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由於養蜂技術不發達,加上我國採用的土法養殖,雖然有很多養蜂人,但是」可視化「的養蜂對我國的傳統養蜂來說還是不太現實,加上網際網路不發展,消息閉塞,很多國外養蜂技術進入國內比較困難,導致長期以來我國的養蜂業上總是存在太多的錯誤觀點,其中最大的一個錯誤觀點就是認為蜂王是一個蜂群中的統治者,管理著整個蜂群,沒有了蜂王,整個蜂群就會滅亡。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加上西方蜜蜂引進我國以後,隨著活框養殖技術也進入到了我國,養蜂人開始慢慢了解蜜蜂,蜂群中的蜂王,是一隻產卵母蜂的事實被養蜂人認可,並且在現代化的蜜蜂養殖中被大量使用。
在蜂王被證實為蜂群中唯一的一隻正常產卵母蜂以後,三型蜂的概念被廣大的養蜂人所熟知,知道了一個蜂群中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種蜜蜂,尤其是隨著養蜂人的文化水平不但提高,新一代的養蜂人還知道三型蜂的產生方式,知道了蜜蜂是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蜂王與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雄蜂屬於」無父之子「,是蜜蜂孤雌生殖的產物,與蜂王是否授精沒有直接關係。
三型蜂的概念讓很多養蜂人知道了我們所能看到的每一隻蜜蜂,都是由工蜂哺育出來,包括過去我們認為至高無上的蜂王也不例外,換句話說就是工蜂可以決定一個蜂群中任何一隻蜜蜂的生死,不管是蜂王還是工蜂以及雄蜂,工蜂只要下手,沒有哪個級型的蜜蜂可以逃脫。
這樣說起來似乎與我們過去所謂的蜂王控制一個蜂群差異巨大,看起來控制整個蜂群的,實際上是工蜂。蜜蜂作為一種主要的經濟性昆蟲,每年都給我國帶來巨大的收入,還養活了數以萬計的養蜂人,所以很多朋友不但想要養蜂,還想以養蜂為業,以蜜蜂作為生活的基本來源,自然想要弄清楚蜜蜂的生活方式,那麼是不是說工蜂可以控制蜂王的生死,整個蜂群中工蜂就是」老大」呢?蜂群中的蜂王和工蜂,哪個對蜂群的意義更大?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蜂群中三種蜜蜂的產生方式
①蜂王:受精卵發育而成,有性生殖的結果,自然狀態下有三種產生方式,一是蜂群自然增殖到無法容納一個蜂群的時候產生新的蜂王,屬於自然狀態下產生的蜂王,是蜜蜂自然增殖的常見方式,新王出現以後蜂群發生分蜂;二是在蜂王老到已經開始出現問題,比如無法產較多的蜂卵,或者產下的受精卵數量少的情況下發生,屬於蜂群中蜂王的一種自然交替方式;三是在蜂群中失去蜂王,但是蜂群中有3日齡以下幼蟲存在的情況下,工蜂改造了這些幼蟲或者蜂卵的巢房,把這些本來不是蜂王的雌性蜜蜂幼蟲臨時培育成蜂王。這就是一個蜂群中自然狀態下蜂王的產生方式。
②工蜂:工蜂是受精卵發育而成,實際上與蜂王並沒有差別,主要差別有兩個,一是工蜂生長在工蜂房中,比蜂王的王臺小了很多,二是工蜂自幼接受的營養與蜂王不同,導致雖然工蜂和蜂王都是一樣的受精卵發育而成,但是後期卻出現了不同的區別。
③雄蜂:雄蜂屬於「無父之子」,是蜂群中的未受精卵發育而成,很多朋友認為蜂群中只有蜂王會產子,實際上工蜂也是會產子的,但是需要蜂群中沒有蜂王,且沒有蜜蜂幼蟲的時候,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所以蜂群中的雄蜂,實際上有兩個來源,一是蜂王在產卵的時候根據巢房大小來產雄蜂卵或者工蜂卵,二是蜂群中沒有蜂王也沒有幼蟲的情況下,工蜂卵巢發育,產未受精卵。
三型蜂之間的微妙關係
其實要嚴格的來說一個蜂群中究竟是養殖蜂王重要還是工蜂重要這是不科學的,因為一個蜂群是一個有機體,不管是蜂王還是工蜂都是同等重要的,雄蜂屬於季節性蜜蜂,只要蜂群中沒有處女王出現,雄蜂有沒有都可以,而蜂王的交配是一次存儲大量精子供給終身使用,這就意味著雄蜂在蜜蜂世界中需要的時間其實非常短,只要蜂王交配以後雄蜂就沒有絲毫意義,所以在研究蜜蜂的時候,對雄蜂的研究比較少,尤其是對於我們養殖蜜蜂生產蜂蜜或者蜂王漿來說,只要蜂王交配以後,養蜂人基本上不會管雄蜂。
這樣下來我們會有一種感覺,我們所謂的三型蜂,實際上它們之間並不是一個管控關係,而是一個協調關係,是一個分工合作的關係,這種分工圍繞著蜂群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而展開,所以三型蜂並不存在說哪個級型的蜜蜂管控了哪個級型的蜜蜂,如果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其實三型蜂所做的工作,看起來是管控關係,實際上是正好這個工作落在了這個級型的蜜蜂身上,這樣下來我們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三型蜂之前的微妙關係。
①蜂王:承擔著蜂群中的生產任務,正常的蜂群中,所有的蜜蜂都必須是蜂王產出,而作為蜂群中的主要生產者,工蜂必須知道蜂王是否還能夠源源不斷的為蜂群提供大量的蜜蜂大軍。這個過程由蜂王物質來實現,蜂王在產卵的同時,還會釋放蜂王物質,讓工蜂「知道」蜂王還能正常產卵,且產卵能夠滿足蜂群要求,否則蜂王就會被工蜂淘汰。我們可以理解為蜂王的主要工作就是生產,不斷的產卵,且不需要哺育,一旦無法完成這個過程就意味著不能再做蜂王,這樣的蜂王往往只有死路一條。
②工蜂:工蜂承擔著蜂群中的所有生產任務,我們可以理解為蜂群中專門工作的蜜蜂,肩負著蜂群中除了繁殖之外的一切工作,哺育幼蟲,採蜜採粉,釀蜜守衛等等全部都是工蜂的責任,同時工蜂也是蜂群中的執行者,哪只蜜蜂需要死亡,也是由工蜂決定,這些重大的任務也註定了蜂群中需要大規模的工蜂,一個蜂群中的工蜂數量,佔了整個蜂群的99%以上。
③雄蜂:雄蜂在一個蜂群中就是提供了父本遺傳物質。所以在實際生產中養蜂人是很少關注雄蜂的,只要蜂王交尾完成,雄蜂最好死個乾乾淨淨,這不光是養蜂人的心願,也是蜂群中的心願。
工蜂重要還是蜂王重要?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似乎工蜂和蜂王在一個蜂群中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如果是在實際養殖中,其實我們是可以根據蜜蜂的這種分工特點在特定的時間作出選擇的,正如上面所說,蜂群中並不是沒有了蜂王蜂群就完蛋了,還有工蜂拯救蜂群的時候,所以關於工蜂重要還是蜂王重要的問題,我們可以從蜂群中是否有王來看這個問題。
①蜂群中有蜂王存在:如果我們蜂群中有蜂王存在,這時候自然是蜂王重要的,俗話說養蜂等於養王,原因是蜂王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產卵的機器,所謂的王更確切的說就是一個傀儡,但是我們又必須承認一點,蜂王畢竟是一個蜂群中的母親,從遺傳的角度來說叫做「龍生龍鳳生鳳」。
也就是說,蜂王的質量也決定了整個蜂群中所有蜜蜂的質量,這是遺傳物質先天的優越性,可見在我們有王的時候,選擇一隻優質的蜂王又決定了蜂群的興衰,所以說在我們有王的蜂群中,蜂王好了就保證了工蜂和雄蜂的質量有著先天的優勢。
②蜂群中沒有蜂王存在:我們上面提到了蜂群中沒有蜂王也沒有幼蟲的情況下,工蜂卵巢會發育,出現正常的產卵現象,只是這種產卵進行的是孤雌生殖,只產未受精卵,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蜂群中最後只有雄蜂,如果沒有得到解決,最後的結果自然是蜂群滅亡。
所以當我們蜂群中沒有蜂王的情況下,自然應該關注工蜂了,那麼具體我們怎麼關注呢?分為蜂群中是否有3日齡以下幼蟲存在和我們的具體情況而定。
一是我們蜂群中已經不存在3日齡以下幼蟲,根據上面的介紹我們不難發現,如果這個蜂群不出現奇蹟,最後就是工蜂產卵,然後滅掉。所以想要挽救這樣的蜂群,最好的辦法就是可以引入一隻蜂王或者從其他蜂群中提取卵蟲脾到本蜂群中。
這裡說從其他蜂群中提取卵蟲脾可能有的朋友不理解,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對於蜜蜂來說,只有成年蜂之間會相互辨認,對於幼蟲脾來說,只要上面沒有成年的蜜蜂存在,我們放在哪個蜂群都是可以的,這是我們現代化養蜂常用的一種解決蜂群強弱關係的方式。
二是我們的蜂群中還存在3日齡以下幼蟲:如果我們的蜂群中還存在3日齡以下幼蟲,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比較好的,如果有現成的蜂王,蜂部落小編還是建議儘早的介入成熟王臺或者產卵王,如果沒有,這樣的蜂群只要我們保證蜂群中蜜粉充足,不遭受病敵害,工蜂會通過自我拯救來改造蜂群中的小幼蟲培育新的蜂王,雖然這種蜂王有點弊端,但是交配以後作為應急還是可以的。
三是我們的具體情況:這裡的具體情況是什麼呢?實際上指的是我們養蜂人的準備情況。對於現代化的養蜂人來說,其實很多有經驗的養蜂人對於三型蜂的特點已經非常了解,不但知道了蜜蜂的這些特點,還知道大量的存儲蜂王的方式,所以有經驗的養蜂人在養殖蜜蜂的時候,為了避免蜂群中出現蜂王突然消失,往往會在個別蜂群中存儲多隻蜂王,一旦發現有蜂群失去蜂王,馬上從這些蜂群中提取蜂王進行補充,減少了蜂群失王時間,也減少了新王交配的風險,被很多專業的養殖場所使用。
所以說在我們的蜂群失去蜂王的情況下,如果是我們有準備的情況下,不管蜂群中是不是可以再培育蜂王,最優的辦法就是及時介入產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