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多春魚」,下意識的就想到「京都多春雨,回首多春光。公子多春情,綠草多春芳。八載多春傷,橙子多春魚。」的詩歌。
意境深遠,婉轉迂迴,最後卻以狀似無關的菜名結尾。隱晦難寓,令人嗟嘆。
讓多春魚平添一份詩意。
多春魚原產自日本深海,因其魚肚中一年都有魚籽,因此得名「多春魚」。又名「毛鱗魚」、「胡瓜魚」。多春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小孩子吃了可以明目,而且那魚籽含有皮膚所需的微量元素、礦物質鹽、蛋白質等等。其內臟含有豐富的視黃醇,因為帶有苦味所以通常都會被處理掉的秋刀魚內臟,其實是含有豐富的視黃醇的。
魚的個頭雖不大,肉質卻特別嫩滑,表面金黃,魚骨已經煎酥,配上爽口的魚醬,味道十分鮮美!煎好的魚身帶著蛋香的酥脆,魚肉的清甜鮮美,特別是當牙齒咬到一整包魚籽時,細細的魚籽在你齒間爆裂的快感。
多春魚和秋刀魚不是一種魚,屬於不同魚類。
原產地不同
1.多春魚原產於日本深海是深海魚類;分布於日本北海道勇拂郡鵡川町的柳葉魚(Shishamo) 冰島的毛鱗魚(capelin)(日本人稱之為樺太柳葉魚)加拿大與美國太平洋岸的油胡瓜魚(Longfin smelt)或毛鱗魚;
2.秋刀魚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亞州、墨西哥等海域和中國的黃海山東東岸。
海洋活動深度不同
多春魚是深海魚類;秋刀魚是表層洄遊性魚類。
生物屬性不同
多春魚屬胡瓜魚目胡瓜魚科,又名毛鱗魚、胡瓜魚;多春魚體延長,側扁,長約15 - 23釐米。眼大,鱗片細小。背鰭居中,脂鰭低長,臀鰭位於背鰭後下方;
秋刀魚是頜針魚目,竹刀魚科,秋刀魚屬的唯一一種。是重要的食用魚類之一。秋刀魚在部分東亞地區的食物料理是種很常見的魚種。體型細圓,棒狀;背鰭後有5-6個小鰭,臀鰭後有6-7個游離小鰭;兩頗多突起,但不呈長緣狀,牙細弱;體背部深藍色,腹部銀白色,吻端與尾柄後部略帶黃。
經濟價值
多春魚是名菜,價格相對較高;秋刀魚是經濟魚類,價格便宜(在日本產地市場的銷價每公斤70-90日元之間)。
但是兩道菜的口味都很不錯,魚類的營養價值高於一般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