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生:臺灣人用負面眼光看大陸人 自以為文明

2020-12-04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臺灣學生:臺灣人用負面眼光看大陸人 自以為文明

  臺灣學生在《旺報》上發表《大陸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文章摘編如下:

  「來北京兩個月了,竟然沒有人問我政治問題!」和同校的臺灣學弟聊天時,他很驚訝地跟我說。「我都已經準備好應付那些政治問題的答案了,竟然沒人問,有點失落。」

  在網絡上、在國際場合上、在很多新聞報導中,大陸人一直是幾個固定形象──不守規矩、粗魯、被洗腦,愛談政治,動不動就把「統一臺灣」掛在嘴上。在我來大陸讀書前,也和學弟一樣,早已做好心理準備。

  結果,我被問過最多的問題是──

  「你看不看《康熙來了》?」

  「臺北是不是很容易碰到明星?」

  「你看過五月天的演唱會嗎?」

  大陸年輕一代和上一代有著很大的差距,上一代人很在意兩岸和平統一,但這一代人對周杰倫、綜藝節目、五月天的興趣明顯多於政治。

  到大陸讀書後,朋友們問我,「大陸人好相處嗎?會不會和臺灣人處不來?」「不會啊,很好相處。」每當我這樣回答,有些臺灣朋友會露出驚訝的表情。

  好多大陸年輕人在我講出「我從臺灣來」之後,露出欣賞的眼神。「臺灣是個好地方,人民特別禮貌,服務也特別好!大陸進步了,但很多事情需要跟臺灣學習。」

  當臺灣人用負面的眼光看待大陸人時,許多大陸人卻用正面友好的態度看待臺灣人。很多臺灣人對於大陸遊客素質不佳感到不悅,去大陸旅遊時難免產生比較心理,但臺灣人真的比大陸人好嗎?用自以為文明的心態看別人,會是有素質的表現嗎?

  很多大陸人教育程度低,會吐痰丟垃圾,但他們待人純樸真實;很多大陸人的確愛談政治愛問藍綠,但他們沒有惡意,只是好奇。

  期望未來,有更多臺灣年輕人可以到大陸看看。不是走馬看花,而是和當地人聊天,用彼此尊重的態度交流心中想法。您一定會發現,原來大陸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相關焦點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陸生是大陸赴臺學習的學生,都是年輕人。年初疫情爆發後,蔡英文當局在對待陸配和陸生方面的做法,讓這些大陸人寒心了。首先是陸配不但赴臺無門,還造成骨肉分離。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轉自臺大PTT論壇:臺灣人是如何看待大陸遊客的
    看了關於陸客的討論串還是滿吃驚的。雖說大陸遊客的素質的確讓人難以恭維,不過怎麼會差到這樣呢?我覺得還是有些誇張的成分在罷。如果思想先入為主就不喜歡陸客,會看到的都是負面也不意外。當然我承認大陸遊客的素質的確令人頭疼,不過進步還是有的。如果有機會你們可以自己過來看,這邊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也很乾淨。
  • 兩岸影像對話 臺灣新聞人看大陸,大陸新聞人看臺灣
    對臺灣的印象就只有這些?來看看一位大陸新聞人鏡頭裡的臺灣都有什麼;除了京城的紅牆綠瓦,陸地飛馳的高鐵,臺灣新聞人鏡頭裡的大陸還有怎樣的精彩?這一次,兩岸兩位資深新聞人用手中的相機與鏡頭「互看」,京呈與你一同品味這番跨越海峽的影像對話。
  • 「2020年大陸攻臺」作者澄清 臺灣人別以為我瘋了
    新書在美臺引發的爭議越來越大,用易思安的話稱,甚至連他在臺灣出生的妻子都接到臺灣親友打電話詢問,臺灣是否真的會在2020年受到大陸攻擊,「我不希望臺灣人認為我瘋了」。他在接受美媒採訪時澄清說,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讓美國人知道臺灣所面臨的威脅,也希望美國可以協助臺灣防衛,解放軍還沒有強大到未來5年可以「成功侵略」臺灣。
  • 臺灣作家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 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
    1985年,臺灣作家龍應臺的《野火集》轟動社會,她在書中寫道「你為什麼不生氣」。30年後的龍應臺卻說,「你怎麼永遠在生氣?」 據臺媒報導,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卸任後,重心放在新的寫作、照顧家人和貓咪,近來從美國回臺灣,她也推出自己的新書《傾聽》。書中,龍應臺直言,「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現象,以為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不屑於去了解大陸進步的一面」。
  • 「臺灣不能想賺大陸人的錢,又要罵大陸!」
    編輯:拾遺 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大陸和臺灣之間的關係一直比較微妙,對於臺灣的某些政客來說,其一方面指責大陸不夠好,想要以權謀「獨」;另一方面臺灣又依靠大陸發展經濟
  • 臺灣素人看服貿:大陸人過來搶就業?笑掉大牙!
    臺灣現在反服貿的亂象,來自於民眾不了解大陸現在的整體情況。  反服貿的第一點是怕陸資來臺搶了臺灣民眾的就業機會,他認為這很可笑。就像當初臺商到大陸投資一樣,剛開始都是用臺灣幹部,但後來發現成本太高,中階以下全用陸籍,本土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就算開放大陸企業來臺獨資,除了所謂的高階經理人以外,中階以下也一定都會用臺灣人。而且企業越大就會提供更多人的就業機會,不是更好嗎?
  • 外媒稱大陸環境吸引臺灣學生 臺灣高教雪上加霜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9月24日報導,中國大陸教育部7月初宣布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力測驗成績申請大陸大學標準,從過去的「前標」——學測成績前25%,降至學測成績前50%的「均標」。相對於大陸對臺灣學生降格以求,臺灣對陸生則多所限制,先前臺灣對陸生還有「三限六不」的不友善措施,多項限制目前雖已取消,但還維持「畢業不能留臺就業」和「不採認醫事學歷」兩項。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 大陸人看臺灣:日本文化向心力大 讓人吃驚又警戒
    中新網10月19日電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載上海復旦大學學生的文章《大陸人看臺灣-日本的影響無處不在》,作者初來臺灣,強烈感受到臺灣受日本的影響很深,大街上幾乎全是日本車,學校、住宅樓使用的空調品牌都是日本貨,電視也充斥著日本節目,在作者身處的淡江大學,交換生一半是日本學生……作者不禁感嘆:日本文化的向心力如此之大,讓人吃驚又警戒
  • 臺灣女生在大陸求學五年 回到臺灣後驚呆了
    【觀察者網綜合】11月20日,臺灣聯合報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臺灣女生的故事。 23歲的謝寧,5年前景美女中畢業時以學測成績申請讀中國人民大學,現就讀北大新媒體研究所。過去每次放假回臺她都很開心,今年她卻首次感到家鄉的人可能因為她在口音或用詞像大陸人,會收起笑意、態度變得較差,讓她非常驚訝且受傷。「我不知道為何我只是去大陸讀書,就好像被當作叛徒?」
  • 臺灣人在大陸:我們能為臺灣本土電影自豪嗎?
    大陸片宣傳更勝外語片  因為在臺灣,我太少花錢看華語片了,在北京,要我持續花錢都是看華語片,起初我真是提不起勁,也不想掏錢,但漸漸地,我看出了興趣,尤其在看過《讓子彈飛》之後,我覺得兩倍票價都值!原來華語片是可以做到媲美, 甚至超越美國電影的,無論情節、演技、聲色效果、導演手法,都有贏的本錢!
  • 看兩岸天翻地覆 一臺灣人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普通臺灣民眾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一個中國」原則在大陸老百姓的口中更為親切:兩岸都是一家人。然而,一海之隔的家人卻讓大陸人愈發看不懂。就在幾天前,臺灣一座蔣介石塑像被人砍斷頭顱,十分駭人。    這個面積為大陸265分之一的島嶼,似乎成為遠離大陸的孤島。
  • 臺灣不說公安!臺學生日記用簡體字用大陸用語氣翻臺獨分子!
    近日,有臺灣網友曝出臺灣有些學生也在使用簡體字以及大陸這邊所流行的用語。洗面奶OR洗面乳「洗面奶」一詞,其實是大陸這邊所普遍流行的,而臺灣則習慣用「洗面乳」。一位臺灣的學生在日記中寫道「……看到了兩位公安」。這位學生的老師也在旁評論了:臺灣只有警察沒有公安,別亂寫。想必臺灣綠色陣營的人看到這個詞會氣得跳腳吧!
  • 臺灣人的個人素質遠遠高於我們大陸人
    臺灣的經濟發達,學校硬體設施不如大陸的一流高校,學生文化素質也遠不如我們,但是他們的個人素質確實很高,地上看不見垃圾。學校小但乾淨整潔。記者:你們學校的學生社團活躍麼?陸生有哪些社團?ZoMBiE:我覺得那邊的社團活動還是不少的,但是總覺得大陸大學的組織更有力些。沒有專門的大陸的社團,都可以參加。
  • 大陸研究給予臺胞「國民待遇」 臺灣人怎麼看?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昨天(8日)指出,中共中央舉行的2017年對臺工作會議,政策措施涉及臺人在大陸的就業、社會保障、生活便利等,有關部門正按照會議精神研究,待成熟後將陸續公布實施。相信這些舉措,將為臺灣同胞在大陸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
  • 大陸人看臺灣:處處彰顯著中華的痕跡
    在大陸,在沿海,也看不見太平洋,因為,被臺灣擋住了,這下,我可以憑車窗遠眺,太平洋風光,盡收眼底。  太平洋上,很平靜,鏡面一樣的洋面上沒有什麼船,水天一色,簡直是空無一物,只有極遠處,有一艘海輪,在孤獨的航行。  我聽說,在這裡,坐一隻船,一直向西面開,只要,不偏離航向,一個多月,就能開到美國,沒有什麼東西阻擋。
  • 臺灣人看大陸:低調精明的「阿拉寧波人」
    臺灣人看大陸:低調精明的「阿拉寧波人」 2010年12月22日 10:0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大陸人對臺灣了解有多少?
    早上和今天評論頻道頭條《從《海角七號》看到一個怎樣的臺灣》的作者於德清聊了幾句,我們都認為,《海角七號》真能「一刀不剪」引進,意義是很大的,因為大陸人對臺灣實在太不了解了。如果說電影是了解的一個渠道,我們看過的侯孝賢、楊德昌等人的電影距離現在的臺灣已經很遠了。其實,侯孝賢、楊德昌的名氣雖然大,電影當然也很好,但看過的人仍然只是少數。回溯過去,大陸人看過的純正的臺灣電影還是《媽媽再愛我一次》,此去已經17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