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蜂王的針比工蜂更「毒」!為什麼蜂王寧死不主動攻擊?

2020-10-27 秦地原品土蜂蜜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精力放在了健康養生上,而蜂蜜作為一種具備健康養生功效的飲品,已經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高成熟度的蜂蜜不僅香甜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老少皆宜,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但說到蜂蜜,大家就不禁會想到蜜蜂,很多人並沒有真正養過蜜蜂,可能只是通過電視中看到蜜蜂蜇人的場景,對蜜蜂會有一種畏懼心理!其實,大家看到的蜇人的蜜蜂是蜂群的工蜂,它們負責的是蜂群的守衛工作,只要大家不去惹它們,它們一般還是很乖的!

蜜蜂因為毒針構造的原因,在蜇一些大型動物後,毒針無法拔出,會連同尾部部分內臟一起留下來,也就宣布了蜜蜂的死亡。實際上,這些去蜇人的蜜蜂都是群裡的工蜂,為了保護蜂群,這些工蜂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我們卻很少看見蜂王蜇人,即使生命受到威脅,蜂王也從來沒有想過反擊!這是為什麼呢?真相令人動容,不得不感嘆蜂王的敬業!


一、為什麼蜂王遇到危險也不會反擊?

1、蜂群中的「約定俗成」

大家都知道,蜜蜂是一種社會群居性動物,在整個群體中,各個蜂種分工明確的,蜂王負責產卵,工蜂負責照顧幼蟲、採集花蜜、釀製蜂蜜等大部分工作,雄蜂負責與蜂王交尾……這種明確的分工,最終導致蜂王的所有活動幾乎都是圍繞著繁殖來展開的,蜂王毒針與繁殖有著重要關係,除了與繁殖和蜂群運作有關的事情,蜂王就很少參與了!因此,無論面對怎樣的情況,只要不是蜂王的繁殖地位受到威脅,蜂王都不會用毒針進行反擊。


2、為了避免蜂群失王

秦地原品在上面也說到過了,蜜蜂蜇一些大型動物時,毒針是直接留在大型動物身體上的,會連同蜜蜂的部分內臟一起留下來,蜜蜂必死無疑!而在蜂群中,通常只有一個蜂王,卻要負責整個蜂群的繁殖工作!蜂王主動攻擊大型動物,無疑會置自身於險境,導致蜂群失王。雖然蜂王的毒針與工蜂不太一樣,蟄過後也可能不會立即死亡,但也沒有蜂王願意冒這樣的風險。因此,蜂王即使面臨危險,也不會主動發起反擊。


二、蜂王的毒針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

1、與其他蜂王決鬥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但有些時候也會出現雙王同群的情況,比如蜂群中蜂王自然老化,新王出臺後,新老王就會同時出現在蜂群中,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幾個月之久,這種情況下,蜂王是不會進行決鬥的,等老王去世之後,新王就會徹底掌控蜂群。而如果蜂群中是兩隻同時出臺的蜂王,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蜂群是一次培育多個王臺的,有時候也會疏忽大意,導致兩個蜂王同時出臺,在這種情況下,兩隻蜂王就會進行決鬥。因為蜂王的外表都有一層外殼保護,所以很難通過撕咬決出勝負,而決定勝負的關鍵就在毒針上面!蜂王需要通過毒針刺中另一隻蜂王的蜂王腹節來決出勝負,活下來的就是新的蜂王。



2、殺死未出房的蜂王

蜂群在培育蜂王的時候,並不只是建造一個王臺,而是建造多個王臺,但最終只會有一隻蜂王。最先破開封蓋出臺的蜂王,會去咬開其他王臺的封蓋兒,然後用自己的毒針,將那些還沒有出臺的蜂王蟄死!研究表明,蜂王毒針的毒性是要遠遠高於工蜂的,而且這些小蜂王也不是大型動物,蜂王也不用過於擔心自身的安全性。因此,這些未出房的蜂王可以說是必死無疑,新出房的蜂王也不用為此付出代價!


在養蜂過程中,如果蜂王出現老化,養蜂通常都會捏死或踩死它們,但卻很少看見蜂王的反擊,上面這些就是原因所在!蜂王的毒針只有在自己的繁殖地位受到威脅時才會動用毒針,這可能也算是蜜蜂之間的一種生存法則吧。


我是秦地原品,普及專業養蜂和蜂蜜知識,如有疑問,歡迎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關注,感謝支持!

相關文章推薦:

相關焦點

  • 蜂王明明有螫針為什麼不會蜇人?蜂王戰鬥的時候螫針為什麼不會斷
    我們都知道,工蜂會蜇人是因為工蜂有螫針,但是在一個蜂群中有螫針的不光是工蜂,蜂王也是有螫針的,但是為什麼蜂王不會蜇人呢?而且蜂王通過戰鬥以後螫針也不會折斷,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蜂部落就來向朋友們分享究竟蜂王的螫針與工蜂的螫針有什麼不同。
  • 工蜂能決定蜂王生死,工蜂與蜂王,哪個更重要?真相是這樣的
    三型蜂的概念讓很多養蜂人知道了我們所能看到的每一隻蜜蜂,都是由工蜂哺育出來,包括過去我們認為至高無上的蜂王也不例外,換句話說就是工蜂可以決定一個蜂群中任何一隻蜜蜂的生死,不管是蜂王還是工蜂以及雄蜂,工蜂只要下手,沒有哪個級型的蜜蜂可以逃脫。這樣說起來似乎與我們過去所謂的蜂王控制一個蜂群差異巨大,看起來控制整個蜂群的,實際上是工蜂。
  • 蜂王雖有蟄針卻不會蜇人,蜂王蟄針是假的?聽聽養蜂人怎麼說
    當然不是並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會哲人的,最明顯的雄蜂是沒有蟄針的自然不會哲人,另外一個不會蜇人的蜜蜂就是蜂王,蜂王雖然有蜇針但是不會對我們發起攻擊,當我們用手去抓工蜂的時候工蜂尾部就會上翹漏出裡面的蟄針如果拿捏方式不對很容易就會被它蜇到,而拿捏蜂王時蜂王哲針雖然也會外漏但是卻不會攻擊我們這是為什麼呢?
  • 什麼蜜蜂沒有螫針?是雄蜂還是蜂王?分正常情況和非正常情況
    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蜂群中有螫針的蜜蜂主要是工蜂和蜂王,而蜂王的螫針通常不會用來攻擊除了處女王之外的東西,所以我們常見的螫針具有攻擊性的其實只有工蜂。第一:正常情況下所謂的正常情況下,其實我們主要指的是中蜂和意蜂的習性,因為目前養殖最多的蜂種就是中蜂和意蜂,我們很多朋友最了解的也是中蜂和意蜂的習性,在中蜂和意蜂中,習性滿足蜂王與工蜂都有螫針,但是工蜂的蜂王的螫針不會用來攻擊人,工蜂的螫針是攻擊的常規武器,而雄蜂是不具備螫針的,所以對於中蜂和意蜂來說
  • 作為蜂群的雄性,雄蜂為什麼沒有蟄針擔負護巢職責?
    蜂群是由一個蜂王,成千上萬的工蜂和少量雄蜂組成的,工蜂和蜂王是雌性蜂,雄蜂是唯一的雄性蜂。這裡就又讓人奇怪了,蟄針是保護蜂巢的,作為蜂群的雄性,為什麼就沒有蟄針呢?保護家園的工作不是應該有雄性來完成嗎?說到雄蜂,確實是個窩囊廢,除了交配的作用,根本沒有雄性的力量。
  • 如何區分馬蜂蜂王、雄蜂、工蜂?養蜂人告訴你方法
    導讀:關於馬蜂蜂王和雄蜂以及工蜂怎樣區分的問題,首先我們把上面三種蜜蜂叫做蜂群中的三型蜂,馬蜂也是社會化群居的生物,生活方式與蜜蜂相似,上面提到的蜂王、雄蜂、工蜂其實就是一個蜂群中的三型蜂,在馬蜂的蜂群中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職蜂,實際上我們說的職蜂就是工蜂,所以我們這裡就按照工蜂來分析,不提職蜂問題
  • 自然分蜂時,為何工蜂有「犯上作亂」圍殺蜂王的行為?
    1.蜂王被剪翅,不能參加自然分蜂,工蜂有「犯上作亂」圍殺蜂王行為中蜂自然分蜂時,先由少部分工蜂低空飛繞於巢門前,隨後參加分蜂的蜂群會傾巢而出,即刻飛舞在蜂場上方,幾分鐘後,便會結團蜂場附近的大樹或房簷上。
  • 人類自愧不如,工蜂就是一個唯美的慘劇
    父親有退休工資,而我們兄弟姐妹也有工作,按理說父親沒必要整天起早貪黑的在蜂場忙碌,畢竟按照父親的飼養辦法的確產不出多少蜂蜜,根本就不能與工資比較,但是父親從來不放棄養蜂。由於父親的執著,我也開始研究蜜蜂,我佩服父親那種寧屈不饒的精神,每次問起父親為什麼能這麼堅持的時候,父親都會說,我們連蜜蜂都不如。
  • 原來工蜂也會產卵,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到底有何區別?
    老蜂農都知道,不僅蜂王會產卵,其實工蜂也是會產卵的,並且產卵的工蜂壽命還能長達兩三年之久,所以只要工蜂產卵的蜂群沒有人工介入,那麼這群蜂即使有子也是只能滅亡,為什麼這麼說?下面我就給大家分析下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的區別,聽完後你就明白了。
  • 為什麼蜜蜂蜇人後會死,馬蜂卻不會?
    蜂類會蜇人這是一般人的常識,有許多人也知道蜜蜂蜇人之後自己也會死,但是其實並非所有的蜜蜂都會蜇人,也並非所有的蜂類蜇人之後都會死,比如馬蜂就可以毫無顧忌的攻擊其它生物,不用擔心自己會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蜂群失王后工蜂做的2件傻事,足以證明蜂王在蜂群中的地位
    ,是進進出出的昆蟲,但是了解蜜蜂的朋友,卻能看到這些飛行的蜜蜂的故事,帶了花粉的是採粉蜂;不帶花粉的或許是採蜜蜂;守在蜂箱門口檢查進出蜜蜂的是守衛蜂;在蜂箱門口停留扇風的是散熱蜂;或許偶爾我們還能看到一些蜜蜂從蜂箱內部拖出垃圾或者死蜂屍體,這些蜜蜂就是蜂群裡面的「清潔工」。
  • 當蜂群失去蜂王以後,全體工蜂做的一個決定,堪稱識大體顧大局
    在大量的觀察中,研究人員都認為蜂群中有「王族」爭奪的存在,但是我們看起來並不明顯。整體來說結果就是,當蜂群中有蜂王存在的時候,蜂群中只要需要培育新王,各個亞家族之間其實都各有私心,都希望自己能成為「王族」,也就是使用自己的全同胞姐妹來培育為新的蜂王,這裡是的確存在著一場「王族」之爭的,只是這種爭奪應該有一定的規則,只是如今的研究還沒有發現而已。
  • 攻擊是為生存,蜜蜂的攻擊卻會丟命,螫針為何非要連著腸子?
    被蜜蜂蟄了,自然是不好受,但蜜蜂的結局比我們更慘,它們會因為這一次攻擊而丟掉性命,因為它們的螫針會留在我們的身體之上,與螫針一同留下的還有它們的腸子。這可真是奇怪了,攻擊是為了生存,而蜜蜂的攻擊武器卻連著腸子,一次攻擊便會嗚呼哀哉,這是什麼邏輯?要弄清蜜蜂的邏輯,還得從蜂群的組織架構說起。一個蜂群之中通常有三種蜜蜂,蜂后、雄蜂和工蜂。
  • 為什麼神聖的繁殖器官變得狠毒?
    小小的蜜蜂一般人不敢惹,就是蟄針的震懾力了。其實工蜂和蜂王的蟄針在結構和機制上,是與其他雌性昆蟲所具有的產卵器相似,是產卵器特化而成的。很多昆蟲的卵都是寄生的,都是雌性選擇好產卵地方,不需要過多的照顧卵就能自己孵化長大。為了把卵安排到合適的地方,就需要有特殊的產卵器。
  • 工蜂為什麼會殺蜂王?老蜂農:五種情況下會發生這種事
    蜂王是蜂群的絕對王者;有時候蜂王還會發出聲音,其他成員都向它「朝拜」,這種盛況充分地體現了蜂王在蜂群中的地位。甚至可以說,蜂群的其他所有成員都是為蜂王而活著的。不過在特殊的情況下,工蜂也會出現殺蜂王的現象,聽蜂之語總結髮現主要集中在以下這五個情況下。
  • 蜂王與工蜂,誰才是一個蜂群中真正的王者?養蜂人講了實話
    如果以我們人的觀點來說,蜂群中的王者蜂部落認為蜂王和工蜂都可以算作王者,只要是從他們的分工來看這個問題的。蜂王為什麼可以算作王者?如果說把蜂王說成是一個蜂群中的王者,可能這種說法反駁的人並不多,畢竟這是相傳了幾千年的思維,不管是古人還是對蜜蜂不了解的朋友,都會認為蜂王是一個蜂群中的王者,統治著整個蜜蜂王臺。
  • 為什麼蜜蜂蜇人後會死,馬蜂卻不會?
    蜂類會蜇人這是一般人的常識,有許多人也知道蜜蜂蜇人之後自己也會死,但是其實並非所有的蜜蜂都會蜇人,也並非所有的蜂類蜇人之後都會死,比如馬蜂就可以毫無顧忌的攻擊其它生物,不用擔心自己會死。,而毒腺和部分內臟也會隨之被拉出,持續注入蜂毒使人產生疼痛的感覺,而內臟被拉出的蜜蜂自然就活不了了,不過工蜂的刺也並非只能用一次,如果是刺在甲殼類動物身上,其刺還可以原位拔出,但是刺在有彈性的人類皮膚上就不行了。
  • 工蜂產卵是對蜂王的叛變嗎?它其實只是想拯救蜂群
    特別是在有王群中發現了工蜂產卵,又或是失王群中遲遲不肯接受新王,總是能聽見蜂場師傅不由地感嘆,這工蜂謀朝篡位的心思太過沉重,沒救了。不過對於工蜂產卵,筆者卻持有另一種看法:那是工蜂為了拯救蜂群在做最後的掙扎!
  • 蜂王毒腺發達,為何卻從來不會蜇人,工蜂應該是最清楚的
    我們都知道蜜蜂群體裡有三種蜜蜂,即為蜂王、工蜂和雄蜂。養蜂人都知道,在這三種蜜蜂當中只有工蜂會蜇人,蜂王和雄蜂是不會蜇人的,雄蜂不蜇人是因為腹部天生沒有螫針,難道蜂王不蜇人也是因為沒有螫針嗎?其實蜂王是有螫針的,而且蜂王的毒腺比工蜂還發達,那麼蜂王為什麼不會蜇人呢?
  • 蜂王毒腺發達,為何卻從來不會蜇人,工蜂應該是最清楚的
    我們都知道蜜蜂群體裡有三種蜜蜂,即為蜂王、工蜂和雄蜂。養蜂人都知道,在這三種蜜蜂當中只有工蜂會蜇人,蜂王和雄蜂是不會蜇人的,雄蜂不蜇人是因為腹部天生沒有蜇針,難道蜂王不蜇人也是因為沒有蜇針嗎?其實蜂王是有蜇針的,而且蜂王的毒腺比工蜂還發達,那麼蜂王為什麼不會蜇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