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象俗稱長毛象,分布在愛爾蘭、歐洲、西伯利亞、中國、美國等北半球大多數地區,有數十萬年的歷史。這些毛皮濃密的大象是冰河時代的典型標誌,也是最熟悉的古生物明星之一。猛獁象包括真猛獁象、平額猛獁象、南方猛獁象以及北美洲的帝王猛獁象、哥倫比亞猛獁象、小猛獁象和產於俄羅斯偏遠島嶼的弗蘭格爾猛獁象等等。其中真猛獁象是猛獁象家族的代表。
真猛獁象是猛獁象家族中最豐富和滅絕最晚的物種。它們可能首先出現在中更新世或晚更新世早期,這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真象。它們的頭骨短而高,門牙強烈地旋轉成螺旋形,其中最長的超過5米。臼齒的齒冠很高,可以吃硬草。它們實際上是猛獁象家族中的中小型動物,比現代亞洲象大不了多少。最近的研究表明,猛獁象之間的皮毛顏色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來自不同時間、地點和亞種的猛獁象都有自己特殊的皮毛顏色。
猛獁象和現代亞洲象之間的關係更接近和非洲象的關係。結果表明,猛獁象與亞洲象的分化時間不長,但一些關鍵信息尚未掌握。也許它們的進化史比以前想像的要複雜得多。一些現代人試圖從保存下來的冷凍猛獁象中克隆出活猛獁象。然而,人們發現,猛獁象遺骸中的大部分DNA是非常碎片化的,而現有的技術很難將其用於克隆,因此這仍然是一個相對遙遠的夢想。
猛獁象之所以為人們所熟悉,是因為我們不僅發掘了許多保存完好的真猛獁象化石,而且在俄羅斯的多年凍土中多次發現保存完好的猛獁象屍體。這裡不僅有成年猛獁象,還有真正的猛獁象幼崽。其中,最重要的是1900年在俄羅斯別列索夫河發現的成年猛獁象和1977年在蘇聯鄂霍次克海附近發現的一隻1歲左右的年輕雄性猛獁象。此外,在西歐石器時代祖先居住的洞穴中也發現了一些真猛獁象的繪畫。多虧了這些發現,人類才有可能對猛獁象有更好的了解,否則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它們的真正長相。
在真正的猛獁象到達北美之前,當地已有自己的物種,那就是帝王猛獁象。這種猛獁象最早是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發現的。它比真猛獁象還大。它早些時候通過白令陸橋抵達北美。它曾經相當繁榮,但當真猛獁象出現後卻在競爭中逐漸失利。
帝王猛獁象滅絕後不久,北美大陸上出現了一種更大的猛獁象,那就是哥倫比亞猛獁象。它們在晚更新世的北美相當普遍,從北美南部到墨西哥廣泛分布。它的體型可以達到4米高、10噸重,比一般的非洲象還要大。雖然哥倫布猛獁象屬於猛獁象家族,但它們沒有那麼厚的皮毛,因為它們生活在相對溫暖潮溼的南方。但在更新世末期,它們陷入了困境,因為儘管這些巨人喜歡溫暖地帶,但氣候的持續的變暖對缺乏有效的散熱結構的它們是致命的,它們不得不向北遷移。但與此同時,它們缺乏能夠維持北方體溫的體毛,因此隨著更新世的結束,哥倫比亞猛獁象也退出了北美生物圈。
關於猛獁象滅絕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猛獁象的滅絕是由於人類過度捕獵造成的,而另一些人則認為迅速變暖的氣候導致了猛獁象的滅絕。這些動物消失的原因和過去的大滅絕一樣引人入勝,但就像大多數滅絕的答案一樣,我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這些冰河巨獸到底發生了什麼。現在在北方,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飛雪和呼嘯的寒風,但人們永遠看不到猛獁象在雪中行走。這些曾經在整個北半球遊蕩的巨型猛獸,已經隨著雪花永遠消失在西伯利亞荒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