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醉龍助興《澳門人家》

2021-01-09 中山網


今年9月,長洲醉龍隊獻藝首屆澳門中山文化節。(資料圖片)

熱播的電視劇《澳門人家》第八集中,有一小段澳門群眾在街頭敲鑼打鼓慶祝澳門回歸祖國的鏡頭。對這近乎一分鐘的片段,中山西區長洲的眾多父老鄉親將其回看了好幾遍,仍然意猶未盡。因為這群在街頭舞龍、舞獅、打鑼鼓的40名群眾演員都是中山長洲醉龍隊的成員。能在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電視劇中一展中山醉龍的風採,他們心中無比自豪。

醉龍舞,並非中山獨有。中山、澳門的醉龍同根同源。在十九世紀末,香山縣一帶的部分魚欄行從業先輩從現在的中山地區移居澳門。他們在澳門開設魚欄,也將醉龍這一傳統習俗傳承下來。慢慢的,舞醉龍成為澳門魚行同業之間團結友愛的象徵活動,這種傳統文化在澳門民間延續百年。中山醉龍舞也在幾經劫難之後被人重新發掘,如今兩者都是國家級非遺項目。

隨著澳門回歸祖國,百年前分離的兩條醉龍得以重逢。中山醉龍舞的第六代傳人黃金漸仍記得,2008年澳門醉龍回長洲認祖歸宗的一幕。「澳門僑商會的人捧著12條澳門醉龍,從澳門來到長洲的黃氏大宗祠認祖歸宗。我爸爸黃炳根當時是長洲醉龍舞的第五代傳人,他作為代表接受了這些醉龍,非常莊重地放在宗詞裡面。」雖是同根同源,但在分離之後,兩地醉龍也發展出各自的特點。黃金漸拿出他在澳門所拍的一些澳門舞醉龍圖片向記者介紹,澳門醉龍的頭部是龍船頭、身圓;中山醉龍的頭部則是豬仔龍,較扁。「舞起來後,他們是完全自由發揮,而我們則在一定招式上加以發揮。」

作為民間藝人,兩地的表演者多次在表演中相遇,黃金漸也慢慢認識了澳門魚欄行的一些醉龍骨幹。中山西區聯誼會每年春節後都會到澳門與澳門僑商會成員一起「開年」,長洲醉龍隊已連續五年到澳門表演助興。兩地的藝人之間交流漸多。今年10月19日,黃金漸作為中山醉龍舞的傳承人,率隊到澳門鮮魚行總會與澳門醉龍表演者交流。這次,他們真正地坐在一起,共商未來。

澳門舞醉龍的民間表演者,仍多是鮮魚行的行內人,且骨幹們年紀偏大。成員老齡化問題,曾經也是中山長洲醉龍遇到的傳承難題。黃金漸說,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兩地醉龍舞民間藝人在交流中互相學習與借鑑,思考、尋求著新的發展方向,期待這獨特的民間藝術在中山澳門兩地的交往中再度融合,培養出更多的「龍的傳人」。

相關焦點

  • 澳門:魚行醉龍舞動四百年
    新華社澳門3月15日電(記者郭鑫)在澳門,說到鮮魚行,不能不說「舞醉龍」。  澳門鮮魚行總會,是魚商的行會組織,位於知名的海鮮魚品市場紅街市旁一座不起眼的舊樓裡。總會辦公室裡,擺放著各式木龍、大鼓、道具。  中國人歷來有舞龍舞獅的傳統,澳門人尤愛舞龍。
  • 醉龍起步土風舞巡遊 澳門三節同過熱鬧非凡
    中新社澳門5月12日電 (記者 龍土有)5月12日是農曆四月初八,佛教信徒們這一天要過「佛誕節」,道教教友要慶祝「譚公誕」,而澳門鮮魚行獨有的一項民間傳統節日「醉龍節」也如約而至。三節各展風採,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展示澳門特色傳統文化。
  • 四月初八·澳門(遊澳門)
    農曆四月初八的澳門最熱鬧,每年的這一天澳門都有魚行醉龍節和譚公誕等多個民俗活動。今年也不例外,從早到晚,一系列慶祝活動將澳門小城變身為民俗嘉年華。魚行醉龍節源於幾百年前的廣東省香山縣,是澳門漁業行會的傳統節日,併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的慶典於四月初八(5月14日)9時在澳門議事亭前地舉行,首先是醉龍醒獅表演。
  • 澳門舉行舞醉龍巡遊慶祝佛誕
    澳門10日迎來傳統節日佛誕節,當地鮮魚行總會舉行傳統舞醉龍巡遊,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辰。  當天上午9時,2011澳門魚行醉龍節在議事亭前地揭幕。在祈福禮及醉龍開光點睛儀式舉行後,醉龍隊與醒獅隊開始表演。此後,18條醉龍在表演者舞動下開始在澳門多處巡遊,沿途吸引大批居民及遊客圍觀拍照。
  • 澳門魚行醉龍節傳遞「非遺」薪火情
    原標題:澳門魚行醉龍節傳遞「非遺」薪火情   新華網澳門5月17日電(記者藺娟)澳門17日迎來傳統節日佛誕節,當地鮮魚行總會舉行傳統舞醉龍巡遊,吸引了大批遊客和市民參觀。
  • 澳門舞龍者呼籲政府加大扶持「魚行醉龍節」
    中新社澳門2月22日電 鮮魚行文化體育促進會會長蘇中興22日表示,「魚行醉龍節」 作為本土民間風俗,能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殊不簡單。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培育與展演,才能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魚行醉龍節」是澳門鮮魚行獨有的一項民間傳統節慶活動。
  • 韻味嶺南 | 睇澳門舞醉龍、食龍船頭飯!人人身體健康、財丁兩旺!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在澳門街頭會有一隊舞龍隊伍舞者似醉非醉腳步輕盈卻不失穩健飄逸又不失豪邁這,就是「魚行醉龍節」的舞醉龍!魚行醉龍節2018年5月22日在澳門舉辦的年度文化盛事「魚行醉龍節」,是澳門鮮魚行獨有的一項民間傳統節日,蘊含了深厚文化底蘊和一代又一代人們的美好嚮往。雖然是漁業民眾發起的節日,但這項盛事現在已成為全澳門共同參與的傳統節慶活動,並且於2009年被正式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11年正式列入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帶領街市鮮魚行慶回歸,澳門賣魚佬關偉銘的人間煙火!
    關偉銘說,澳門經濟好不好,賣魚佬最清楚。澳門是個美食之都,而美食必不可少的就是海鮮。以前澳門人少,靠本地漁民捕撈。澳門回歸之後,除了2003非典那一年,經濟是越來越好。澳門物價貴,街市桂花魚5澳元一兩,多寶魚5澳元一兩,海鱔8.5澳元一兩,澳門16兩等於一斤。換算人民幣,相當於一條一斤重的桂花魚要80人民幣。只有當普通澳門居民口袋裡有錢,才會捨得花錢多買魚。
  • 澳門回歸20周年丨你了解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昨天,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日子。1999-2019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過去數年,澳門特區政府積極挖掘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進行相關的申報工作,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推廣,並與內地積極互動。
  • 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 電視劇《澳門人家》熱播
    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電視劇《澳門人家》央視綜合頻道熱播  梁記餅店這一家,憑啥叫人念念不忘  ■本報記者 張禎希  在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之際,電視劇《澳門人家》正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澳門人家》雲集了任達華、董潔、柯藍、江珊、李立群等演技派。
  • 電視劇《澳門人家》火了 總編劇是邵陽城步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1日訊(記者 肖霄 通訊員 陽望春)12月20日下午,剛在蓉城參加完第八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的梁振華給關注《澳門人家》的老鄉打來電話:「由我編劇的電視劇《澳門人家》正在中央一套黃金時段播出,故事講述了七個字的信念:有信,有心,有信心。
  • 香港長洲:休閒海島,風光旖旎
    香港長洲是香港人口最稠密的一個離島(離島的意思是有別於香港島),這是長洲的漁船,當地以漁業和旅遊業為主。由於長洲屬於海島,所以島上的建築物也不會建很高(因為海風清勁,颱風猛烈)。長洲人口大概只有3至4萬人,這個數量看上去不多,但已經是香港所有離島之中人口最多的了。
  • 家在澳門——「賣魚佬」關偉銘:在文化交匯中豐富人生
    3月14日,關偉銘在位於澳門紅街市的鮮魚福利會展示「醉龍」。55歲的關偉銘家住澳門海鮮魚品市場紅街市附近,在紅街市賣魚,他的祖父、父親都以賣魚為生。關偉銘是澳門鮮魚行總會副會長。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鮮魚行總會都會組織別具特色的「舞醉龍」巡遊。
  • 澳門一日遊攻略,全程人少景美,請收好!
    計劃澳門遊了 逢周日澳門市民可憑身份證或學生證免費參觀澳門博物館。 媽祖閣坐落在澳門東南方,是澳門媽祖文化的象徵,也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老的一座,隨著澳門歷史城區一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港媒:香港長洲警署一警務人員吞槍自殺
    港媒:#香港長洲警署一警務人員吞槍自殺#】據港媒消息,香港長洲警署有一名警務人員吞槍。據了解,涉事人員為刑事調查隊一名高級警員。報導尚未提及涉事警員目前的狀況。
  • 去完香港長洲,你會和麥兜一樣找到生活簡單快樂的一面
    沒想到畢業後,我一直生活在海洋包圍的深圳,隨時隨地坐地鐵去深圳灣看海,周末還可以去香港長洲,踩踩沙灘,吹吹海風,把所有的喜怒哀樂交給藍瑩瑩的大海,不要太開心!尤其是長洲,島上只有自然風光和慢節奏生活,你很快會發現,這裡除了快樂,什麼都給不了你。剛到長洲碼頭,你會看見敦厚壯實的漁民姨姨坐在船上打理魚線。
  • 澳門賽狗風雲
    這是澳門民生項目「藍天工程」的一次落地,同時,也意味著賽狗在澳門徹底成為回憶。澳門逸園賽狗會,本地人更習慣說「狗場」,最早由一位叫範潔朋的澳門商人從上海引入。根據賽狗會現存資料記載,1931年,範潔朋赴上海考察,見到賽狗博彩活動盛行,便開始探詢在澳門辦賽狗的可行性。後來,在澳葡政府要員的支持下,望廈山附近一土地興建起了簡單的跑狗場。
  • 長洲管道非開挖優質團隊
    長洲管道非開挖優質團隊,常友市政管道檢測工程公司、排水管道檢測、雨汙水管道檢測、下水道檢測服務、各類鍋爐、罐體、容器的水垢、鹽垢、鹼垢及物料;CCTV管道檢測、市政管道檢測、排水管道檢測、雨汙水管道檢測、下水道檢測服務
  • 聖誕購物赴澳門,「秒殺」或「慢購」
    推薦人群: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內的大運河購物中心,是澳門最大型的室內購物中心,面積達968,000平方尺,雲集超過350家購物商戶、數十家食店和3條各長390呎的運河。推薦線路:南湖國旅·西部假期澳門新濠天地國際美食一天  推薦地:新馬路  適合人群:殺價一族  推薦人群:新馬路可謂是澳門最主要的街道,品種繁複。價位由低到高的化妝品、服飾、首飾品都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