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在閱讀之前別忘了點擊右上角的關注!】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認識一種古老的沒法再古老的異類生物,它來自遠古時期的古生代,至少有5億年的進化史,它被稱作活化石,更像是來自宇宙的外星生物。
這種極為古老的史前動物,長得就像士兵的鋼盔,跟其它動物完全不同的是,它的體內流淌著藍色的血液,動不動就要為人類付出無償獻血服務,還有更為讓人驚奇的是,它吃下去的食物必須要要經過大腦才行。
這到底是一種啥東東?說得就像是發現了外星生物一樣!
沒錯,它的每一個細節無不都透露出一絲絲的遠古時期的神秘氣息。
大約在5億年前的泥盆紀,這種神秘的生物就開始涉足於地球的海洋了,到了2.5億年前的二疊紀,它的親戚三葉蟲都奇蹟般的開始滅亡消失,而它卻依然穩佔地球的海洋角落。
6500萬年前的那顆大隕石讓地球上85%的生物遭受滅絕,它卻僥倖地成為那15%的生物。看情形,這種沒被恐龍給吃絕種的動物,很難說不被人類所滅絕。
5億年來它們似乎沒有多大的體型變化,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它們一樣沒有逃脫人類的魔掌,不過盯上它的不僅僅是吃貨和生物學家,還有醫學界的眾多科學家。
為什麼會被醫學科學家給盯上了呢?
這恐怕要先從這種生物的基本情況說起。
神秘的生活習性:
它們是一種典型的食腐類節肢動物,跟橫著走路的螃蟹不同,別看它有著那麼一副刀槍不入看似霸道的身板,動物學家卻沒把它和螃蟹一起列入甲殼亞門,而實際上它跟蜘蛛、蠍子非常相近。顯然有些不可思議,估計蜘蛛和蠍子見到它都視為異類。
說到水下的食腐類動物,這樣的生活習性跟螃蟹少有不同,它同樣也有周期性的蛻殼現象和受月球潮汐力的影響,它們習慣於在淺海的沙灘上生活,大多時間在水中貼地活動,在水草中獵食,到了春季的月滿時分就會集體尋找交配產卵的地方。
奇特的身體結構:
堅硬的外殼讓大多數的小型掠食者無處下口,不過有少數的大中型天敵卻很喜歡它們,只要平時防備得當的話,在遇到獵手時將身體下面部分埋進沙灘裡,再好的獵手都拿它沒辦法。
這種神秘生物的身體外殼分成了3部分,最大的部分就像一個士兵的頭盔,保護著它的內臟和腹殼,一條長長的帶刺的尾巴,處於頭部和尾巴連接的外殼保護著腹腔下的鰓。
它的鰓由6片相似書頁的鰓片構成,在水中呼吸和遊泳都靠6片鰓不停地翻動,看上去就像翻書頁那樣,因此也被稱作"書頁鰓"。護甲下還有左右對稱的10條腿,最前端的2條是用來獵食的鉗子,而它的剛好嘴夾在10條腿之間。
更為讓人驚奇的是,它有著4隻功能神奇的眼睛,其中2隻複眼長在外殼的側面,另2隻單眼在前面,每隻複眼都有1000個左右的小眼構成,每個小眼都是一個獨立的視覺單位。
目前全世界存在4個種類,最大的個頭超過了60釐米,重量在2-5公斤左右。
奇特的生理結構和功能:
別看它圓溜溜的一個大腦殼體腔,其實它的腦子只佔了一點點,就像一個紅色的小齒輪,被一根簡單的直腸子給穿過去,其它90%以上的空間結構都被心臟或卵佔據。
它不但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而且心臟具備了瓣膜功能,心臟每分鐘勃起跳動的次數是32次,剛好是人類的1/2,強有力的心臟瓣膜可以為8個方向的血管提供血液。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它血液的顏色全世界獨一無二,這樣的血液特性跟人類比簡直是太科幻了,要知道人體的鐵元素是構成血液的主要無機物成分,鐵元素幫助紅血球輸送氧氣,當氧分子遇到鐵元素時就會發生反應,讓血液變成了紅色。但令人意外的的是,它體內血液無機物成分主要是以銅元素為主,當氧分子跟銅元素發生反應時,就毫不奇怪地變成了絕無僅有的藍色。
它的消化系統高效簡單,主要有四部分構成,肝盲囊、中腸、後直腸和肛門組成,肝盲囊負責消化食物,其它三部分負責廢物轉場。每次它吃進去的食物必須要先經過大腦才能進入肝盲囊,這是因為直腸結構貫穿大腦,所以說它是用腦子吃飯也不為過。
別看這種生物結構簡單,它的神經系統卻非常的發達,大腦是由連接癒合在一起的神經節構成,可分前腦和後腦2部分,支撐起全身的神經網絡。
眼睛和尾巴有著超強的感光功能,能夠敏感地感受到外界光線的刺激,尤其是紫外線;全身有著750條肌肉束,支撐起身體所有的運動狀態;雌性通常在9歲左右才能長成成體,雄性要晚一年;雌性一生可蛻皮15次,雄性多一次;較長的壽命讓大多數海洋動物嘆服,一般都在40年左右。
奇特的生殖方式:
這種神秘生物的繁殖方式也跟大多數節肢動物不同,儘管它們屬於雌雄異體,但別無二致的交配方式顯得非常奇葩,通常雌性的年齡到了13歲時才具有了繁殖能力。
到了每年春季的月滿之時,大批數量的它們向某個海灘聚集,它們在淺灘上相互追逐選擇配偶,當雌性對某個雄性滿意後,就開始在沙地上挖坑,將成熟的卵排洩到沙坑中,然後雄性開始對著卵釋放精子,在沙坑裡讓排洩出的卵進行自然受精。
不過讓人驚嘆的是,這種神秘的生物根本就是個惹人非議的笑話,當一個雌性在沙坑裡產下卵後,除了選中的雄性"老公"以外,至少還有十幾個"隔壁老王"前來佔便宜,它們聚集在沙坑周邊,找機會對坑內的卵子釋放精子,以起到提高受精率的作用。
每個雌性生物每次最多可排洩8-10萬個左右的卵,但較低的成活率遠讓人大跌眼鏡,10萬個卵大約只有50%左右成功受精,受精卵大約有80%的孵化率,其它大多數都上了魚和海鳥的餐桌。
它的卵大小約3毫米左右,就像綠豆的形狀,利用沙灘吸收陽光熱量自然孵化,孵化期40天左右,剛剛出生的幼蟲跟它的近親三葉蟲幾乎沒啥區別。據科學家估計,第一年出生的幼蟲能夠成活下來的機率只有0.003%,也就是說每一萬個幼蟲大概只有30個左右成活下來。
血液對人類的貢獻:
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有科學家進行過一次轟動科學界的實驗,有科學家將革蘭氏陰性菌注入這種生物體內,幾分鐘後發現它的血液凝固而死亡。
在以後的試驗中,科學家逐漸找到了讓它致命的原因,原因是它的血液中有一種變形細胞酵素----蛋白酶,被革蘭氏陰性菌的"內毒素"給激活從而產生了凝固血液的現象,這種蛋白酶藏在他的白血球中,而且能非常高效的阻止細菌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隨後醫學科學家把它的藍色血液用來提取LAL試劑,應用到了由於革蘭氏陰性菌引發的一些疾病診斷中,一直到當前的大規模應用階段,比如在環境監測、藥物檢測、食品衛生監測等,甚至都用在了航天領域。
在科學家或工廠實驗室裡,這種神秘生物遭受綁架被固定在支架上,科研人員將抽血的針頭插進它的心臟,吸取它體內大約30%左右的血液,保留70%的血液讓它生存下來,抽血後被放生進大海。
下次抽血要等上幾個月,讓失去的血液補充修養完成後再進行,但這樣的資源利用方式不能保證它百分之百的生存率,至少會有超過了15%的數量失去了生命。
科學家將藍色的血液進行分離,含有變形細胞蛋白酶的白血球用來製作LAL試劑,LAL實驗被廣泛地應用在藥物安全檢測方面,全世界所有依賴藥物的生物都會成為受益者。
藍色的血液所產生的價值絕對不菲,容量一升的藍色血液價格在國際市場上賣到了1.5萬美元,光LAL整個行業的產值每年超過了幾十億美元,國際市場將會面臨著巨大的產量缺口。
它們為人類提供無償的獻血服務,而人類對它們沒有任何回報,據此行業數據顯示,每年光在獻血中死去的數量就超過了5萬隻,由於人類對它血液的龐大需求,人們開始進行了人工繁育養殖。
這種類似外星球生命的神秘生物到底是什麼呢?
它的名字叫鱟(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