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AVICULTURE HUB
紅領綠鸚鵡,也被稱為環頸鸚鵡,是一種亞洲土生土長的中型鸚鵡。被確認有四個亞種,其中兩個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南非、東亞、中東、歐洲和美國也存在大量的野生種群。
如今,環頸鸚鵡成為了寵物貿易中最受歡迎的鳥類之一。現已有幾十種顏色突變的環頸鸚鵡,這種鸚鵡通常是最實惠的鸚鵡。
居住和兼容性
環頸鸚鵡不適合飼養在混合物種的鳥舍中,最好是單對飼養。小群體可以被安置在非常大的鳥舍(1000平方英尺及以上)中,但在這種環境中很少能取得最佳的繁殖結果。
環頸鸚鵡必須有足夠的飛行空間,以確保它們得到足夠的鍛鍊。沒有飛行空間的鳥可能會遭受壓力或肥胖。至少三米的連續飛行空間是必不可少的,建議使用5米或更長。
無毒的樹木枝條應作為天然棲息處。這些鳥還喜歡咀嚼樹皮、樹葉和種子來娛樂和鍛鍊嘴。
必須提供防風、防雨和極端溫度的保護。
眾所周知,環頸鸚鵡能與其他亞洲鸚鵡物種雜交,特別是緋胸鸚鵡和亞歷山大鸚鵡。為了避免雜交鳥類破壞每個不同物種的圈養基因庫,這些鳥類不應該被安置在一起。據報導,環頸鸚鵡也與花頭鸚鵡、灰頭鸚鵡和紫紅頭頭鸚鵡之間有過雜交。
飲食與餵養
種子是環頸鸚鵡的基礎飲食,應該提供一種混合了大量葵花籽的食物。以種子為基礎的飲食僅與多種水果和蔬菜相結合就足夠了。
顆粒飼料可以作為種子的更有營養的替代品,但許多鳥類不願意食用它們。
環頸鸚鵡更喜歡甜並且多汁的水果,比如蘋果和梨;然而,重要的是在它們的飲食中加入更多營養的綠色食物。花椰菜、甘藍、銀甜菜和白菜的營養尤其豐富,玉米、黃瓜、辣椒和漿果也是如此。
一些鳥會在繁殖季節吃活昆蟲。粉蝨通常是最容易獲得的活食,將其幼蟲、蛹或甲蟲都吃掉。昆蟲是幼鳥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但並不要求它們能促進環頸鸚鵡良好的繁殖效果。
繁殖
環頸鸚鵡通常是可靠的繁殖者,是優秀的父母。它們通常每年生產一窩蛋,但是也並非沒有第二窩蛋。
通常在春天開始繁殖,因為天氣開始變暖。雄性會求愛並且為母鳥,母鳥會開始檢查可用的築巢箱。
孵化只由母鳥完成,大約持續三周。幼鳥在羽翼未豐之前將在巢中停留6-7周,它們將在長出羽毛會飛的一個月後完全獨立。幼鳥通常可以和它們的父母住在一起,直到下一個繁殖季節,但如果觀察到有攻擊性行為,必須立即將它們分開。
巢箱
環頸鸚鵡將接受各種不同的築巢箱或原木。一個專門為中型鸚鵡設計的巢箱,無論是矩形的還是Z形的,都是理想的,並且應在巢箱的底部鋪一層一英寸厚的刨光的松木或木屑。
突變
在養鳥界中已經發現有幾十種顏色突變的環頸鸚鵡。藍色、灰色、黃色、石灰色、肉桂色和白色都很常見。
純正顏色的鳥變得越來越難以獲得。
性別鑑定
外觀上只有成年的雄性環頸鸚鵡的脖子上有深色的環,以及通過DNA性別鑑定。
健康
環頸鸚鵡是一種耐寒且適應性強的物種,但仍應採取以下預防性健康措施:
嚴格管理和控制寄生蟲。
定期清理鳥舍的廢棄食物和鳥糞,保持良好的衛生。
每天清洗餐具。
在新鮮食物開始腐爛或發酵之前,將其取出。
精心照料的環頸鸚鵡可以存活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