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以上中風可提前知曉 十分鐘就可檢測出中風前兆(圖)

2020-12-01 搜狐網
 
  信報訊(記者方芳)昨天,上海市腦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在京發布「中風預警圖」,揭示中風奧秘。專家指出,85%以上的中風事件可以檢出。預計到明年,「中風預警」系統將向全國醫院推廣。屆時,市民經過10分鐘檢測就可知是否有中風先兆。我國著名腦血管研究專家王桂清教授昨天指出,雖然中風是突發病,但腦血管疾病的病變有規律可循,中風可以早知道,早預防。王桂清教授經過20年的探索,發現腦血管的血液流量、流速、血管壁的彈性等十一項腦血管功能與中風發病密切相關,根據各項功能參數關係創建了腦血管功能積分,血液動力學積分值顯著降低是中風最強的獨立危險因素和非常重要的預警信號。在走訪了全國26個省市、107個監測點,積累了37.9萬人次、1562萬項腦血管血液動力學檢測數據後,王桂清教授首次建立了腦血管血液動力學正常人參考值,構建了「中風預警資料庫」,並發現當人的腦血管功能積分值低於75分時就有中風危險,此類人群被稱為中風高危人群,需要重點防治。75分是紅色警戒線,分值越低,中風的危險性越高。此外,王桂清教授還強調,85%以上的中風是可以檢出的。為此,衛生部決定在全國推進「中風預警」的推廣。記者了解到,「中風預警」系統目前已經相當完善,整個檢測過程只需10分鐘左右。

  血液動力學積分值

相關焦點

  • 莫名其妙的中風了?中風有哪些前兆?提前知曉,及時就診
    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中風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中風後都會出現行動不便等這樣嚴重的後遺症,據統計,中國腦中風發病率排名世界第一,中風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中風,這個恐怖的詞語,讓我們一想到它就會變得惶恐。中風的引起原因眾說紛紜,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中風?腦中風引起,主要是腦部的血管出問題了,腦部的血管出問題了。
  • 手抖是中風前兆嗎?提前做好這5個步,可良好預防
    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突然出現手抖的情況,當出現手抖的時候很多人不是很在意,因為幅度比較小,而當手抖的幅度逐漸增大的時候,許多人就會變得非常在意,就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出現了某些疾病而產生的手抖,那麼手抖是由於什麼原因引起的,手抖是中風的前兆嗎?
  • 輕度中風前兆有哪些
    中風成了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其實在發生中風之前是有一定的徵兆的,今天就來說說輕度中風前兆有哪些?輕度中風前兆哈欠連綿,因為腦動脈硬化,血液流動變慢導致腦供血量不足,缺氧加重,身體內的二氧化碳增加刺激到呼吸系統,就會出現不停打哈欠的問題,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 澳大利亞AI新技術:1分鐘檢測中風前兆
    刷臉就能檢測房顫房顫是一種不規則的心律異常,會導致人體血液流動不暢並幹擾心臟的正常搏動。不規律的心臟搏動會形成血栓,血栓一旦破裂進入動脈,就會阻塞血液流向大腦並引起中風。雖然房顫是一種常見疾病,但醫生僅憑體徵往往無法確診。通常情況下,醫生會通過心電圖檢查患者是否存在心律異常。
  • 漫談中風: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
    漫談中風: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從古至今,中風都是常見病、多發病。究竟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今天就來聊一聊「中風」這種病。  中風又叫腦卒中、腦血管障礙,是由於腦血管異常引起的。血管運輸血液至腦,為腦提供氧和營養物質。當腦血管破裂或堵塞血液,無法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達腦部,就會導致腦細胞死亡,這就是腦卒中。因此,臨床上常常把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兩種。
  • 小中風是中風發生的前兆嗎?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大意!
    原標題:小中風是中風發生的前兆嗎?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大意!   小中風是什麼?它跟中風有什麼聯繫與區別?大家都聽說過中風,但是卻對小中風不甚了解,那麼到底什麼是小中風呢?為做到早發現和早治療小中風,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廣東省中醫院腦病科大學城醫院主治醫師許浩遊,他就此做了詳細的回答。
  • 中風能治好嗎?關鍵在於了解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
    中風能治好嗎?關鍵在於了解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 時間: 2020-12-16 14:2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王林 「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中風怎麼治?」
  • 中風的3個前兆,一定要提醒長輩注意
    中風的3個前兆,一定要提醒長輩注意 2019-12-19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風有哪些徵兆?如何預防?
    1.突然暈眩 眩暈是腦中風形成之前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若1~2天反覆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2.說話口齒不清 說話的時候突然覺得舌頭僵硬,言語不清,不能理解別人的話,或者突然不能說出他們的家人的名字,並且一些相同的現象再次出現,此時一定要警惕中風的發生。
  • 一項國際新研究表明:腹主動脈鈣化可提前預警心臟病和中風等風險|...
    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近期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發表的研究表明,心臟外主動脈中鈣積聚可以提前預警心臟病和中風等風險,可幫助醫生在症狀出現前的幾年內確定心血管疾病風險人群。該研究是在Lewis副教授最近關於使用骨密度掃描和人工智慧識別和量化腹主動脈鈣化的研究基礎上開展的,其成員來自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辛達和馬庫斯老齡研究所、雪梨大學、西澳大利亞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
  • 不想偏癱,請留意「小中風」前兆!為你列出幾個
    中風是個很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生中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腦血管堵塞。而在中風發生之前,患者的身上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表現,具體有哪些呢?來跟隨小九一起了解下這個問題吧!但是中風的患者出現的打哈欠卻不是那么正常,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還會頻繁的打哈欠。這很可能是因為血液內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從而刺激到呼吸中樞而引起的。中風患者大部分存在腦動脈硬化,隨著管腔逐步變窄,腦缺血也會越來越嚴重,從而形成惡性的循環,打哈欠也越來越嚴重。很多缺血性中風的人群,在發病的前5天左右,會頻繁的打哈欠,這是中風的一個重要報警信號。
  • 三個測試提前發現中風
    「山雨欲來風滿樓」,腦卒中(又稱中風)也一樣,發作前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如果能及時發現,科學應對,就可能「逃過一劫」。在此,為大家推薦三個測試,有助提前發現中風發作的蛛絲馬跡。「120」鏡面測試。腦幹是生命活動的中樞,呼吸、心跳、循環等都由它控制,如果腦幹出現損傷,即使是輕微中風都可能出現嚴重症狀。患者可對著鏡子做「120」測試,檢查腦幹是否受損。具體方法:對照鏡子,看1張臉是否對稱,口角有無歪斜,鼓嘴是否漏氣,齜牙對稱嗎?查2隻胳膊,平行舉起,單側是否無力,會不會出現上肢逐漸下垂、掌心向內問題。0(聆)聽語言,言語是否不清,表達困難與否,說話音調是否變低。
  • 市中醫醫院中風腦病科——中風防治,綜合調理效果佳
    據悉,截至2017年,市中醫醫院中風腦病科共收治住院病人2200餘人次以上,門診病人1.2萬餘人次,病床使用率達112.3%;搶救急、危、重病人240餘例,搶救成功率達90%以上;收治中風病、腦動脈硬化、眩暈、頭痛、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帕金森病、失眠、癲癇、面癱、脊髓炎等中風腦病專科病2000餘例,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 中風病人也可正常生活
    據東方網消息,英國科學家最近的研究顯示,每天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B或者攝入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助於預防心臟病、中風以及血液凝結成塊,對高危人群來說,情況尤其如此。維生素B在蔬菜綠葉中非常常見。
  • 中風3分鐘急救如何操作 病人突發中風該如何應對
    核心提示:眾所周知,冬天是中風的高發季。但對於體質偏差的老人而言,尤其是那些已經確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夏季也很容易出現中風,需要大家引起注意。尤其是中風後3分鐘內所採取的急救是很關鍵的,能夠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眾所周知,冬天是中風的高發季。
  • 天氣寒冷易引發中風 自我檢測需重視
    新華社南寧12月29日專電(記者 鍾泉盛 翁曄)「天氣轉冷容易誘發中風,冷風一吹,就把腦血管病人吹進了醫院,現在還有許多病人在等待床位。」在日前結束的廣西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論壇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呂力介紹。    腦卒中,即是人們俗稱的「腦中風」。
  • 輕度中風也應及時就醫
    英國研究人員近日發表報告說,在突發嚴重中風的前幾天,患者往往會出現輕度中風症狀,因此即使中風症狀輕微,患者也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惡化。輕度中風的病因是大腦供血出現暫時中斷。與嚴重中風一樣,輕度中風也會出現噁心眩暈、身體突然失去平衡或失去意識、視野模糊等症狀,但輕度中風的症狀往往並不嚴重,而且持續時間只有幾分鐘。
  • 松本零士疑中風入院,現已脫離危險!中風的幾大信號,別錯過!
    核心提示:日媒報導,11月16日,日本殿堂級漫畫家松本零士疑似中風入院搶救,目前已脫離危險。81歲的松本零士躲過「中風」一劫,但有些人卻不那麼幸運。腦中風是中國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它起病又猛又急,十分兇險,即使搶救回來,患者往往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大大影響了日後的生活質量。中風雖來得突然,但也暗藏著幾個「信號」,抓住這些蛛絲馬跡,將危險儘可能降低。
  • 1200萬腦中風患者:這3招可以檢測你離中風還有多遠?
    水管壞了,修好或換新的就好,腦血管壞了,可就不是鬧著玩的了,不僅嚴重損害的到身體健康,甚至還導致死亡。關於「中風」這些你必須要了解中風可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也就是說無論是腦血管堵了,還是腦血管破裂,都會損害到腦部,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
  • 至臻照護提醒:中風的3個前兆,早識別早就醫
    今天是世界預防中風日,中風在老年人中很常見。55 歲之後,每增加 10 歲,中風的風險會增加一倍。中風一旦發生,就會對腦部造成損害,嚴重的還可能威脅生命。至臻照護提醒,儘早辨別前兆、掌握急救知識,就能把傷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