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娃睡覺非抓著東西?摸耳朵、摳肚臍加鎖喉,媽媽能活著真不易

2020-12-05 寶寶佑呵

某位媽媽的分享:

我女兒睡覺有一個壞習慣,非要摳著肚臍眼才能睡,關鍵是肚臍眼是我的!我的!我的!重要的事說三遍,尷尬的事也要強調三遍,一到晚上睡覺,小手必須摳著肚臍眼,趁著她睡著了,把她的小手拿開吧,誰知道她一下子就醒了,小手在我的肚皮上劃拉半天,終於找到肚臍眼,才又安然入睡,這是啥德行?我都不好意思說出來,生怕別人以為我生的不是女兒,是個小怪物呢。

某寶媽的分享:

我家的睡覺總是抱著他的小被被,從剛出生到現在,五年了,小被被被他也扯也咬,都殘破不堪了,但是他還是很喜歡,睡覺的時候不抱著就睡不著,去幼兒園的時候,人家發被子了,我兒子愣是不睡覺,一個勁地要他的小被被,後來沒辦法,就把原來的小被子剪成兩個,放在幼兒園一個,定期拿回來清洗,啥時候能戒掉他的小被被呢?

某寶媽的分享:

我家孩子睡覺沒啥毛病,就是愛摸著我的耳朵睡,我一側的耳垂都快讓她拽大了,她爸爸還開玩笑,這樣更有福氣,有段時間我就讓她改掉這個習慣,誰知她開始樓我脖子,後來直接鎖喉,我都快喘不上來氣了,一提到這個詞,我就腦補宋小寶的經典臺詞,這到底是啥怪癖,自己睡自己的安穩覺不行嗎?孩子為什麼非要抓著一樣東西才能睡呢?

關於這個問題,還真的詢問過不下十位媽媽,只有極個別的孩子睡覺很安穩,啥都不抓就睡著了,多數的孩子不是抱著某個玩具,就是非要媽媽陪著才能入睡,有的孩子喜歡抓著媽媽的頭髮,有的喜歡抱著胳膊,還有的喜歡枕著媽媽的肩窩處,像上面說的寶寶,摳媽媽的肚臍眼,摸耳朵、鎖喉,甚至是摸著「曾經的飯袋」睡,也聽到過不少,為什麼寶寶睡覺要有這種行為?

親子依戀的正常表現

很多寶寶入睡前,都喜歡抓著媽媽,這是親子依戀的重要表現,因為中國的很多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哄睡的方式都是抱著寶寶,讓寶寶依偎在自己的身邊,不然就是吃著奶睡著,久而久之,寶寶習慣了這樣的睡覺方式,他也習慣了媽媽的溫度和味道,如果媽媽不在身邊,他就很沒有安全感,所以總是頻繁地醒來,當抓著媽媽的時候,他潛意識就認為媽媽一直在他身邊,所以睡得很安穩。

安全感不足的表現

很多人都說,寶寶必須抱著某個東西睡覺,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現,這點還是有點道理的,比如說我有段時間出差,孩子跟著奶奶睡,但是她晚上怎麼也睡不著,後來奶奶想了一個辦法,把我的一件睡衣疊起來讓孩子抱著,她聞著媽媽的味道,很快就睡著了,當媽媽的陪伴不足時,孩子就會被迫轉移依戀對象,一個玩具熊,一個小被子就是他們的精神寄託,抱著就擁有安全感,所以這樣的寶寶,媽媽要多多地陪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就會好很多。

寶寶入睡必須要經歷的階段

寶寶獨立入睡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需要人陪,需要物陪,獨立入睡,所以不管是摸著媽媽,或者抱著安撫玩具,都是睡覺需要經歷的階段,父母不需要過於擔心,很多孩子擁有獨立入睡的能力後,就不需要這些了,但是不排除個別孩子,長大後仍然存在這種行為,需要慢慢引導。

孩子有這些行為,媽媽要如何引導呢?

首先,媽媽要接受孩子入睡的這種習慣,如果感覺不舒服,可以試著跟寶寶溝通,寶寶你可以讓媽媽翻翻身,等一會再摟胳膊嗎?或者趁著孩子入睡,塞一個被子角過去代替,並且在入睡前,肯定地告訴寶寶,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但是媽媽不喜歡你這樣一直摟著媽媽,你可以試著自己入睡嗎?

如果寶寶反抗情緒比較強烈,媽媽不要強制撤離,循序漸進地給孩子灌輸這種想法,他總有一天會改變,另外,從小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睡覺習慣非常重要,比如從小不摟著寶寶入睡,吃完奶就讓他在獨立的被窩裡,不會在半夜孩子哼哼唧唧的時候,把孩子摟過來入睡,而是採取輕拍的方式安撫,孩子從小跟媽媽同屋不同床也非常重要,可以在大床旁邊加小床,很多外國孩子從小就在自己的房間睡覺,父母從不分開,他們獨立睡覺的能力來得更快,也適應得更好呢。

總而言之,寶寶睡覺的這些小習慣,也絕不算是怪癖,一般都可以改變,但如果寶寶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需要尋找更深層次的原因,幫助寶寶改變呢。

您的寶寶睡覺有哪些小習慣?歡迎分享您的育兒經驗和有趣的事。

相關焦點

  • 出生第8天,媽媽摳出寶寶肚臍中髒東西,就診後醫生:無知
    有經歷過生孩子、或者知道嬰兒常識的爸爸媽媽們,都明白新生兒臍帶很重要。出生後一個禮拜到半個月左右,臍帶會自動脫落一些「髒東西」。對於既有「潔癖」,又不懂嬰兒常識的寶媽來說,臍帶很可能是引發寶寶生命危險的導火索。實際上很多寶媽就犯了這樣無知的錯誤,致寶寶於危險之中。
  • 肚臍不是連著腸道?能不能摳? | 關於肚臍的N個疑問
    凝視著自己的肚臍眼時,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肚臍眼到底來自何處又通向何方?它能摳能洗嗎?肚臍眼,可以說是我們身上一個神奇的存在,爸爸媽媽說摳了肚臍眼會拉肚子,爺爺奶奶說肚臍眼直接連著腸子。是否真的如此呢,今天就來好好說說肚臍眼兒。
  • 肚臍裡的泥是什麼,到底能不能摳呢?或許看完就知道了,別瞎摳
    我們在平常的時候脫衣睡覺,總會去看一下自己的脾氣,而且在洗澡的時候,也會去用手去摳肚臍裡的一些泥垢,其實很多人都覺得,比起你實在是太髒了,因為哪怕身體中沒有太多的泥垢,但是肚臍裡面的泥垢卻非常的多,而且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堆堆的泥,讓人看起來特別的不衛生,甚至有人特別的排斥,總是用手去摳,或者是用一些尖銳的物體區加出來
  • 為了胎寶寶的安全和健康,肚臍眼再髒,準媽媽也不要摳!
    作者:寶寶知道 花落花開、此生唯愛劉女士30歲,結婚五年才懷上孩子,孩子來之不易,劉女士可以說被照顧的無微不至,做什麼事情也都小心翼翼,孕五個多月的時候,某一天愛乾淨的劉女士突然發現肚臍裡面好多髒東西,激發出劉女士清理的欲望,於是劉女士用手摳肚臍,肚臍是清理了,第二天劉女士肚子卻開始劇烈的疼了起來
  • 肚臍眼裡摳出來的「泥」是什麼?如何正確清理肚臍,方法教給你
    我們都知道,當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面的時候,就是依靠一根臍帶,來從母親的身體內吸收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還有就是排除身體代謝出來的廢物。而在出生的那一刻,也是需要將這根連接媽媽和寶寶的臍帶剪斷之後再打個結,這樣就形成了我們的肚臍眼。
  • 嘿,你偷偷摳過肚臍眼嗎?摳肚臍會肚子痛?
    「別摳!摳了會肚子痛!」在小時候,每當我們把好奇的指頭放在小肚子的肚臍上「探索」時,大人們都會這樣警告;一轉眼當我們也為人父母,看見寶寶好奇地摳肚臍,不由也會喝上一句:「別摳!不然肚子痛!」雖然一直這麼說,可在我們心中始終有個問號:摳肚臍真的會讓肚子痛嗎?為什麼呢?別急,今天咱們還是問問有關專家吧。
  • 媽媽給寶寶清潔肚臍耳朵時,這三個壞習慣需要注意!
    尤其是對於寶寶,媽媽總是希望孩子身邊沒有任何細菌,甚至想把孩子扔到無菌室去,就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不受任何病痛的折磨。可是過分的保護,反倒讓孩子們的免疫力不如從前了,孩子們更加容易生病,尤其是那些被爸爸媽媽捧在手心裡養護的寶寶,抵抗力總是不太好。
  • 肚臍眼真的不能摳嗎?裡面的黑泥怎麼辦?原來我們一直都做錯了
    當我們小的時候,可能會對肚臍很好奇,有很多人就會去摳肚臍。摳肚臍的時候還能夠從裡面摳出很多的黑泥,聞起來臭臭的。但父母或是長輩看到了就會阻止我們,說肚臍是不能夠摳的,說摳肚臍會肚子痛。那麼肚臍裡面的黑泥是什麼東西?到底能不能夠扣掉?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肚臍的汙垢到底能不能清洗,摳肚臍,肚子會疼是真的嗎?
    小時候啊, 媽媽就常常 摸摸我的小肚子   媽媽們說的「肚臍不能摳,摳了會肚子疼」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摳肚臍會容易弄傷肚臍周圍的皮膚,可能會引起炎症,一旦惡化還有化膿的可能,還可能致使細菌侵入腹腔內重要血管。用指甲去摳它就更應該避免了。
  • 肚臍眼又黑又臭的「泥」是什麼東西?能摳掉嗎?看完不再糾結
    可我的朋友告訴我,肚臍眼不能隨便摳,肚臍眼裡的「泥」也不要摳,因為常常摳肚臍眼會有細菌從肚臍進到身體裡,輕則會肚子疼,重則會病毒感染,請問這是真的嗎?一、肚臍眼兒的泥能摳嗎?但為何有的人肚臍眼的泥呈現「黑黑」的一團。那是因為凹陷的肚臍很容易積水積汙,洗澡後如果沒有完全衝洗乾淨,汙水就會積在肚臍眼上,且不易乾燥,時間一長就會積成黑黑的髒東西。妙姐也曾試過清理自己肚臍眼兒上的泥,清理時會感覺腹部有點酸酸怪異的感覺。看到後臺不少粉絲留言也表示清理肚臍眼時,會感覺腹部受涼,容易拉肚子。
  • 寶寶的肚臍,終於可以摳了……
    走進一看,果然和我想得一樣,這小夥子在扣肚臍呢!說起摳肚臍眼兒,想必我們這代人都是一樣在父母的制止聲中長大的:不許摳,摳了會肚子疼!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為什麼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喜歡對「肚臍眼」這個東西充滿好奇呢?為什麼小朋友都愛摳肚臍眼?對於長在自己身體上的東西,寶寶們都會有探索欲,加上肚臍眼的形狀又比較器官,於是很多寶寶都會對它充滿好奇心。
  • 肚臍裡的「髒東西」,能直接用手摳掉嗎?3種後果,要考慮清楚
    每次洗澡搓泥的時候,是不是都有一種想摳肚臍的衝動,但是就不敢嘗試。畢竟,小時候被家人揪著耳朵恐嚇說,摳肚臍會把腸子摳出來,也就慢慢養成不摳肚臍的習慣。但是,看到肚臍裡黑黑的東西,不摳心裡又很難受。那肚臍裡的「髒東西」,能直接用手摳掉嗎?答案是不能,用手肯定是不行的,畢竟,手上的髒東西可能比肚臍裡面還要多。要知道大多數人都有點手指甲,相比較於皮膚來說,手指甲是比較硬的,在摳肚臍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摳破皮膚保護層。
  • 肚臍裡面的黑色泥巴到底是什麼呢?能將黑色泥巴摳出來嗎?
    相信我們在小的時候都有過摳肚臍眼的經歷,如果我們在摳肚臍的時候被父母發現時,就會被嚴厲呵斥。而且還會被嚴肅的語氣說到千萬別摳,不然肚子漏氣了就麻煩了。所以從小到大我們很多人對於肚臍都會有莫名的恐懼感,但是面對有些髒髒的肚臍,對於潔癖的人來說不清潔就會覺得渾身都不舒服,但是也會不太敢,所以就會陷入糾結當中。
  • 肚臍內黑臭的泥巴,可以摳出來嗎?它到底是什麼
    想必大家都有過摳肚臍眼的經歷,如果被父母發現的話,就會嚴厲的制止,並且還會用恐嚇的語氣說:千萬別摳,不然肚子就漏氣了!所以,很多人對肚臍都有恐懼感,但是面對「髒髒」的肚臍,又會潔癖泛濫,陷入糾結之中。當我們還是胎兒的時候,有一根臍帶和胎盤緊緊相連接,通過臍帶來吸收營養。
  • 為什麼寶寶肚臍眼的「泥」有臭味?媽媽別亂摳,小心出問題!
    肚臍眼在中醫上被稱為神闕穴,也是我們小時候,剛被生出來時,剪斷臍帶而留下的一個疤。我們都知道,臍帶是為胎兒輸送營養和排出代謝的重要工具,所以即便是現在已經剪斷了,也會在身體正常新陳代謝的時候脫落一些表皮細胞,而這些細胞時間久了,就會變成我們肚臍眼裡面看到的泥,其實它並非是泥,而是一些死去的細胞。為什麼寶寶肚臍眼的「泥」有臭味?媽媽別亂摳,小心出問題!
  • 洗澡時,肚子眼裡的髒東西能不能摳?摳了會有什麼後果?
    在我們小的時候,可能會習慣性地想要摳自己的肚臍,因為肚臍裡邊,會有一些髒的東西,就是說家長往往會說,不能摳肚臍,摳肚臍會讓我們生病,所以有些人,從小養成的習慣就是不可以摳肚臍,時間長了難免會在裡面中積聚一些髒的東西,那麼究竟
  • 睡覺時蟑螂鑽進耳朵,男子摳出半截!醫生取出另一半:還活著
    「有東西鑽進我的耳朵!」 11月5日早上 董先生來到南寧市中醫醫院急診科就診 20分鐘前 睡夢中的他突然感到有東西鑽進左耳 有刺痛、瘙癢的感覺 當即拍打耳朵 用手指摳耳道
  • 為何不能摳肚臍?肚臍裡的泥又髒又臭怎麼辦?看完再也不用糾結了
    小的時候家裡的長輩就教導我們,不要沒事摳肚臍眼,而且洗澡的時候人們自動會略過肚臍。但是,大家會發現肚子真的很髒,裡面都是黑色的泥,而且都乾巴巴的很難扣。對於愛乾淨的人來說,肚臍這麼髒真的很難受,所以非常不明白肚臍怎麼就不能扣了。為何不能摳肚臍眼?
  • 為啥隔一段時間清潔一次,肚臍還是髒髒的?裡面的東西究竟是啥?
    清洗肚臍眼時,發現裡面有很多黑黑的東西,清潔乾淨之後,過了一段時間再摸摸肚臍眼,發現又有髒東西了,這裡面的髒東西究竟是什麼?肚臍眼裡的髒東西是什麼?一些人可能會在無意中摸到肚臍眼裡面有髒東西,就用不斷用手去摳,結果發現裡面的髒東西有很多。
  • 摳一摳、甩一甩,小寶寶的內心戲只有媽媽能解讀【玩具測評】
    她用左右手來回擺弄它,她是不是在想「這個能打開嗎?我怎麼打開它呢」於是她一次又一次,左邊右邊,上面下面,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地把玩這個圓環,摸摸它,摳摳它,試圖打開環扣。幾乎每次一拿上手,她一定就玩這個圓環。關於這個圓環的探索,她仍在繼續,每每研究這個圓環我都能從她身上看到好奇,專注和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