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當地優勢資源,在小小的「奶渣」上做出大文章,甘肅華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實際行動書寫出了平凡中的燦爛。
致力於草原畜牧業優勢資源開發和農牧民穩定增收,採用生物技術,以曲拉為原料生產高附加值的犛牛乳酪蛋白系列產品,發展中的華羚一直在努力。
如今,甘肅華羚實業集團公司已成為國家扶貧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農產品出口創匯重點企業、甘南藏族自治州重點骨幹企業。
變「廢」為寶富牧民
走進華羚集團公司的收購大廳,只見大廳的右側分區域放著收購來的曲拉。「今年,我家的曲拉收入有7000元左右。」正在交售曲拉的卓尼縣刀告鄉龍多村村民蘇奴刀傑說。
「現在公司每天收購曲拉20噸左右,高峰期每天能收購200多噸。」負責原料收購的負責人馬錦山說,公司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瑪曲、夏河等主產區都設有原料收購點。
「曲拉」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奶渣,是從牛奶裡提取酥油後的奶製品。20多年前,「曲拉」作為藏區廣大牧民日常食用之物,每公斤價格僅1.2元左右。
隨著甘肅華羚實業集團公司對草原畜牧業產業化的帶動,作為製作乾酪素的原料,曲拉價格最高時達每公斤52元,增長了43倍多,每年帶動農牧戶總增收達4.5億元,曲拉對農戶年純收入的貢獻率達45%。曲拉已成為廣大藏區農牧戶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之一。
如今,合作市已經成為全國曲拉交易中心,交易量佔全國的86%。同時,甘肅已成為我國乾酪素的主要生產基地,乾酪素生產量佔全國的90%。
立足「奶渣」做文章
鮮奶級乾酪素、酸乳酶乾酪素、酪蛋白源降血壓肽……在甘肅華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樓展廳櫥窗裡陳列的這些通過生物科技技術、以「曲拉」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高附加值犛牛乳酪蛋白系列產品,被廣泛運用於工業、食品、服裝、建材、藥器藥械、製藥等行業。
華羚實業集團恪守綠色、環保發展理念,立足藏區資源優勢,依靠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努力打造中國酪蛋白第一品牌,形成了「公司+牧戶+牧區基地」全產業鏈式的經營模式。
始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是華羚實業集團制勝的法寶。目前我國唯一一家專業研發酪蛋白的科研機構——甘肅華羚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已經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農產品加工專業研發分中心,並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認定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華羚實業集團也是乾酪素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而它的曲拉收購標準和產品標準,已成為整個乾酪素行業的標準。近年來,華羚累計投入的科研經費達1500多萬元,獲得18項科技成果,15項新技術新產品,申請發明專利27項,獲授權10項,榮獲國家、省部級、市州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項數十項。2011年、2013年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科技成果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國家星火計劃、國家重點新產品,連續兩年獲得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
做大做強特色支柱產業
經過近20年的發展,華羚實業集團公司已經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微小企業成長為國內犛牛乳酪蛋白行業的領軍企業,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公司已在美國紐約、德國漢堡設有獨資公司,在馬來西亞設立辦事處,產業布局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蘭州市以及新疆、海南、深圳等區域,產品銷往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已形成基地培育、原料市場、生產加工、自主研發、銷售網絡、產業延伸的完整產業體系。
「我們計劃實施總投資2.8億元『年產萬噸乾酪素搬遷技術改造(出城入園)及犛牛乳酪蛋白營養粉精深加工項目』,建成達產後公司產值和銷售收入力爭達到16.7億元,出口創匯1.33億美元,年上繳稅金9000萬元,帶動牧戶15萬戶,帶動農牧戶總增收12.6億元。」華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敏文祥介紹,公司將不斷放大畜牧產業龍頭帶動和輻射作用,拉長產業鏈,豐富產業鏈內涵,加大科技研發和轉化,加快產業升級,提升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甘肅華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的目標。
「我們有決心、有能力、有信心把酪蛋白產業做成甘南藏區的支柱產業,把酪蛋白產品做成甘南乃至甘肅、中國對外宣傳的名片,把甘南藏區的『曲拉』產業打造成具有特色的優勢支柱產業,為農牧民穩定增收開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甘肅華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華羚實業集團總經理童武偉說。(記者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