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不列顛紫水雞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2021-01-09 百聞動物

新不列顛紫水雞,學名為Porphyrio albus,中文別名是羅德豪紫水雞、留尼旺白渡渡鳥,屬於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鶴形目、秧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Lord Howe Island Swamphen,發現命名是Shaw,1790。

其是澳大利亞豪勳爵島特有一種秧雞。它們的身體呈白色,有時會有一些藍色的雜色。它們可能不能飛。另外有身體是完全藍色的形態,但不肯定是否屬於此物種或是紫水雞。現存的兩個標本的羽毛都是白色的。新不列顛紫水雞主要生活在紐西蘭南部島嶼的一部分地區,是水雞類最漂亮的一種。新不列顛紫水雞長0.47米,高0.6米左右,體重約1.5-2公斤。雄性全身覆蓋著漂亮的紫色羽毛,嘴和頭的頂部及腿為朱紅色。雌性和雄性的顏色截然不同,全身為灰褐色。它們的腿又細又長,其中腿高佔身高的一半以上,非常適於在水草上行走。

這種紫水雞嘴粗壯,短而側扁;鼻溝淺而寬,鼻孔小而圓,在鼻溝前部下方,額甲寬大,後緣呈截形。翅圓形,第2枚、第3枚和第4枚初級飛羽最長,並幾乎等長;第1枚和第6枚或第7枚初級飛羽等長。跗蹠和趾都長而有力;能用腳趾抓住和操縱食物,兩性同型。

新不列顛紫水雞腳上雖然沒有蹼,但卻會遊泳、潛水。它們生活在水邊水草繁茂的地方,有時也會遊到水面較寬闊的地方去尋找食物。其食物以植物為主,也食一些螺類和水棲昆蟲。紫水雞一般是獨棲的,每到繁殖季節,雌雄才會成雙成對共同建立領域,由雄鳥造巢。雌鳥在巢造好後便可產下5-10枚卵,夫妻雙方輪流孵化3周後,雛雞就會出殼,再過兩個月雛鳥就會飛翔。

紫水雞生活在紐西蘭南部島嶼的一部分地區。新不列顛紫水雞首先是於1790年描述。當時它們已經很稀少,但卻被獵殺至滅絕。現時有兩個新不列顛紫水雞的標本,分別存放在利物浦及維也納。另外亦有一些圖畫及亞化石骨頭。

由於新不列顛紫水雞生活的島嶼交通不便,所以直到18世紀末一直很少有人到這裡來開發耕地。紫水雞就這樣在不受任何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日復一日,年夏一年無憂無慮地繁衍生息著。其中紫水雞因其肉味鮮美更是倍受英國移民們青睞。由於島嶼上原來很少有人進入,因此紫水雞根本不知道躲避人類,極容易就被人們捉住,常常一下子就捕捉上百隻。英國移民不但獵殺它們,還撿拾它們的卵。同時英國移民帶來的貓也成了紫水雞的天敵。因為紫水雞的雛雞是貓的美味佳餚。再有英國移民大面積的開發島嶼岸邊的水草地種植莊稼,使紫水雞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躲藏之地,更失去了充足的食物。它們不得不吃人們種下莊稼,這樣更給了移民們獵殺它們的理由,從1804年到1930年二十年的時間裡,成千上萬隻紫水雞死在移民槍口之下。從此,紫水雞越來越少,到了1834年,人們只發現了一窩紫水雞的卵,之後人們再也沒有發現過紫水雞的蹤跡。美麗的紫水雞從此永遠的離開了這個對它們來說充滿血腥的世界。新不列顛紫水雞:1834年滅絕。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紫水雞還是黑背紫水雞?
    不過,1900年以後廈門的紫水雞消失了100多年。1997年12月,高育仁老師在廣東海豐縣太湖鎮發現3隻紫水雞;2005年,鄭康華老師在廣東饒平記錄到16隻結群活動的紫水雞,登報報導後,在饒平其他城鎮都有發現棲息種群;2012年林植等在廈門重新發現了紫水雞;2016年,翔安區張埭橋水庫也出現了紫水雞;2017年,馬鑾灣附近的一片溼地又發現了紫水雞。
  • 專吃螞蟥的紫水雞,農民伯伯表示這種鳥一定要保護起來
    比如在我們國家紫水雞就是一種比較稀有的鳥類,然而僅僅只被劃歸到了三有保護動物的行列(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級別等同於隨處可見的麻雀,這就相當尷尬了。紫水雞在我國的保護級別之所以這麼低,與它們族群的整體數量過多是有關係的。排除已經滅絕的新不列顛紫水雞,全世界尚有多達十三個紫水雞亞種。
  • 恆河鱷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為更多了解恆河鱷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印度勒克瑙恆河鱷保護公園的科學家用相機記錄恆河鱷的「生物日誌」。科學家把恆河鱷放生前,在它們身上裝上微型相機。這些相機每4秒拍一張照片,記錄恆河鱷的行為。微型相機可以記錄恆河鱷的潛水深度、遊泳速度和運動頻率,藉助這個儀器,科學家可以了解它們的水下活動以及周圍環境。這些相機裝上4小時後會自動脫落,由工作人員回收。
  • 紀念一隻紫水雞
    在中國,你可以在雲南和福建的極少數地方看見它。在紐西蘭,紫水雞是很常見的一種動物,在湖邊可以看見它們帶著自己的鳥寶寶散步,學遊泳;我也見過三隻在蘋果園裡溜溜達達的紫水雞。猜你想看更多:被一隻進廚房偷吃玉米片的羊萌哭[紐西蘭神奇生物展覽館,感謝紐西蘭小夥伴來稿]上圖這一隻,是在紐西蘭南島城市達尼丁的一家禮品店捕捉到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紫水雞與昌江海尾溼地的環境相得益彰,美好共存——溼地好,紫水雞便選擇在此「安家落戶」;紫水雞美,把溼地映襯得更加美麗。  昌江海尾溼地的「明星」  車到昌江石港塘,即是海尾溼地公園。  「看到了嗎?看到了嗎?」「哇,它們的羽毛好漂亮」「快用相機拍下來」……參加考察的媒體朋友,在GEF海南溼地保護體系項目宣教專家盧剛的帶領下,搶著一睹「明星鳥種」的風採。  「海尾溼地公園開闊水域擁有豐富的重點物種,是值得重點保護的區域。」盧剛說,公園最大的特色是生活在淡水裡的水鳥和水生植物。  實際上,紫水雞在海南被注意到的時間是在9年前。
  • 【豔遇大理】風情萬種紫水雞
    拍鳥主要是比羽毛。鳥的羽色千變萬化,世界上顏色標準很多是依照鳥的羽色來判定是否純正。一對赤麻鴨從溼地上起飛。赤麻鴨拍好了很好看的。其實這趟一起拍過很多種類的水鳥,篇幅有限,將來有機會慢慢介紹。蝴蝶泉水清又清,丟個石頭試水深;有心摘花怕有刺,有心唱歌莫多問,有心撒網莫怕水喲,見面好相認;明年花開蝴蝶飛,阿哥有心再來會,蒼山腳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聽了一輩子的老歌了,終於見到歌中的金花!
  • 蟻鴷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當蟻鴷尋得蟻洞的時候,便將舌頭伸進蟻穴中,然後像將螞蟻黏住,再拉出。這是普通啄木鳥舌頭的特性,蟻鴷的舌頭非常長並長有刺毛,加上嘴基唾液腺分泌的膠狀黏液,覆蓋舌面,只要輕輕接觸獵物,便可容易地將它們生擒。食性主要以螞蟻、螞蟻卵和蛹為食,也吃一些小甲蟲。
  • 紐西蘭紫水雞
    紐西蘭是鳥類的天堂,沒有人在這裡捕殺鳥類或是籠養鳥類;所以紐西蘭的鳥不僅多
  • 「最美的水鳥」——紫水雞
  • 夏日,到大理看紫水雞
    紫水雞 2019年7月13日 攝於大理西湖紫水雞,因其獨特的色彩和狹窄的地理分布,成為鳥人去大理的必看節目
  •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通體透明的箱形水母是海洋中的危險毒物,澳大利啞箱型中的頭哆殺手7芭也稱澳大利亞箱形水母,在其多達幾十根的觸鬚上長有5000多個刺細胞和足夠汁大約60人喪命的毒素、它們主動攻擊人類時,會把觸手甩出很遠,先將遊泳或潛水的人纏繞住.再用毒液阻斷人的呼吸。據說,被澳大利亞箱形水母襲擊的人只有在受襲後幾分鐘內注射到解毒藥,才能挽回一命!。
  • 紫水雞——溼地覓芳蹤
    這種鳥類體大而壯,除尾下覆羽為白色外,整個體羽藍黑色並具紫色及綠色金屬光澤,頭頂與喙之間有一紅色的額甲,顯得非常美麗鮮豔. 紫水雞一般棲息生活在低海拔地帶的沼澤與湖泊,在水上漂浮植物及蘆葦地中行走覓食。紫水雞在全世界主要分布在非洲、東亞地區、澳大利亞與大洋洲的其他地區,國內歷史上曾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
  • 尖葉瓜馥木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鳳頭鸊鷉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紅犬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大竹鼠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甘薯小象甲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早春成蟲先在過冬植物上完成1代,再轉移到田間為害。成蟲飛翔力弱,怕直射日光 ,有假死性。卵多散產在薯塊的皮層下,其次是較粗的薯蔓上,產卵孔口一般蓋有膠質物,每雌約產卵30~200粒。整個幼蟲期都在薯塊或藤頭內生活,薯塊內部被幼蟲蛀食成不定形的彎曲隧道,隧道內充滿蟲糞,由於傷口誘致 病菌 侵入,使受害薯塊發生惡臭和苦味,老熟幼蟲在隧道末端近表層處化蛹。
  • 曲紋紫灰蝶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翅基有3個斑,這些斑點均特別明顯。老熟幼蟲長9毫米,寬3毫米,扁橢圓形,身被短毛,體色青綠或紫紅色,背面色較濃,各節分界不明顯。蛹短橢圓形,長8毫米,寬3毫米,背面呈褐色,被棕黑色短毛,胸腹部分界較明顯,腹面淡黃色,翅芽淡綠色。幼蟲呈扁橢圓形,明黃色偏棕色,寄主為蘇鐵。
  • 多帶刺尻魚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因此,如果你購買到藥捕的魚,自然不能成活。健康的十一間多帶刺尻魚身體擁有光澤,而且即便是在條件很差的售賣缸中也會到處尋覓食物。在被引入水族箱後會很快適應環境。一開始可以用冷凍的豐年蝦誘導其吃東西,然後逐步調換為人工飼料。當水質不好的時候,十一間多帶刺尻魚身體會略微發黑,這個特點在藥捕和疾病魚的身上也體現得十分明顯。
  • 美洲黑熊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美洲黑熊的體色有很多種,大多數黑熊是黑色與淺棕色,但它們的毛色會因不同的亞種而有不同的毛色,由密西西比河西部常見的白色到巧克力棕色、肉桂棕色、金黃色、再到東部的黑色。其主要棲息在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和林地,但其適應性很強,也可以生活在乾燥的墨西哥灌木林、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阿拉斯加溫帶雨林和拉布拉多苔原。這個物種生活的高度範圍,從海平面到海拔高達3500米。在東部,主要是在森林和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