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蜂群中的工蜂叛變,真假蜂王各自為政,堪稱昆蟲版戰國七雄

2020-09-22 蜂部落

說起蜜蜂我們都不陌生,蜜蜂居住在石洞中或者泥洞中以及土洞中,一句話,只要是適合居住的洞穴,蜜蜂都有可能居住。蜜蜂屬於典型的穴居動物,從表面上看,我們只看到蜜蜂有序的採集和防禦工作,只看到蜜蜂的勤勞,但是在蜜蜂幾十升的洞穴中,發生著類似我們人類一樣的故事。

蜜蜂是無脊椎動物中社會化群居程度最高的昆蟲,其生活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有著明確的分工,這種等級制度和分工與蜜蜂的三型蜂相適應,可以說蜂群中的三型蜂的產生,實際上就是蜜蜂社會化分工合作的結果,三型蜂的分工讓蜂群向著最有利於種族發展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可以以犧牲蜂群中任何一個級型和任何日齡的蜜蜂作為代價,比如蜂群中的工蜂淘汰老王,驅逐和屠殺雄蜂,在外界缺蜜的時候工蜂拖子,老齡工蜂的偵察蜜源的時候先吃等等。

從蜜蜂的生活來看似乎我們找不到蜜蜂社會化群居中嚴酷的制度執行目標是啥,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蜜蜂全部的生活,實際上蜜蜂所有的行動最終都指向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有利於蜂群更好的生存下去,這就是蜜蜂殘酷的生活的秘密吧。

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只要蜂群中有一隻蜂王存在,這樣的蜂群秩序才不會亂,但是如果蜂群中的蜂王劣質,或者蜂群中沒有蜂王,則蜂群就會混亂,甚至滅群。今天蜂部落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就是關於一個蜂群中沒有了蜂王以後的故事,失去蜂王的蜂群,一旦「戰事」拉開,就算再次引來蜂王也未必成功。

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戰亂年代,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有名的關於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的故事數不勝數,而今天蜂部落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蜂群中的這場工蜂叛變,可以說算是昆蟲版的戰國七雄。

天下三分

對於一個正常的蜂群來說,只要有蜂王存在,則蜂群中就有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分工,蜜蜂按照各自的任務進行著自己的工作,它們或者相互協調,或者獨立完成,最後都會有序的把蜂群中需要做的工作做完,這些工作都是在一個蜂群結構完整的情況下,在蜂群中蜂王信息素、工蜂信息素、雄蜂信息素以及幼蟲信息素的指導下完成,可以說是有條不紊,公私分明。

在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句話:「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對於人類的世界來說,如果歷史變遷,無非就是皇家出了問題,雖然說蜜蜂的世界有著嚴密的管理制度,但是也難免出現蜂王意外死亡或者失去的情況,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其實蜂群內部的情況也類似於古代的皇族,首先是尋找蜂群中的「皇位&FFFB00; --tt-darkmode-bgcolor: 9A9A9A; --tt-darkmode-color: FFFB00; --tt-darkmode-bgcolor: #D9D500;">有效」勤王「的方法

關於工蜂產卵現象一直是蜜蜂養殖中養蜂人害怕,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在實際養殖中其實我們是有辦法輔助我們誘入的蜂王的,因為想要篡位的工蜂畢竟不是蜂王,一般時間長了有了正常蜂王工蜂都會被壓下去,但是如果時間過長,也容易給我們的蜂群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對於蜂群中已經有工蜂嚴重產卵的這種情況,不但需要及時誘入蜂王,還需要我們及時的讓我們誘入的蜂王產卵,因為在一個蜂群中,當蜂群中幼蟲過多的情況下,產卵的工蜂分泌的蜂王物質也會減少,卵巢也會萎縮,原因在於產卵工蜂產卵的關鍵是蜂王漿無法分泌出去,導致體內營養過剩,卵巢發育,出現蜂王特徵。

鑑於工蜂產卵的實際情況,我們不難找到」勤王「的方法,首先必然是消耗工蜂體內的飼料,如何消耗呢?飢餓可以消耗工蜂體內營養,蜜蜂幼蟲可以消耗工蜂體內營養,優質蜂王可以抑制工蜂卵巢發育。這樣下來我們就不難找到」勤王「的辦法;首先是清理掉蜂群中所有的工蜂產下的蜂卵和幼蟲,其次是讓工蜂飢餓,只要不餓死,餓個半死,然後對蜂群中調入卵蟲脾和少量糖脾,繼續消耗產卵工蜂體內的營養,然後介入優質的蜂王,讓蜂群中充滿蜂王信息素,這樣對於我們營救工產蜂群有著不小的作用

當然,工蜂產卵的蜂群是否還有救,或者說是否有必要救,我們主要看蜂群中剩餘的工蜂數量,如果工蜂數量夠多,則可以營救,因為一個蜂群中的工蜂, 每一隻都是蜂群的生產力,如果蜂群中的工蜂已經死光光,這樣的蜂群拯救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如果不小心讓這些雄蜂與正常的蜂王交配,還會影響下一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把火滅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蜜蜂世界的真假蜂王大戰的相關內容,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工蜂產卵是對蜂王的叛變嗎?它其實只是想拯救蜂群
    還記得早年養蜂的時候,當時蜂場還沒有條件,自己也不懂如何人工育王,也就無法及時為蜂群介入新王,時有遇到蜂群出現工產的現象。特別是在有王群中發現了工蜂產卵,又或是失王群中遲遲不肯接受新王,總是能聽見蜂場師傅不由地感嘆,這工蜂謀朝篡位的心思太過沉重,沒救了。不過對於工蜂產卵,筆者卻持有另一種看法:那是工蜂為了拯救蜂群在做最後的掙扎!
  • 蜂群失王后工蜂做的2件傻事,足以證明蜂王在蜂群中的地位
    總是對蜂群的危機有著時刻的應對方法,由於工蜂和蜂王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其實差別就在於蜂王住在王臺裡,出房前都是以蜂王漿為食,而工蜂住在工蜂巢房裡,只有在幼蟲期前3天以蜂王漿為食。所以說,當工蜂發現蜂群中的蜂王死亡以後,其實做出的選擇有兩個,一個是蜂群中有幼蟲,一個是蜂群中沒有幼蟲。
  • 蜂王與工蜂,誰才是一個蜂群中真正的王者?養蜂人講了實話
    如果以我們人的觀點來說,蜂群中的王者蜂部落認為蜂王和工蜂都可以算作王者,只要是從他們的分工來看這個問題的。蜂王為什麼可以算作王者?這是沒有毛病的,蜂王依靠蜂王物質來影響整個蜂群,讓工蜂有序的進行生產活動,而蜂王則為整個蜂群的後代產下大量的蜜蜂,從這點來說,蜂王的確是一個蜂群中的王者,但是如果從蜜蜂的習性上來說,其實蜂王的權利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反而工蜂的權利更大,我們再看看工蜂。工蜂為什麼可以作為蜂群中的王者呢?
  • 當蜂群失去蜂王以後,全體工蜂做的一個決定,堪稱識大體顧大局
    這些蜜蜂並不是完整的一個家族,他們的之間的血緣關係就比較複雜了,很顯然,在多隻雄蜂與蜂王交配的情況下,蜂王和它的後代的親屬關係都是0.5,而蜂群中全同胞工蜂之間的親屬關係則為0.75。這樣下來,當一個蜂群中面臨培育蜂王的時候,實際上工蜂面臨選擇親屬關係為0.5、0.75、0.25三種親屬關係的幼蟲和卵來培育新王,由於蜂王產下的卵和自己的親屬關係都是0.5,相當於不管選擇哪個幼蟲和卵來培育蜂王,從遺傳的概率的角度來說,蜂王都是無所謂的,反而是有著上面幾種親屬關係的工蜂,可能面臨著「王族」的選擇,因為這些這些親屬關係的工蜂,可能為了讓自己的基因得到遺傳,都會拼命的將自己的全同胞姐妹培育成蜂王
  • 工蜂能決定蜂王生死,工蜂與蜂王,哪個更重要?真相是這樣的
    在蜂王被證實為蜂群中唯一的一隻正常產卵母蜂以後,三型蜂的概念被廣大的養蜂人所熟知,知道了一個蜂群中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種蜜蜂,尤其是隨著養蜂人的文化水平不但提高,新一代的養蜂人還知道三型蜂的產生方式,知道了蜜蜂是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蜂王與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雄蜂屬於」無父之子「,是蜜蜂孤雌生殖的產物,與蜂王是否授精沒有直接關係。
  • 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工蜂培育雄蜂幹啥?不同蜂群間也有默契
    蜜蜂與人類的密切關係表面上看起來蜜蜂似乎就為我們人類提供了蜂產品,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蜜蜂的生活,其實蜜蜂給我們提供的,遠遠不只蜂產品那麼簡單,因為蜜蜂在為我們提供蜂產品的同時,蜜蜂也是自然界中授粉最多的昆蟲,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植物都需要蜜蜂授粉,所以蜜蜂間接的影響到我們人類的存亡。
  • 蜜蜂族群中的「蜂王」、「雄蜂」和「工蜂」的區別!
    蜜蜂:蜜蜂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人工馴養資源昆蟲,市面上常見的蜂蜜,都是由人工飼養的蜂蜜釀造加工製成的,而在蜂農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幫助蜜蜂族群的擴大和發展。當然,餵養蜜蜂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學會區分蜜蜂族群中的「蜂王」、「雄蜂」和「工蜂」!下面,就和編編一起來看看吧!
  • 數萬隻工蜂的蜂群,為何沒有一隻工蜂與雄蜂「偷情」?做雄蜂真難
    蜂群中的三種蜜蜂各司其職,每種蜜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身體器官也得到更加明顯的發育,導致蜜蜂不管是進行怎麼樣的活動,體現在人們面前的都是「專業」,產卵的蜂王「專業」產卵,管理這個蜂群的工蜂「專業」管理,負責提供蜂群雄性基因的雄蜂則「專業」交配,在這種科學的布局下,蜂群的發展打破了單一的繁殖而形成了以群體為單位的繁殖方式,可以說讓人類也感覺佩服。
  • 如果蜂王死了,剩下的幾百隻蜜蜂會怎麼做?大難臨頭各自飛?
    我們都知道蜜蜂是非常有組織結構的一種昆蟲,很久之前就有人工養蜂的行為了,所以人們對蜜蜂的社會結構和運轉情況也算是有所了解,一個蜂群最重要的就是蜂王,也就是所有工蜂的媽媽,一隻專門負責產卵的雌蜂,一般情況下蜂王的壽命只有3-5年,如果蜂王死了,剩下的幾百隻蜜蜂會怎麼做呢?
  • 工蜂!蜂群中的"勞模",精通「十八般武藝」,對蜂群的貢獻巨大
    繼上篇介紹雄蜂的文章之後,本篇要講到的自然是&34;的工蜂。在一個蜂群中,工蜂的數量成千上萬,它們負責蜂群內除產卵以外的所有工作。其數量雖多,但蜂群的秩序可以說是絲毫不亂,井井有條。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工蜂之間明確的分工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於人類社會依才分工,工蜂之間的分工是嚴格按照日齡來具體安排的。每隻工蜂一生的工作都不是簡單的一種,而是會隨著日齡的變化而變化。
  • 侍衛蜂舔舐蜂王的行為不僅是服侍,還是在散布控制工蜂的「魔咒」
    雖然說蜂王只不過是發育完成的雌性蜂,在蜂群裡只不過是個產卵機器,但年輕強盛的蜂王在蜂群裡確實享有王者的待遇,蜂王所到之處工蜂就會紛紛讓路,蜂王的身旁總會有環繞追隨的工蜂,這些年輕的工蜂不斷觸碰,舔舐蜂王,似乎在表達無限的忠誠和敬意。這裡就有個疑問了,蜜蜂作為昆蟲,難道還會有什麼儀式來表達衷心嗎?到底是什麼原因驅使蜜蜂有這樣的行為呢?
  • 即將死亡的工蜂,在蜂群滅亡前創造的一個奇蹟,過程驚心動魄
    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一個蜂群中是有一隻蜂王的,如果蜂王死亡了,除非蜂群中有小幼蟲,否則要不了幾天蜂群就會進入工蜂產卵階段,大量的工蜂開始產卵,整個蜂群直接混亂,巢房裡面全是未受精卵,工蜂的數量減少,雄蜂數量增加,最後如果沒有奇蹟發生,蜂群就只有滅亡。
  • 中蜂群應激性工蜂產卵的預防和處理
    工產,是養蜂術語,是工蜂產卵的簡稱,說明白點就是工作(職蜂)蜂產卵,非蜂王產卵,這些卵是不能發育成工作蜂的,只能成為雄蜂,長此下去蜂群必垮!工產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應激性」工蜂產卵,何為應激?當危險或意外事件發生的過於突然,使人或動物失去正常判斷能力而作出的非正常且錯誤的應對方式。
  • 原來工蜂也會產卵,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到底有何區別?
    老蜂農都知道,不僅蜂王會產卵,其實工蜂也是會產卵的,並且產卵的工蜂壽命還能長達兩三年之久,所以只要工蜂產卵的蜂群沒有人工介入,那麼這群蜂即使有子也是只能滅亡,為什麼這麼說?下面我就給大家分析下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的區別,聽完後你就明白了。
  • 它是蜂群中的"懶蜂",也是蜂王的「新郎」,但幸福卻只有30天
    一直以來蜜蜂都被視作勤勞的象徵,無論是在教科書中還是在老師家長對孩子的諄諄教誨中,蜜蜂可以說都是被作為正面教材來教育孩子的。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是勤勞的,蜜蜂群中也會有&34;(雄蜂)出現。要知道每個蜂群裡都不是只有簡簡單單一種蜂,一個完整的蜂群由一隻蜂王、上千上萬隻工蜂和少量雄蜂組成。蜂王在蜂群中專司產卵一職,此外不負責任何工作。
  • 蜂群中,很多蜜蜂的顏色開始發黑,這難道是工蜂老化了?
    如果有太多死去的老峰,並且同時又沒有足夠的幼蜂來補充它們,整個蜂群都會崩潰。若是養蜂人遇到了這種情況,那麼這個蜂群是肯定發展不起來了。許多人發現,有時候蜂群中的蜜蜂會轉變成黑蜂,認為蜂群中黑蜂的出現代表了大量工蜂的老化。這種觀點正確嗎?這些黑蜂又是從哪裡來的?首先就是要確定這個蜂群是否已經走向衰退,就可以確定這個蜂群裡是否有許多老齡化的工蜂了。
  • 意蜂群培育中蜂王臺,「引漿」的操作工作,養蜂人看來多此一舉!
    俗稱藉助意蜂群培育中蜂王臺的方法,其實,就是藉助意蜂群進行「引漿」的過程中,什麼是「引漿」?這裡給大家分享人工育王的一個重要技巧,育王框上的王臺基經過工蜂清理之後,接著就會開始進行人工移蟲的操作,為了提高蜂群對幼蟲的接受率,養蜂人使用引漿筆和蜂王漿,在王臺基底部引入少量的蜂王漿,能夠提高幼蟲的接受率。那麼,意蜂群中培育中蜂王臺能不能行呢?
  • 蜂群中的蜂王「侍衛圈」,為啥有時有有時無?與2個因素有關
    說起蜜蜂相信我們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對於一個蜂群來說,可能最讓我們很多朋友好奇的就是蜂群中的蜂王,在很多朋友的眼中,蜂群中的蜂王是至高無上的,就像咱古代人類中的皇帝一樣,只不過蜜蜂的社會並不是父系氏族社會,而是母系氏族社會,蜂王是一個蜂群的母親,整個蜂群中的蜜蜂,都是蜂王的「子民」。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很多朋友認為整個蜂群都是在蜂王的控制之內,蜂王統領著整個蜂群。
  • 中蜂有意飛逃,上防逃片工蜂卻殺死蜂王,為啥?養蜂人給你分析
    關於中蜂有意飛逃,安上防逃片蜂王被咬死是什麼原因,蜂部落認為這並不是蜂群飛逃的現象,最大的可能是蜂群發生了自然分蜂,我們上了防逃片阻止了蜂王飛走,導致蜂群中出現了多隻蜂王。在正常情況下,本群的工蜂是不可能殺死蜂王的。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
  • 中蜂蜂群中為啥會出現黃色工蜂?弄清蜂王交尾原理,答案自在其中
    關於中蜂蜂群中有純黃色的工蜂是怎麼回事的問題,其實不管是什麼原因引發的,只要工蜂是正常的,我們都可以不用管,而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蜂群中蜜蜂出現純黃色也是正常現象,而且還有可能是突然出現這種現象一段時間,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