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畜牧業在政策指導下處於飛速發展狀態,逐漸從傳統的養殖模式步入規模化、集約化的養殖場飼養模式,隨著畜牧產業結構的模式在不斷調整,對獸醫的需求也隨之變化,此時正是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的時機。本文主要論述了獸醫社會化服務的意義,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現狀以及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獸醫社會化服務;畜牧產業;發展方向
1
獸醫社會化服務的意義
伴隨著畜牧業的高速發展,食品質量安全、疫情傳播等風險也越發嚴峻,近年來的非洲豬瘟、雞瘟都在我國大面積傳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其中 2018 年發生的非洲豬瘟造成了大量豬只被焚燒、深埋,波及眾多養殖企業與合作社,造成豬肉的供給嚴重失衡,豬肉價格翻倍增長,至今豬肉價格仍未與疫情前持平。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是大勢所趨,為了確保畜牧行業的良性發展,同時也提高畜產品的質量安全,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深化獸醫管理體系的重大改革,是不斷適應畜牧產業的必然趨勢,也是深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
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現狀
2.1 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
由於需求的多樣性,使得獸醫社會化服務的主體具有多元化的特點。目前獸醫社會化服務主體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公共服務機構、動物診療機構、企業獸醫服務體系、獸醫大專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專業合作社、畜牧行業協會,不同的服務主體有其特定的服務機制[1]。
2.1.1 公共服務機構 公共服務機構主要包括基層畜牧獸醫站、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疾病防控機構。基層畜牧獸醫站的主要 工作內容是強制免疫和免疫監測等公益性質的服務。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動物產品檢疫以及防疫相關工作。動物疾病防控機構的工作內容包括疫病監測診斷技術等。
2.1.2 動物診療機構 動物診療機構通過為動物提供診治以及 保健等服務而獲得收入。
2.1.3 企業獸醫服務體系 企業獸醫的服務對象為企業本身,主要組成為養殖場內或獸藥飼料、疫苗銷售等企業內部的獸醫技術隊伍。
2.1.4 獸醫院校及科研院所 獸醫院校實驗室以及科研院所的專家,通常會以企業顧問的形式開展科研項目。同時為養殖戶提供檢測、病原分離等專業服務。
2.1.5 專業合作社 專業合作社的主要形式為養殖合作社,合作社內的成員為服務對象,目前專業合作社主要提供的服務包括獸藥與飼料的購買,養殖相關技術的普及,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
2.1.6 行業協會 隨著畜牧業的發展,我國成立了中國獸醫協會,地方性質的也出現了養豬協會、家禽協會等。行業協會內提供獸醫服務的內容包括專題培訓、防疫技術交流等。
2.2 存在的問題
2.2.1 未充分發揮服務作用 目前公共獸醫服務機構的職責不夠清晰,運行體制不夠完善,導致大多數獸醫服務體系無法充分發揮其服務作用。部分獸醫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較差,無法完成社會化服務工作。其次,在當前的動物診療機構中,存在較多技術水平較 差的獸醫診所[2]。且動物診療機構的分布不夠均衡,影響了動物診療機構的整體發展,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在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中。服務主體的整體專業水平較低,服務人員年齡偏高,無法高效地完成服務工作。
2.2.2 服務領域不均衡 目前大多數獸醫主要服務方向為疫病診斷、免疫接種、用藥治療等。對於產前以及產後技術服務的重視 程度較低,缺乏信息諮詢服務領域。其次,部分獸醫服務的範圍面比較窄,多數企業獸醫體系內的獸醫主要服務於自身企業。而動物診療機構的服務能力較弱,不能夠使獸醫服務獲得較高的社會效益。最後獸醫服務體系中存在著供求不平衡的現象,多數獸醫無法直接連結養殖戶,部分與企業有直接利益關係的農戶也只能得到 相關獸醫技術團隊的疫病服務支持,很少能夠獲得技術諮詢等其他方面的服務。
2.2.3 運行機制有待完善 激勵引導機制有待完善。作為公益性服務組織,應該逐漸完善評價、考核、懲罰等制度,提高獸醫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提高服務效率。對於經營性服務組織而言,缺少政策方面的扶持,導致動物診療機構成為了純粹的營利性組織,無法拓展其服務範圍,提高公益性質;社會化服務組織通常與被服務的對象沒有相關合同的約束,導致服務對象與服務主體之間沒有利益關係,無法促進社會化獸醫服務體系的高效運行。
3
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發展方向
獸醫社會化服務應該朝著多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方向有序 發展。將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有機結合,完善專項服務與綜合 服務互相協調促進的服務體系。
3.1 創新體制建設
創新體制建設能夠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的水平。深化體制改革,完善獸醫衛生執法機制,不斷改進獸醫衛生檢測手段,同時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尤其是基層的基礎設施。其次,還需要對公共服務進行創新式變革,強調公益性與經營性相結合。同時要調動動物診療機構、專業合作社以及執業獸醫參與免疫管理、疫病監測、疫病防控等公共服務的積極性。
3.2 依法規範服務行為
良好的服務行為是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根本目標。服務行為的良好,需要依靠法律的監督與管理。首先要完善獸醫相關法律法規,調整獸醫人員準入條件,提高服務人員專業素質。其次,要加強市場監管,在動物診療許可、防疫條件審核等方面嚴加管 理。堅決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對於無證行醫的獸醫要採取懲治手段,及時整頓沒有營業資質的動物診療機構。
3.3 提供政策上支持
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特點中包括了公共性。因此其發展離不開政府多方面的支持與保護。首先要加大財政的投入,提供專項扶持資金,促進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規模不斷擴大。同時要改進現有的服務設施,為獸醫服務人員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提高其服務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對於開展強制免疫、輔助檢疫等工作的診療機構,應給予適當的補償。對於具有診療資質的合作社以及機構, 應在開辦場所以及設備上提供幫助[3]。
3.4 提高獸醫人員綜合素質
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主體是獸醫。獸醫的整體素質以及綜合技能對服務水平有著較高的影響。首先要通過培訓等方式,提高現有獸醫人員的工作技能,規範其執法行為,鼓勵執業獸醫繼續教育,尤其是要提高針對基層獸醫防疫員的培訓力度。此外要提高獸醫社會服務體系中部分崗位的福利待遇,吸引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建立高素質的獸醫隊伍。
4
小結
獸醫社會化服務可以有效地幫助規模化養殖場及時治癒疾病,降低養殖場的死亡率,提高經濟效益,同時獸醫社會化服務更可以將動物疫情及時扼殺,避免大規模傳染,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進程,促進了畜牧產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翁崇鵬,毛婭卿.健全完善新型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J].中國動物檢疫, 2014,31(03):1-4.
[2] 于康震.面向市場,積極推動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 - 農業部副部長於 康震在第六屆中國獸醫大會上的講話[J].獸醫導刊,2015(23):9-12.
[3] 陳偉生.改革創新 努力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能力[J].獸醫導刊,2017(21): 10-11.
作者簡介
翁娟 (1983.2— ),女, 陝西長安人,大學本科,助理畜牧師, 研究方向:動物疾病預防控制。
文章來源:《中國動物保健》雜誌
作者:翁娟 ,姜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