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街市鮮魚行慶回歸,澳門賣魚佬關偉銘的人間煙火!

2021-01-09 網易

2019-12-18 14:13:27 來源: 南方都市報

舉報

  

  澳門回歸20年,普通的澳門人是怎麼慶祝的呢?我們走進澳門的街市,來看看充滿人間煙火味的生活,以及回歸之後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鮮魚行慶回歸

  

  關偉銘和理事會成員一起向會員敬酒。

  2019年12月13日下午,魚販關偉銘穿上襯衣和胸口繡有「澳門紅街市鮮魚福利會」字樣的紫色西裝。因為這天晚上是他們澳門紅街市鮮魚福利會迎接澳門回歸20周年慶典的日子,他是主事人,要早早到餐廳打點招呼大家。

  視頻:賣魚佬的人間煙火

  

  

  紅街市鮮魚福利會的新老理事一起切蛋糕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

  「街市」是菜市場的意思,紅街市是因為市場的建築是用紅磚砌成而得名,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

  

  紅街市在澳門是最古老的街市。

  關偉銘說,他都忘記了自己入行賣魚多少年了,只記得他爸爸、爺爺都是賣魚的。關偉銘在網絡社交平臺取名「賣魚佬關生」,他擔任紅街市鮮魚福利會理事長已經有20年,同時也是澳門鮮魚行總會副會長。

  

  關偉銘和太太。

  紅街市鮮魚福利會是個民間行業自發組織,為紅街市裡賣海鮮的一百多檔魚販服務。13日晚的聚會在五星級酒店勵宮酒店的自助餐廳舉行,吃自助餐是為了方便魚販們收檔之後換好衣服帶著家人陸續到來,160多位幾乎把自助餐廳包場。關偉銘說,做賣魚這一行非常辛苦,不僅溼手溼腳,而且每天工作時間長,大家平時都缺少時間陪伴家人,所以福利會每年都組織幾次聚會,讓大家帶上家人參與。這次是為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的聚餐,最重要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吃好喝好。一個寫上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的蛋糕,被大家用來輪流合影留念的。

  澳門人吃粵西水

  

  關偉銘騎著摩託車去進貨。

  這天晚上,關偉銘特別高興,他帶著福利會的理事會成員以及退休的前輩一桌桌地敬酒。入鮮魚行,雖然生活底層,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得什麼叫「澳門是吃粵西水的」。

  

  凌晨6點,關偉銘在水上街市批發海鮮。

  12月14日凌晨5點半,酒後的關偉銘準時出現在水上街市附近的鮮魚批發市場入貨。這裡隔著一條江就是珠海的灣仔。這裡的海鮮、冰鮮以及淡水魚都是來自廣東的西部沿海漁港和養殖場以及廣州的黃沙水產市場,而廣東東部的海產主要供應香港。國內供應的海產品佔到澳門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澳門本土的漁業佔到兩成,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來自全球的高檔海鮮產品也有兩三成。所以關偉銘說:「澳門是吃粵西水的。」

  

  凌晨6點多,關偉銘選了一條十多斤的魚拖走。

  

  關偉銘把選好的魚拿去稱重。

  做魚行,很多人都是全年無休。每天上午五點半,關偉銘騎著摩託車去挑貨,讓同行用貨車運回紅街市。8點開檔,關偉銘熟練地鋪上冰塊,5分鐘把一條10多斤的鮮活龍躉分解擺好。各種魚擺上後,他老婆和他一起輪著賣魚,直到晚上8點收市。他對面一個賣淡水魚的攤檔也是一對老夫妻,已經賣了56年魚。

  

  凌晨6點45,關偉銘把魚轉到檔口儲存。

  

  十多斤重的龍躉魚分解前要用木棍把它敲暈。

  

  關偉銘和太太一起在賣魚。

  

  紅街市一個賣了56年魚的老婆婆。

  關偉銘說,澳門經濟好不好,賣魚佬最清楚。澳門是個美食之都,而美食必不可少的就是海鮮。以前澳門人少,靠本地漁民捕撈。澳門回歸之後,除了2003非典那一年,經濟是越來越好。澳門物價貴,街市桂花魚5澳元一兩,多寶魚5澳元一兩,海鱔8.5澳元一兩,澳門16兩等於一斤。換算人民幣,相當於一條一斤重的桂花魚要80人民幣。只有當普通澳門居民口袋裡有錢,才會捨得花錢多買魚。

  

  市場的這種進口海鮮是經濟好了之後才有的。

  

  市場裡的部分魚檔開始出現人民幣網絡支付。

  而以前只能在海鮮酒樓才能吃到的澳洲大龍蝦、阿拉斯加長腳蟹以及東星斑等,現在紅街市的魚檔都有賣,貴价的海鮮也走進了普通澳門人家的餐桌。

  

  關偉銘在幫襯一位朋友的點心店,附近的街坊他都熟絡。

  

  關偉銘在吃點心,他說澳門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

  

  澳門的舊街道到處能看到土地神位。

  澳門名片:魚行舞醉龍

  關偉銘和他的同行不僅熟知澳門人餐桌上的秘密,他們有一項傳承久遠的活動成為澳門民俗文化的名片,那就是每年四月初八「魚行醉龍節」。

  

  關偉銘的兒子(右)在表演4月初八舞醉龍(受訪者供圖)。

  澳門鮮魚行舞醉龍,於 2009 年被正式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11 年正式列入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舞醉龍參與表演的主要是賣魚的兄弟,據歷史資料記載起源於幾百年前的廣東香山。當年的香山就包括如今的中山、珠海和澳門,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魚行醉龍節主要活動內容包括吃龍船頭長壽飯、舞醉龍巡遊、免費派送龍船頭飯。舞醉龍、舞醒獅是節日中兩項主要表演形式。民間相傳,食過龍船頭飯可驅除疾病、兒童快高長大,澳門人清晨就在街市外排隊領取。

  

  關偉銘和他的同行都信奉關羽。

  

  關偉銘所在的鮮魚福利會會館,是50年代前輩們買下來的物業。

  

  關偉銘在展示舞醉龍。

  2003年非典那年,人心惶恐,百業蕭條,很多大型活動都取消了。關偉銘決定帶領鮮魚行的兄弟繼續走上街市表演舞醉龍。他說,越是艱難的時刻,越要以驅除瘟疫的精神堅持下去,給街坊一個穩定的信心,相信明天會更好。

  

  12月18日南方都市報相關報導版面

   統籌:南都攝影部

  圖/文:南都記者 譚偉山

  視頻:南都記者 陳輝 李克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家在澳門——「賣魚佬」關偉銘:在文化交匯中豐富人生
    3月14日,關偉銘在位於澳門紅街市的鮮魚福利會展示「醉龍」。55歲的關偉銘家住澳門海鮮魚品市場紅街市附近,在紅街市賣魚,他的祖父、父親都以賣魚為生。關偉銘是澳門鮮魚行總會副會長。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鮮魚行總會都會組織別具特色的「舞醉龍」巡遊。
  • 澳門魚行醉龍節傳遞「非遺」薪火情
    原標題:澳門魚行醉龍節傳遞「非遺」薪火情   新華網澳門5月17日電(記者藺娟)澳門17日迎來傳統節日佛誕節,當地鮮魚行總會舉行傳統舞醉龍巡遊,吸引了大批遊客和市民參觀。
  • 澳門:魚行醉龍舞動四百年
    新華社澳門3月15日電(記者郭鑫)在澳門,說到鮮魚行,不能不說「舞醉龍」。  澳門鮮魚行總會,是魚商的行會組織,位於知名的海鮮魚品市場紅街市旁一座不起眼的舊樓裡。總會辦公室裡,擺放著各式木龍、大鼓、道具。  中國人歷來有舞龍舞獅的傳統,澳門人尤愛舞龍。
  • 韻味嶺南 | 睇澳門舞醉龍、食龍船頭飯!人人身體健康、財丁兩旺!
    魚行醉龍節2018年5月22日在澳門舉辦的年度文化盛事「魚行醉龍節」,是澳門鮮魚行獨有的一項民間傳統節日,蘊含了深厚文化底蘊和一代又一代人們的美好嚮往。雖然是漁業民眾發起的節日,但這項盛事現在已成為全澳門共同參與的傳統節慶活動,並且於2009年被正式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11年正式列入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醉龍起步土風舞巡遊 澳門三節同過熱鬧非凡
    中新社澳門5月12日電 (記者 龍土有)5月12日是農曆四月初八,佛教信徒們這一天要過「佛誕節」,道教教友要慶祝「譚公誕」,而澳門鮮魚行獨有的一項民間傳統節日「醉龍節」也如約而至。三節各展風採,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展示澳門特色傳統文化。
  • 澳門舉行舞醉龍巡遊慶祝佛誕
    澳門10日迎來傳統節日佛誕節,當地鮮魚行總會舉行傳統舞醉龍巡遊,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辰。  當天上午9時,2011澳門魚行醉龍節在議事亭前地揭幕。在祈福禮及醉龍開光點睛儀式舉行後,醉龍隊與醒獅隊開始表演。此後,18條醉龍在表演者舞動下開始在澳門多處巡遊,沿途吸引大批居民及遊客圍觀拍照。
  • 澳門回歸20周年丨你了解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昨天,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日子。1999-2019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過去數年,澳門特區政府積極挖掘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進行相關的申報工作,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推廣,並與內地積極互動。
  • 香港鮮魚行學校:五星紅旗 你是我的驕傲
    新華社香港7月1日電 題:香港鮮魚行學校:五星紅旗 你是我的驕傲新華社記者 陳其蔓 朱玉 仇博香港鮮魚行學校的校長室在二樓,就挨著樓梯口。這是一個學生們還未返校的日子,但校長施志勁早上7點已經到校。我們進門的時候,他正在向一位職員交代學生返校的相關事宜。
  •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2020-08-25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蘇格蘭梗穿著防水服玩水,網友:這身賣魚佬打扮還蠻合身啊
    這些天刮颱風,造成了這些天一直下雨,為了能繼續遛狗,鏟屎官給自家的蘇格蘭梗買了一件不錯的防水服,就算是踩到水上也不會弄髒狗狗的肚子,現在寵物店很多這些花式的小衣服賣了,可謂是貼心。有了這一件放水服,鏟屎官決定帶狗子外出溜達。狗子看著外面的積水也忍不住要外出耍一耍了呢!
  • 江西這個廚房的人間煙火,感動了整個中國
    江西這個廚房的人間煙火,感動了整個中國 2021-01-01 2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澳門回歸20年,那首經典的《七子之歌》至今讓人熱淚盈眶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1999年12月19日晚,上海市各界人士匯聚黃浦江畔舉行盛大的慶澳門回歸聯歡晚會。圖為12月20日零點以後,禮花騰空,興奮的人群熱烈歡呼。
  • 50副鼠年春聯,50種人間煙火
    八駿日行千裡地,七弦時譜萬家春。 爆竹猶留千古事,梅花獨佔一枝春。 春回大地春光好,福滿人間福氣濃。 樂觀山水情無限,積善家庭慶有餘。 厚德平鋪千裡錦,和風喜報萬家春。 春臨大地百花豔,節至人間萬象新。
  • 宋朝飲食揭秘,有網紅有外賣,餐飲文化人間煙火發揚光大的時代
    宋朝飲食揭秘,有網紅有外賣,餐飲文化人間煙火發揚光大的時代宋朝是一個奇葩的朝代,為何這樣說呢?你要說什麼時候人沒有地位差異?沒有三六九等?可能很難界定,但是你要說什麼時候最能體現這種差異,那麼就非宋朝莫屬了!為何會有這樣的感慨呢?
  • 從「轟轟烈烈」到「柴米油鹽」 孟非:愛情離不開人間煙火
    孟非表示,我們的生活需要人間煙火,同樣愛情也離不開人間煙火。女嘉賓也都說道:很多人都嚮往轟轟烈烈的愛情,但真正長久的愛情離不開柴米油鹽的細碎,細水流年裡的相處和陪伴更加重要。 孟非:愛情離不開人間煙火,柴米油鹽同樣重要 常聽一些人說,「結婚,一定要嫁給那種有100塊會給你99的人。」
  • 北行出關——看遍人間煙火,擁抱黑土情懷
    18、大連的旅順地區具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公交規則,這裡賣個小關子,建議親自去體驗。熱愛自由的人啊,等疫情過後,和你愛的人一起去旅行吧。走過人間煙火,看春天慢慢來臨。一起在東北的市井之間,擁抱黑土地帶來的最原始的淳樸!
  • 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 電視劇《澳門人家》熱播
    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電視劇《澳門人家》央視綜合頻道熱播  梁記餅店這一家,憑啥叫人念念不忘  ■本報記者 張禎希  在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之際,電視劇《澳門人家》正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澳門人家》雲集了任達華、董潔、柯藍、江珊、李立群等演技派。
  • 令人驕傲的一天——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日直擊
    新華社澳門12月20日電題:令人驕傲的一天——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日直擊新華社記者王攀 郝亞琳 趙博12月20日清晨,人群在金蓮花廣場周邊不斷聚集。伴隨著嘹亮的號聲和高亢的鼓點,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升旗儀式正式開始。清風徐來,海波蕩漾。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五星紅旗和澳門特區區旗冉冉升起,在濠江上空迎風飄揚。
  • 你是人間煙火,煙火就像火山
    算是折騰完了,對這個字很滿意是因字意獨特,很不滿意是用的孩子太多了,別人用可能是純粹好聽,當然,我不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猶如老夫使盡洪荒之力拆文解字者恐怕未嘗多也,木木君也是人間煙火之女,根本不在乎老夫的這一份苦心經營,回頭就指著在地上蠕動的兒子說:「我想要他跟我姓!」
  • 香港鮮魚行學校師生到陝西進行文化尋根之旅
    原標題:香港鮮魚行學校師生到陝西進行文化尋根之旅   學生可以拿做好的功課從校長設立的食物銀行換食物回家,甚至可以拿好成績換電器補貼家用,這所學校叫香港鮮魚行學校。5月25日至29日,香港鮮魚行學校的24名師生到陝西進行文化尋根之旅,昨日到西安市育才中學和同學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