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鼠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2020-11-29 百聞動物

大竹鼠,拉丁學名是Rhizomys sumatrensis (Roffles),中文別名是紅頰竹鼠,紅大竹鼠,屬於齧齒目、松鼠亞目的一種動物。

大竹鼠的體長可達45釐米;頭圓眼小,耳隱於皮內;尾與四肢均短;趾強爪尖;全身披長毛,但尾無毛或短而稀;頭骨粗壯堅實,顴弓外擴,骨脊高起,肌肉發達;上門齒特別粗大,共有16顆牙齒。大竹鼠的身體較大,頭圓、吻鈍、眼小、耳短。體長375—480毫米,體重2150—2750克,尾長140—190毫米,後足長50—68毫米,耳長25—28毫米。顱長87.8—90.5毫米,顱基長82.7—86.4毫米,顴寬61—65毫米,後頭寬39.5—40.4毫米,鼻骨長26.5—27.9毫米,眶間寬11.4一14.7毫米,上齒隙長28.3—30毫米,上頰齒列長16.3—17.5毫米。大竹鼠體毛粗短而稀薄。體背面棕灰色,有光澤,毛基白色,頭頂和頸背部多黑色,兩頰呈鏽紅色,體腹面淡褐色,雜有稀少的白毛,前後足的背面被褐色短毛,其下面裸露,尾粗大無毛。乳頭5對,胸部2對,腹部3對。矢狀嵴和人字嵴均甚發達。顴擴展,顴寬約為顱長的74.6%。顱頂幾近平直。腦盒較小,不如上述兩種的發達。鼻骨外側也與它們的一樣都是平直的,後部也較為狹窄,其後端明顯地超出前頜骨後端。上門齒不甚垂直,略向前斜。下頜骨較為發達,後部甚高,超過顱骨高度,約為後者的113.5%。隅突很發達,後緣呈圓形。

大竹鼠棲居於山區竹林地區。在竹叢下挖洞。洞道相當複雜,長達9米之多,離地面最深處達1米多。洞穴有l一6個洞口,洞口直徑11—14釐米。洞口外常有拋出的大土堆,有堵洞習性。晨、昏到洞外活動,日間潛居洞中。主要以竹的地下莖、根和竹筍為食。繁殖期通常為2—4月和8—10月。孕期22天,每胎3—5仔。初生幼仔的眼也未睜開,體完全裸露無毛,24天後眼才睜開,1個月後即能吃硬的食物。壽命約為4年。大竹鼠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馬來亞,泰國,寮國,緬甸,越南和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的勐海、景洪和橄欖壩等地。本種有2個亞種,中國僅有灰色亞種。

大竹鼠是我國竹鼠中最大的一種,成體長約40釐米,眼小耳短毛疏,尾部無毛,乳頭5對。它們一般棲息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生林中,多在緩丘、壩邊或山坡的下部築洞穴居,每個洞穴有2到6個氣孔。如果它在洞中,它會把洞口用土堵住迷惑人,開啟的洞口內一般沒有竹鼠,大竹鼠的洞道內左拐右拐相當複雜,長可達9米,最深處距地面約1米。白天它休息,晚上出來活動,打洞能力極強。 為害特點:以吃竹根和竹筍為主,也吃植物的根莖果實。 體長可達45cm;頭圓眼小,耳隱於皮內;尾與四肢均短;趾強爪尖;全身披長毛,但尾無毛或短而稀;頭骨粗壯堅實,顴弓外擴,骨脊高起,肌肉發達;上門齒特別粗大,共有16顆牙齒,個頭大的大竹鼠的體重可達2公斤。

大竹鼠目前已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Ⅰ,同時也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恆河鱷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為更多了解恆河鱷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印度勒克瑙恆河鱷保護公園的科學家用相機記錄恆河鱷的「生物日誌」。科學家把恆河鱷放生前,在它們身上裝上微型相機。這些相機每4秒拍一張照片,記錄恆河鱷的行為。微型相機可以記錄恆河鱷的潛水深度、遊泳速度和運動頻率,藉助這個儀器,科學家可以了解它們的水下活動以及周圍環境。這些相機裝上4小時後會自動脫落,由工作人員回收。
  • 蟻鴷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當蟻鴷尋得蟻洞的時候,便將舌頭伸進蟻穴中,然後像將螞蟻黏住,再拉出。這是普通啄木鳥舌頭的特性,蟻鴷的舌頭非常長並長有刺毛,加上嘴基唾液腺分泌的膠狀黏液,覆蓋舌面,只要輕輕接觸獵物,便可容易地將它們生擒。食性主要以螞蟻、螞蟻卵和蛹為食,也吃一些小甲蟲。
  •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通體透明的箱形水母是海洋中的危險毒物,澳大利啞箱型中的頭哆殺手7芭也稱澳大利亞箱形水母,在其多達幾十根的觸鬚上長有5000多個刺細胞和足夠汁大約60人喪命的毒素、它們主動攻擊人類時,會把觸手甩出很遠,先將遊泳或潛水的人纏繞住.再用毒液阻斷人的呼吸。據說,被澳大利亞箱形水母襲擊的人只有在受襲後幾分鐘內注射到解毒藥,才能挽回一命!。
  • 新不列顛紫水雞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雌鳥在巢造好後便可產下5-10枚卵,夫妻雙方輪流孵化3周後,雛雞就會出殼,再過兩個月雛鳥就會飛翔。紫水雞生活在紐西蘭南部島嶼的一部分地區。新不列顛紫水雞首先是於1790年描述。當時它們已經很稀少,但卻被獵殺至滅絕。現時有兩個新不列顛紫水雞的標本,分別存放在利物浦及維也納。另外亦有一些圖畫及亞化石骨頭。
  • 尖葉瓜馥木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鳳頭鸊鷉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紅犬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甘薯小象甲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早春成蟲先在過冬植物上完成1代,再轉移到田間為害。成蟲飛翔力弱,怕直射日光 ,有假死性。卵多散產在薯塊的皮層下,其次是較粗的薯蔓上,產卵孔口一般蓋有膠質物,每雌約產卵30~200粒。整個幼蟲期都在薯塊或藤頭內生活,薯塊內部被幼蟲蛀食成不定形的彎曲隧道,隧道內充滿蟲糞,由於傷口誘致 病菌 侵入,使受害薯塊發生惡臭和苦味,老熟幼蟲在隧道末端近表層處化蛹。
  • 曲紋紫灰蝶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翅基有3個斑,這些斑點均特別明顯。老熟幼蟲長9毫米,寬3毫米,扁橢圓形,身被短毛,體色青綠或紫紅色,背面色較濃,各節分界不明顯。蛹短橢圓形,長8毫米,寬3毫米,背面呈褐色,被棕黑色短毛,胸腹部分界較明顯,腹面淡黃色,翅芽淡綠色。幼蟲呈扁橢圓形,明黃色偏棕色,寄主為蘇鐵。
  • 多帶刺尻魚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因此,如果你購買到藥捕的魚,自然不能成活。健康的十一間多帶刺尻魚身體擁有光澤,而且即便是在條件很差的售賣缸中也會到處尋覓食物。在被引入水族箱後會很快適應環境。一開始可以用冷凍的豐年蝦誘導其吃東西,然後逐步調換為人工飼料。當水質不好的時候,十一間多帶刺尻魚身體會略微發黑,這個特點在藥捕和疾病魚的身上也體現得十分明顯。
  • 美洲黑熊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美洲黑熊的體色有很多種,大多數黑熊是黑色與淺棕色,但它們的毛色會因不同的亞種而有不同的毛色,由密西西比河西部常見的白色到巧克力棕色、肉桂棕色、金黃色、再到東部的黑色。其主要棲息在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和林地,但其適應性很強,也可以生活在乾燥的墨西哥灌木林、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阿拉斯加溫帶雨林和拉布拉多苔原。這個物種生活的高度範圍,從海平面到海拔高達3500米。在東部,主要是在森林和沼澤。
  • 枯葉蛺蝶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這些蝴蝶是如此精確地模仿枯葉的自然形態,致使自然學家一直對它們驚嘆不已。它在20℃時,光周期影響枯葉峽蝶幼蟲的生長發育。不同蟲歷期在31. 7-40. 2 d之間,最長和最短歷期相差8. 5 d;幼蟲存活率在64%-92%之間,幼蟲發育歷期和存活率差異顯著。同時,光周期還對蛹的生長發育產生間接影響。
  • 叉尾鬥魚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叉尾鬥魚生性好鬥,而且偶爾會攻擊其他的小型魚類,因此建議不要將叉尾鬥魚與體型較小而遊動緩慢的魚類飼養在一起,當然為了避免成為大型食肉性魚類的「點心」,也不可以將叉尾鬥魚和這些過於兇猛的魚類共同飼養。魚體長可達5至10釐米。叉尾鬥魚對水質要求不嚴,在水溫20至25度的髒水中,生長良好。喜食昆蟲幼體和魚蟲,也食幹餌料。性好鬥,不僅互鬥,又能吞食別的熱帶魚小魚,不宜混養。
  • 我來向你介紹大竹鼠,可愛極了
    下面我就介紹一下大竹鼠,咱們一起來看看吧!1.別名紅頰竹鼠、紅大竹鼠。2.外形體型較大,成體體重2~3kg,體長39.8cm,耳短,但由於毛被稀疏,故仍清晰可見。看完之後,你是不是更加喜歡大竹鼠了呢?喜歡的話可以去市場買一隻哦
  • 大蜜蜂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智利矮海豚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柏樹根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草海龍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斑石鯛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剛果咖啡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