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四月初八
在澳門街頭會有一隊舞龍隊伍
舞者似醉非醉
腳步輕盈卻不失穩健
飄逸又不失豪邁
這,就是「魚行醉龍節」的舞醉龍!
魚行醉龍節
2018年5月22日在澳門舉辦的年度文化盛事「魚行醉龍節」,是澳門鮮魚行獨有的一項民間傳統節日,蘊含了深厚文化底蘊和一代又一代人們的美好嚮往。
雖然是漁業民眾發起的節日,但這項盛事現在已成為全澳門共同參與的傳統節慶活動,並且於2009年被正式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11年正式列入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的醉龍節期間,漁業人士都會舉行醉龍醒獅大會。他們以舞醉龍的方式,以議事亭前地為起點,到全澳各區巡遊。
下面,《韻味嶺南》節目通過原創視頻
帶大家感受2018澳門魚行醉龍節的精彩
點擊收看原創視頻
親身感受三街會館、議事亭前地活動現場
【舞醉龍】
舞醉龍是澳門最具特色的文化傳統之一。醉龍只有頭和尾,用堅實木料製成,沒有龍身,由兩名男士各執頭尾舞動。在首尾配合默契的同時,表演者可以更加自由發揮。還有舞者手持酒罈或酒瓶,往舞龍的舞者口中灌酒,而後運用中氣將酒噴射出來。
「魚行醉龍節」是澳門重要的民俗活動,經過數代傳承人的努力,「魚行醉龍節」漸具規模,團隊日漸龐大,紅街市鮮魚福利會理事長關偉銘表示,近年舞醉龍隊伍見到不少年輕人,甚至小朋友身影,希望在老中青結合和推動下,繼續將魚行醉龍節傳承下去。
一邊舞龍,一邊喝酒,舞步似醉非醉,正所謂「形醉、意醉而人未醉」,十分有趣。
除了特別的舞醉龍,曲藝晚會及派送龍船頭飯也是重頭戲。「龍船頭飯」寓意長壽健康,於紅街市、佑漢街市、三街會館等地派發。據說,凡吃過魚行派發的「龍船頭飯」,這一年都會身壯力健,因此許多街坊都會早早地開始排隊等候領取,圖個好意頭。
下面,《韻味嶺南》節目通過視頻
帶大家移步到澳門的紅街市
感受2018澳門魚行醉龍節的精彩
關偉銘接受訪問時稱,近年「魚行醉龍節」在舞醉龍和派發龍船頭飯過程中,更注重文化的承傳和延續,包括鼓勵更多「後生仔」參與其中。另外,關偉銘表示,「魚行醉龍節」重要舉辦場地之一的紅街市,計劃今年9月大規模修葺,料明年舞醉龍和派龍船頭飯會受到影響,希望可通過協商讓活動繼續在街市進行,讓街坊居民繼續在節日裡相聚。
醉龍節是由澳門全城人參與
一代代人接力的極具儀式感的過程
他們或捐善款、或烹製飯菜、
或派飯、或領飯
所有澳門人都找到了
自己在節俗中的角色價值!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原創的關於澳門魚行醉龍節的有聲文化明信片
點擊以下超連結回顧澳門舞醉龍相關報導:
責編:陳健光
音頻、視頻、圖片:陳健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