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時長2分23秒
雨季,中緬邊境的蘇典鄉雲霧繚繞。儘管這裡的雨常常一下便是十天半個月,然而傈僳族同胞們並沒有閒著,因為這個季節正是極品山珍「竹米」收穫的季節。
「竹米」 莊子《秋水》中所提及的「練食」,簡單說就是竹子的果實。《本草綱目》中說:「竹米,通神明,輕身益氣。」竹米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較高,味清香可口,富含澱粉和各種微量元素,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作清涼飲料或煲粥食用,還可治肝病和癌病,是難得的養胃護胃之佳品。
比起食藥用價值來說,竹米50—100年才成熟一次更讓我驚嘆且心生浪漫之意。草活一春、花開一季,而竹米用近乎人一生的時光沉澱在那深山中。蘇典是德宏竹米的主產區,產竹米的竹子當地人叫薄竹(德宏的甜筍也產竹米),開花結果後竹子們便會成片死去。留下竹米的竹子死去了,而在別的地方新的竹子依舊茂盛地生長著,如同命運輪迴般的神奇。聰明的傈僳人知道今年哪一片竹子會開花結果,所以儘管竹米非常稀有,但每年還是會有新竹米產出。
由於工作需要,這次拍攝竹米燉雞的地點在風光秀美的盈江縣舊城鎮。竹米燉雞做法並不難:竹米經過短時間泡發後洗淨;將土雞切塊,然後將雞塊、竹米、草果、生薑(能食辣的朋友可以適當放入數個小米辣)裝入煲湯的土罐,用小火慢慢燉熬1個小時左右放入鹽巴即可。由於燉熬後的竹米味道非常的香,加上土雞的鮮味,所以味道極為鮮美,切記無需加入雞精、味精等調味品。
德宏團結報記者 朱邊勇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Hi德宏,獲取更多新聞資訊!
責編 朱邊勇 夏麗萍
審核 楊清舜 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