Wells, D. R., 1999. Birds of the Thai-Malay Peninsula(這是一本書而非公開發表的論文,因此我沒能看到全文)還指出,亞種viridis的不同個體之間,背部的黑色和頭部的灰色存在差異,且此亞種在馬來半島與大巽他群島的亞種indicus有自然交匯區出現。

 

那麼,《中國觀鳥年報》中的「黑背紫水雞」是從何而來呢?其實我私下問過一位年報的編輯,他說是把福建、廣東(潮汕地區)、海南等地的亞種viridis作為黑背紫水雞了,我追問依據,他說,是有依據的,具體不太記得了。

 

《中國觀鳥年報》是以IOC名錄為主要依據的,其實我不很理解這種個別變動的意義在哪裡,將「黑背紫水雞」從名錄中去掉,似乎更加合理,也與國際接軌。

 

另外,我還聽說,老馬(馬敬能)的新書是依照《中國觀鳥年報7.0》的,並將會將國內有分布的這兩個亞種分別作為「紫水雞」和「黑背紫水雞」處理。

 

下面看看圖吧。


黑背紫水雞 Porphyrio indicus 

Edmond Sham 拍攝於爪哇島


黑背紫水雞 Porphyrio indicus

Bill Bacon 拍攝於蘇門答臘島


紫水雞指名亞種 雄 P. p. poliocephalus

Charles J Sharp 攝於印度喀拉拉邦


 


紫水雞指名亞種 雌 P. p. poliocephalus

Charles J Sharp 攝於印度喀拉拉邦


紫水雞指名亞種 P. p. poliocephalus

SHINism 攝於雲南大理



紫水雞 P. p. viridis

蛙哥攝於廈門張埭橋水庫


紫水雞 P. p. viridis

tangma 攝於海南昌江海尾溼地公園

 

值得一提的是,從朋友提供的廣東饒平的亞種viridis的照片來看,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拍攝到具有明顯差異的個體,與Wells 1999的描述非常一致!




這個個體的背部顏色非常深,深藍色向上延伸至臉頰,非常接近黑背紫水雞(亞種indicus)的特徵。

 

這個個體背部深藍色,臉頰灰色,又非常接近分布於雲南至印度的紫水雞指名亞種的特徵。

 

我相信,把廈門或海南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拍攝的不同個體的照片進行匯總歸納,也能得出類似的結論。

 

以上4張均由 廣州野鳥|大象 於冬季拍攝於廣東饒平。

 

其實,不管分類如何變動,鳥本身是不變的,但我們了解的越多,觀察的收穫也就會更多!


==============


相關焦點

  • 紐西蘭紫水雞
    紐西蘭是鳥類的天堂,沒有人在這裡捕殺鳥類或是籠養鳥類;所以紐西蘭的鳥不僅多
  • 紫水雞——溼地覓芳蹤
    這種鳥類體大而壯,除尾下覆羽為白色外,整個體羽藍黑色並具紫色及綠色金屬光澤,頭頂與喙之間有一紅色的額甲,顯得非常美麗鮮豔. 紫水雞一般棲息生活在低海拔地帶的沼澤與湖泊,在水上漂浮植物及蘆葦地中行走覓食。紫水雞在全世界主要分布在非洲、東亞地區、澳大利亞與大洋洲的其他地區,國內歷史上曾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
  • 「最美水鳥」紫水雞現身廈門翔安 擬申請設保護點
    紫水雞現身張埭橋水庫(感謝「野鳥」供圖)  發現:紫水雞飛入翔安繁殖  張埭橋水庫因新修公路,被一分為二。「藍圖」說,紫水雞特別敏感,看到人多,它們就不出來了。  兩周前,廈門觀鳥協會會員來這做鳥類調查,發現紫水雞在此繁殖。2014年,此處也曾見到紫水雞,但這次數量較多。紫水雞在全世界一共有13個亞種,其中華南亞種是在廈門第一次被發現的。廈門市市政園林局林政處主任科員李俊傑介紹,目前發現的紫水雞是黑背紫水雞,是印尼亞種,不是華南亞種。
  • 「最美的水鳥」——紫水雞
  • 紀念一隻紫水雞
    圖/咖喱豬這種長腿尖嘴藍紫色動物被譽為最美水鳥,它有一個萌萌的名字:紫水雞。
  • 夏日,到大理看紫水雞
    紫水雞 2019年7月13日 攝於大理西湖紫水雞,因其獨特的色彩和狹窄的地理分布,成為鳥人去大理的必看節目
  • 大理出現紫水雞
    紫水雞是一隻內外兼修的水鳥,不僅外表美麗,而且還是「除蟲小能手」。每當說起世界上最美的水鳥,觀鳥人想到的是它絢麗多姿的羽毛,當地農民想到的是它在水田裡除害蟲。雲南大理的劍湖,地處滇西北橫斷山脈中南段,自然風光優美,水質清澈甘冽,猶如鑲嵌在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 【豔遇大理】風情萬種紫水雞
    果真如此,難道紫水雞高貴而神秘的「藍紫」是專為愉悅人類而設計的?與其它水鳥不同的是,除了紫水雞這身靚麗的羽衣,引起野生動物愛好者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是,這一物種在中國的稀有分布,大理西湖它的家。好吧,跟隨鏡頭帶您走進紫水雞湖光倒影、歡快溫馨的家,去發現魅力大理的另一番風情萬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當紫水雞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它的外形特徵,它的羽毛顏色,它的生活規律,著實「萌」得很,但願這美麗的生靈,能永伴我們的生活環境。  紫水雞曾被認定為業已滅絕的鳥類,上世紀中葉重新出現,但數量稀少。  在海南,紫水雞唯一鍾情的地方是昌江海尾溼地公園。
  • 新不列顛紫水雞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新不列顛紫水雞,學名為Porphyrio albus,中文別名是羅德豪紫水雞、留尼旺白渡渡鳥,屬於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鶴形目、秧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Lord Howe Island Swamphen,發現命名是Shaw,1790。
  • 紫水雞將安家園博苑無人島 吃的住的玩的一應俱全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平整後的島嶼大概有32000㎡,溼地面積佔18000㎡,其中島嶼的28000多㎡都將種上紫水雞喜歡的水生植物,例如香蒲、蘆葦、旱葉草、菖蒲、花葉蘆竹等。  根據紫水雞生活習性,在溼地與陸地的交界處還將鋪設一層10cm厚的河沙。當杏林灣水量少的時候,紫水雞就可以到深水灘涂活動,大潮的時候,紫水雞就可以到高處,或者小池塘裡覓食。
  • 「最美水鳥」的紫水雞安家深圳
    大洋網訊 被稱為「最美水鳥」的紫水雞來深圳啦!7月9日,記者從深圳野生動物園獲悉,該園引進了10隻紫水雞。目前這些「紫色精靈」正在適應期,身體狀況良好,適應期過後將與遊客見面。據悉,目前10隻紫水雞正在隔離觀察與環境適應期,為確保它們舒適、安全度過適應期,動物園飼養員安排2-3隻紫水雞一間「宿舍」,專人負責它們的「飲食起居」。籠舍保持清潔,並定期進行消毒。 紫水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成年鳥兩性相似,啄鮮紅而粗大,暗紅色的跗蹠和趾長而有力,能用腳趾抓住和撕碎食物,在秧雞科中很特殊。其體羽大都為紫色或藍色,尾下覆羽白色,翅和胸藍綠色。
  • 母鴨護犢:哪能讓紫水雞欺負小鴨子?
    在動物世界中,護犢行為是很多雌性都具有的一種本能行為,最為常見的就是母雞為保護小雞而變得非常有攻擊性,但這次,反而是一隻紫水雞想攻擊欺負一群小鴨子,被一隻母鴨猛烈啄擊,嚇退紫水雞。在動物園中,一隻母鴨帶著一群小鴨子來到草地尋找食物,不知道是不是誤闖了紫水雞的領地,被紫水雞認為是過來搶食物的,這隻紫水雞變得兇猛過來,飛奔過來要襲擊小鴨子,嚇得這群小鴨子亂跑起來。母鴨看到小鴨子受到攻擊,平時個性比較溫順的鴨子,個性都變得兇狠起來,這也是很多雌性動物的本能行為,為了保護幼崽幼雛,會激發雌性動物將幼崽幼雛保護在翅膀底下,反擊驅逐獵食者。
  • 腿長貌美 「最美水鳥」紫水雞現身星雲湖​
    紫水雞7月7日上午,攝影愛好者唐偉在江川區下海滸村附近的星雲湖畔,發現一隻號稱「最美水鳥」的紫水雞,並用高清攝影機捕捉到了紫水雞的美麗身影。紫水雞的羽毛呈藍色和紫色,富有光澤,嘴唇是鮮紅色,別看它個子不大,卻有一雙美麗的細長腿。唐偉拍攝鳥類十多年了,這是他第一次在星雲湖拍到紫水雞。
  • 瀕危水鳥紫水雞驚現大理 被譽為最美麗水鳥
    洱源西湖漂亮的紫水雞 資料圖片  冬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右所鎮西湖,能看到100多隻紫水雞在西湖水上飄浮植物及蘆葦地中行走,有的結小群在西湖活動,有的在水面遊蕩,有的在天空中翱翔  據了解,紫水雞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大型水鳥,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水鳥」。主要分布於非洲、亞洲南部和大洋洲,在我國僅罕見於西南部地區,屬世界級瀕危鳥類,19世紀後世界各地都非常罕見。這種美麗的精靈除尾下覆羽為白色外,羽毛均為藍紫色,腳暗紅色。紫水雞在全世界共有12個亞種,中國的亞種分布於雲南、四川、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 兩隻紫水雞殞命廈門杏林灣 新家設施不完善(圖)
    為了讓紫水雞留在廈門,園博苑生態島努力營造適合紫水雞的生存環境,然而,由於「硬體設施」尚不完善,這裡至今難覓紫水雞身影。晨報記者 主父真真乾枯的身軀露出白骨,鳥身已經腐爛,不見那耀眼的靚紫和朱紅,只剩灰黑,似乎還在用力往上伸展的嘴巴,應是最後掙扎的姿勢……透過一點墨藍的殘羽和兩隻長腿,讓人想像著它生前的風姿。兩隻紫水雞死在了廈門杏林灣———紫水雞曾經的最美家園。
  • 深圳野生動物園紫水雞寶寶跟著「父母」學習生活本領
    紫水雞寶寶跟著父母學習生活本領 文匯網(香港文匯網訊 記者郭若溪 通訊員 李木生) 9月10日,深圳野生動物園5隻活潑可愛的紫水雞寶寶跟著自己的「父母」學習生活本領,開始了對未來生活的探索。這5隻紫水雞寶寶是同一窩自然孵化出殼,目前均為一個星期大,健康活潑。記者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裡看到,5隻紫水雞寶寶在自己的家園草地上踱步,它們各自的身上長滿黑色絨毛。紫水雞「媽媽」一直伴隨左右,對自己的「孩子」盡職盡責。紫水雞媽媽一邊用腳趾翻開雜草,一邊用喙尋找到的食物送到寶寶嘴裡。有些食物過大,「父母」就會共同把食物撕碎後再餵給寶寶。
  • 洱海西湖——高原水鄉傾聽紫水雞之鳴
    作為中國最稀有的原生態鳥巢,紫水雞、鳳頭鷹、白尾鷂……整個青藏高原最罕見的飛禽皆雲集於此。但同時,這些珍稀水鳥的保護也面臨著困境。8月21日,一汽豐田SUV家族生物多樣性守護者抵達雲南大理,「約會」紫水雞,共結一場人與自然最美妙的緣分。無懼高原山路 縱擎深入洱源湖畔一片瓊瑤水,千重翡翠山。
  • 深圳野生動物園紫水雞寶寶跟著「父母」學本領
    9月10日,深圳野生動物園5隻活潑可愛的紫水雞寶寶跟著「父母」學習生活本領,開始了對未來生活的探索。這5隻紫水雞寶寶是同一窩自然孵化出殼,目前均為一個星期大,健康活潑。   記者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裡看到,5隻紫水雞寶寶在自己的家園草地上踱步,它們各自的身上長滿黑色絨毛。紫水雞「媽媽」一直伴隨左右,對自己的「孩子」盡職盡責。紫水雞媽媽一邊用腳趾翻開雜草,一邊用喙尋找到的食物送到寶寶嘴裡。
  • 「最美水鳥」紫水雞現身翔安張埭橋水庫 觀察到近十隻
    它們是號稱為「最美水鳥」的紫水雞。近來,市觀鳥協會在翔安張埭橋水庫觀察到近10隻紫水雞。  昨天下午,記者在張埭橋水庫親眼見到了紫水雞。十幾分鐘後,紫水雞撲騰著翅膀起飛,在2米高的空中盤旋了一圈後,在另一片蘆葦叢中落腳。  記者移動望遠鏡發現,不遠處,另一片水燭草叢中也有2隻紫水雞。它們形影不離,覓食、散步都一起行動。「紫水雞喜歡集群生活。」凌飛鶴說,4至7月是紫水雞的繁殖期,現在它們已經開始求偶了,這兩隻可能是一對情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