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蜜蜂我們都不陌生,蜜蜂居住在石洞中或者泥洞中以及土洞中,一句話,只要是適合居住的洞穴,蜜蜂都有可能居住。蜜蜂屬於典型的穴居動物,從表面上看,我們只看到蜜蜂有序的採集和防禦工作,只看到蜜蜂的勤勞,但是在蜜蜂幾十升的洞穴中,發生著類似我們人類一樣的故事。
蜜蜂是無脊椎動物中社會化群居程度最高的昆蟲,其生活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有著明確的分工,這種等級制度和分工與蜜蜂的三型蜂相適應,可以說蜂群中的三型蜂的產生,實際上就是蜜蜂社會化分工合作的結果,三型蜂的分工讓蜂群向著最有利於種族發展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可以以犧牲蜂群中任何一個級型和任何日齡的蜜蜂作為代價,比如蜂群中的工蜂淘汰老王,驅逐和屠殺雄蜂,在外界缺蜜的時候工蜂拖子,老齡工蜂的偵察蜜源的時候先吃等等。
從蜜蜂的生活來看似乎我們找不到蜜蜂社會化群居中嚴酷的制度執行目標是啥,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蜜蜂全部的生活,實際上蜜蜂所有的行動最終都指向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有利於蜂群更好的生存下去,這就是蜜蜂殘酷的生活的秘密吧。
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只要蜂群中有一隻蜂王存在,這樣的蜂群秩序才不會亂,但是如果蜂群中的蜂王劣質,或者蜂群中沒有蜂王,則蜂群就會混亂,甚至滅群。今天蜂部落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就是關於一個蜂群中沒有了蜂王以後的故事,失去蜂王的蜂群,一旦「戰事」拉開,就算再次引來蜂王也未必成功。
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戰亂年代,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有名的關於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的故事數不勝數,而今天蜂部落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蜂群中的這場工蜂叛變,可以說算是昆蟲版的戰國七雄。
對於一個正常的蜂群來說,只要有蜂王存在,則蜂群中就有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分工,蜜蜂按照各自的任務進行著自己的工作,它們或者相互協調,或者獨立完成,最後都會有序的把蜂群中需要做的工作做完,這些工作都是在一個蜂群結構完整的情況下,在蜂群中蜂王信息素、工蜂信息素、雄蜂信息素以及幼蟲信息素的指導下完成,可以說是有條不紊,公私分明。
在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句話:「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對於人類的世界來說,如果歷史變遷,無非就是皇家出了問題,雖然說蜜蜂的世界有著嚴密的管理制度,但是也難免出現蜂王意外死亡或者失去的情況,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其實蜂群內部的情況也類似於古代的皇族,首先是尋找蜂群中的「皇位&FFFB00; --tt-darkmode-bgcolor: 9A9A9A; --tt-darkmode-color: FFFB00; --tt-darkmode-bgcolor: #D9D500;">有效」勤王「的方法
關於工蜂產卵現象一直是蜜蜂養殖中養蜂人害怕,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在實際養殖中其實我們是有辦法輔助我們誘入的蜂王的,因為想要篡位的工蜂畢竟不是蜂王,一般時間長了有了正常蜂王工蜂都會被壓下去,但是如果時間過長,也容易給我們的蜂群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對於蜂群中已經有工蜂嚴重產卵的這種情況,不但需要及時誘入蜂王,還需要我們及時的讓我們誘入的蜂王產卵,因為在一個蜂群中,當蜂群中幼蟲過多的情況下,產卵的工蜂分泌的蜂王物質也會減少,卵巢也會萎縮,原因在於產卵工蜂產卵的關鍵是蜂王漿無法分泌出去,導致體內營養過剩,卵巢發育,出現蜂王特徵。
鑑於工蜂產卵的實際情況,我們不難找到」勤王「的方法,首先必然是消耗工蜂體內的飼料,如何消耗呢?飢餓可以消耗工蜂體內營養,蜜蜂幼蟲可以消耗工蜂體內營養,優質蜂王可以抑制工蜂卵巢發育。這樣下來我們就不難找到」勤王「的辦法;首先是清理掉蜂群中所有的工蜂產下的蜂卵和幼蟲,其次是讓工蜂飢餓,只要不餓死,餓個半死,然後對蜂群中調入卵蟲脾和少量糖脾,繼續消耗產卵工蜂體內的營養,然後介入優質的蜂王,讓蜂群中充滿蜂王信息素,這樣對於我們營救工產蜂群有著不小的作用。
當然,工蜂產卵的蜂群是否還有救,或者說是否有必要救,我們主要看蜂群中剩餘的工蜂數量,如果工蜂數量夠多,則可以營救,因為一個蜂群中的工蜂, 每一隻都是蜂群的生產力,如果蜂群中的工蜂已經死光光,這樣的蜂群拯救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如果不小心讓這些雄蜂與正常的蜂王交配,還會影響下一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把火滅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蜜蜂世界的真假蜂王大戰的相關內容,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