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心中所盼,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的學習很棒、很懂事。很多時候,看到自己的孩子考試成績很差時,父母都感到十分的無奈,難道是孩子的智商不夠用了?難道學霸都是天生的?
我們不妨來看來自安徽女孩丁雅琦的故事,看完之後,也許心中就有了答案。
一、狀元女孩丁雅琦
丁雅琦出生於安徽,從小學習態度端正,刻苦努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興趣愛好廣泛,是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女孩子。
她高中就讀於蕪湖一中,是該校2012屆優秀學生的代表。在校期間,她擔任班長和學生會主席職務,並作為安徽省正式代表參加了全國學聯第二十五次代表大會,先後獲得「蕪湖市三好學生」、「蕪湖市優秀學生幹部」等稱號。
高中三年,她學習優秀,曾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省一等獎,並成為蕪湖一中首位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推薦生。在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中,她就獲得了清華老師的好評!
果然,2012年高考,丁雅琦不負眾望,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語文124分、數學135分、英語144分、理綜291分,加上奧賽加10分,以總分704分摘得了安徽省理科狀元。
2012年6月24日,高考放榜不久,清華大學的招生老師已經趕到蕪湖,說:「丁雅琦在面試中的表現,我們很滿意。到了清華,任何專業由她選。」
丁雅琦信守承諾,面對眾多名校拋出的橄欖枝,最終選擇了清華大學。
二、狀元的學習方法
丁雅琦是如何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在高考之後,她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方法,說:堅持3種習慣養成學霸。
堅持作息規律。丁雅琦堅持每天早晨6點半起床,洗漱完了,就聽一段英語;中午按時午休;晚上睡前,她會看一看書,累了聽聽音樂放鬆一下,保持在晚12點之前睡覺。她說,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擁有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當中;否則,精疲力盡的樣子是不可能學好的。
堅持每天總結。丁雅琦說,在學習上要注意總結,每天要把所學溫習一遍,把一些好的題目重點記下,同時要做好錯題本,每次考試前拿來看看,將教輔材料上的好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堅持先理解後記憶。丁雅琦採取的是輕鬆學習法,她從來不死記硬背,先理解後記憶。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不鑽牛角尖,向老師求教,直到弄懂為止。
以上3種習慣,看似很簡單,但是能夠堅持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雅琦能夠一如既往地堅持這3種習慣,所以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
很多孩子並不是智商堪憂,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家睡覺不到中午不起床;在學習上,從不進行總結過;而且遇到難題,不思考,也不求教老師,這樣子學習怎麼可能成績好?
三、好習慣改變命運!
有遠見的家長,都懂得從小開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給孩子訂一些利於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引發孩子主動學習動力的兒童書籍,陪著孩子一起閱讀。通過大量的閱讀,不僅讓孩子增加了知識,還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2017年,浙江女狀元周晨,就是受父母影響,從小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周晨說:「我最喜歡買書。讀書有很多好處,可以學到很多人生哲理,能給人信心,緩解人的心情,並能擴大知識面,和形成一些思維方式。」
談及她為什麼會報考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還真與她看書有關。
她曾看過一位美國科學家寫的科普書《從一到無窮大》和《物理世界奇遇記》原版書,就愛上科學。
她說:「書上講空間是彎曲的。我以前不知道這個,這對我有點啟發。看問題的角度可以不一樣,思考問題也可以換方式。」
書中圖文並茂,語言生動幽默,論述深入淺出,將數學、物理和生物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深地吸引著她。
四、如何更好地培養好習慣?
也許有的父母說,我現在的孩子已經讀初中、高中了,如何更好地培養好習慣?
確實很難!孩子長大了,不管父母如何說,就是不聽。
其實不管是誰,都很難養成持久習慣,因為大多數人,都追求立竿見影響效果,才堅持幾天、幾周,看到沒有改變,就覺得白費功夫。其實,最有力的結果總是姍姍來遲。
在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的同時,父母也需要堅持幫助孩子戒掉一些不良的習慣。要知道,孩子一旦養成習慣,它們就會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尤其是那些不好的嗜好,如吃垃圾食品、沉溺於網路遊戲、做事拖拉等。
美國著名習慣研究專家、習慣學院創始人詹姆斯·克萊爾根據習慣形成的4個步驟,總結了相對應的培養習慣的4大定律:讓它顯而易見;讓它有吸引力;讓它簡便易行;讓它令人愉悅。這4大定律被他寫入了一本書——《掌控習慣》。
書中通過這4大定律、56個具體案例,幫助你快速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利用這4大定律的反面,可以幫助你戒除不良的習慣。它們不僅可以針對個人,還可以應用於養育子女。喜歡的家長,可以點擊下面連結購買:
米醬讀後受益匪淺,相信對各位家長也會有所幫助!(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