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蜂!蜂群中的"勞模",精通「十八般武藝」,對蜂群的貢獻巨大

2020-08-25 蜂博士

繼上篇介紹雄蜂的文章之後,本篇要講到的自然是&34;的工蜂。

在一個蜂群中,工蜂的數量成千上萬,它們負責蜂群內除產卵以外的所有工作。其數量雖多,但蜂群的秩序可以說是絲毫不亂,井井有條。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工蜂之間明確的分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同於人類社會依才分工,工蜂之間的分工是嚴格按照日齡來具體安排的。每隻工蜂一生的工作都不是簡單的一種,而是會隨著日齡的變化而變化。

◎ 工蜂的誕生

✬ 蜂王在交尾之後會在工蜂巢房中產下受精卵,受精卵在三天之後會發育為幼蟲。

✭ 工蜂的幼蟲期大約有6天,前3天幼蟲以蜂王漿為食(蜂王漿由哺育工蜂分泌飼餵),而之後則改為以花粉和蜂蜜為食。

✮ 6天幼蟲期過後,其他成年工蜂會分泌蜂蠟給幼蟲房封蓋。幼蟲在封蓋巢房中經大約11天的時間不斷發育,最終化蛹並完成器官分化。化蛹後的工蜂發育成熟時會咬破巢房的封蓋並羽化成為一隻幼齡工蜂。

◎ 1~3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剛出房的工蜂不能立即從事任何工作,擔任飼餵幼蜂這項工作的哺育蜂會用蜂蜜對它進行飼喂。待其身體各項機能發育完全後,幼蜂會在出房1到3天時負責在子脾上結團維持巢溫。同時,勞動量較小的清理巢房和箱底雜物的工作也會由它們來完成。

◎ 4~5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出房4~5天後,工蜂雖已發育完全,但仍屬幼年蜂。該日齡工蜂的主要工作就是用巢內已釀製好的蜂蜜與花粉混合製成蜂糧來飼餵巢內3日齡以後的工蜂幼蟲。與此同時,它們也會開始認巢飛行,以便對蜂巢位置形成記憶,為後期出巢採集做好準備。

◎ 6~11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出房後6~11日齡的工蜂可以稱為成年蜂,該日齡工蜂的王漿腺和上顎腺已經發育完全,而這兩個腺體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泌蜂王漿。因此,6~11日齡的工蜂主要從事的工作就是分泌蜂王漿飼餵蜂王以及3日齡以內的幼蟲。

蜂王從幼蟲開始,終生都食用蜂王漿。如果該日齡的工蜂數量不足,蜂王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發育必將受到影響,產卵數量和質量都會下降,整個蜂群群勢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要想蜂群強勢,該日齡工蜂的數量一定要足夠。

◎ 12~18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該日齡的工蜂已屬青年蜂,其王漿腺及上顎腺已經萎縮,無法分泌足夠的蜂王漿,因此工作任務也隨之轉變。它們腹部四對蠟腺會在此時發育成熟並發揮作用,飽食蜂蜜和花粉後,蜂蠟經由蠟腺分泌而出。在泌蠟的同時,它們還會著手建造六邊形的巢房,也就是養蜂人常說的造脾。

除此之外,該階段的工蜂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那就是接受採集工蜂帶回的花蜜並在腹中進行釀造。釀造到一定程度時,它們會將半成品蜂蜜由腹中吐進用來儲蜜的巢房之中。與此同時,部分工蜂會盡力扇動翅膀將蜜中的水分蒸發,使蜂蜜變得濃稠。待其中水分達標後,工蜂繼續分泌蜂蠟將巢房封蓋。

◎ 19~35日齡工蜂從事的工作

該段日齡的工蜂身強體壯,可以說正值壯年,因此從事的工作也是蜂群中極為重要的,例如採蜜採粉及採水。據北京香山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觀察,一個蜂群中從事採集工作的蜜蜂比例為:58%採花蜜、25%採花粉、17%二者兼採或採水。養蜂人若想獲得高產,一定要保證這段日齡工蜂的數量要儘可能多。

另外,蜂群的部分守衛工作也是該階段的工蜂負責。當一些像胡蜂之類的敵害來犯時,大量的守衛蜂會在巢門處搖尾警示。對於已經進入蜂箱的敵害,眾多守衛蜂會不惜生命使用蟄針禦敵或是將其團團圍住直至悶死。

◎ 35日齡以上工蜂從事的工作

35日齡以上的工蜂屬老年蜂,它們絨毛稀少,體質弱。即使如此,它們也不會呆在巢內&34;。正常情況下,老年蜂主要負責的是蜂群防衛以及在蜂群附近進行少量採集等工作。在知道自己壽命將近時,老年蜂一般會自動飛離蜂箱,不給蜂群造成拖累。另外,在蜜源缺乏時,為了補充本群的食物,一些老年蜂會伺機進入存蜜較多的弱群搶奪蜂蜜,這也就是養蜂中常說的&34;現象。

一般來說,工蜂的生理壽命可達幾個月之久,但實際壽命往往受外界環境及不停地活動影響無法達到。例如:在夏季由於在高溫下進行大量的採集活動,工蜂的實際壽命常在4~6周左右,而冬季蜜蜂結團不活動時,實際壽命能達到3~4月左右,其壽命的長短與工作強度、蜂群群勢有很大的關係。

在養蜂學中,一般將從事巢內工作的蜜蜂稱為內勤蜂,從事巢外工作的蜜蜂稱為外勤蜂。二者的具體日齡還會隨蜂群的具體情況發生調整,例如外勤採集蜂較為不足時,一些高日齡的青年蜂會提早加入採集工作。

由此不難看出,成年上萬的工蜂之所以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保證蜂群的延續和發展,和不同日齡工蜂之間的分工合作是密不可分的。工蜂的一生可以說都在忙碌,把工蜂視作勤勞的象徵,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文章來源:蜂博士APP

相關焦點

  • 蜂群失王后工蜂做的2件傻事,足以證明蜂王在蜂群中的地位
    當蜂群中的蜂王死掉以後,蜂群滅亡的可能並不大,其實蜜蜂對於蜂群中蜂王死亡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一直都是有準備的,因為蜂群中明確分工,食物和巢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比如工蜂巢房比雄蜂巢房小一點,蜂王巢房最大,位置也大有不同,工蜂的巢房在一張巢脾的正常中心,邊上是雄蜂巢房,蜂王的巢房卻是在稜上,只有需要蜂王的時候臨時產生,
  • 即將死亡的工蜂,在蜂群滅亡前創造的一個奇蹟,過程驚心動魄
    對蜜蜂不了解的朋友,在提到工蜂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說工蜂就是蜂群中的苦力;但是對於了解蜜蜂的朋友來說,說起工蜂,很多朋友可能會認為工蜂是蜂群中一個神一樣的存在。在過去由於對蜜蜂的觀察不多,很多朋友都認為只要出現工蜂產卵的蜂群,在沒有經過人工幹預的情況下,讓工蜂一直產卵下去,最後蜂群就會滅亡,但是隨著活框養殖技術的發展,很多養蜂人發現過去的認識有誤,有的蜂群出現工蜂產卵以後,看似已經快滅亡了,蜂群中卻奇蹟般的出現王臺,關於這個現象,曾經一度的成為蜜蜂養殖行業中的一個未解之謎
  • 蜂王與工蜂,誰才是一個蜂群中真正的王者?養蜂人講了實話
    導讀:關於蜂群中的王者是怎樣產生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個問題要看我們是如何定義一個蜂群中的王者的,由於蜂群中蜂王是唯一一能夠正常產卵的母蜂,所以很多朋友把蜂群中的王者算作蜂王,其實嚴格來說這種算法並不科學。
  • 中蜂群應激性工蜂產卵的預防和處理
    養中蜂最怕的就兩點:巢蟲和工產,因為蜂病好防易治也容易處理,反而是巢蟲和工產危害甚大,尤其是工產,退蜂基本上就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工產,是養蜂術語,是工蜂產卵的簡稱,說明白點就是工作(職蜂)蜂產卵,非蜂王產卵,這些卵是不能發育成工作蜂的,只能成為雄蜂,長此下去蜂群必垮!工產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應激性」工蜂產卵,何為應激?當危險或意外事件發生的過於突然,使人或動物失去正常判斷能力而作出的非正常且錯誤的應對方式。
  • 蜂群中,很多蜜蜂的顏色開始發黑,這難道是工蜂老化了?
    如果有太多死去的老峰,並且同時又沒有足夠的幼蜂來補充它們,整個蜂群都會崩潰。若是養蜂人遇到了這種情況,那麼這個蜂群是肯定發展不起來了。許多人發現,有時候蜂群中的蜜蜂會轉變成黑蜂,認為蜂群中黑蜂的出現代表了大量工蜂的老化。這種觀點正確嗎?這些黑蜂又是從哪裡來的?首先就是要確定這個蜂群是否已經走向衰退,就可以確定這個蜂群裡是否有許多老齡化的工蜂了。
  • 工蜂產卵是對蜂王的叛變嗎?它其實只是想拯救蜂群
    還記得早年養蜂的時候,當時蜂場還沒有條件,自己也不懂如何人工育王,也就無法及時為蜂群介入新王,時有遇到蜂群出現工產的現象。特別是在有王群中發現了工蜂產卵,又或是失王群中遲遲不肯接受新王,總是能聽見蜂場師傅不由地感嘆,這工蜂謀朝篡位的心思太過沉重,沒救了。不過對於工蜂產卵,筆者卻持有另一種看法:那是工蜂為了拯救蜂群在做最後的掙扎!
  • 揭秘蜂群中的工蜂叛變,真假蜂王各自為政,堪稱昆蟲版戰國七雄
    ,這些工作都是在一個蜂群結構完整的情況下,在蜂群中蜂王信息素、工蜂信息素、雄蜂信息素以及幼蟲信息素的指導下完成,可以說是有條不紊,公私分明。有效」勤王「的方法關於工蜂產卵現象一直是蜜蜂養殖中養蜂人害怕,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在實際養殖中其實我們是有辦法輔助我們誘入的蜂王的,因為想要篡位的工蜂畢竟不是蜂王,一般時間長了有了正常蜂王工蜂都會被壓下去,但是如果時間過長,也容易給我們的蜂群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對於蜂群中已經有工蜂嚴重產卵的這種情況,不但需要及時誘入蜂王
  • 數萬隻工蜂的蜂群,為何沒有一隻工蜂與雄蜂「偷情」?做雄蜂真難
    蜂群中的三種蜜蜂各司其職,每種蜜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身體器官也得到更加明顯的發育,導致蜜蜂不管是進行怎麼樣的活動,體現在人們面前的都是「專業」,產卵的蜂王「專業」產卵,管理這個蜂群的工蜂「專業」管理,負責提供蜂群雄性基因的雄蜂則「專業」交配,在這種科學的布局下,蜂群的發展打破了單一的繁殖而形成了以群體為單位的繁殖方式,可以說讓人類也感覺佩服。
  • 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工蜂培育雄蜂幹啥?不同蜂群間也有默契
    說起蜜蜂我們很多朋友都不陌生,蜜蜂的世界可以說是充滿了神奇,雖然只是一種小小的昆蟲,卻給我們人類以及植物界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有人把蜜蜂的生死存亡和人類的生死存亡聯繫在一起。,因為蜂王是交配後存儲精子就不再交配,可見這對於蜂群中的消耗起到了一定作用,可別小看,一隻雄蜂相當於至少3隻工蜂,這對於蜂群來說減輕了不少負擔。
  • 當蜂群失去蜂王以後,全體工蜂做的一個決定,堪稱識大體顧大局
    這些蜜蜂並不是完整的一個家族,他們的之間的血緣關係就比較複雜了,很顯然,在多隻雄蜂與蜂王交配的情況下,蜂王和它的後代的親屬關係都是0.5,而蜂群中全同胞工蜂之間的親屬關係則為0.75。很顯然,蜂群中的每一個亞家族,如果在培育新王的時候,選擇了自己的全同胞姊妹來培育成蜂王,這種相對來說這些工蜂的基因被遺傳下去的概率就增大了,也滿足了生物都有繁衍後代的本能的進化方向,也就是說,蜜蜂在培育新王的時候,應該要進行一場「王族」之爭才合理。那麼蜂群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所謂的「王族」之爭呢?
  • 蜂群在繁蜂的時期,工蜂咬子脾,養蜂人告訴你2個原因!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蜂期的過程中,這時蜂群內結構不同,蜂群內的繁殖空間,隨著蜂群內的子脾數量增加,蜂群的繁殖區域擴大,蜂王逐漸在邊脾上產卵,蜂群的「哺育率」變化,養蜂人將蜂群內封蓋脾調到中心位置旁邊,蜂群中間位置加入空巢脾給蜂王產卵,隨著封蓋子脾上新蜂羽化出房
  • 調動有分蜂熱蜂群的造脾積極性,讓蜂群造出新巢脾,消除分蜂熱
    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蜂群在分蜂季節時期,以及外界蜜源處於斷流蜜的狀態下,對於蜂群群勢較強,蜂王由於衰老導致產卵能力和控蜂能力下降,工蜂造較多的雄蜂巢房,蜂群哺育雄蜂數量增加,這就是蜂群出現分蜂熱的前期症狀,往往在雄蜂巢房開始封蓋的時候,工蜂開始建造王臺基,這時蜂群開始培育蜂王臺。
  • 產生分蜂熱的蜂群,近距離人工分蜂的技巧,減少蜂群回蜂的影響!
    強群內工蜂數量較多,人工分蜂的方法可以預防蜂群出現分蜂熱,同時,還能擴大蜂群飼養數量,定點飼養蜂群近距離人工分蜂的注意事項和方法。 提老蜂王帶蜂巢脾給新蜂箱,原蜂群不留蜂王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時候,工蜂會有「回蜂」的情況,導致分蜂群內工蜂數量減少,近距離人工分蜂的無王分蜂群內回蜂情況較嚴。
  • 為什麼蜂群中有的蜜蜂眼睛是白色?影響蜂群發展嗎?
    導讀: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我們看到的蜜蜂,不管是雄蜂還是工蜂以及蜂王,其眼睛的顏色都差不多,一般是黑色中帶有棕色,這算是蜜蜂眼睛的正常顏色。蜜蜂的眼睛主要由單眼和複眼組成,就我們看見的蜜蜂眼睛來說,其實是無數的單眼構成的複眼,一般數千隻單眼構成一隻複眼,顏色一般都是黑棕色,但是有的細心的朋友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特別的現象,就是在蜂群中發現了少數蜜蜂的眼睛竟然出現了白色,白色眼睛的蜜蜂一般都是雄蜂,很多朋友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蜂群中出現這樣的蜜蜂對蜂群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 蜂群安全度夏的管理措施
    上期我們說了如何在流蜜期不讓蜂群產生分蜂熱,有蜂友私聊筆者總結一些度夏的經驗,在此謝謝蜂友們的抬愛,剛好今天閒來無事就寫點蜂群該如何度夏。素有一句話「寧過三冬不願度一夏」,可見蜂群度夏的重要性,如果夏季沒有管理好,不僅影響我們秋天能不能多收蜂蜜,有可能還會讓蜂群離我們而去,這裡的度夏並不只是說,只要蜂群能度過夏天就算度夏成功,而是讓蜂群的群勢沒有敗退的情況下才算是成功度夏。
  • 秋季蜂群人工分蜂,分蜂群秋繁的飼餵管理技巧,助力蜂群復壯
    秋季蜂群經過養蜂人的管理,隨著蜂群內新蜂羽化出房,蜂群群勢逐漸壯大,養蜂人在秋季的大流蜜期結束之後,外界還有充足的零星蜜源的情況下,養蜂人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擴大蜂群的數量,藉助蜂群內充足數量工蜂的哺育能力,原蜂群和分蜂群能夠哺育出充足數量的越冬蜂,這樣的蜂群才能在春季繁殖復壯,所以,這裡給蜂友們分享秋季的人工分蜂群繁殖管理技巧
  • 它是蜂群中的"懶蜂",也是蜂王的「新郎」,但幸福卻只有30天
    一直以來蜜蜂都被視作勤勞的象徵,無論是在教科書中還是在老師家長對孩子的諄諄教誨中,蜜蜂可以說都是被作為正面教材來教育孩子的。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是勤勞的,蜜蜂群中也會有&34;(雄蜂)出現。要知道每個蜂群裡都不是只有簡簡單單一種蜂,一個完整的蜂群由一隻蜂王、上千上萬隻工蜂和少量雄蜂組成。蜂王在蜂群中專司產卵一職,此外不負責任何工作。
  • 越冬蜂群裡出現雄蜂,你的蜂群正面臨4大問題,3個不是好事
    如今蜜蜂過冬很多地方都過了大半,在實際養殖中我們很多養蜂人都會發現,如果蜜蜂過冬了,我們是很難發現過冬的蜂群中有雄蜂存在的,甚至細心的朋友還會發現在蜜蜂越冬之前會出現工蜂驅逐雄蜂的現象,但是也有例外,有的朋友在養殖蜜蜂的時候,發現過冬的蜂群中,竟然有雄蜂存在,這種情況土養居多,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蜜蜂越冬的時候還會出現雄蜂呢
  • 蜂群中的貴族一一雄蜂
    雄蜂在蜂群中發育(從卵到成蟲)期最長。蜂王十六天,工蜂二十一天,雄蜂則需要二十四天。個頭最大。大約是工蜂的兩倍。體格也最健壯。就連飛行的聲音都特別響亮。雄蜂是蜜蜂家族中的貴族。雖然他體格最壯,個頭最大,樣子挺威武,但是它卻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會幹。
  • 蜂群中的採集蜂,並不具備泌蠟能力,它們是如何給幼蟲封蓋的?
    一般來說,越是年輕的工蜂分泌能力就要強一些,除了剛出房的幼蜂之外,而分泌能力差的蜜蜂則飛行能力強,所以蜂群中一般內勤蜂都是幼蜂,而成年工蜂則主要擔任採蜜和偵查任務。實際上,蜂群中的老齡蜂在採蜜完成之後還會進行一項工作,那就是巢脾的修繕,我們都知道,擁有泌蠟能力的工蜂是幼齡蜂,而修繕巢脾的工蜂則是中、老齡蜂,這些蜜蜂蠟腺已經完全退化,那麼它們在修繕巢脾的過程中,蜂蠟又是怎麼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