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從國際資本流動報告能夠勘破美元國際地位變動嗎?

2020-11-24 騰訊網

本文發表於《第一財經》

管濤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美國財政部每月滯後一個多月時間發布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這是市場通過高頻數據,觀察美國跨境組合投資(包括股票和債券投資)狀況的一個重要窗口。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採取了超常規的財政貨幣刺激措施,加之美國政府頻頻製造國際紛爭,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進一步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於美元國際地位的關注和討論。從美國財政部日前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可以讀出以下信息。

一、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債興趣下降

今年上半年,美國財政部出臺了三輪共計2.2萬億美元的財政紓困計劃,大力救助因疫情大流行而深陷困境的企業和家庭,導致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急劇擴大。截至6月底,美國年化聯邦財政赤字與年化名義GDP之比達14.2%,較2008年危機應對時的峰值高出4.0個百分點(見圖1)。

為彌補聯邦財政赤字,美國國債發行大幅飆升。到6月末,美國國債(以下簡稱美債)餘額達26.48萬億美元,短短4個月時間新增美債餘額3.07萬億美元,而2008年金融危機應對時用了一年半時間。但是,過去4個月,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債不增反降1873億美元。到6月底,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債佔比為26.1%,較2月底回落了4.3個百分點,佔比為2008年4月以來最低(見圖2)。

也就是說,在美債供給劇增的情況下,外國投資者對美債的需求,無論從絕對值還是相對額來看,均有所下降。尤其是3至6月份,外國投資者美債持有佔比連續4個月環比回落(絕對值僅是3、4月份持續環比下降),佔比甚至已低於美聯儲上次第一輪量化寬鬆啟動之前的水平(見圖2)。

二、外國投資者減持美債是多重因素所致

3至6月份,外國投資者減持美債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316億美元)、巴西(218億美元)、加拿大(208億美元)、中國(179億美元)、新加坡(149億美元)和挪威(138億美元)、日本(73億美元)、俄羅斯(67億美元)、德國(65億美元)和瑞典(63億美元)。十國合計淨減持美債1476億美元,約佔同期外國投資者美債減持額的79%。

俄羅斯在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被西方制裁後,曾經清倉式減持美債,從上千億的峰值降至目前持有不足百億美元(含俄羅斯央行和商業機構)。但鑑於上述國家和地區中,有不少與美國是盟友關係,如減持外債最多的英國和加拿大與美國同屬「五眼」聯盟,恐不宜簡單用地緣政治因素來解釋外國投資者美債持有的下降。

無疑,美債吸引力下降是重要誘因。3月初以來,美聯儲轉入「抗疫」模式,連續兩次降息至零,月底宣布無限量寬並不斷擴大企業信貸支持和資產購買範圍,美債收益率大幅下行。到3月底,2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均創下2008 年金融危機暴發以來的新低,較上年底分別回落了85%和64%;到6月底,前述兩個期限的美債收益率較3月底又進一步分別下行了30%和6%(見圖3)。

再者,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世界經濟大衰退,對外向型程度較高的經濟體(如日本、德國、新加坡)和大宗商品(包括能源)輸出國(如巴西、加拿大、挪威、俄羅斯)影響較大,進而有可能觸發外國投資者減持美債的行為。

如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封鎖、油價崩盤的衝擊,今年挪威政府加大了財政刺激力度。為應付挪威政府提款的需求,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不得不拋售資產。

當然,挪威並非個案。美國財政部不披露具體國別的「其他」外國投資者,3至6月份淨減持美債408億美元,沙特、科威特等石油輸出國就被歸入了「其他」。它們的石油收入大減,也不得不靠出賣海外資產渡過難關。

三、外國投資者減持美債不宜解讀為美元地位下降

市場習慣於每個月屏聲靜氣地等候美國財政部發布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然後從中分析主要外匯儲備持有國美元資產持有的變動情況,進而對美元國際地位做出判斷。

然而,把外國投資者美債持有直接等同於外國央行美債持有,是「以訛傳訛」。一則,外國投資者持有,既包括外國政府(含央行)持有,也包括商業機構持有;二則,官方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中,既包括債券資產,也包括股票資產,甚至個別更為激進的儲備持有國還配置了另類資產。2000年二季度末至今年一季度末,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債與全球美元外匯儲備餘額之比,最低時只有90%,最高時達到150%(見圖4)。

同時,由外國投資者減少美債持有,就得出「去美元化」的結論也有失偏頗。

一是外國投資者有可能減少了美債投資,卻增加了美國其他金融資產配置。如據TIC統計,今年二季度,外國投資者淨賣出中長期美債1954億美元,但美國政府機構債、美國企業債、美國企業股票、美國的外國債券和美國的外國企業股票均為淨買入,此五項合計淨流入962億美元(見圖5)。作為安全資產的美債無風險收益下行,推升了市場風險偏好,推高了風險資產價格。美國股市和企業債市場自3月底觸底以來大幅反彈,又進一步分流了美債資金供給。

二是還有可能是官方淨賣出美元資產,但私人部門淨買入,總體依然為國際資本淨流入。如據TIC統計,今年二季度,美國私人國際資本淨流入726億美元,官方資本淨流出394億美元,當期國際資本累計淨流入332億美元,為連續第五個季度淨流入(見圖6)。

四、國際經濟「雙循環」解體有可能成為美債擴張的攔路虎

此「雙循環」有別於當下國內熱議的彼「雙循環」。國內熱議的「雙循環」是國內與國際兩個經濟循環,即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的疊加。而本文所謂「雙循環」單指「外循環」,是指「雙掛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指美元與黃金掛鈎、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鈎的國際貨幣體系安排)崩潰後,國際經濟逐漸形成的「美國買我商品、我買美國國債」的「雙循環」格局,又被稱之為後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 2.0)。

2008年金融危機暴發後,全球開啟了經濟再平衡進程,儲蓄不足的美國開始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到2017年,美國經常帳戶赤字與名義GDP之比為2.3%,較2004至2007年平均赤字率回落了3.2個百分點(見圖7)。

2018年以來,本屆美國政府以「公平貿易」、「逆差吃虧」等為理由,過猶不及地在全球挑起貿易爭端。同時,還出於地緣政治博弈考量,以「國家安全」、「疫情追責」等為藉口,限制外來投資併購,發出美債資產凍結威脅,這有可能阻斷前述國際經濟「雙循環」。

在國際「雙循環」渠道不暢的情形下,如果本輪美國財政貨幣大放水,釀成通脹壓力,美聯儲貨幣擴張受到掣肘,則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劇增、國債發行膨脹,就可能對民間消費和投資產生較為明顯的擠出效應。

截至今年7月底,美國國債持有中,公眾持有佔比達77.8%,較2月底提高了3.4個百分點,佔比已創歷史新高;美聯儲持有佔比達16.2%,較2月底提高了5.6個百分點,較上次危機應對時的高點上升了2.4個百分點(見圖8)。

——————

相關焦點

  • 10月歐元超過美元居全球支付貨幣之首:不等於歐元地位崛起
    緊隨其後的是美元,其次是英鎊、日元和加元。SWIFT為200個國家的逾11000家金融機構處理跨境支付信息。數據顯示,相比之下,美元上個月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為37.64%,較去年12月下降了約4.6個百分點。美元份額曾在2015年4月達到45.3%的峰值。英鎊、日元和加元10月合計所佔份額為12.25%。美元支付地位被削弱了嗎?
  • 現在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能保值嗎?
    隨著我國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人民幣在全球的影響力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理論上來講,人民幣的影響力提高,價值自然也跟著提高了,可這卻絲毫沒能改變人民幣匯率變動的趨勢,到今年8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甚至首次破「7」大關。
  • 深圳市今天國際物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
    二、信息披露義務人籤署本權益變動報告書已獲得必要的授權和批准,其履行亦不違反信息披露義務人章程或內部規則中的任何條款。  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規定,本報告書已全面披露信息披露義務人在深圳市今天國際物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變動情況。
  • 美元剪羊毛,真正從金融角度認識資本逐利的真相
    接下來輪到中國上擂臺了,但中國打的卻是太極,講究以柔克剛、四兩拔千斤……下面,我用很另類金融思維邏輯分析,美元在國際資本流動過程中是怎麼剪羊毛的!1、美元的強弱由什麼構成的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即USDX),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
  • 人民幣匯率升破6.50關口!狂漲7000點 換10萬美元「省7萬」
    摘要 【人民幣匯率升破6.50關口!狂漲7000點 換10萬美元「省7萬」】人民幣匯率漲不停,今天,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6.50關口,續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日內一度漲超200點。
  • 餘永定:資本項目自由化條件仍未成熟,應先實現匯率自由浮動
    當前是推進資本項目自由化的好時機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日前表示,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和資本帳戶開放應協調推進,目前又迎來繼續推進資本帳戶雙向開放的較好時機。但問題是現在我們還不能完全放開外匯管制(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完全可兌換)。2015年-2016年,如果沒有資本管制,中國丟掉的外儲恐怕就不只是1萬億美元了。單靠匯率的完全自由浮動是否能夠抑制資本的大規模外逃呢?我很懷疑。如果沒有資本管制,只有匯率浮動,人民幣兌美元是不會止步於7的。
  • 比特大陸宮鬥不已,億邦國際啟動上市
    在股份持有上不佔優勢的詹克團,近期又傳出要以40億美元的估值收購吳忌寒及其他老股東、員工的股份。雙方纏鬥正酣之時,同行億邦國際傳來將赴納斯達克上市的消息,大有從資本市場一舉提升行業地位之勢。據公開信息顯示,億邦國際擬發行1932.36萬股,發行價區間為4.5美元至6.5美元,擬募資金額為8695萬美元到1.25億美元。
  • 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
    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之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經濟社會總量指標佔世界的比重持續提高,主要經濟社會人均指標的位次不斷前移,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 在岸人民幣升破6.54關口 續創2018年6月份以來新高
    來源:新浪財經12月4日,在岸人民幣升破6.54關口,續創2018年6月份以來新高。11月境外機構增持836億中國債券邏輯:看好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儼然成為海外資本大幅加倉人民幣債券的新驅動力。
  • FirstService計劃分拆為:高力國際和FirstService Corpo
    創立兩家單獨和獨立的上市公司將使每家公司及其股東都能夠:  ·加強其在核心業務和客戶上的聚焦  ·採取獨立的價值創造策略  ·實施獨特的資本分配策略  ·吸引合適投資者並與上市同行之間更具可比性  ·創造兩個互不相同但同樣吸引的投資良機  高力國際:
  • 泡泡瑪特提前結束國際配售:市值或超百億美元,將推出第一個樂園
    作者:Stone Jin原標題:泡泡瑪特提前結束國際配售:市值或超百億美元,即將推出第一個樂園據IPO早知道消息,因在發行過程中備受投資者青睞,泡泡瑪特已於12月2日下午5時結束國際配售,相比原計劃提前兩天。
  • 江蘇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12半年度報告摘要
    二、公司基本情況簡介  (一)基本情況簡介  (二)聯繫人和聯繫方式  (三)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  1、主要會計數據  以前報告期財務報表是否發生了追溯調整  □ 是 √ 否  主要會計數據  主要財務指標  報告期末公司前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的說明(如有追溯調整,請填寫調整說明)  1、2012年5月公司完成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 中芯國際深度報告:晶圓製造之路任重道遠 看好未來發展
    最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作為種子基金,具有盤活國內半導體產業的作用,一期募集1387億元(中芯國際亦為其投資標的之一)、二期預計募集1500-2000億元,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而因IC製造所特有重資本投資特性,龍頭效應明顯。中芯國際近幾年巨額的資本開支也鞏固其龍頭地位不變。
  • ...更將削弱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及其國際地位。(環球...
    今年5月,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該法案對雙方利益都會造成損害,不僅會阻礙外國企業赴美上市,更將削弱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及其國際地位。(環球網)。[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市商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 在國際資本舞臺上,這個泰州「巾幗」長袖善舞
    在國際資本舞臺上,這個泰州「巾幗」長袖善舞 2020-04-13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貨幣體系格局:美元的假笑,人民幣的微笑
    據彭博社加拿大報導,中國從疫情中的快速復甦重新點燃了長期以來的爭論,即美元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還能持續多久。 美國為控制新冠疫情和重振經濟而付出的努力與亞洲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的經濟增長已大幅回升。隨著人民幣走高,美元出現了自2017年以來最糟糕的表現。
  • 管濤萬字獨家授課:人民幣為什麼漲了這麼多?這是11個重要問題
    還有就是美元指數走落,美元在國際市場上貶值,那麼在境內人民幣兌美元就是升值的。最近宣布要分批次地把QDII的投資額度提高到100億美元,上個月提高了30億,這個月又宣布要提高100億,就是想給市場降降溫,不要讓市場出現順周期,因為順周期會加劇短期內人民幣的過度升值,對企業造成很大的困難。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資本大量流入嗎? 那麼第六個問題,人民幣升值是不是意味著資本流入?
  • 中銀國際助力沙特阿美成功發行80億美元多年期高級債券
    11月17日(紐約時間),中銀國際作為聯席帳簿管理人為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以下簡稱「沙特阿美」)完成總規模為80億美元的多年期高級債券發行。本次是沙特阿美第二次發行境外債券,受到國際投資者熱烈追捧,共有超過600位投資者參與,帳簿峰值超過500億美元,從初始價格指引到最終定價收窄了30基點至37.6基點不等,3、5、10、30和50年期的債券最終定價分別為T3+110基點、T5+125基點、T10+145基點、3.30%和3.55%。
  • 來勢洶洶的Libra:國際貨幣體系的苦口良藥?
    可是Facebook似乎並沒有打算停止Libra的計劃,那麼,Libra的問世會對當前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產生什麼樣的化學作用?對當前的美元霸權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會產生何種影響?一旦Libra真正在全球得到推廣,較穩定的幣值與更便捷的支付體系很可能會使其在通貨膨脹較為嚴重的國家成為相對更安全的貨幣資產,在資本流動的壓迫下逐漸代替本國的貨幣。換句話說,「Libra化」可能會逐漸代替「美元化」,甚至加劇國際金融體系中強幣對弱幣的不斷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