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恐龍大腦只有核桃大小,是甲龍近親,背上長滿了尖刺

2020-12-04 百家號

恐龍統治了地球這麼漫長的歲月,留下了無盡的謎題讓大家去解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下一種笨笨的恐龍——劍龍。下面是關於劍龍十個有趣的方面。

劍龍有一個大腦核桃的大小

考慮到它的體型,劍龍的大腦是非常小,與現代金毛尋回犬的大腦相當——這使得它的「腦化商」(brain alization quotient,簡稱EQ)非常低。一般來說,任何一種動物只要比它所吃的食物稍微聰明一點(劍龍的情況是,原始的蕨類和蘇鐵),而且要足夠警覺以躲避捕食者——按照這些標準,劍龍足夠聰明,能夠在侏羅紀晚期北美的荒野中繁榮昌盛。

古生物學家曾經認為劍龍的屁股裡有個大腦

早期的博物學家很難將他們的思想集中在劍龍大腦的微小尺寸上。曾經有一種說法(其顯赫程度不亞於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奧斯尼爾·c·馬什[Othniel C. Marsh])認為,這種不太聰明的食草動物擁有位於臀部某個位置的補充灰質,但當化石證據被證明毫無用處時,同時代的人很快就對這種「屁股裡的大腦」理論產生了興趣。(公平地說,當我們對恐龍解剖有了更多了解時,這個理論當時並不像現在看起來那麼荒謬!)

劍龍有尖刺的尾巴被稱為「塔戈米茲」

早在1982年,一幅著名的遠側漫畫描繪了一群穴居人聚集在一張劍龍尾巴的圖片周圍;其中一個指著尖尖的刺說,「現在這一端叫做塔戈米澤……」在已故的Thag Simmons之後。「塔戈米澤」這個詞是由遠地創造者加裡·拉森創造的,從那時起古生物學家就一直在使用它。

關於劍龍的骨板我們還有很多不知道的

劍龍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有屋頂的蜥蜴」,這反映了19世紀古生物學家的看法,即這種恐龍的盤子平放在背上,就像一種盔甲。從那時起,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重建方案,其中最令人信服的是,從恐龍的頸部一直到臀部,這些板呈平行排列,尖尖地交替排列。至於這些結構最初為什麼會進化,仍然是個謎。

劍龍吃小石頭幫助消化

像許多中生代食草恐龍一樣,劍龍故意吞下小巖石(被稱為胃石),這些巖石幫助它巨大的胃裡的堅硬的植物物質被搗碎;這種四足動物必須每天吃幾百磅的蕨類植物和蘇鐵來維持其冷血的新陳代謝。當然,劍龍吞下巖石也有可能是因為它的大腦有核桃那麼大;誰知道呢?

劍龍是最早進化臉頰的恐龍之一

儘管劍龍毫無疑問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但它確實擁有一個相對先進的解剖特徵:從牙齒的形狀和排列推斷,專家們相信這種食草動物可能擁有原始的臉頰。為什麼臉頰如此重要?他們賦予劍龍在吞咽食物之前充分咀嚼和預消化食物的能力,也讓這種恐龍比它沒有臉頰的競爭對手吃得更多的食物。

劍龍是科羅拉多州的州恐龍

早在1982年(大約就在加裡·拉爾森創造「塔戈米策」這個詞的時候),科羅拉多州州長籤署了一項法案,將劍龍列為州內的正式恐龍。在此之前,數千名四年級學生發起了為期兩年的補選活動。考慮到在科羅拉多已經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包括異特龍、迷惑龍和鳥類,這是一個比你想像的更大的榮譽——但是選擇劍龍(如果你能原諒這個表達的話)仍然有點不費腦子。

人們曾經認為劍龍是用兩條腿走路的

因為劍龍在古生物學歷史上被發現的時間相對較早,它已經成為古怪的恐龍理論的典型代表(比如上面詳述的「屁股上的腦袋」的錯誤)。早期的博物學家曾經認為這種恐龍是兩足動物,就像雷克斯暴龍一樣;即使在今天,一些專家仍然認為劍龍可能偶爾能夠用兩隻後腿站立起來,特別是在受到飢餓的異特龍的威脅時,儘管很少有人相信這一點。(公平地說,其他食草恐龍,比如鴨嘴龍,偶爾也會兩足行走。)

大多數劍龍來自亞洲,而不是北美

儘管劍龍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恐龍,但它並不是侏羅紀晚期唯一一種帶尖刺、全身鍍金的恐龍。這些長相奇怪的爬行動物的遺骸在歐洲和亞洲的廣闊區域內被發現,在更遠的東方,它們的數量最多——因此才有了聽起來奇怪的劍龍屬基亞林戈龍(Chialingosaurus)、中華龍(Chungkingosaurus)和沱江龍(Tuojiangosaurus)。總的來說,只有不到24種劍龍被鑑定出來,這使得劍龍成為最稀有的一種恐龍。

劍龍和甲龍是近親

侏羅紀晚期的劍龍是甲龍的近親,甲龍在數千萬年後的白堊紀中後期繁榮發展。這兩種恐龍都被歸為「蒂裡奧弗朗」(希臘語,意為「持盾者」)一類。和劍龍一樣,甲龍也是一種低腰、四足的食草動物,而且,鑑於甲龍的甲殼,在貪婪的迅猛龍和暴龍眼中,甲龍的食慾更差。

相關焦點

  •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山東是中國恐龍化石資源豐富的地區,也是新中國建立後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進入21世紀之後,古生物學家在諸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並且發現了豐富的化石。最近,根據一塊化石,一種新的山東恐龍被命名,它就是諸城中國甲龍。中國甲龍的化石僅僅只有一塊右側腸骨,其編號為ZJZ-183,發現於山東省諸城市龍都街道見屯社區臧家莊村,地層為上白堊統王氏群紅土崖組下部。這塊化石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被發現,直到最近才被研究發表。
  •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最近,根據一塊化石,一種新的山東恐龍被命名,它就是諸城中國甲龍。 中國甲龍的化石僅僅只有一塊右側腸骨,其編號為ZJZ-183,發現於山東省諸城市龍都街道見屯社區臧家莊村,地層為上白堊統王氏群紅土崖組下部。這塊化石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被發現,直到最近才被研究發表。
  • 一隻狐狸大小的恐龍,它的大腦只有豌豆那麼大,它能聰明得了嗎?
    一隻狐狸大小的恐龍,大腦只有豌豆大小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大腦比例在整個動物界都是首屈一指的,雖然並沒有完全得到開發,但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掌握了更好的生存方式,人類才得以走到今天這一步。目前科學家已經總結出測算大腦容量和發育狀況的判斷標準,並且藉助於發達的科學儀器,也能夠對一些相對完整的恐龍化石進行測算,最終得到它們的大腦容量。最近就有科學家對一隻狐狸大小的恐龍化石進行了研究,並且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 來自於遠古的劍客,然而背上的裝備竟用來勾搭雌恐龍!
    在侏羅紀晚期的時候,說起食草恐龍的代表,就非劍龍莫屬,而作為劍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它背上像骨板一樣的結構。雖然這些骨板看起來十分的威武霸氣,有的研究者指出,這些板狀物能夠幫助劍龍的身體調節體溫。或是具有某種性誇耀的功能,所以劍龍身上的那些「劍」用來保護自己是遠遠不夠的。
  • 科學家發現新恐龍物種,擁有前所未有的奇怪尖刺「裝飾品」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物種——Ubirajara jubatus。這是一種小型生物,它的肩膀上長出了奇怪的尖刺,科學家推測這些尖刺被用作「裝飾品」,就像孔雀的尾羽一樣。
  • 長滿尖刺的刺蝟,交配時間長達幾個小時,是如何做到的?
    刺蝟受到威脅和驚嚇時,把身體縮成一團,包裹住頭部,四肢以及尾巴,然後憤怒地豎起全身的尖刺來保護自己。刺蝟的尖刺和豪豬的尖刺有點不同,豪豬遇到危險時會把尖刺射向侵略者,刺蝟則不行,因此才會把自己縮成一個球。一隻刺蝟平均長有7000根尖刺,這些尖刺又不能自行脫落,交配時該如何是好?
  • 科學家重建恐龍大腦,竟然僅有豌豆粒大小
    Buriolestes schultzi是一種體型接近狐狸大小的恐龍物種,它們生活在2.3億年前,擁有豌豆大小的大腦結構  目前,一塊保存非常完好的恐龍頭骨化石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能夠對恐龍大腦進行重建,原來一種狐狸體型大小的恐龍的大腦僅有豌豆粒大小。
  • 劍龍背上長滿尖刺,體長9米,長相兇猛卻是恐龍時代的素食乖寶寶
    你可能會想到那時候的代表--恐龍一族。那是相當於現代人類一樣在遠古時期的頂級統治者,這個族群分類極多,有些物種是天空飛行的,有些是陸地爬行的,有些是水下生存的,總之在那個時期,在地球上就沒有恐龍到不了的地方。而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到其中最令人驚恐的暴龍和滄龍,這是陸地和海洋中的恐龍中的霸主。
  • CCBF少兒閱讀之旅·恐龍科普問答攻略
    說出任意1種大型的食肉恐龍答案(霸王龍、中華盜龍、阿貝力龍、勝王龍、棘龍、異特龍等)2. 哪種恐龍皮膚顏色被保存在了化石上,目前可以復原出其真實的顏色?答案:中華龍鳥3. 哪一種恐龍頭頂上長有兩個頭冠?答案:雙脊龍。
  • 科學家還原2.33億年前布氏盜龍Buriolestes schultzi大腦 僅有豌豆大小
    Castro / Rodrigo Temp Müller)(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巴西聖瑪利亞聯邦大學的學者,日前首次以電腦成功還原一條逾2億年前食肉恐龍的大腦,發現它的重量僅1.5克,比一顆青豆還要輕,令學界要重新估計這種史前陸上霸主的智能。
  • 《小恐龍大冒險》一部有態度的恐龍動畫的年終盤點
    甲龍是一種全身甲冑的食草恐龍,生活在接近熱帶的氣候中,有著白堊紀的「謝爾曼坦克「之稱」,低矮,行動緩慢,覆蓋著厚厚的幾乎無法穿透的盔甲。它的大腦非常小,幾乎和核桃一樣大。甲龍和劍龍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腕龍
  • 農村有種刺天茄長滿尖刺,見到就連根鏟掉,卻是有用的寶貝
    農村裡有種長滿尖刺的植物,田邊地頭隨處可見,到處都多的很。因為它生命力旺盛又長有尖刺,容易刺傷人。地裡有了它糧食收成差,農村老百姓十分討厭,看到就會將它連根鏟掉,就算是在田埂上看到也不例外。朋友們一定很好奇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植物呢?
  • 探索《侏羅紀世界》之神奇的恐龍世界
    有很多小夥伴喜歡哲爺和成哥玩的《侏羅紀世界》,裡面有很多很多神奇的恐龍。接下來幾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去探究下神奇的恐龍世界吧。首先我們先去了解下恐龍的種類。幾千萬年前的地球上生活著恐龍,它們是兩足或者四足的直立爬行動物。大部分人把恐龍想成是像霸王龍那樣有嚇人的鋒利牙齒的巨型動物。不過,並非所有的恐龍都是龐然大物。它們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有些其實是很溫和的。
  • 恐龍未解之謎:他們是如何交配繁衍的?
    很不幸,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對死在浪漫擁抱時的恐龍化石。即使有些恐龍化石保存得極其完好,但生殖器官依舊無法識別。現在恐龍就只有化石了,科學家是如何分辨變成化石的恐龍雄雌的呢?科學家發現恐龍化石腿股骨裡有一層所謂「髓質骨」的組織層,那就是雌性了。這一層組織是儲存鈣質為產蛋做準備的,這表示雌性恐龍至少在懷孕時,也會在股骨中生成鈣質層。
  • 可四季開花的刺梅,喜歡它的人並不多,就因為全身長滿尖刺
    這裡所說的刺梅,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虎刺梅」或「鐵海棠」,它也被稱作麒麟花,是一種蔓生灌木植物,它可以長到一米高,枝條上還能長出各種分枝,有一些人都會將它養在陽臺上,變成茂密的盆栽。但是現在喜歡刺梅的人並不多,那都是因為它的枝條上長滿尖刺,而且它是屬於大戟科的植物(這類植物都有毒),大戟屬的植物,別稱就是麒麟,開出來的花挺美的,所以人們會叫它「麒麟花」,最常見的花色就是紅色、粉色、黃色和白色等,現在也出現各種混色的品種。
  • 恐龍進化1.6億年, 真的沒有形成文明嗎? 其實我們都想錯了!
    ,尤其是肉食恐龍,人類對恐龍這個物種感到好奇的同時,也不禁疑惑,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幾百萬年,文明就如此發達了。無齒翼龍就不一樣了,它們不僅能在天空翱翔,而且由於軀幹比較小,它們的身體非常靈活,而且這種恐龍的腦袋很大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上一期「中國百年十大恐龍」介紹了腦袋上長個一根小骨棒的青島龍。青島龍相貌怪異吧,這一期為大家介紹一個長相更怪異的傢伙,它的背上長有兩排小骨板,尾巴上長有尖尖的骨刺,它就是來自中國四川的古老劍龍類——華陽龍。
  • 你可能從未聽說過的,10種奇形怪狀的恐龍,幸好已經滅絕了!
    可以相當準確地描繪出這種巨大的類鳥恐龍。這種恐龍的身高是成年人的兩倍,可能長有羽毛,有長長的尾巴和退化的翅膀。關於這種神秘的生物,我們所知甚少,它超長而靈活的腿表明它能夠輕鬆地逃脫所有的捕食者。 3.切齒龍
  • 從長相到名字都拉風,巴西發現新恐龍「長鬃矛神龍」
    光是「長鬃矛神龍」這名字,就夠在人們心中留下一點印象,但除此之外,長鬃矛神龍更有難以錯認的外形。新恐龍:「長鬃矛神龍」最近,德國科學家仔細分析幾塊巴西發現的化石後,證實發現一種全新、外形又搶眼的恐龍「長鬃矛神龍」(Ubirajara jubatus)。
  • 科學家完整還原恐龍大腦 比一顆豌豆還輕
    據英國《都市報》11月3日報導,近日,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恐龍大腦被科學家們成功還原。它比一顆豌豆還輕,屬於一隻生活在2.33億年前的食肉恐龍——布氏盜龍。當這隻猛獸被發現時,它的頭部被完好地保存下來,為精確重建其大腦提供了便利條件。此次重建為人類研究有史以來最大陸地動物的大腦進化過程提供了新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