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篇介紹雄蜂的文章之後,本篇要講到的自然是&34;的工蜂。
在一個蜂群中,工蜂的數量成千上萬,它們負責蜂群內除產卵以外的所有工作。其數量雖多,但蜂群的秩序可以說是絲毫不亂,井井有條。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工蜂之間明確的分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同於人類社會依才分工,工蜂之間的分工是嚴格按照日齡來具體安排的。每隻工蜂一生的工作都不是簡單的一種,而是會隨著日齡的變化而變化。
◎ 工蜂的誕生
✬ 蜂王在交尾之後會在工蜂巢房中產下受精卵,受精卵在三天之後會發育為幼蟲。
✭ 工蜂的幼蟲期大約有6天,前3天幼蟲以蜂王漿為食(蜂王漿由哺育工蜂分泌飼餵),而之後則改為以花粉和蜂蜜為食。
✮ 6天幼蟲期過後,其他成年工蜂會分泌蜂蠟給幼蟲房封蓋。幼蟲在封蓋巢房中經大約11天的時間不斷發育,最終化蛹並完成器官分化。化蛹後的工蜂發育成熟時會咬破巢房的封蓋並羽化成為一隻幼齡工蜂。
◎ 1~3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剛出房的工蜂不能立即從事任何工作,擔任飼餵幼蜂這項工作的哺育蜂會用蜂蜜對它進行飼喂。待其身體各項機能發育完全後,幼蜂會在出房1到3天時負責在子脾上結團維持巢溫。同時,勞動量較小的清理巢房和箱底雜物的工作也會由它們來完成。
◎ 4~5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出房4~5天後,工蜂雖已發育完全,但仍屬幼年蜂。該日齡工蜂的主要工作就是用巢內已釀製好的蜂蜜與花粉混合製成蜂糧來飼餵巢內3日齡以後的工蜂幼蟲。與此同時,它們也會開始認巢飛行,以便對蜂巢位置形成記憶,為後期出巢採集做好準備。
◎ 6~11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出房後6~11日齡的工蜂可以稱為成年蜂,該日齡工蜂的王漿腺和上顎腺已經發育完全,而這兩個腺體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泌蜂王漿。因此,6~11日齡的工蜂主要從事的工作就是分泌蜂王漿飼餵蜂王以及3日齡以內的幼蟲。
蜂王從幼蟲開始,終生都食用蜂王漿。如果該日齡的工蜂數量不足,蜂王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發育必將受到影響,產卵數量和質量都會下降,整個蜂群群勢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要想蜂群強勢,該日齡工蜂的數量一定要足夠。
◎ 12~18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該日齡的工蜂已屬青年蜂,其王漿腺及上顎腺已經萎縮,無法分泌足夠的蜂王漿,因此工作任務也隨之轉變。它們腹部四對蠟腺會在此時發育成熟並發揮作用,飽食蜂蜜和花粉後,蜂蠟經由蠟腺分泌而出。在泌蠟的同時,它們還會著手建造六邊形的巢房,也就是養蜂人常說的造脾。
除此之外,該階段的工蜂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那就是接受採集工蜂帶回的花蜜並在腹中進行釀造。釀造到一定程度時,它們會將半成品蜂蜜由腹中吐進用來儲蜜的巢房之中。與此同時,部分工蜂會盡力扇動翅膀將蜜中的水分蒸發,使蜂蜜變得濃稠。待其中水分達標後,工蜂繼續分泌蜂蠟將巢房封蓋。
◎ 19~35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該段日齡的工蜂身強體壯,可以說正值壯年,因此從事的工作也是蜂群中極為重要的,例如採蜜採粉及採水。據北京香山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觀察,一個蜂群中從事採集工作的蜜蜂比例為:58%採花蜜、25%採花粉、17%二者兼採或採水。養蜂人若想獲得高產,一定要保證這段日齡工蜂的數量要儘可能多。
另外,蜂群的部分守衛工作也是該階段的工蜂負責。當一些像胡蜂之類的敵害來犯時,大量的守衛蜂會在巢門處搖尾警示。對於已經進入蜂箱的敵害,眾多守衛蜂會不惜生命使用蟄針禦敵或是將其團團圍住直至悶死。
◎ 35日齡以上工蜂從事的工作
35日齡以上的工蜂屬老年蜂,它們絨毛稀少,體質弱。即使如此,它們也不會呆在巢內&34;。正常情況下,老年蜂主要負責的是蜂群防衛以及在蜂群附近進行少量採集等工作。在知道自己壽命將近時,老年蜂一般會自動飛離蜂箱,不給蜂群造成拖累。另外,在蜜源缺乏時,為了補充本群的食物,一些老年蜂會伺機進入存蜜較多的弱群搶奪蜂蜜,這也就是養蜂中常說的&34;現象。
一般來說,工蜂的生理壽命可達幾個月之久,但實際壽命往往受外界環境及不停地活動影響無法達到。例如:在夏季由於在高溫下進行大量的採集活動,工蜂的實際壽命常在4~6周左右,而冬季蜜蜂結團不活動時,實際壽命能達到3~4月左右,其壽命的長短與工作強度、蜂群群勢有很大的關係。
在養蜂學中,一般將從事巢內工作的蜜蜂稱為內勤蜂,從事巢外工作的蜜蜂稱為外勤蜂。二者的具體日齡還會隨蜂群的具體情況發生調整,例如外勤採集蜂較為不足時,一些高日齡的青年蜂會提早加入採集工作。
由此不難看出,成年上萬的工蜂之所以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保證蜂群的延續和發展,和不同日齡工蜂之間的分工合作是密不可分的。工蜂的一生可以說都在忙碌,把工蜂視作勤勞的象徵,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文章來源:蜂博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