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背山》從原著故事的背景到影片中的所有元素都以牛仔為骨幹。美國觀眾對於《斷背山》的各種評價也主要是圍繞牛仔。雖然當代美國人真正體驗過牛仔生活的少之又少,可是世人從上個世紀開始已經把牛仔和美國劃上了等號。牛仔屬於美國,而美國從許多層面來看也的確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牛仔。牛仔雄壯、傲骨、迎風散發、不畏強權、好打不平,這些形象不只在政治和各方面的標誌上能找到。可《斷背山》卻述說了牛仔和牛仔之間的同性愛情,毫不留情地展示了他們的龍陽之癖 。
用一個詞來概括《斷臂山》的話,不妨說是「哀歌」。稀少而意味深長的臺詞,內心豐富、不善言辭的男人之間最原始的身體互動,還有薄荷色天空與褐紅山脈的強烈視覺對比,細緻再現了兩個孤獨的人如何承受著壓力和煎熬,如何迸發出那種不顧一切、不可磨滅的感情。為觀眾打開一扇窗,留下充分的思索和體驗空間,不妨再重申一下這個事實:《斷臂山》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美國電影傑作 。
雖然《斷背山》是西部牛仔片,但導演李安從未拿任何美國西部片來做參考。影片裡寫實呈現的美國西部生活與悠然寧靜的畫面構圖,也開創了西部片的新拍攝手法。《斷背山》是如此令人舒服,每幅畫面都可以單拿出來做明信片,恩尼斯與家人去遊樂場背後是煙花的畫面簡直是男版《他比煙花寂寞》,控制和冷靜使這部影片達到唯美的極致 。
影片《斷臂山》將同性關係的糾結描述得淋漓盡致,但是李安則認為這部電影不是為同性戀權利呼喊,也不是對同性戀保守的觀察。他自己是一個戲劇家,對李安來說的底線是愛情故事。由此可見,李安看重的恰恰是一種可以大力宣揚並萬無一失的普世價值理念:愛是可以超越文化差異的,當愛降臨時異性之愛與同性之愛是毫無差別的 。
上帝造人,只有兩種性別,但是,他沒有規定,什麼樣的靈魂才能相愛,如果愛情要存在同一性別中,就一定是不對的嗎?我知道同性戀也許是一種被世俗鄙視的感情,但是,無論怎樣,愛是沒有錯的……上天不該用性別做約束,來阻斷愛情,阻斷應該有的幸福。恩尼斯在傑剋死後打開他生前的衣櫥,看見兩人初次分別打架時的那身衣服,兩件重疊在一起的衣服,連血凝結的地方也重疊,兩件可以相守在一起的衣服……他帶走了兩件衣服,那是他一生的見證,他沒有朋友,但是他有值得回憶一生的愛情,就算為人不齒,就算失去的多過得到,但是,這是他一輩子最珍貴的東西,他永遠的擁有一個人的愛情,甚至他的生命……
電影最後一幕,他獨居,打開衣櫃,兩件互擁的衣服,他滿眼淚水,只說了一句:「你怎麼可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