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蜜蜂相信我們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對於一個蜂群來說,可能最讓我們很多朋友好奇的就是蜂群中的蜂王,在很多朋友的眼中,蜂群中的蜂王是至高無上的,就像咱古代人類中的皇帝一樣,只不過蜜蜂的社會並不是父系氏族社會,而是母系氏族社會,蜂王是一個蜂群的母親,整個蜂群中的蜜蜂,都是蜂王的「子民」。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很多朋友認為整個蜂群都是在蜂王的控制之內,蜂王統領著整個蜂群。對於一個蜂群來說,蜂群中的蜜蜂蜂王只有一隻,雄蜂只是季節性的產生,所以整個蜂群中主要以工蜂為主,以數量來計算,蜂王加上雄蜂的數量還不到1%,但是一個蜂群中的蜜蜂總是通常在10000隻以上,可見工蜂數量的龐大。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朋友總是習慣於說蜂王能夠統治千軍萬馬,其實主要統治的就是工蜂,那麼蜂王是不是真的統治了千軍萬馬呢?其實對於現代化的今天來說,我們只要稍微動下腦袋就知道了。
一般工蜂的體重在80毫克到100毫克之間,西方蜜蜂的體重大約是100毫克,現在採用的活框養殖技術,我們可以輕鬆推斷出一個蜂群的大致蜜蜂數量。比如一張巢礎的巢房數量大概是7000個多一點,也就是說,這樣的巢礎給蜂王產卵,可以產卵7000多個,但是在這麼一張巢脾上,實際上只可以住3500左右只蜜蜂,原因是一隻成年工蜂的長度,大致等於2個巢房的長度,也就是說,一隻工蜂伏在巢脾上,剛好可以佔據2個巢房的位置。
西方蜜蜂比較容易維持大群,但是如果以單王來計算,在我國的溫帶或者寒冷的地區,中蜂蜂群的群勢並不比西方蜜蜂小多少,一般10脾蜂是完全可以達到的,這麼算下來,中蜂蜂群達到3到4萬隻蜜蜂是完全可以的,就算是熱帶地區,一般也有4脾蜂左右,工蜂數量也在15000隻左右,所以說蜂王統治千軍萬馬這種說法,對於一個正常的蜂群來說一點都不誇張。
一說到蜂王能夠管理整個蜂群,咱一些專業的養蜂人又不服了,因為專業的養蜂人觀察更仔細,也更容易觀察到蜂群中蜂王的變化。其實細心的朋友都會發現,雖然說我們拉家常的時候會說蜂王是一個蜂群中的王,但是真正養殖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蜂王在蜂群中並不是很有「地位」,一個最明顯的現象就是「侍衛圈」
所謂的侍衛圈,指的就是一直圍在蜂王身體周圍的一群蜜蜂,這些蜜蜂把蜂王圍起來,形成一個圈子,主要就是照顧蜂王的,所以在蜜蜂養殖中把這個圈子叫做侍衛圈。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蜂王的侍衛圈,在一年中都是變化的,通常強群的侍衛圈比較明顯,大流蜜期的時候蜂王的侍衛圈比較明顯,蜂王停產的時候侍衛圈就不明顯了,甚至有可能蜂王在蜂群裡面穿梭我們都看不見,可見蜂王在蜂群中的地位,實際上是變化的。
那麼蜂王具體是什麼時候才開始擁有管理一個蜂群的能力的呢?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得從蜂王的成長說起。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謂的蜂王可以管理一個蜂群,並不是蜂王「制訂了」什麼科學的管理制度,也不是蜂群中設立了重重的管理「部門」,倘若蜜蜂的智慧有這麼發達,可能已經和人類幹上了。
實際上,蜂王管理整個蜂群的,實際上是一些分泌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蜂王信息素,實際上這裡我們提到的蜂王信息素,指的主要是蜂王的上顎腺分泌物,也就是說,真正管理整個蜂群的,實際上是蜂王的上顎腺分泌物以及其他的一些分泌物,因為蜂王的分泌物,主要有5種,只是說我們習慣的說的蜂王物質,主要指的是蜂王的上顎腺分泌物。
對蜜蜂的生活了解多一點的朋友都知道,其實新羽化的處女王是不具備管理能力的,在蜂群中甚至不受工蜂待見,這些都被廣大的蜜蜂研究者證實,而蜂王真正的擁有管理整個蜂群實力的時間,實際上是在蜂王的上顎腺可以正常分泌的時候,那麼蜂王究竟是什麼時候獲得「統治」整個蜂群的權力的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對於新羽化的處女王來說,我們至少可以通過3點來看出她並不受工蜂待見,至少在工蜂面前是沒有威信的,一是沒有成型的侍衛圈、二是沒有工蜂飼餵、三是受到工蜂限制。
①沒有成型的侍衛圈:這點我們有興趣的朋友是可以觀察到的,一般只要我們蜂群中的蜂王是處女王,我們開箱檢查的時候都會發現,處女王與工蜂之間,並沒有產卵王的樣子,都是處女王獨立的在裡面亂跑,並沒有工蜂形成的侍衛圈子。
②沒有工蜂飼餵:這也是非常明顯的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和上面的侍衛圈結合起來。所謂的侍衛圈,除了要保護蜂王之外,蜂王的食物也從這個圈子中產生,原因是蜂王的食物與工蜂和雄蜂都不同,在蜂王的一生中,除了新出房的時候和有外飛需求的時候之外,蜂王終身都是以蜂王漿為食,且是工蜂現分泌的蜂王漿,但是新出房的處女王,並沒有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③受到工蜂限制:如果我們要說蜂王是一個蜂群中的王,很顯然蜂王是最大的,工蜂屬於小兵,根本不敢控制蜂王,但是對於處女王來說,處女王是隨時可能被工蜂控制的,比如說遇到了惡劣氣候,該分走的老王沒有分走,處女王的王臺已經破開的情況下,工蜂會把處女王限制在已經破開的王臺中生活,從幾個小時到幾天都有可能,這充分說明了蜂王在這個時候其實還不如一隻工蜂。
說蜂王物質,可能這是我們在現代化的蜜蜂養殖中聽說最多的,但是要準確的說蜂王物質是什麼,可能知道最多的就是知道是一種或者一些化學物質,具體是什麼,知道的朋友就不多了。
實際上,所謂的蜂王物質,其實指的就是蜂王的上顎腺分泌物,是一個蜂群中比較重要的一種信息素,擁有抑制工蜂卵巢發育的作用。1958年到1960年,蜂王物質被Bulter和Simpson發現,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西方蜜蜂的蜂王物質成分多達100多種,但是主要的成分有5種,達到了蜂王物質含量的90%以上,分別是反式-9-氧代-2-葵烯酸(簡寫:9-ODA);反式-9-羥基-2-葵烯酸(簡寫:-9-HDA);順式-9-羥基-2-葵烯酸(簡寫:+9-HDA);對-羥基笨甲酸甲酯(簡寫:HOB);2-(4-羥基-3-甲氧基)苯乙醇(簡寫:HVA)。
其實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細心的朋友都已經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蜂王物質的分泌,與蜂王的日齡和蜂王的生殖狀態有關, 的確是這個道理,因為不同生殖狀態和不同日齡情況下,蜂王的蜂王物質分泌量並不相同,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①不同日齡:對於新羽化的蜂王來說,這個時候蜂王的上顎腺分泌物主要是油酸,每對腺體的分泌量為15到25微克,並且穩定持續14天,蜂王產卵後只是微弱的下降。
在蜂王羽化後的14天內,反式-9-氧代-2-葵烯酸含量顯著增加,但是在蜂王剛羽化出房的時候幾乎沒有或者只有少量,根本無法吸引工蜂;5到8日齡的時候處女王達到性成熟,進入交配期,這時候蜂王的上顎腺才開始分泌上顎腺信息素;交配10天後的蜂王,反式-9-氧代-2-葵烯酸含量達到最高,每對腺體中的反式-9-氧代-2-葵烯酸含量達到了180微克。
②不同生殖狀態:在蜂王產卵之前,反式-9-氧代-2-葵烯酸只有少量,對-羥基笨甲酸甲酯沒有,每對上顎腺對-羥基笨甲酸甲酯的分泌量最高也沒有超過25微克;
根據測定,一隻意蜂產卵王上顎腺中反式-9-氧代-2-葵烯酸;反式-9-羥基-2-葵烯酸;順式-9-羥基-2-葵烯酸;對-羥基笨甲酸甲酯;2-(4-羥基-3-甲氧基)苯乙醇分別為270微克、100微克、20微克、22微克、5微克;但是在蜂王停產以後,上顎腺中反式-9-氧代-2-葵烯酸分泌量減少,每對腺體只有63微克。
在蜂王物質的構成中,其實還含有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物質,那就是10-羥基-葵烯酸(簡寫:10-HDA),可能說這名字我們很多朋友不知道,但是一說蜂王漿,很多朋友就想到了,因為與其他幾種物質相比,10-HDA我們很多朋友的確很熟悉,這主要與蜂王漿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營養品有關。
什麼是10-HDA呢?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王漿酸,也就是蜂王漿中最值錢的部分,最為特別的是這是一種自然界中沒有的物質,只有蜂王漿中含有,而大量的科學實驗證明,蜂王漿的確擁有巨大的保健價值和醫療價值,這就是蜂王漿貴的一個原因吧。
對於蜂王來說,蜂王所分泌的蜂王漿也受到蜂王生殖狀態的影響,一般來說,蜂王產卵的時候也會分泌10-HDA,但是每對腺體只有10微克,在蜂王停止產卵的情況下,則10-HDA的分泌量就非常少了。
以上就是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為什麼新羽化的處女王不受工蜂待見的全部內容,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咱明天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