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個2歲的小男孩可可,即將迎來了他2歲的生日,可是,他沒有媽媽了。
2歲,這個年齡還不知道喜怒哀樂是什麼,甚至,他的媽媽去世了,他也並不知道意味著什麼,就這樣與媽媽天人永隔。
可可的媽媽,在2020年年初的時候身體不適,可是不巧的,正值新冠疫情爆發和蔓延的時期,當時,全國各地的醫院都是以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為主要工作,很多醫院也騰出了位置,優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可可的媽媽患的是皮肌炎,可她求醫無門,可可的爸爸四處尋找能夠救治妻子的醫院,一直請假陪在妻子身邊,可是最後,妻子還是走了。
從1月份直至5月份,5月初的時候妻子終於入院,可是病已經拖了很久,月底,妻子去世。
妻子去世,留下了2歲的孩子,從此他就要當爹又當媽。
可可的爺爺和奶奶是重組的家庭,奶奶和可可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可可失去媽媽之後,這位奶奶就辭去了火鍋店的工作,和孩子的爺爺一起照顧孩子。
沒有工作,奶奶就擺攤賣冰粉,手搓冰粉是她的拿手活,2歲的孫子也跟著一起。
賣冰粉,一天也就能賣40-70元,最高的一天,賣了102元。
孩子的爺爺在火鍋店工作,一個月收入也就3500元。
在賣冰粉的過程中,有人看到孩子的奶奶帶著這麼一個小孩子,好奇的問是不是她的娃,她說不是,是孫子,孩子的媽媽去了天堂了。
很多人心疼這個孩子,常常去照拂他們的生意。
有一次,一個男子去她們攤上買冰粉,卻不吃,端著冰粉走了,掃碼付了200元錢,他說:「網上看到你們的情況,你們真的不容易。」
還有一次,在一家火鍋店門口,可可奶奶問店裡的兩個姑娘要不要來一碗冰粉,她們說吃飽了,可是聽到了可可奶奶和店老闆娘的聊天之後,大致了解了可可家的情況,可可和奶奶離開,服務員和那兩個姑娘追上來,買冰粉。
類似的事情不少,可可和奶奶的事跡慢慢的在網上傳播開來,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感動。
第一,沒有血緣關係的奶奶帶來的感動。
看多了各種虐待孩子的新聞,看到這樣的新聞的時候,內心是溫暖的。
可可和這位奶奶並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很多有血緣關係的奶奶做的也不一定比她好。
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去照顧可可,從細節上就可以看出來她的用心: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可可媽媽病重在醫院的時候,可可在家裡,當時已經睡著了,奶奶不忍打擾,沒有叫醒可可,讓孩子繼續做美夢。
孩子不願意戴口罩,她便選擇暫時不出去擺攤賣冰粉,畢竟,新冠肺炎病毒還沒完全消散,那樣的行為是有風險的。
謝謝,來自奶奶的善良和愛,讓2歲的可可不感到孤單。
第二,來自陌生人的感動。
可可和奶奶賣冰粉,那些素不相識的過客會駐足會好奇,很多人會照拂他們的生意,即使他們並不一定喜歡吃冰粉,但是用行動表示對孩子和老人的關心。
一碗冰粉只需要幾塊錢,但是為了幫助可可和奶奶,多付些錢,變相的鼓勵他們。
可可媽媽在住院期間,家人曾經在網上發起眾籌,尋求網絡上的幫助,後來可可和奶奶擺攤賣冰粉的事在網上傳開來,於是有人專門去買很多冰粉,又多付錢,其實,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表示對他們的關心和幫助。
這樣的陌生人太多了,帶給了可可和奶奶感動。
可可用飛吻回報那些來著陌生人的關心。
謝謝,來自陌生人最純淨的愛。
可可和奶奶這一家的事跡中,我看到了這世上最善良的一面,來自奶奶、也來自陌生人,奶奶護著可可周全,陌生人默默幫助著這一家。
人家的真情大抵就是如此吧,簡單,純粹。
我是@翊昕聊生活 本文原創,全網同名,歡迎關注一起成長。
部分資料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