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是蜂群的絕對王者;有時候蜂王還會發出聲音,其他成員都向它「朝拜」,這種盛況充分地體現了蜂王在蜂群中的地位。甚至可以說,蜂群的其他所有成員都是為蜂王而活著的。
不過在特殊的情況下,工蜂也會出現殺蜂王的現象,聽蜂之語總結髮現主要集中在以下這五個情況下。
一、年邁昏花的蜂王。這種蜂王產卵慢,產卵質量差,行動遲緩。最關鍵的是還不及時帶領蜂群造交替王臺,導致後繼無王,蜂群前景一片堪憂。等它老到了一定的程度,工蜂覺得實在不行了,就會圍剿掉這種老蜂王,造王臺培育新王。
二、交尾失敗的蜂王。
蜂王交尾失敗的情況非常常見,這種蜂王在蜂群是不受待見的,因為她不具備產卵能力。沒有產卵能力的蜂王活著就是種痛苦,工蜂很快就會讓她及時的「解脫」。
三、「種」不好的蜂王。
比如大幼蟲培育出的蜂王,出來以後產卵質量差,容易產雄蜂卵。這種「種」不好的蜂王很快就會被工蜂給圍掉。
以上三種就是聽蜂之語總結的關於蜂王質量太差的具體分類。這三種蜂王基本都會被工蜂殺掉。不過除了以上三種蜂王本身的能力問題,還有一種就是多餘的蜂王也會被工蜂圍掉。
四、多餘的蜂王和王臺。
一群蜂只能有一隻蜂王。如果蜂群出現了多餘的蜂王和王臺的話,多半會出現分蜂現象。如果不分蜂,那麼這些多出來的蜂王和王臺就會被其中一隻蜂王帶領工蜂給清理掉。
五、條件不成熟時的蜂王導入。
在導入蜂王之前如果沒有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導入蜂王時沒有做好混合氣味的引導工作。新導入的蜂王就很容易被工蜂圍掉。
預防工蜂圍王的具體措施有:①、導入蜂王的前一天保障蜂群內部無任何蜂王和王臺。
②、導入蜂王時可以採用噴灑米酒水來混合蜂王和蜂群的味道。
③、採用王籠保護蜂王再導入蜂群,在確保無圍王情況時再放出來。
④、工蜂產卵群應選擇導入老蜂王而非新蜂王。
以上就是工蜂會殺蜂王的五種情況,如果您有更多補充,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