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大、視力差、手抖且不會移蟲的蜂友怎樣能培育出好蜂王呢

2020-12-05 真過癮啊

優良的中蜂王是每一個蜂友夢寐以求的,必須是抗病力強,產卵力強,分蜂性生弱,採集力強。蜂友們要重視良種的選育與培養,可以在本場、周邊蜂場、種蜂場觀察發現或引進良種,選取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品系的幾個種群進行人工育王,培育新—代蜂王。在養蜂生產實踐中對比鑑別,好中挑好,堅決淘汰易產生病害、難維持強群的蜂王,確定1~2個品係為主導品種。

割脾育王

養蜂數量少,年齡大、視力差、手抖的蜂友可以用割脾育王法,選擇優良蜂群,退出一脾壓厚蜂量,加入半張巢礎或舊脾割去下部再插到蜂群中,每天傍晚獎勵飼料蜜水,促進工蜂造出新脾,蜂王產下的新時間卵比較一致,在1~2日齡之間,等蜂王產滿卵後,將這些卵脾放到無王群中,能培育出小批量的優質王臺。大概七天以後仔細觀察,將頭部暗褐色已經成熟的王臺分批割下介到交尾群去。這樣同樣能培育出良種好王。

相關焦點

  • 中蜂人工育王,移蟲後將育王框放入意蜂群中,可以培育出蜂王嗎?
    導讀:中蜂人工育王移好蟲後放入意蜂箱中是不是可以培育出中蜂蜂王的問題,根據蜂部落的嘗試,這樣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也具有較大的限制,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出現意蜂蜂群工蜂護脾不積極,將中蜂蜂王幼蟲叼走的情況,但是這種操作是可以成功的,而且培育出來的蜂王質量也相對要好一點,只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要嚴格的控制好時間
  • 新手養蜂,不會培育蜂王怎麼辦,教你三種方法,輕鬆養蜂
    論蜂王的重要性,論雄峰培育的重要性,論抗病育種技術……話不多說,我們一期一期來慢慢闡述這些重要性,本次瘋狂養蜂人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培育蜂王。將那些優質的蜂王蜂群中正直粗大的蜂王臺,每個巢脾內都留有1~2個,將巢脾連同蜂群一起放入優質的蜂王強群中培育。分蜂期,處女王出房以後不會破壞王臺,工蜂也不會圍殺處女王,可不破壞王臺。只要每天檢查1~2次,將處女王連同一巢脾蜂及時提出,在從其他強群中帶蜂提出一張正在出房的子脾,組成一個交尾群。直到群內只剩一個處女王為止。
  • 科普:3日齡內工蜂幼蟲可培育成蜂王,蜂王幼蟲能培育成工蜂嗎?
    對蜜蜂養殖有點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移蟲育王的原理是將蜂群內3日齡內的工蜂幼蟲移到王臺中,通過工蜂培育後,工蜂幼蟲最後發育成蜂王。很多朋友有個疑問,那就是既然工蜂幼蟲可以培育成蜂王,那麼蜂王幼蟲是不是可以通過「移王育蟲」的方法培育成工蜂呢?蜂部落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 養殖蜜蜂,學會這四種方法,培育出優質蜂王
    養殖蜜蜂,學會這四種方法,培育出優質蜂王養殖蜜蜂是一個比較簡單的事情,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是非常難得。養殖蜜蜂可以廣義的劃分為養殖業,這是一個長期的投入過程,不僅需要毅力更需要有耐心。蜜蜂產出的蜂蠟、蜂毒、蜂蜜等物質,有很大的利用餘地。
  • 人工培育蜂王簡單,中華蜜蜂人工育蜂王就三步
    養殖中華蜜蜂,就需要更換蜂王,人工分蜂。當自然王臺不夠用時,或者我們想選種育王時,就需要人工育蜂王。那麼人工如何育蜂王呢?1.選擇培育群。培育群是指把蜂王放到培育群裡培育。儘量挑選強群一些的蜂群當做培育群。
  • 好蜂王有哪些特徵?怎麼育出好王?育出一隻好王具備哪些條件
    好蜂王的特徵:育出採蜜量高,育子能力強,能保持強群不分蜂,抗逆性強蜂群不生病,意蜂抗蟎,中蜂抗巢蟲清理能力,抗逆性能強等綜合性能一流的蜂王才是我心目中的好王。中華蜜蜂(土蜂)1.首先要育好雄蜂,只有優秀健康的雄蜂配合優秀健康的處女王共同的努力才能培育出更加優秀的蜂王,育完雄蜂后20天後開始準備育王,特別是意蜂如果當地養意蜂少的必須自己育雄蜂。
  • 用心培育蜂王,蜂蜜不同凡響!
    今天出太陽了,洪哥哥養的小蜜蜂好給力,貯的滿脾都是封蓋蜜,小哥哥一提,哇,4斤多!不錯!所以為了不錯過花期,繁衍更多的新蜂,這不洪哥哥一大早就跑過來學技術了。今天要學習實踐的內容是——人工育王。
  • 意蜂群培育中蜂王臺,「引漿」的操作工作,養蜂人看來多此一舉!
    俗稱藉助意蜂群培育中蜂王臺的方法,其實,就是藉助意蜂群進行「引漿」的過程中,什麼是「引漿」?這裡給大家分享人工育王的一個重要技巧,育王框上的王臺基經過工蜂清理之後,接著就會開始進行人工移蟲的操作,為了提高蜂群對幼蟲的接受率,養蜂人使用引漿筆和蜂王漿,在王臺基底部引入少量的蜂王漿,能夠提高幼蟲的接受率。那麼,意蜂群中培育中蜂王臺能不能行呢?
  • 急造王臺到底好不好呢?老農說了,人工培育蜂王也算急造王
    每一群蜜蜂,都必須有一隻蜂王生活在蜂群裡。如果蜂王不幸丟失或者死亡,那麼蜂群內部會開始出現混亂,有的工蜂會衝出巢門到處尋找蜂王,在確定蜂王已經不存在的情況下,蜂群便會開始急造王臺。有養蜂人說急造王臺產出的蜂王質量不好,無法和自然王臺相提並論,這是真的嗎?急造王臺到底好不好呢?
  • 養義大利蜜蜂怎樣育王?
    一隻優良蜂王的成功培育,受到如:母蜂的血統,育王群的群勢、天氣、蜜源條件、育王方法,雄蜂的優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是一套複雜且技術含量較高的流程,那麼人工環境下,義大利蜜蜂怎樣育王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 選取優質蜂王,保證巢內蜜粉充足,飼養出強壯中蜂蜂群志在必得
    中蜂蜂王一般可以使用1~1.5年,第一個春末夏初分蜂期交尾產卵的新蜂王,可用於至來年白露前後,以後產卵量會逐漸減少,會導致蜂群群勢下降,分蜂性增強,抗病能力下降,蜜粉產量減少,此時蜂群會自然換王。因此,中蜂蜂王以使用1年為宜,每年可在春末夏初分蜂期或者是立秋前後更換蜂王,或結合蜜粉源,除掉劣王和老王,選擇性狀優良的蜂王帶大群採集蜜粉,蜜源末期重新組織雙王群換王。
  • 新手養蜂,不移蟲如何育王?不移蟲育王哪種方法最好?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讓新養蜂的朋友不用移蟲也能培育出好的蜂王呢?辦法必然是有的,今天蜂部落就來向朋友們分享一種不用移蟲育王的方法。此方法適合不會移蟲育王,而且蜂群數量不多的朋友。首先是時間的選擇,最好還是選擇在當地的流蜜期的時候,蜂群數量要求6框以上,中蜂意蜂都適用這種方法。對外界的要求是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且相對穩定。原理是蜜蜂急造王臺原理,提高質量的方法是通過有王群育王。
  • 怎麼才能培育出健壯的優質蜂王?養蜂人告訴你這些重點要牢記
    不管是哪一種分蜂方式,都離不開先有一隻蜂王。獲取蜂王的方式同樣也分為人工育王和自然王臺兩種,雖然都可以培育蜂王,但是培育的蜂王不是參差不齊就是受到季節的限制,這樣一來就明顯制約了養蜂人繁殖蜂群的積極性。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人工育王和自然王臺出現的缺點呢?答案是肯定有的,而且還可以隨時培育出優質的蜂王,關鍵是操作比人工育王更簡單。接下來就分別從人工育王和自然王臺開始詳細的分析介紹。
  • 分蜂不一定要兩隻蜂王,用這個辦法,只有一隻蜂王也能人工分蜂
    為了能讓更多的蜂友看到這篇文章,請在文末點個在看。一、自然條件無王分蜂對外界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首先無王分蜂時外界要有豐富且便於蜂群採集的蜜源,否則分蜂后蜂群的發展速度會很慢,尤其是無王群時間拖得越久就越不利,另外無王分蜂時外界的氣候要適宜蜜蜂生存,簡單來說蜂群不需要花大量的工蜂來維持蜂群內部的溫度和溼度。
  • 木桶養蜂,蜂王該如何培育?或許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那麼木桶養蜂該如何培育蜂王呢?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今天蜂部落就來向朋友們分享這個問題。想要搞清楚木桶養殖的中蜂是不是有培育蜂王的辦法,我們首先搞清楚目前可用的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看看這些方法可不可以放在木桶養殖的蜜蜂身上。就目前來看,培育蜂王的方法大致有下面幾種。
  • 蜂王的作用及如何科學培育
    蜂王是蜂群的遺傳載體,它把它本身及與它交配的父本遺傳性傳遞給子代雌蜂(工蜂和蜂王)以及雄蜂,決定蜂群的生產性能和其他特性、特徵。只有學習、掌握科學的人工培育蜂王的理論和技術,使用優質蜂王,才能獲得蜂產品的高產、穩產。如何培育蜂王蜂群在準備進行群體繁殖、更換衰老蜂王和偶然喪失蜂王的情況下培育蜂王。
  • 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工蜂培育雄蜂幹啥?不同蜂群間也有默契
    這是一個非常科學的避免近親繁殖方式,這可比咱們人類知道的時間早多了,不過這裡又出問題了,既然蜂群中的蜂王不與本群的雄蜂交配,那麼蜂群中的工蜂為什麼又要培育雄蜂呢? 工蜂培育雄蜂的意義雖然說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但是並不是說工蜂培育雄蜂就沒有意義了,其實意義同樣巨大,我們現在來看一下。
  • 「人工育王」不同凡響,千裡郵寄成功引進高加索雜交蜂王
    當群勢強大,一方面巢內出現封蓋子多,卵蟲少,另一方面幼蜂相繼出房,巢內相對形成大量過剩哺育蜂,群內強烈要求"分家",便促成老蜂王帶大部分工蜂出逃另找地方營建新巢。在養蜂實踐中,採取及時擴巢,更換新王,取蜜,擴大產卵圈,調入卵蟲脾、生產王漿等可以暫緩分蜂熱。湖北當陽市一隅。更換新王,是蜂群自行進行。
  • 自然分蜂時,為何工蜂有「犯上作亂」圍殺蜂王的行為?
    現將引起這一行為的原因及預防對策整理一文,供廣大蜂友參考,希望能幫助蜂友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1.蜂王被剪翅,不能參加自然分蜂,工蜂有「犯上作亂」圍殺蜂王行為中蜂自然分蜂時,先由少部分工蜂低空飛繞於巢門前,隨後參加分蜂的蜂群會傾巢而出,即刻飛舞在蜂場上方,幾分鐘後,便會結團蜂場附近的大樹或房簷上。
  • 為什麼要給蜂王剪翅膀呢?理由有三條,對蜂群有影響嗎
    有蜂友就問我:"蜂哥!怎樣控制蜂群飛逃呢?"我下意識的回答:"把蜂王翅膀剪了。"那問題來了,蜂王剪翅膀對蜂群有影響嗎?為什麼要給蜂王剪翅膀呢?理由有三條。一.防分蜂在外界粉蜜源植物豐富的時候,由於蜂群快速發展,很容易造成內勤蜂過剩。這時候蜂群會產生分蜂熱,一旦蜂群產生分蜂熱,那麼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必將出現蜂群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