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工蜂培育雄蜂幹啥?不同蜂群間也有默契

2021-01-11 蜂部落

說起蜜蜂我們很多朋友都不陌生,蜜蜂的世界可以說是充滿了神奇,雖然只是一種小小的昆蟲,卻給我們人類以及植物界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有人把蜜蜂的生死存亡和人類的生死存亡聯繫在一起。

蜜蜂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表面上看起來蜜蜂似乎就為我們人類提供了蜂產品,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蜜蜂的生活,其實蜜蜂給我們提供的,遠遠不只蜂產品那麼簡單,因為蜜蜂在為我們提供蜂產品的同時,蜜蜂也是自然界中授粉最多的昆蟲,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植物都需要蜜蜂授粉,所以蜜蜂間接的影響到我們人類的存亡。

拋開蜂產品不說,我們吃的食物,都直接或者間接的來自植物,比如我們吃的米飯,不管是稻米還是玉米,都是需要蜜蜂授粉的,而我們吃的肉類,比如最常見的豬肉或者牛肉,這些動物都要以植物為食,可見我們很多朋友把蜜蜂的生死與人類關聯起來並不誇張。

蜜蜂的生活充滿神奇,直到今天我們也還沒有揭開生活的秘密,只是大致的知道了蜜蜂屬於高度社會化的群居昆蟲,蜂群內部進行了非常細緻的分工。

蜜蜂擁有3種生殖方式

對於蜜蜂的生物學特點來說, 可能很多朋友最感興趣的就是蜜蜂的交配,因為蜜蜂是一種可以進行三種生殖方式的昆蟲,如果沒有進行交配,蜂王同樣可以進行孤雌生殖,產下未受精卵,還可以正常的發育成雄蜂;如果蜂王經過了交配,則根據巢房的大小產下受精卵或者未受精卵,雖然蜂王只產下兩種蜂卵,但是由於蜜蜂的級型分化,未受精卵又因為巢房的不同和食物的不同分化為工蜂和蜂王,形成了我們今天常說的三型蜂。

在提到蜂王交配的問題的時候,這裡面也是充滿奧秘,比如蜂王交配的時候需要在空中進行,避開工蜂活動範圍;蜂王與雄蜂交配的時候並不是只與一隻雄蜂交配,而是與多隻雄蜂交配,存儲精子以後只要產卵就終身不再交配,如果不是逃群或者分家,蜜蜂也不會離開蜂窩,終身在蜂群中度過。

殘忍的交配方式

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蜜蜂在交配的時候,只要有機會與蜂王交配的雄蜂,交配完成就死亡,而且死相還不是那麼美觀,因為雄蜂的死亡,是生殖器被蜂王尾部夾住硬扯下來的,所以雄蜂死亡的時候,不但生殖器被扯斷,還會連同部分內臟給拉出來,可以說是相當的殘忍,但是話又說回來,雄蜂不會採蜜不會哺育幼蟲,食量還非常驚人,除了交配之外毫無作用,所以在蜂王交配完成以後用夾住雄蜂生殖器的方式結束了雄蜂的性命,實際上對蜂群來說是有利的,因為蜂王是交配後存儲精子就不再交配,可見這對於蜂群中的消耗起到了一定作用,可別小看,一隻雄蜂相當於至少3隻工蜂,這對於蜂群來說減輕了不少負擔。

蜂王不與本群雄蜂交配

說起蜂王的交配,我們又不得不說說蜜蜂的分家。蜜蜂在分家之前是有先兆的,比較常見的現象是蜜蜂採蜜積極性下降,蜂群中儲蜜多,幼蟲多,蜂王產卵減少甚至停止產卵,蜂群裡面出現較多的黑蜂,蜜蜂在蜂箱門口結團成為八字鬍須狀,這些都是蜜蜂即將分家的先兆,在蜜蜂養殖中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蜜蜂的分蜂熱。

在上面蜂部落小編提到了一個黑蜂現象,一般在正常情況下,蜂群中並不會出現很多的黑蜂,只有在蜜蜂要分家或者蜂群中的蜂王還沒有交配的情況下,蜂群中才會出現較多的黑蜂,所以這種現象在南方地區比較常見的時間就是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

清明節前後這個時間,蜜蜂越冬已經結束,油菜花流蜜期已經結束或者接近尾聲,蜂群得到了恢復,而且蜂群中有充足的食物,未來的時間還有較多輔助蜜源,這是蜜蜂增殖的最佳時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候有很多蜜蜂分家。

其實這裡我們所謂的黑蜂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雄蜂。在過去由於我們很多朋友對蜜蜂不了解,認為每個蜂群中的蜂王,都是和本群的雄蜂交配的,甚至很多朋友認為這個過程是在蜂箱中完成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個事實被推翻,研究人員通過現代化的設備觀察到了蜜蜂在空中交配的實際情況,知道了蜂王的交配並不是在蜂箱中完成,而是在空中完成,且距離蜂箱較遠,遠的甚至超過10公裡,高度還是工蜂無法到達的高度,可見蜂王與雄蜂的愛情,還是挺隱秘的,不然那蜂箱裡面工蜂數量一般也是幾萬隻,雖然說蜂王和雄蜂都是昆蟲,但是總是有那麼一點點難為情吧,似乎動物也會害羞。

動物會不會害羞咱先不說,我們現在來說說雄蜂的問題。蜂王與雄蜂交配的時候,這個過程是蜂王釋放性外激素來吸引雄蜂進行的,更為奇特的是,這些被蜂王吸引的雄蜂,與蜂王之間並不存在血緣關係,也就是說,蜂王在空中交配的這個過程,實際上並沒有自己所在蜂群中的雄蜂參與。而自己所在蜂群中的雄蜂,與其他蜂群的蜂王進行了交配。

很神奇吧!這是一個非常科學的避免近親繁殖方式,這可比咱們人類知道的時間早多了,不過這裡又出問題了,既然蜂群中的蜂王不與本群的雄蜂交配,那麼蜂群中的工蜂為什麼又要培育雄蜂呢?

工蜂培育雄蜂的意義

雖然說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但是並不是說工蜂培育雄蜂就沒有意義了,其實意義同樣巨大,我們現在來看一下。

第一:達成了一種物種間的和諧

表面上看起來蜜蜂是以蜂群作為單位,但是對於雄蜂來說要求比較特別,雄蜂可以可以自由進入任何一個需要雄蜂的蜂群,這無疑給需要雄蜂的蜂群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其實每個蜂群都有可能會缺少雄蜂,如果每個蜂群都不培育雄蜂的情況下,蜜蜂通過相互培育雄蜂的方式,達到了蜜蜂的雜交,暗中的形成了一種物種間的和諧。

第二:避免外界雄蜂不足

雖然說蜂王就算沒有交配也具備產卵能力,但是只會產未受精卵,在一個蜂群中,生產主要是工蜂負責的,可見沒有交配過的蜂王,就算能產卵,實際上也是廢的。

如果蜂王出房的時候外面沒有雄蜂,自己的蜂群也沒有培育雄蜂,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導致無法交配,但是如果外界沒有雄蜂,本群有雄蜂,雖然這是近親繁殖,但是不至於蜂群毀滅,所以說這裡培育的雄蜂,有一種預備的感覺,如果蜂王能在外面交配則交配,不能則與本群雄蜂交配。從這點來看,蜜蜂還是非常聰明的。

蜂王遠程競逐交尾的利用

由於蜂王要儘量的避免與本群的雄蜂交尾,所以蜂王的交尾,通常採用的是飛行競逐的方式,從大量的雄蜂中選擇最優質的雄蜂進行交配,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雄蜂基因的優質。

對於蜜蜂的這種交配方式,其實是比較好的,在過去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培育了各種各樣的雜交種,但是就是無法培育蜜蜂的雜交種,主要就是因為蜜蜂的交配並不是和其他動物一樣在地面進行,而是在空中進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蜜蜂的基因難以受到人為的幹擾,要不是現在的科學技術發達,我們也還難以改變蜜蜂的基因。

其實從蜂王的這種交配方式我們已經可以發現,如果我們在養殖蜜蜂的蜂場培育雄蜂又培育蜂王,其實這種培育方式並不科學,首先是一個蜂場可能出現不同蜂群間的雜交,慢慢的整個蜂場的蜜蜂就變成了一個祖宗,出現近親繁殖的危險。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處女王的遠交習性,在處女王快要交配的時候,與其他蜂場形成合作,比如其他蜂場培育雄蜂的時候,我們培育蜂王,然後等到其他蜂場培育蜂王的時候,我們又幫助人家培育雄蜂,這樣就形成了一種自然的雜交,避免了近親繁殖的發生。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蜂王不與本群雄蜂交配,工蜂為什麼還要培育雄蜂的全部內容,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數萬隻工蜂的蜂群,為何沒有一隻工蜂與雄蜂「偷情」?做雄蜂真難
    蜜蜂在兩種不同的生殖方式下,產下了兩種不同的蜂卵,又形成了我們熟悉的三型蜂,成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蜂王、工蜂、雄蜂構成的蜜蜂世界。蜂群中的三種蜜蜂各司其職,每種蜜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身體器官也得到更加明顯的發育,導致蜜蜂不管是進行怎麼樣的活動,體現在人們面前的都是「專業」,產卵的蜂王「專業」產卵,管理這個蜂群的工蜂「專業」管理,負責提供蜂群雄性基因的雄蜂則「專業」交配,在這種科學的布局下,蜂群的發展打破了單一的繁殖而形成了以群體為單位的繁殖方式,可以說讓人類也感覺佩服。
  • 當蜂群失去蜂王以後,全體工蜂做的一個決定,堪稱識大體顧大局
    現在的設備可以很清晰的觀察到蜂王婚飛交配的全過程,蜂王交配的時候並不是和一隻雄蜂交配,而是與多隻雄蜂進行交配,而交配的過程,實際上是存儲了這些雄蜂精子的一個過程,當蜂王存儲夠充足的雄蜂精子以後,蜂王便不會再次交配,而是一直使用這些精子,直到死亡。
  • 蜂群失王后工蜂做的2件傻事,足以證明蜂王在蜂群中的地位
    ,其餘的都是工蜂,後來才發現,原來蜂群是一個母系氏族的社會,蜂群中的確大部分是都雌性蜜蜂,但是真正能夠正常產卵,繁殖後代的,其實只有蜂王,工蜂雖然是雌性,但是生殖器發育不完善,雖然在蜂群中數量最大,但是卻不是一個蜂群中的繁殖者,而是一個蜂群中的工作蜂,除了工作之外,他們並不參與繁殖問題,反而蜂王與雄蜂,主要的職責就是繁殖,這種明確的分工,構成了我們看到的社會化的蜜蜂群居社會
  • 工蜂能決定蜂王生死,工蜂與蜂王,哪個更重要?真相是這樣的
    在蜂王被證實為蜂群中唯一的一隻正常產卵母蜂以後,三型蜂的概念被廣大的養蜂人所熟知,知道了一個蜂群中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種蜜蜂,尤其是隨著養蜂人的文化水平不但提高,新一代的養蜂人還知道三型蜂的產生方式,知道了蜜蜂是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蜂王與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雄蜂屬於」無父之子「,是蜜蜂孤雌生殖的產物,與蜂王是否授精沒有直接關係。
  • 蜂群中,很多蜜蜂的顏色開始發黑,這難道是工蜂老化了?
    因此,小編就要教大家來辨別什麼樣的蜜蜂才是老弱的工蜂。有些人認為蜂群的內部一些蜜蜂的體色變黑,就意味著工蜂正在老化。甚至許多養蜂人會擔心黑蜜蜂會出現在自己飼養的蜂群中,有些人甚至認為黑蜂都是雄蜂,如果雄蜂的數量增多,那麼這個蜂群就會出現分蜂的現象。不過小編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蜜蜂交配區域每天有大量雄蜂集結,空中真的存在這樣的區域嗎?
    提到雄蜂,我們都知道,雄蜂就是一個蜂群中的雄性蜜蜂,屬於雄性基因的提供者,在蜂群中除了交尾之外,雄蜂在蜂群中毫無用途,所以不管是養蜂人還是蜂群中的工蜂,只要蜂王已經交配,雄蜂在蜂群中都不受待見。可以說在蜂群中雄蜂最快活的時間就是在分蜂期的,時候,這個時候蜜蜂都在分蜂,所以蜂場中會有大量的處女王出現,由於這時候雄蜂肩負起了遺傳下一代的責任,不管是養蜂人還是蜂群中的工蜂,對雄蜂都會網開一面,並不會消滅雄蜂, 反而會更加照顧,所以這個時候雄蜂在蜂群中可以說是真正的像一個「父親」。
  • 工蜂會為蜂王「養老送終」,為何卻對雄蜂趕盡殺絕?蜜蜂也認親戚
    蜂王的死亡蜜蜂的世界是殘酷的,蜂王在蜂群中的唯一作用就是產卵,雖然說蜂王的死亡有點悲涼,但是如果把這種死亡方式當成是一種「習俗」,也算是老有所終了,就像咱們人類的葬禮一樣,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對於蜂王來說,自然死亡的蜂王,並不會遭受工蜂的屠殺、也不會遭受工蜂的驅逐,簡單說就是本群的工蜂,不會對本群的蜂王痛下殺手,哪怕這隻蜂王已經沒用,最多就是不管。
  • 蜂王與工蜂,誰才是一個蜂群中真正的王者?養蜂人講了實話
    其實工蜂在一個蜂群中的權利是非常大的,應該說蜂王的權利要遠遠小於工蜂,只是工蜂的個頭沒有蜂王那麼大。工蜂除了不會交尾和產卵,整個蜂群中的發展和衰弱以及是否逃走和是否分蜂都是工蜂決定的,除了生產活動的決定之外,工蜂還決定了一個蜂群中所有蜜蜂的生死,包括了雄蜂和蜂王,所以工蜂的權利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小,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工蜂才是一個蜂群中真正的王者。
  • 如何區分馬蜂蜂王、雄蜂、工蜂?養蜂人告訴你方法
    導讀:關於馬蜂蜂王和雄蜂以及工蜂怎樣區分的問題,首先我們把上面三種蜜蜂叫做蜂群中的三型蜂,馬蜂也是社會化群居的生物,生活方式與蜜蜂相似,上面提到的蜂王、雄蜂、工蜂其實就是一個蜂群中的三型蜂,在馬蜂的蜂群中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職蜂,實際上我們說的職蜂就是工蜂,所以我們這裡就按照工蜂來分析,不提職蜂問題
  • 越冬蜂群裡出現雄蜂,你的蜂群正面臨4大問題,3個不是好事
    雄蜂在一個蜂群中並不是必須的,這主要是因為蜜蜂的特殊交配方式,因為蜂王一生交配的時間只有幾天的時間,交配完成後的蜂王就不會再次交配,存儲的精子足以供給終身使用。由於蜜蜂是一種嚴格分工的昆蟲,不同級型的蜜蜂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來演化出不同的器官,而雄蜂作為蜂群中雄性物質的提供者,其除了有利於遺傳後代之外,其他的生產器官已經消失,導致雄蜂在蜂群中的作用,除了交配之外毫無用途,所以說理論上只要蜂王交配完成,雄蜂存在的意義就是預防突然失王,但是這種情況對於雄蜂的數量要求非常低,而冬季的時候蜜蜂需要大量的食物,雄蜂沒有任何價值,食量大,所以被工蜂驅逐。
  • 為什麼雄蜂與蜂王交配完就會死亡?
    來自不同蜂巢的大量雄蜂有助於確保遺傳多樣性,並降低蜂王與自己後代交配的可能性當她在蜂巢中產卵時,大多數蜂房的大小都適合雌性工蜂,在這些蜂房產下的卵受精後,就會繁育出工蜂(雌性),當她遇到稍微大一點的、專為更大的雄蜂設計的蜂房時,她會在沒有受精的情況下產卵,這使它成為雄性。
  • 蜂王的作用及如何科學培育
    蜂王在蜂群中的作用 在三型蜜蜂中,蜂王的個體比較長大,胸部寬闊,腹部粗長,形態和色澤與工蜂和雄蜂不同。蜂王經常由一些侍衛工蜂環護著,不時得到蜜蜂的飼喂,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它是蜂群的統治者,直到17世紀以後,巴特勒、許旺莫丹等人確定它的性別是雌性後,逐漸才被人們普遍接受。蜂王專司產卵,是蜂群中其他成員的母親,壽命3~5年。工蜂是蜂王產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在活動季節只能生活幾周。假如沒有蜂王每天產卵,沒有新羽化的幼蜂更替衰老死亡的工蜂,蜂群就不可能長期生存。
  • 作為蜂群的雄性,雄蜂為什麼沒有蟄針擔負護巢職責?
    蜂群是由一個蜂王,成千上萬的工蜂和少量雄蜂組成的,工蜂和蜂王是雌性蜂,雄蜂是唯一的雄性蜂。這裡就又讓人奇怪了,蟄針是保護蜂巢的,作為蜂群的雄性,為什麼就沒有蟄針呢?保護家園的工作不是應該有雄性來完成嗎?說到雄蜂,確實是個窩囊廢,除了交配的作用,根本沒有雄性的力量。
  • 出現雄蜂侍衛圈,蜂群可能面臨3大問題,老師傅告訴你如何應對
    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發現,如果蜂群中的雄蜂像蜂王一樣被工蜂形成了侍衛圈,一般都是蜂群中發生了問題,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一般有3種情況可能出現蜂群中的雄蜂被工蜂形成侍衛圈,現在就分享給大家,覺得有用,別忘了點個讚,本章內容包括下面幾個重點。
  • 工蜂生殖器發育不完善無法交配,人工授精能讓工蜂正常產卵嗎?
    ①成長的位置不同:一般來說,現在培育蜂王的方式除了蜜蜂自然培育之外,還可以進行人工培育,其實方法都是一個原理,所以我們這裡只說自然狀態下蜜蜂培育蜂王。工蜂在正常的蜂群中由於受到蜂王信息素的抑制,一般工蜂的卵巢並不會發育,但是這並不是一個永久的過程, 如果蜂群中蜂王信息素不足,失去蜂王等情況下,工蜂的卵巢就有可能發育,也會進行正常的產卵,但是由於工蜂是沒有經過交配的雌性蜜蜂,產卵的過程實際上和蜂王是一個道理,也只會產未受精卵。
  • 圍著蜂王的蜜蜂,都是蜂王的「丫鬟」,專家:也有可能是「打手」
    ,而是一隻雌性,且是蜂群裡面唯一一隻可以正常產卵的蜜蜂,所以關於蜂王的說法,在後來的著作或者不同的國家,專業人士更形象的給了蜂王另外幾個稱呼,比如蜂后、產卵母蜂、母蜂等等,這些名稱很顯然已經把蜂王當成了雌性。
  • 雄蜂幹得最壞的一件事,秋季不處理,蜂群活不過冬天
    說起雄蜂,相信我們養蜂人都不陌生,在三型蜂中除了蜂王之外個頭最大的就是雄蜂了。由於蜂群的分工合作,導致雄蜂雖然個頭比工蜂要大,但是在蜂群中卻不是工蜂的對手,首先是雄蜂已經不再具備工蜂那樣強有力的攻擊武器,其次是雄蜂的數量遠遠不如工蜂,導致雄蜂在蜂群中除了與處女王交配之外,似乎並沒有其他用途。
  • 中蜂蜂王變老的時候,工蜂會殺死蜂王嗎?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對於蜂王來說,不管是中蜂蜂王還是意蜂蜂王,蜂王老了以後工蜂都是不會殺死蜂王的,只是對蜂王進行交替,整個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第二:培育新王當工蜂感覺蜂王產下的未受精卵增多,蜂王物質不足的時候,工蜂就不受蜂王物質的控制,開始培育新的蜂王。整個過程大致是工蜂先建造王臺,由於這種王臺是用來更換蜂王的,並不像分蜂王臺那樣蜂群會發生分蜂,而是出現新老王同巢的現象,也是在自然狀態下唯一一種蜂群中會出現兩隻蜂王的情況。
  • 揭秘蜂群中的工蜂叛變,真假蜂王各自為政,堪稱昆蟲版戰國七雄
    蜜蜂是無脊椎動物中社會化群居程度最高的昆蟲,其生活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有著明確的分工,這種等級制度和分工與蜜蜂的三型蜂相適應,可以說蜂群中的三型蜂的產生,實際上就是蜜蜂社會化分工合作的結果,三型蜂的分工讓蜂群向著最有利於種族發展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可以以犧牲蜂群中任何一個級型和任何日齡的蜜蜂作為代價,比如蜂群中的工蜂淘汰老王,驅逐和屠殺雄蜂
  • 蜂王不用交配也能正常產卵,雄蜂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作用也不小
    對於有養蜂經驗的朋友來說,細心的朋友可能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蜂王的產卵,與蜂王是否交配並沒有直接關係,而且蜂卵的孵化也與蜂王是否進行交配沒有直接關係,一句話,蜂王是在沒有經過交配的情況下,也能正常產卵,且卵可以正常孵化的昆蟲。這就讓很多朋友不解了,既然蜂王可以在沒有經過交配的情況下產卵,且可以正常孵化,那麼雄蜂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