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石鯛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2021-01-09 百聞動物

斑石鯛,拉丁名為Oplegnathus punct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6),也稱斑鯛、黑嘴、硬殼仔、黑金鼓、斑鯛,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鱸亞目、石鯛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Spotted knifejaw。

它的背鰭XlI-16;臀鰭Ⅲ-13;胸鰭18;腹鰭I-5;尾鰭17。側線鱗約110個。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體扁側扁而高。頭小,前端鈍尖。吻短,眼大,側位,上頜達眼之前緣下方。腹緣在腹鰭附近,臀鰭鰭條部基底均形成一鈍角,使體略呈鈍角六邊形。體長為體高1.7倍,為頭長3倍。頭小,頭長為吻長2.6倍,為眼徑4.9倍。眼間隔寬而圓凸。鼻孔2個,甚接近,前鼻孔橢圓形,後緣有高的鼻瓣區;舌鼻孔裂縫狀,前上緣有一低鼻瓣。口小,前位,不能伸縮。上下頜約等長,牙與頜癒合,牙間隙充滿石灰貭,形成堅固的骨緣,顎骨無牙。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鰓蓋骨後緣有一扁平棘。假鰓發達,鰓耙較短。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鰓蓋骨上具1扁小刺。體灰褐色,有銀白光澤,頭部、體側、胸鰭、及各奇鰭基部密布許多黑斑,幼魚的體色較淡呈褐色;各鰭暗色。體被櫛鱗,甚細小。頭部除吻部,眼間隔及頰部無鱗外,其餘均被小鱗。側線位高,與背緣平行。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前部鰭條顯著隆起,後部較短,在鰭條部的後緣呈截形。臀鰭具鰭棘3,以第二棘為最長,鰭條部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稍小。胸鰭圓形,位低。腹鰭較胸鰭為長,位於胸鱔基後方。尾鰭後緣微凹。體灰白色,密布雜亂的黑斑塊。僅腹鰭黑色。

斑石鯛為溫熱帶沿近海魚類,棲息在巖石、礁區或珊瑚礁中,幼魚隨著海藻漂移。肉食性,齒銳利,可咬碎貝類或海膽等堅硬外殼。

斑石鯛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夏威夷群島、關島、澳大利亞、菲律賓、臺灣、日本及中國大陸沿海等。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斑石鯛養殖技術,小編教你如何科學養殖斑石鯛,科學投放飼料
    說到斑石鯛,很多人都知道它價格不菲,它鮮美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的確稱得上是一種珍貴的海味佳品。一直以來深受人們的歡迎,在自然海域中,斑石鯛產量很小,很難滿足消費市場的大量需求,你的人工養殖白石雕正好緩解了這一自然資源的稀缺。
  • 「耕海1號」首批6千尾斑石鯛怎麼「搬家」的?
    10月30日一大早,記者趕到位於煙臺市萊山區漁人碼頭以東海域的「耕海1號」時,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當日,第一批斑石鯛將在這裡完成收魚。「這次斑石鯛在『耕海1號』上養殖成功,說明『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初步的實驗成果還是不錯的,為我們將來走向深藍、走向深遠海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
  • 叉尾鬥魚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叉尾鬥魚、兔子魚、天堂魚等等,龍巖人叫「呯朋」,也叫「三斑」。陽江地區叫「頻頻屁」。福建屏南稱之為「桌球獅」。梅州地區叫「旁皮臘」。以前在我國南方的野外溪流、河溝、稻田到處可見,因為它的分布地帶屬於亞熱帶地區,因而中國鬥魚可以0℃以上的低水溫環境中良好生存,在14℃以上的水溫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長。「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
  • 枯葉蛺蝶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翅的腹面呈枯葉色,靜息時從前翅頂角到後翅臀角處有1條深褐色的橫線,加上幾條斜線,酷似葉脈;其色彩變化多,黃褐色、褐色、紅褐色均有;有的色彩均一,有的散布大小不規則的枯黃色、苔綠色斑紋及小點;CuA1,斑甚明顯,其中心橢圓斑半透明,像昆蟲蛀蝕的孔。由前翅頂角內側到後緣中央和後翅前緣中央至後緣尾突處各有1條深色直條紋,2翅相疊時,前後翅深色直紋相連,仿佛是葉片的中脈。
  • 河北唐山市珍珠龍膽石斑魚、斑石雕魚工廠化養殖成功
    &nbsp&nbsp&nbsp&nbsp斑石鯛,屬鱸形目、石鯛科、石鯛屬,俗稱黑金鼓、斑鯛、花金鼓,英文名稱Spotted&nbsp&nbspparrotfish。在自然海域中該魚的自然資源稀少,常以垂釣獲得,極少形成自然群體,沒有明顯的盛魚期,且產量小。
  • 恆河鱷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為更多了解恆河鱷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印度勒克瑙恆河鱷保護公園的科學家用相機記錄恆河鱷的「生物日誌」。科學家把恆河鱷放生前,在它們身上裝上微型相機。這些相機每4秒拍一張照片,記錄恆河鱷的行為。微型相機可以記錄恆河鱷的潛水深度、遊泳速度和運動頻率,藉助這個儀器,科學家可以了解它們的水下活動以及周圍環境。這些相機裝上4小時後會自動脫落,由工作人員回收。
  • 海洋科普|你不知道的海洋生物:條石鯛
    本次「海洋科普」系列將帶讀者進入到神秘的海底世界,揭秘那些你不知道的海洋生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程裕涵 辛潤澤 日照報導  條石鯛(學名:Oplegnathus fasciatus)  別稱:石鯛、七色、海膽鯛  分類地位: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鯛科石鯛屬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條石鯛怎麼樣 條石鯛圖鑑介紹
    來看看「qq492179450」分享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雅羅魚圖鑑吧。 《集合...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中的雅羅魚是很多小夥伴的捕捉對象,但是不知道具體的出沒時間的話可能還是有一定的捕捉難度的。來看看「qq492179450」分享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雅羅魚圖鑑吧。
  • 蟻鴷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當蟻鴷尋得蟻洞的時候,便將舌頭伸進蟻穴中,然後像將螞蟻黏住,再拉出。這是普通啄木鳥舌頭的特性,蟻鴷的舌頭非常長並長有刺毛,加上嘴基唾液腺分泌的膠狀黏液,覆蓋舌面,只要輕輕接觸獵物,便可容易地將它們生擒。食性主要以螞蟻、螞蟻卵和蛹為食,也吃一些小甲蟲。
  •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通體透明的箱形水母是海洋中的危險毒物,澳大利啞箱型中的頭哆殺手7芭也稱澳大利亞箱形水母,在其多達幾十根的觸鬚上長有5000多個刺細胞和足夠汁大約60人喪命的毒素、它們主動攻擊人類時,會把觸手甩出很遠,先將遊泳或潛水的人纏繞住.再用毒液阻斷人的呼吸。據說,被澳大利亞箱形水母襲擊的人只有在受襲後幾分鐘內注射到解毒藥,才能挽回一命!。
  • 新不列顛紫水雞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雌鳥在巢造好後便可產下5-10枚卵,夫妻雙方輪流孵化3周後,雛雞就會出殼,再過兩個月雛鳥就會飛翔。紫水雞生活在紐西蘭南部島嶼的一部分地區。新不列顛紫水雞首先是於1790年描述。當時它們已經很稀少,但卻被獵殺至滅絕。現時有兩個新不列顛紫水雞的標本,分別存放在利物浦及維也納。另外亦有一些圖畫及亞化石骨頭。
  • 尖葉瓜馥木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鳳頭鸊鷉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紅犬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大竹鼠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 甘薯小象甲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早春成蟲先在過冬植物上完成1代,再轉移到田間為害。成蟲飛翔力弱,怕直射日光 ,有假死性。卵多散產在薯塊的皮層下,其次是較粗的薯蔓上,產卵孔口一般蓋有膠質物,每雌約產卵30~200粒。整個幼蟲期都在薯塊或藤頭內生活,薯塊內部被幼蟲蛀食成不定形的彎曲隧道,隧道內充滿蟲糞,由於傷口誘致 病菌 侵入,使受害薯塊發生惡臭和苦味,老熟幼蟲在隧道末端近表層處化蛹。
  • 曲紋紫灰蝶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翅基有3個斑,這些斑點均特別明顯。老熟幼蟲長9毫米,寬3毫米,扁橢圓形,身被短毛,體色青綠或紫紅色,背面色較濃,各節分界不明顯。蛹短橢圓形,長8毫米,寬3毫米,背面呈褐色,被棕黑色短毛,胸腹部分界較明顯,腹面淡黃色,翅芽淡綠色。幼蟲呈扁橢圓形,明黃色偏棕色,寄主為蘇鐵。
  • 動物之森昆蟲魚價格介紹 你了解了嗎
    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其實在動物之森手遊中昆蟲、魚類都是可以出售賺錢的,不同的魚類和昆蟲價格也不同,下面就是動物之森昆蟲魚價格表了,感興趣的玩家們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小夥伴們不要忘了收藏哦!1、海魚類竹莢魚150鰈魚300魷魚500海蝴蝶1000燈籠魚2500鯛魚3000條石鯛
  • 多帶刺尻魚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因此,如果你購買到藥捕的魚,自然不能成活。健康的十一間多帶刺尻魚身體擁有光澤,而且即便是在條件很差的售賣缸中也會到處尋覓食物。在被引入水族箱後會很快適應環境。一開始可以用冷凍的豐年蝦誘導其吃東西,然後逐步調換為人工飼料。當水質不好的時候,十一間多帶刺尻魚身體會略微發黑,這個特點在藥捕和疾病魚的身上也體現得十分明顯。
  • 美洲黑熊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美洲黑熊的體色有很多種,大多數黑熊是黑色與淺棕色,但它們的毛色會因不同的亞種而有不同的毛色,由密西西比河西部常見的白色到巧克力棕色、肉桂棕色、金黃色、再到東部的黑色。其主要棲息在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和林地,但其適應性很強,也可以生活在乾燥的墨西哥灌木林、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阿拉斯加溫帶雨林和拉布拉多苔原。這個物種生活的高度範圍,從海平面到海拔高達3500米。在東部,主要是在森林和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