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值得回顧的杭州樓市十大事件,都在這裡了,記得收藏!

2021-01-16 杭州樓市君

事件一▌新冠疫情影響的杭州樓市,三月強烈復甦

2月初,因防疫的需要,全市共有461個房地產項目、129家房產經紀機構和估價機構暫停營業,杭州樓市停擺。

2月25日,市住保房管局下發了《關於積極推進商品房全流程網上銷售工作的通知》,在保障廣大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同時,加快數字賦能,積極推進商品房全流程網上銷售工作。2月28日,在復工後的一周,杭州市共8宗地塊恢復了出讓公告。2月29日,杭州首個樓盤在疫情後開盤,選房方式為網上視頻選房。

在短暫的停擺之後,3月,杭州樓市強烈復甦。3月27日,杭州又誕生萬人搖。和光塵樾187套房源共有10738組搖號登記,中籤率僅1.74%,成為杭州為數不多三次搖號破萬的大熱樓盤。

事件二▌杭州出現6萬人搖號

杭州的熱門樓盤西溪公館,在幾經波折以後,終於進行銷售。

當次銷售一共推出900多套房源,5月24日開始線上購房意向登記。雖然需要凍資,但擋不住購房者的搖號熱情,創造了近6萬人登記搖號的紀錄。這一現象引發了全國媒體的熱議,央視曾作過專門的調查報導。

事件三▌7月2日,杭州市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

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精神,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炒房,7月2日,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公證搖號銷售有關事項進行了明確。

政策的主要內容有:人才房的5年限售;杭州不限購區域戶口在限購區域買房,需要在限購區域交納一年以上的社保或個稅;加大新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對「無房家庭」的傾斜力度,明確均價35000元/㎡以下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對「無房家庭」的房源保障比例一般不低於50%;搖號登記不能同時登記兩個項目等。

但嚴格的政策,似乎擋不住購房者的熱情,此後杭州又出現了多個萬人搖。

事件四▌9月4日杭州再出臺房產新政補丁

9月4日杭州市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對土地市場、住房貸款、稅收政策、限購政策、無房家庭認定等方面內容作了進一步明確規定。

《通知》要求加強住房貸款審慎管理;暫停主城和蕭山區提前交納契稅的政策;完善了住房限購政策,明確以父母投靠成年子女方式落戶本市的,須滿3年方可作為獨立購房家庭在本市限購範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調整了無房家庭認定標準,明確30周歲以上未婚單身且在本市限購範圍內無自有住房記錄的購房人、離異單身滿3年且在本市限購範圍內無自有住房記錄滿3年的購房人,可認定為無房家庭;熱點樓盤,對無房家庭的傾斜比例提高到80%,並限售5年。

事件五▌萬科·前宸成為第一個「熱點紅盤」

根據新政策,位於城北的萬科·前宸第一個被定義為「熱點紅盤」。銷售的房源為2幢、3幢、5幢、7幢、8幢,共5幢,房屋套數404套,本項目提供總房源不超過20%比例的房源供高層次人才家庭搖號,以及總房源不少於80%比例的房源供「無房家庭」搖號,且本次意向登記僅限於高層次人才家庭及無房家庭。

通過高層次人才家庭優先購房方式取得的住房,自商品住房合同網籤備案之日起,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新政出臺後入市的,地鐵萬科未來天空之城、萬科前宸、德信大家運河雲莊、遠洋西溪公館、大華西溪風情觀止、陽光城興耀花漾裡等熱門樓盤陸續領出預售證,都被定為紅盤,從登記情況來看,登記人數大幅度下降,中籤率提高。

事件六▌三江匯開發啟動

6月5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推進大會。

市委書記周江勇提出啟動建設湘湖和三江匯流未來城市實踐區,努力唱好「西湘記」,打造最江南、最藝術、最科技、最國際的傳世力作,做到橫空出世、閃亮登場;三江匯區域協調管理區458平方公裡,其中重點管控區265平方公裡,三江匯的建設正式啟動。

11月25日,三江匯「未來城市」實踐區第一份控制性規劃公開落地。12月6日經中央編辦、省委編辦、批覆同意設立杭州市三江匯未來城市建設管理委員會在杭州市錢江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掛牌。至此,擁江3.0時代正式拉開序幕。

事件七▌杭州雲城概念規劃發布

2020年10月15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杭州雲城建設推進大會,發布雲城概念規劃,全面吹響雲城建設衝鋒號。

杭州雲城規劃建設範圍東至繞城高速、西至南苕溪、南至餘杭塘河、北至杭長高速,圍合區域面積58平方公裡。

雲城總的目標定位是堅持以人為核心的價值取向,聚焦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杭州新地標、城西CBD和高端人才集聚地等複合功能,著力打造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科創型郊區新城,為我國特大城市郊區新城建設和城市群轉型發展提供實踐範例。

雲城提出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建立多元化住房供應體系,規劃居住面積約1500萬㎡,預計可滿足40萬人口的職住需求。

事件八▌一家企業引發一個板塊房價的波動

螞蟻金服用26.99億元的價格,拿下了杭州西湖區的一宗商業用地,用作支付寶全球總部用地。

螞蟻金服的入駐,點燃的是周邊二手房的房價,有的一夜漲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不過人算天算,原本股票已經發行,估值高達2萬億,原定11月5日在上海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時上市的支付寶,卻被上交所叫停了。之江板塊的樓市也歸於平靜,可憐的是被忽悠高價買了公寓的購房者,不但價格高,而且還被人忽悠了一大筆團購費。

從來沒有一家企業上市,讓買房者如此關切,也沒有一家企業上市能讓一個板塊的房價跌宕起伏。

事件九▌2020年杭州土地出讓金收入2609億元,全國第二

今年杭州全市土地出讓金260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16億。

杭州全市已成交經營性用地277宗,總出讓金2609.3億元,同比去年(2725.6億元)減少116.3億元,平均樓面價11598元/㎡,較去年上漲42元/㎡。涉宅地部分總出讓金2302.2億元,相比去年全年(2305.4億元)僅少了3.2億元。杭州全市共出讓涉宅地137宗,相比去年全年135宗多了2宗。出讓的涉宅地總建面1552.4萬㎡,較去年全年減少50萬㎡ ;平均樓面價14830元/㎡,較去年上漲444元/㎡,漲幅3.1%。

住宅用地「雙限」政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漲幅有限,比2019年僅漲了3.1%。

事件十▌2020年杭州一手房和二手房共成交22萬多套

截止到12月24日的統計,2020年杭州共有621個樓盤進行了銷售,總成交套數為115461套,成交總面積1346.511㎡,成交總金額382.31151億元,均價28393元。

截止到28日,二手房成交了10.2萬套(不包括臨安),在近8年的成交排行中,位列第三,僅次於2017年的10.8萬套和2016年的10.6萬套。4-8月杭州二手房市場還創下了「5連萬」的成交紀錄。

2020年全年,杭州市區新房二手房共成交22萬多套。新房和二手房同步火爆,學區房和次新房價格上漲較快。

往期精彩

未來5年,杭州最有潛力的板塊會是哪裡?盯牢這幾個板塊!

杭州新版「限行區域」的玄機:藏著未來幾年的潛力樓市板塊

重磅!差1米,杭州城市天際線最終限制在了399米!雲城太燃了……

相關焦點

  • 2020杭州樓市10大事件記錄!重磅瞬間全回顧
    作者: 新立樓市01疫情催生線上售房熱2020年年初,受到疫情影響,杭州的房地產市場進入了「暫停」狀態。雖然售樓處關閉了,不少房企也開始另闢蹊徑,開啟了雲看房模式。2020年2月25日,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下發了《關於積極推進商品房全流程網上銷售工作的通知》,積極推進商品房全流程網上銷售工作。隨後,鳳起錢潮成為了杭州首個線上選房項目。
  • 克而瑞杭州年報|撥開迷霧,透過數據與現象看清2020樓市真相
    回顧2020,跌宕起伏。先有年初的新冠疫情,房地產市場遭受巨大衝擊;後有新一輪政策調控,調控政策工具箱全省最全。雙重壓力下,杭州樓市依然展現十足韌性:二手房市場火熱,連續5個月成交破萬;土地市場熱度不退,全年未現拿地窗口期;臨安受16號線通車利好,新房量價齊升。
  • 2014年昆明樓市年度大事件盤點之樓市營銷篇解析
    2014年馬上就結束了。這一年,各路大咖頻繁來昆走穴;這一年,「兔女郎」、藍胖子亮相引熱捧;這一年,萬科淘寶攜手推「帳單抵房款」活動;這一年,房地產病毒式營銷蔓延朋友圈……回顧這一年的昆明樓市,總有一些營銷事件讓購房者記憶猶新,讓業內津津樂道。
  • 八大關鍵詞回首2020年樓市
    回首2020年,房地產市場呈現出了鮮明的經濟、政策、市場效應。一季度,疫情突發,全國樓市按下暫停鍵;二季度,樓市重啟,復工復產,加速回暖;三季度,調控趨嚴,各地新政頻出落地;四季度,去槓桿,降負債,以加快銷售回款,收緊融資渠道成主線,成為房企營銷的關鍵節點。
  • 2020年杭州十大交付樓盤:為什麼都能那麼貴?
    來源: 自媒體「你們是我帶過的最____的一屆」——如果杭州樓市有位班主任,TA會怎樣評價2020年的那些交付樓盤?有一些是未明確限價標準前遺留的「寶藏」樓盤,無論室內的精裝標準還是園區配置,都能夠看到開發商對價格仍抱有「幻想」。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二手房市場上的表現,往往會刷新人們對板塊的認知。
  • 價格跳漲 2020年杭州二手房上一套賣掉一套!
    來源: 鳳凰網房產杭州站辭舊迎新,不平凡的2020年終於過去。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2020年的杭州樓市,那便是跌宕起伏、負重前進,大家一路見證著歷史。疫情「灰犀牛」事件致樓市經歷冰封期,而後在各方努力之下修復、步入正軌直至爆發。新房倒掛之下連續的萬人搖引爆市場,熱點樓盤政策、人才房限售一系列新政將二手房也點燃。
  • 2020樓市「動物」:黑天鵝和青蛙的故事!
    今天是大年初一,先給各位讀者拜個年。 客觀的說,今年的年味是淡了很多。 因為「武漢肺炎」事件,連最重要的春節檔電影都下線了。 我本人也是,春節期間本來是有一些安排的,也都取消了,只能老實宅在家裡。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深圳樓市的「冰與火之歌」
    界面樓談計劃用10個關鍵詞,帶大家重溫深圳樓市上半年的重大事件。由於篇幅原因,今天先說其中5個關鍵,明天將繼續推出另外5個關鍵詞,希望大家可以繼續關注。01樓市冰封在春節前後,一場意想不到的疫情引起全國高度關注。
  • 2020年滬深樓市獨領風騷,「動力密碼」有啥不同?
    年關將至,上海和深圳樓市顯現「翹尾」行情,他們是2020年樓市回升的代言人,成交都突破近4年的高點。 不過,兩個城市的樓市動力,大不同。2018年之前,滬深房價走勢趨同,但2018年後,深圳撇開上海,房價突然爆發。原因是什麼?
  • 盤點2020年成都樓市,讀懂這十個關鍵詞就夠了!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值得被紀念。 經歷年初的疫情衝擊、年中的市場復甦、下半年的一系列重磅政策調整,2020年的成都市場雖說有所起伏,但從整體市場表現來看,全年市場表現仍持續穩健。在此,讓我們以關鍵詞的形式,來回眸2020年成都樓市發展,勾勒市場走向。
  • 2021年,樓市將加速分化
    即使深圳出臺了史上最嚴「715新政」,依舊沒有阻擋住其傲嬌的上漲態勢。 同為漲價「優等生」的城市還有珠海、上海、廣州、合肥、杭州等城市。 珠海作為灣區城市中較為低調的二線城市,2020年1—11月份漲幅卻達到了18.9%,甚至超越了熱門城市——東莞。
  • 58同城發布2020房產大事件回顧 展望2021年行業新趨勢
    回顧2020:線上化發展成主流趨勢,市場總體發展平穩健康2020開年的一場疫情讓市場降至冰點,房地產企業關閉部分線下售樓處,啟動線上售樓處。各地政府因城施策紛紛出臺各類政策,以激活市場活力。與此同時,各地以租房購房補貼形式為主的人才大戰依舊處於膠著狀態,核心城市搶人動作加快,二線城市的人才政策也頻頻加大力度。
  • 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秘密,就藏在中國樓市裡
    核心的秘密,就藏在中國樓市裡。一個普通人的財富多與少,最重要的還是懂不懂得房產投資。 中國家庭住房資產的佔比,已經高達77.7%。房子,是中國家庭的財富命脈。 所以,讀懂中國樓市太重要了!
  • 無懼打臉丁博士,2020年樓市「算命大趴體」
    已經知道了,丁博士的樓市預測和「德雲社」相聲大會一樣,雖然從來不靠譜,但畢竟表達了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今年丁博士把全國樓市上漲8%成交16萬億,預測成了下跌10%13萬億,再說別的預測對錯就有點搞笑了。關鍵是自己居然說自己對了8個半。連海南都算對了,這有點出乎意料。
  • 回顧2020年中國十大醜陋建築,最醜的超乎你想像……
    12月23日,建築暢言網第十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以下簡稱「醜建」)年終評審會在北京召開,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與藝術史學者王明賢、著名建築評論家顧孟潮、中房集團建築設計事務所(綜合甲級)主要創建人布正偉、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周榕等多位業界權威專家依照評選標準,經過多輪細緻斟酌,最終評選出2020年第十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榜單:
  • 杭州土地出讓金迫近3000億,樓市徹底成為炒作者的天堂
    2020年已經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不管有快樂還是悲傷,都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全新的一年。隨著新年的到來杭州去年各項經濟數據也逐漸地出爐,其中人們比較關心的就是土地出讓金。去年杭州的土地出讓金達到了2574億元,在全國排在第二位僅次於上海。這樣的數據也讓很多杭州人大吃一驚。
  • LOL十大最稀有皮膚系列欣賞 值得收藏的皮膚盤點
    最具有收藏價值的皮膚是哪個?今天小編就領大家回顧下LOL十大最稀有皮膚系列,有的皮膚就算你是壕你也買不到!PS:當然排名不分先後。內測試紀念皮膚
  • 2021 開年最重磅!樓市、股市一個比一個狠!
    2020 的因,2021 的果。想說再見不容易,活久見的 2020 名義上是過去了,可實際上,影響才剛剛開始。就在大家一門心思迎接 2021 之時,樓市和股市好像約好了一樣,接連在 2020 年最後一天宣布大消息。先是央行在 2020 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盤後幾秒,突然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 2020汽車圈十大熱門事件回顧
    2020年即將結束,在這個極不平凡的一年,汽車圈大事此起彼伏。比如長期表現不佳的汽車企業黯然退出市場;再比如造車新勢力狀況頻出,淘汰加速;當然,也有些大事的發生出人意料,比如外資車企破天荒通過股權收購成為自主車企的大股東等等。這些事件有著革命性的突破意義,因此,我們推出特別策劃欄目,希望在這難忘的一年即將過去之際,留下一些觀點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