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新恐龍物種,擁有前所未有的奇怪尖刺「裝飾品」

2020-12-15 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物種——Ubirajara jubatus。這是一種小型生物,它的肩膀上長出了奇怪的尖刺,科學家推測這些尖刺被用作「裝飾品」,就像孔雀的尾羽一樣。

乍一看,Ubirajara的體型看起來很熟悉。它是Compsognathid家族中的一種小雞大小的恐龍。Ubirajara有一根長長的、濃密的鬃毛從背上延伸下來,毛茸茸的細絲覆蓋在前肢上。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動物可以隨意讓自己的鬃毛豎立起來,就像狗在感到威脅時可以豎起自己的後頸毛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它可以將鬃毛平放在皮膚上,以防止它在灌木叢中飛奔時礙事。

但鬃毛並不是它最迷人的特徵--這個榮譽屬於它兩側伸出的奇怪結構。它們是長長的、平平的、硬硬的絲帶狀結構。它們不太像羽毛,但它們是由角蛋白構成的,鳥類的羽毛、鳥喙和人類的頭髮中都含有這種物質。它們在肩膀上的位置意味著它們可能還可以根據需要升高和降低。

而最重要的是,該團隊表示,之前在化石記錄中從未發現過類似它們的東西。「對於如此小的動物來說,這些是如此顯眼的特徵,而且如果我們只保存了骨架,完全不是我們所預測的那樣,」該研究的共同首席作者Robert Smyth說。「為什麼要用一種讓你對獵物和潛在的捕食者都更明顯的方式來裝飾自己呢?」

研究人員認為,最可能的答案可以在它們的現代後代身上看到。這些「絲帶」可能是作為吸引配偶、超越對手、嚇退捕食者的展示品,或者是這些的某種組合。

「事實是,對於許多動物來說,進化的成功不僅僅是為了生存,如果你想把你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你還必須看起來很好,」Smyth說。「現代鳥類以其精心設計的羽毛和用來吸引配偶的展示而聞名--孔雀的尾羽和雄性天堂鳥就是教科書般的例子。Ubirajara向我們展示,這種炫耀的傾向並不是鳥類獨有的特徵,而是鳥類從恐龍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

Ubirajara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1.1億年前,是恐龍中擁有這種「裝飾品」最古老的例子之一。由於這塊完美無瑕的化石,不僅成功地保存了骨骼,還保存了皮膚等軟組織和這些角質結構,研究人員才有了這一見解。

這項研究發表在《白堊紀研究》雜誌上。

相關焦點

  •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山東是中國恐龍化石資源豐富的地區,也是新中國建立後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進入21世紀之後,古生物學家在諸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並且發現了豐富的化石。最近,根據一塊化石,一種新的山東恐龍被命名,它就是諸城中國甲龍。中國甲龍的化石僅僅只有一塊右側腸骨,其編號為ZJZ-183,發現於山東省諸城市龍都街道見屯社區臧家莊村,地層為上白堊統王氏群紅土崖組下部。這塊化石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被發現,直到最近才被研究發表。
  •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 山東是中國恐龍化石資源豐富的地區,也是新中國建立後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進入21世紀之後,古生物學家在諸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並且發現了豐富的化石。最近,根據一塊化石,一種新的山東恐龍被命名,它就是諸城中國甲龍。
  • 科學家發現新恐龍,是霸王龍的親戚,但是它卻很與眾不同!
    實際上,恐龍有很多種類,它們都各有特點。因為化石被掩埋在地表深處,經過土壤的掩埋之後,會和巖石相融,所以我們很難發現化石。所以恐龍到底有多少種,至今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相信以後肯定能夠完善恐龍的百科全書。這不,科學家便發現了恐龍的新物種,這種恐龍和霸王龍迅猛龍屬於同一亞目,但唯一不同的是,這種恐龍並沒有牙齒。
  • 與霸王龍有關的恐龍新物種被發現
    英國科學家發現一種與暴龍雷克斯有關的恐龍新種南安普頓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在研究了最近在懷特島發現的四塊骨頭後,確定了這種新物種。專家們說,這些骨頭屬於獸腳類恐龍的一個新物種,其中包括霸王龍。古生物學家在一份聲明中說:「這種恐龍生活在1.15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估計有4米(13.1英尺)長。」這種新的恐龍物種被命名為Vectaerovanator inopinatus,因為一些骨骼中有很大的空氣空間。這項研究的論文將發表在《古生物學論文》雜誌上。
  • 科學家發現恐龍時代新物種 進化論再遭質疑
    古生物學家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發現了一種存在於六千六百萬年前的新物種,其非比尋常的解剖結構,再次對進化論進行了質疑,也增添了新的謎團。 《每日科技新聞》(Scitech Daily)12月19日報導說,這是一種生存於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科學家無法用進化論來解釋其獨特的身體解剖結構,認為「它改變甚至推翻了很多進化規則」。 研究人員將這種生物命名為「Adalatherium hui」。
  • 「斯坦伯格謎鱷」不是恐龍,不是鱷魚,科學家:新物種
    文/玉濁清「斯坦伯格謎鱷」不是恐龍,不是鱷魚,科學家:新物種有的時候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有很多未知的生命存在,也有很多的物種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消失,並且泯滅。通過科學家的不斷研究和探索,也發現了很多未知的化石,比如說,被命名為「斯坦伯格謎鱷」的一個物種。這是在1980年,一個登山愛好者在攀登阿爾卑斯山脈時,發現的一種海怪化石,只不過一直到兩年之後,人們才發現了它的價值,正式開始挖掘。
  • 在南極3500米的深海,科學家發現新物種,這是個透明的肉球?
    在南極3500米的深海,科學家發現新物種,這是個透明的肉球?雖然我們每天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們對於地球的了解並不是特別多,尤其是除了陸地之外70%的海洋深不可測,在厚重的海水之下,將會是一個全新的水下世界,物種比地球上要豐富很多,但是想要研究這些物種的豐富性,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困難。
  • 2017年古生物學家忙碌一年,發現新物種,終於揭開恐龍孵蛋的秘密
    對於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學家和恐龍愛好者來說,2017年是忙碌的一年。因為世界上發現了一些新物種,使一些舊物種無效,甚至從死者(化石)身上復活了一個被遺忘的物種。他們了解學習了關於恐龍行為的新知識,並在我們對這些動物進化的理解中修補了一些漏洞。
  • 科學家在中國東北發現完好的新恐龍物種化石,距今約1.25億年
    據海外媒體於9月22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中國東北部發現了兩具保存完好的恐龍化石,並且證實它們屬於第一次發現的新的恐龍物種,存活於距今約1.25億年前。這些恐龍化石在中國東北部的陸家屯巖層中被發現,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所
  • 鳥類起源於恐龍?科學家有新發現,白堊紀小恐龍竟然會「開屏」
    據報導,近日,在科學雜誌《白堊紀研究》上,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化石記錄,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恐龍物種,這種恐龍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地區,它們的大小和雞差不多,兩足行走,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一些小型的脊椎動物和昆蟲。
  • 恐龍也怕患癌症?新發現,科學家在恐龍化石中檢測出惡性腫瘤
    令我們想不到的是,這種疾病竟然也在影響著其它物種,那就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霸主恐龍。此前國際頂級期刊《柳葉刀·腫瘤學》上出現了一篇研究報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科學家通過現代的檢測方式,在恐龍化石上發現了腫瘤存在的痕跡。科學家推斷這隻恐龍的死因,很大可能是因為惡性腫瘤限制了恐龍的活動能力。
  • 科學家發現「星辰矮蛙」新物種!擁有「古老血統」,但不知來源處
    而根據《新科學家》最新報告顯示,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個傳統的生物。科學家表示,新發現的物種名叫「星辰矮蛙」,是過去20年,在印度發現的400種新物種之一,該物種非常的矮小,有一個橙色的下腹部,只有2釐米長。
  • 新發現:科學家否認廣泛流行的恐龍滅絕論!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說到遠古巨獸,恐龍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它們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1.6億年,大約在6500萬年前整體滅絕,僅殘留下一些個體發展成今天的鳥類,沒錯你吃的炸雞,如果追溯起來是具有恐龍的基因,是不是仿佛發現了新世界?那麼史前恐龍大家族為什麼會滅絕?
  • 像鴨子又像企鵝,科學家發現約45釐米高的新恐龍
    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絕大多數恐龍的寫照,但古生物科學家最近發現的一種恐龍看上去卻與大家熟知的恐龍相去甚遠。
  • 科學家發現新物種,靈長類動物再添新成員,但數量令人擔憂
    不久前科學家在緬甸的一個原始森林裡進行科學考察,發現了一種猴子,後來經過判斷這是一種新物種,此前從未被發現。發現新物種是很常見的事情,但大多數都集中在植物類以及海洋生物,類似於靈長類新物種還是很罕見的。
  • 中美加科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小恐龍
    【來源:科技日報】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雜誌11日發表的考古學研究稱,中美加科學家團隊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
  • 懷特島再次發現新的恐龍物種
    ,最近在懷特島發現的四塊骨骼屬於獸腳亞目恐龍的新物種Vectaerovenator inopinatus,這種恐龍生活在1.15億年前的白堊紀,據估計身長可達4米。這些骨骼化石是在2019年分三次發現的,來自於恐龍的頸部、背部和尾巴,此前已有研究證實,這幾塊化石很可能來自同一個體。
  • 新發現的十大奇妙新物種:克林貢蠑螈頭頂凸起
    接下來,就讓我們盤點這一年發表的10種奇妙的新物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星際迷航》中的克林貢人最有特點的是額頭到頭頂的骨突,這也是科學家為新發現蠑螈命名的靈感。
  • 世界上十大最奇怪的動物,每年發現新物種近百種
    世界上十大最奇怪的動物在科技爆發的一百年裡,人類又發現了不少新物種。據說,每年都會發現近百種呢。每當發現一個新物種,都覺得這玩意長得真奇怪。今天我們說說十大最奇怪的動物,也是被發現不久的新物種。恭喜發現另一隻神奇動物」。食根鼠食根鼠,是在印尼蘇拉威西島上發現的雜食性老鼠,它與肉食性的親戚不同,喜歡以植物的根為食。 2017年被美國國際物種檢定研究所評選為2016年10大最奇特的新物種。它們的耳朵小而圓,一條長尾巴上幾乎沒有毛,在鼠科中食根鼠屬於中型。
  • 這種恐龍大腦只有核桃大小,是甲龍近親,背上長滿了尖刺
    Marsh])認為,這種不太聰明的食草動物擁有位於臀部某個位置的補充灰質,但當化石證據被證明毫無用處時,同時代的人很快就對這種「屁股裡的大腦」理論產生了興趣。(公平地說,當我們對恐龍解剖有了更多了解時,這個理論當時並不像現在看起來那麼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