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有人說活得不快樂,過得不快樂,其實快樂在於自己,不需要去找,只源於自己內心的樂觀豁達。生活中從來不缺少快樂,只是我們沒有去感受它的淡然心態。
其實快樂很簡單,如果你能用好的心態去面對一切,那麼快樂就時刻跟隨你。
01快樂是內心的一種淡然,同一件事,不同人收穫不同。
《有翡》裡的謝允:「透骨青」纏身,隨時可能沒命,卻依然很快樂。
也許,很多人無法理解謝允,一個隨時可能走到生命終點的人,「透骨青」還讓人全身冰涼,這樣的感覺,不亞於一個癌症患者,除了行動自如,又有什麼區別呢?
是的,或許謝允真的不比癌症患者好到哪裡去,但是他依然是快樂的。周翡在為他難過時,他對周翡說,我是一個不忠不孝之人,因為你而多活了一年,所以你不用有什麼負擔,不是你我早沒了。
一個毒發即將走到生命終點之人卻反過來安慰別人,這樣的心態,是樂觀豁達的,他沒有因為生命即將走到終點而自怨自艾,而是平靜而淡然地去面對。
因為謝允擁有樂觀豁達的內心,所以他是快樂的,不管是在面臨生死,還是在面臨逃亡,他都能嘻嘻哈哈地過,他能為擁有而感到快樂,幸福。
快樂其實很簡單,也很難,它其實不用你去苦苦尋找,它是你的一種心態,源於內心的樂觀豁達。
同樣的一件事情,樂觀豁達的人看到的是樂觀的一面,好的一面,收穫的,是開心。而悲觀的人,看到的是不好的一面,收穫的,自然是難過。
就像那半杯放在桌面的水,不同的人看那半杯水就有不同的心態:一種人看到那半杯水,會說只剩下半杯了,是可惜和不滿;另一種人看到那半杯水,會說還有半杯,是欣喜,是開心。
這便是不同人的不同心境,心態樂觀豁達的人,無論何時,收穫的自然是開心。
02快樂是源自內心的一種滿足感。
有些人家財萬貫卻依然抱怨生活不公,依然不滿足,過著所謂的「怨婦」的日子。而有的人或許家境清貧,卻依然開開心心地生活,滿滿的正能量。這一切都是源於人的內心,沒有滿足感,不懂得知足和感恩,又哪來的快樂。
小李是個獨生子,家庭條件還不錯。父母是工薪階級,父親退休,一個月有一千來塊錢,母親還在上班,一個月有四千多,家裡有兩棟房子,有輛幾萬塊的車子,結婚了,妻子還生了兩個孩子,一兒一女。
這樣的生活,相對一些人來說應該是很不錯了。然而,小李總覺得自己很悲哀,很難過,甚至還得了抑鬱症,總感覺自己什麼都沒有,什麼都要靠自己。原本還不錯的車,他賣了,想買輛幾十萬的,但力所不能及,他掙的錢連他自己揮霍都不夠,又怎麼有餘錢呢,於是天天在那煩惱。
他總是抱怨生活,抱怨社會,抱怨父母沒用,什麼都沒有辦法給他,抱怨工作不好,工資低 。因為他的不滿足,天天過得很煩躁,老婆被他給罵跑了,父母給他罵得不想理他了,更加孤零零的一人,連親朋好友都不想和他一起了,快樂離他就越來越遠,生活越過越糟糕。
其實,他的生活算是很不錯了,換其他人,應該可以過得很幸福吧。所謂的兒女雙全,父母不用自己養,有房有車,這樣的日子,還缺什麼?缺滿足,知足。
如果他能看到自己所擁有的,好好珍惜擁有的,他的日子,應該是很幸福的,可惜,他親手把他擁有的這一切給拋棄了。
快樂是什麼?快樂是一種滿足感,如果連知足都沒有,又哪來的快樂呢?看不到眼前所擁有的,只想到自己所欠缺的,又怎麼去談快樂?
快樂其實很簡單,內心要懂得滿足才能得到快樂,快樂是要享受自己擁有的,滿足於那一刻的幸福。
《流金歲月》裡,作者寫到:南孫自小明白,快樂是要去找的,很少人天生幸福。是的,天生幸福的人是很少,但是快樂不需要去找,快樂需要去體會,快樂是源自內心的。
我們的生活裡從來不會缺少快樂,喝一杯開水,你也可以開開心心的,因為你還有一杯開水喝,這便是來自內心的快樂。
快樂無在乎物質,也不在乎命運,窮人有窮人的快樂,富人有富人的煩惱,要看你再怎麼去看待一切,淡然面對一切,懂得知足,那麼快樂就會來得容易。
快樂無需尋找,快樂在我們自己的心中,用好的心態去面對一切,懂得滿足,學會淡然的看待一切,生活處處都是快樂。
我是@嬌媚小師妹,關注我,將給您帶來更多精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