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男孩逼迫奶奶為其讓座:養廢一個孩子,就從無底線慣他開始

2020-12-06 北楓少年

前言:

在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著兩種基本的教育形態。一種是由父母直接教育孩子的「親子教育」,另一種則是由受孩子父母委託的「隔代教育」。我們無法否認隔代教育的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中有利的一面,但隔代教育在現實運行中也確實出現了一定的偏差,集中體現為祖輩對孩子的過度溺愛或者是不敢教育。

近日,北京地鐵4號線上,一個男孩為了讓奶奶站起來,不斷地對奶奶大吼大叫,甚至十分不禮貌地罵奶奶「我警告你給我站起來」、「你是個什麼東西!聽不懂人話嗎?」

據了解,當時地鐵上只有一個空座位,老人因為步行接孩子上車時已經累得氣喘籲籲。當有空座位時,奶奶有說過讓男孩去坐,但他不僅不坐,在奶奶坐下時還對其大喊大罵「就不讓你這個老東西坐」。

奶奶十分無奈地和路人攀談,表示這是小孫子,自己不敢打也不敢罵,只能等他的父母來教訓。周圍的乘客不斷地勸老人家該打打該罵罵,老人也只能默默地搖頭。因為怕男孩持續吵鬧影響乘客,老人家最後還是把座位給了男孩。

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年輕父母要上班,照顧孩子的重任自然落在了老人身上,而部分孩子在老人的溺愛下,變得自私、任性而天不怕地不怕。那麼,如何解決好隔代教育帶來的問題呢?

1. 監護人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其實,能不能教育好孩子,關鍵不在於是誰帶,而是怎麼帶的問題,在於監護人的教育觀念是否正確和健康。要使孩子能健康成長,必須要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

2. 父母和祖輩要相互配合,找準定位,可授權祖輩對孩子的懲戒權限

正如同上文中的奶奶一樣,在面對小孫子的極端做法時,也表示自己不敢打也不敢罵,只能等他的父母來教訓。奶奶為啥不敢打,歸根到底還是孩子父母的責任,要是祖輩真的打了的話,可能孩子父母又要護短,甚至責備老人。最後形成祖輩「想打不敢打,想罵不敢罵」的局面,最後不了了之。

對於這件事,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其家教何在?北京男孩地鐵上大罵奶奶「不讓你個老東西坐」,旁人...
    導語: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越來越捨得在孩子身上花錢。孩子想要的東西輕易就能得到,日子久了孩子的物質欲望越來越強烈,性格也變得越來越自私。當他想要的沒得到的時候,他就會暴躁,會無能狂怒。這時家長恐怕才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平時無原則的溺愛最終培養出一個驕縱任性的怪胎。
  • 北京一男孩地鐵上面警告奶奶,身為父母,家教已經缺失
    男孩對自己的奶奶態度極為惡劣,毫無尊重之心,活脫脫的一個家庭「小霸王」;男孩不尊重自己奶奶的行為引來同乘乘客的不滿,問道:「小朋友你哪個學校的?」結果男孩直接回答:臭學校,別管我,幹你的事去,不要管我……男孩的「霸道」行為也惹惱了奶奶,奶奶說道:「我告訴你,你要是這樣的話,從明天開始我也不接我也不送,讓你門家你爸你媽想轍去」。
  • 地鐵上一男孩對奶奶破口大罵,孩子有教養和缺教養,差別有多大?
    01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讓我領教了沒有教養的孩子是有多令人生厭?視頻中的小男孩,一直讓坐在座位上的奶奶站起來,奶奶不站起來,男孩就對著奶奶破口大罵道:「我警告你,你給我起來!然後孩子繼續朝自己的奶奶大吼大叫,奶奶也在耐心地教育孩子,但是都無事於補,奶奶最後無奈地說了句「缺家教」。
  • 養好孩子不容易,但養廢孩子很簡單,只需要給孩子無底線的寵溺
    孩子一歲的時候犯了錯你說Ta還小孩子十歲的時候犯了錯你說Ta不懂事孩子二十歲犯了錯你還有什麼什麼藉口要去為一個成年人犯的錯誤開脫呢?孩子小的時候犯了錯大人總是以孩子小不懂事為藉口,去為孩子開脫那麼孩子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以後,他所犯下的錯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去負責。2020年5月1號勞動節,在廣東省發生了一件刑事案件。
  • 六旬老婦「強制」女孩給孫子讓座,女孩媽媽霸氣回懟,眾人叫好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 尊老愛幼是美德,是每個家長都應該教給孩子的,不過即便如此,這種沒得也是有前提的,就拿最簡單的「讓座」來說,有時候不給「某些老人」讓座就未必是不尊老,因為有的老人真的是「為老不尊」。
  • 北京地鐵上熊孩子呵斥奶奶起來讓座:你給我起來
    呵斥奶奶起來讓座,朝周圍勸阻的乘客嘶吼,遭到了網友們的指責,而熊孩子奶奶的舉動同樣也引起了大家的爭議。據報導,這件事情就發生在12月2日,北京地鐵4號線上,一個身穿灰綠色羽絨服的小男孩,和一個穿著黑褐色羽絨服的老人上了車,小男孩看起來不過幾歲歲左右,和她一起上車的老人是他的奶奶,這本是一個常見的畫面,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 養廢一個孩子,慣著TA就好了!
    誠然,作為家長,寵孩子是你的權利,但毫無底線的慣孩子,絕不是家長該有的姿態。  古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無腦地慣著孩子,不是愛他,而是害他。  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別讓有無限可能的好孩子,毀在你「嬌慣溺愛」的道路上。
  • 掏心掏肺疼孩子反被記恨,李玫瑾:3件事不能慣著,長大才知感恩
    父母不想吞下"忘恩負義"的娃這顆苦果,一定要抓好家庭教育,不要對孩子掏心掏肺,不然孩子很容易恃寵而驕,不得了。養這樣的孩子,會後悔嗎?同事帶5歲孩子來公司食堂吃飯,不一會兒孩子開始踹他媽媽,還拉扯媽媽頭髮,他媽媽有些無奈,但沒有完全制止,等孩子坐下來哭的時候,整理了下頭髮和衣服,表情有些尷尬。一桌人都驚呆了。
  • 毀掉一個孩子,無腦寵他就夠了,無底線寵溺的危害比你想的要大
    毀掉一個孩子,無腦寵他就夠了,無底線寵溺的危害比你想的要大。不知道何時開始,「媽寶」變成了一個高頻詞彙,時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所謂的「媽寶」就是:「媽媽的寶寶」,俗稱還沒斷奶、長不大的成年男人,又可稱假孝順真懦弱的依賴男。其實小編認為,「媽寶」不分男女!
  • 有男孩的家庭,從這3個地方別「窮養」孩子,將來兒子會感謝你
    家裡有個兒子上二年級了,在他班裡有個男孩叫小強,兒子說他們班裡的同學都不喜歡和他玩,原因是他不講衛生,聽班裡的同學說 ,小強說過爸爸媽媽不在家,外出打工了,小強每天都和爺爺奶奶一起住,老人都不怎麼喜歡收拾,不講衛生。
  • ...這些,78歲的王勝老淚縱橫——我養廢了兩個兒子 又帶偏了一個孫子
    他發現大兒子實在不是學習的料,就安排他上技校,然後到自己單位上班;二兒子學習好,他從小就給孩子鋪路,從班主任到校長,他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直到二兒子考上重點大學…… 兩個兒子原本都有了很好的出路,讓人羨慕不已。可不久問題顯現出來,因為父親「神通廣大」,凡事都為兩個兒子辦得妥妥的,導致兩個兒子心理極其脆弱。
  • 養男孩有三大忌,家有男孩的一定要看,孩子以後更加優秀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我們做父母的就開始漫長而艱難的進階修煉,每時每刻不在與孩子鬥智鬥勇,渴望成為合格的父母,培養更優秀的孩子。尤其是生男孩的家庭,父母更加憂愁,既要辛苦為孩子攢「娶媳婦的本錢」,又要時刻注意養育一個有擔當的優秀男孩,避免被啃老。
  • 孩子不能慣?心理學研究:從小這樣慣,孩子長大更自信
    長輩傳授育兒經驗,經常說,孩子不能慣,尤其是男孩子,從小就得多摔打,長大才能更皮實。嘟嘟平時主要是我帶,有時嘟爸會說,他一哭你就哄,你就慣著他吧。有時在姑姑家,兩個孩子搶玩具,嘟嘟受了委屈會生氣,自己跑出門,我去安慰他,姑姑說,別理他,不慣著他,看他自己在外面能待到什麼時候。
  • 地鐵上男孩指著奶奶狂吼,乘客都看不下去了
    這時其他乘客看不下去了,問他:「小朋友,你哪個學校的?」男孩:「臭學校!別管我!」乘客:「你做的讓大家都看不慣你知道嗎?」男孩:「幹你的事去,不要管我!」男孩又指著奶奶說:「我再說一遍,你給我起來!」奶奶也生氣了,「我告訴你要這樣的話,從明天開始,我不管接不管送,讓你爸你媽想轍去。」
  • 15歲男孩用斧頭毆打奶奶、持刀挑釁民警……
    有一位15歲男孩,在與家人爭吵後,不僅沒有分析矛盾出在哪裡,反而選擇了更加極端的方式。他竟然拿起一旁的斧頭毆打奶奶,並持刀和試圖勸解的叔公對峙。據村委會副主任介紹,民警和特警趕到後,男孩也是毫無畏懼,甚至是用匕首對於警察來進行挑釁。之後還做出了要把刀架在脖子上揚言要自殺的舉動。不過,警察很快將其制服後送醫,初步判斷其有心理障礙。
  • 寵孩子≠慣孩子
    中午的時候,我和閨女到家門口的一個小商店買東西。因為天冷,店鋪的玻璃門是合上的。開門進去的時候,男店主正和他的兒子在修理一個玩具車,剛好擋在了門口。我和閨女就稍微等了一下,他們騰出位置來了才進去,也就等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 男孩比女孩難帶?那是你不懂男孩,別再傻傻把男孩養廢了
    樓上馬姐家有個4歲小男孩,用馬姐的話來講,他簡直比二哈還能拆家,還能折騰。只要他在家,家裡永遠像個垃圾堆,沒有下腳的地方,前腳整理好房間,後腳就滿地零食玩具。耳朵對他來說就是擺設,到點了不睡覺,怎麼喊他都沒反應,總要一番吼叫,他才能乖乖入睡。他除了晚上睡覺那幾個鍾安靜,其餘所有時間都在亂蹦亂跳,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馬姐也要一直跟著跑,累得氣喘籲籲。馬姐說,相比於女孩,男孩太難帶了。
  • 18斤大橘貓最愛當「屏霸」,逼迫奶奶只看它賣萌……
    椪柑是一隻奶奶養大的橘貓。奶奶養大的孩子,總是不會讓我們失望,7歲的它有著18斤的體重。奶奶養大的貓,當然也像寵壞的孩子一樣超級愛撒嬌。每天都會圍著奶奶轉,尤其是當奶奶看電視時,不理它,它還會使出自己的獨門「吸睛大法」,「大叔坐」在電視機前。
  • 小男孩深夜下跪照曝光: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突然,有輛車從遠處駛來,男孩見狀立馬下跪,成功攔下了這兩車。好心司機停車下來,就看到跪在地上泣不成聲的男孩,立馬把他扶了起來,然後把母子倆送到了醫院,所幸沒有出現大礙。
  • 出生不到一個月被拋棄,奶奶拾荒將他養大,成明星後父母跑來相認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他的童年卻並不快樂。 井柏然參加一檔節目時談到了自己的奶奶,他說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剛出生的時候感情就已經破裂了,隨著父母矛盾的加劇兩個人最終還是以離婚收場,但是因為父母都不想養育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所以井柏然出生不到一個月就被父母拋棄,交由奶奶去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