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寶寶清潔肚臍耳朵時,這三個壞習慣需要注意!

2021-01-08 糖果的媽媽

現代人和從前不一樣,以前的人沒有條件太講究,所以很多孩子都是河水裡洗澡,泥地裡遊戲,也都健健康康地長大了,可是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都更加注重衛生了。

尤其是對於寶寶,媽媽總是希望孩子身邊沒有任何細菌,甚至想把孩子扔到無菌室去,就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不受任何病痛的折磨。

可是過分的保護,反倒讓孩子們的免疫力不如從前了,孩子們更加容易生病,尤其是那些被爸爸媽媽捧在手心裡養護的寶寶,抵抗力總是不太好。

當你有個潔癖媽媽

我的好朋友,結婚之前就有點輕微的潔癖,什麼東西都要高溫消毒,結婚以後對她老公也是嚴格要求,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後,這潔癖的症狀好像越來越嚴重了。

每天都要觀察孩子,看看身上有沒有什麼地方不夠乾淨,然後就開始這洗洗,那擦擦,總是能看到她家寶寶剛剛被洗乾淨的照片。

可是早就有育兒專家指出,孩子不能頻繁的洗澡,應該清水沐浴,每次不超過十分鐘,否則會傷害到孩子嬌嫩的肌膚,還會導致皮膚缺水乾燥。

可是她卻堅持,只有洗澡才會讓皮膚乾乾淨淨,又白又嫩,這還不止,她還擔心寶寶身體上的一些死角會藏汙納垢,總是拿著棉籤給寶寶做清潔。

有次可能是因為擦拭的力度過大,導致寶寶肚臍感染了,帶到醫院被醫生罵了一頓,孩子也為此大病一場,小臉瘦了不少。

三個危險的清潔習慣

過分清潔耳朵

她特別害怕寶寶的耳朵裡髒,被分泌物堵住,所以總是用棉籤去給孩子擦,除了外面的部分,還會探進去清潔耳道,每次給孩子清耳朵,孩子都極度不配合,應該是難受吧。

危害:寶寶的耳道非常窄,而且皮膚嬌嫩,過分清潔可能會導致耳道發炎,力道掌握不好,還可能會傷及耳膜。

過分清潔鼻子

她還擔心孩子鼻腔裡的分泌物過多,會影響孩子的呼吸,而且鼻涕或者是結塊的分泌物,都會讓她感覺很髒,所以她也會經常用溼紙巾去擦孩子的鼻子,即便孩子沒有鼻涕,也要讓孩子擤鼻涕。

危害:寶寶的鼻腔比較短,鼻黏膜也比較嫩,經常去摳挖會導致鼻黏膜受刺激,產生更多鼻涕和分泌物,還可能傷及鼻腔內的血管,導致鼻子出血。

過分清潔肚臍

還有一個地方,會讓她經常性地去擦拭,就是寶寶的小肚臍,她覺得那裡總是有些味道,所以每天都會給孩子用溼毛巾擦拭,還會用棉籤進行細緻地清潔。

危害:肚臍連接著內臟,用手或者棉籤去摳,會導致腸胃功能紊亂,還可能會引起肚臍的感染,這處的清潔一定要溫柔,且不宜經常進行。

適度清潔的必要性

照這麼說,難道我們就要放任寶寶髒兮兮,都不給孩子做清潔嗎?當然不是,給孩子做清潔要掌握好節奏,只要別過度,還是對孩子有好處的。

保持乾乾淨淨,才能遠離細菌和病毒,適度的清潔,也可以讓孩子免疫力更高,減少生病的機率,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相關焦點

  • 寶寶肚臍異樣 媽媽慎用老套路
    寶寶出生了之後,我相信爸爸媽媽會一直留意著寶寶的肚臍。那麼你是否發現寶寶的肚臍有著什麼奇怪之處。一旦發現,千萬不可用所謂老一輩的套路給寶寶亂治療,這會讓寶寶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這樣可得不償失了。現在大家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寶寶的小鼻子、小嘴巴、小耳朵該怎麼去清潔?媽媽需要掌握這13點
    寶寶皮膚嬌嫩,清潔工作格外重要,但是面對迷你版的小鼻子、小嘴巴、小耳朵,新手媽媽還真有點不敢冒然下手。讓Parents 來告訴你怎麼幫寶寶做好清潔吧。切忌用成人耳勺給寶寶清理耳屎,耳道深處的耳屎應該到醫院請醫生幫忙取出。耳朵背後、耳溝——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寶寶吃奶時,有時奶水會流向耳後、耳溝,因此這些部位不要忘記清潔,每次吃完奶或洗臉時,用蘸溼的紗布巾輕輕擦拭耳朵背後和耳溝。
  • 摸耳朵、摳肚臍加鎖喉,媽媽能活著真不易
    某位媽媽的分享:我女兒睡覺有一個壞習慣,非要摳著肚臍眼才能睡,關鍵是肚臍眼是我的!我的!我的!重要的事說三遍,尷尬的事也要強調三遍,一到晚上睡覺,小手必須摳著肚臍眼,趁著她睡著了,把她的小手拿開吧,誰知道她一下子就醒了,小手在我的肚皮上劃拉半天,終於找到肚臍眼,才又安然入睡,這是啥德行?我都不好意思說出來,生怕別人以為我生的不是女兒,是個小怪物呢。
  • 怎樣給寶寶清潔耳朵?3歲以內的寶寶,日常做到這三點就可以了
    所以,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不要太「較真」,孩子太小,清理耳朵點到即止即可,不用達到「一塵不染」的目的。耳屎還有著保護耳膜的作用,在不影響聽力的情況下,還是不要過度清潔的好。3歲前的寶寶,耳朵如何做日常清潔呢?1) 日常清潔洗外耳即可孩子在三歲之前,耳朵都是比較脆弱的地方。特別是嬰兒時期,想要幫寶寶清潔耳朵。
  • 月嫂要下戶了,幫寶寶洗澡這四個注意事項一定要教給新手爸媽
    但26天的工作時間一到,月嫂如何讓新手爸媽順利接手工作,正確給寶寶洗澡,避免一些錯誤,也是月嫂需要考慮的問題嘍。尤其是一些部位清洗時的注意事項一定要說到。有些強迫症媽媽,看到寶寶腦門上髒髒的、厚厚的汙垢就受不了啦,本來指望洗澡能全部洗掉,想要個白白淨淨的的小寶寶。但發現乳痂真是太頑固了,根本洗不掉。
  • 寶寶耳朵、鼻子部位清潔很重要,但過度清潔要不得,家長鬚知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寶寶出生後,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們每天都會幫助寶寶們做清潔,以確保寶寶的個人衛生。但是有的爸爸媽媽自身潔癖比較重,在幫助寶寶清潔的時候過於追求乾淨,但效果確實恰恰相反的。寶寶的一些部位卻是需要注意清潔,一些部位卻需要爸爸媽媽「偷懶」才是對寶寶好。
  • 孩子身上的4個部位不怕「髒」,頻繁清潔反而不利,媽媽別太勤快
    但是,寶寶身體的一些特殊部位,並不是越乾淨就越好的,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反而會因為過度清洗給寶寶造成損傷,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今天就來看一下,寶寶身上的4個「不能太乾淨」的部位。1、肚臍:家長護理時一定要當心,寶寶出生後,醫生會把臍帶剪斷,殘端處會結痂,大概在半個月之後會自行脫落,在結痂脫落之前,家長要好好護理寶寶的肚臍。
  • 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文|秘籍君都說寶寶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純淨的白紙,媽媽們分娩前也飽含期待擁有一個白白淨淨的寶寶,像小天使一樣聖潔可愛就最好了。然而到了寶寶落地那一刻,媽媽們震驚了,這個髒了吧唧的小嬰兒一定不可能是我家的,直到隨著時間寶寶慢慢長開,媽媽們終於認清現實,寶寶原來比大人還容易髒:無時無刻不在往嘴裡塞東西,隨時可能大小便,遇見什麼都要上嘴咬上幾口。於是有潔癖的媽媽一刻不能忍,恨不能天天給寶寶做全身淨化處理,可是不是所有部位都乾淨才好,比如,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 寶寶洗澡20點準備、7個意外情況、11個洗澡步驟圖、13個注意事項
    導語:熊貓媽給寶寶洗澡時,是生下寶寶後的第三個月。第一個月是熊老大幫我給孩子洗澡;第二個月是家婆和熊老大一起替換輪流幫洗澡;第三個月我來給孩子洗澡的時候,他的肚臍眼也護理好了,但是我產後手部無力,所以是怎麼方便就怎麼給孩子洗澡,哈哈。喜歡這文章的請幫分享、點讚、收藏一下,謝謝!如果各位寶媽們還有更好的補充,請留言在評論區,謝謝!
  • 寶寶咬手指怎麼辦?三個壞習慣,父母這樣見招拆招
    寶寶一天比一天長大,同時也長了不少脾氣,有了不少「壞習慣」。為了寶寶的健康發展,伴隨寶寶成長的日子裡,爸爸媽媽可謂也是天天學習,時刻準備著與寶寶的壞習慣過招。寶寶常見的壞習慣有以下三種,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壞習慣」一:吃手指。4個月大的欣欣什麼都不會,倒先將小手吃上了。
  • 肚臍裡黑色的泥,能摳掉嗎?清潔身體前,先注意這2點
    其實,肚臍眼這一個特殊的部位,最好不要總是去清潔,因為肚臍眼本身位置特殊,而且形狀比較奇特,該部位十分容易隱藏汙垢。如果經常用手去摳自己的肚臍眼,有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受到損傷,細菌入侵之後可能會引發感染表現,出現腹痛的感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平時發現肚臍眼有髒東西,可以用棉籤沾上水之後適當清理一下即可,不要太過用力,這樣即可維持乾淨。
  • 新生兒洗澡時要注意這4個部位,新手爸媽要掌握正確步驟
    寶寶天性是好動的,父母稍微不注意,他們就會把自己的身體弄髒,一旦發現寶寶的身上髒了,父母就要給寶寶洗澡,給寶寶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新手父母經常會因為給寶寶洗澡而把家中弄得一團糟,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可不是只要把寶寶洗乾淨就行,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寶寶肚臍眼不知咋清洗?抓住肚臍發展的兩個時期,肚臍清洗沒難題
    那麼肚臍眼裡的泥為什麼不能摳,平時如何護理肚臍眼的健康與衛生呢?想知道關於肚臍眼的秘密,就必須從肚臍的形成開始講起。你知道寶寶肚臍眼為什麼不能摳?摳了為什麼會肚子疼?首先我們要知道,新生兒出生時醫生會切斷胎兒與母體之間連接的臍帶。在臍帶的末端,會在身體外,形成一個結痂。這個結痂就是肚臍產生的開始。
  • 夏季給寶寶洗澡,這五個部位別太「乾淨」!尤其是最後一個…
    說個題外話,六一讀書郎手錶獲獎名單已在文尾公布,快去看看有沒有你吧~夏季炎熱愛出汗,一天不洗澡渾身都要發酸了,給寶寶洗澡也成為了粑粑麻麻們的必修課。既然是必修課,粑粑麻麻對這件事也是十足的認真,從頭頂、到脖子、到耳朵、到肚臍、到屁股、到私處,再到腳趾頭……那是仔仔細細,每一寸都想做到清爽無汙垢。
  • 給寶寶洗澡要注意這幾點,寶媽也別太大意了
    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的給寶寶清洗,容易引發寶寶出現紅屁屁,而且還容易導致寶寶生殖器細菌感染,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就要勤給寶寶洗澡了。給寶寶洗澡也有講究,不然寶寶很容易出事。之前有粉絲寶媽在給女兒洗澡的時候,沒有注意護理好肚臍,結果寶寶肚臍發炎,發燒進了醫院,所以給寶寶洗澡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 為啥隔一段時間清潔一次,肚臍還是髒髒的?裡面的東西究竟是啥?
    清洗肚臍眼時,發現裡面有很多黑黑的東西,清潔乾淨之後,過了一段時間再摸摸肚臍眼,發現又有髒東西了,這裡面的髒東西究竟是什麼?肚臍眼裡的髒東西是什麼?一些人可能會在無意中摸到肚臍眼裡面有髒東西,就用不斷用手去摳,結果發現裡面的髒東西有很多。
  • 新生兒不能勤洗澡,尤其3個地方不能亂洗,媽媽不要好心辦壞事
    在寶寶出生之後,很多媽媽都會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擔心孩子身上髒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於是忍不住給寶寶做清理,但是,寶寶身上有幾個部位是不能太乾淨的,過度清潔反而會讓寶寶的健康受到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生兒不能亂洗的3個地方,媽媽注意,不要好心辦壞事。
  • 新生兒接回家,洗澡的時候這4個部位要小心,過度清潔反而傷娃
    給寶寶洗澡,媽媽一個動作被月嫂制止,氣得想換月嫂糖媽前段時間收到網友的諮詢,一個新手媽媽覺得自己僱的月嫂有些不靠譜。後來了解到,是出院後給寶寶洗澡,兩個人意見發生了分歧。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寶媽覺得寶寶耳朵看起來很髒,想要用棉籤給寶寶掏耳朵。沒想到被月嫂眼疾手快的制止了,還很嚴肅的告訴她:「寶寶的耳朵是不能洗的,可能會傷害到寶寶。」
  • 新生兒需要天天洗澡嗎?要注意什麼?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新生兒寶寶生長發育速度很快,新陳代謝也非常快,身上的「皮屑」產生的速度自然也很快。爸爸媽媽看了只想將寶寶洗個乾乾淨淨,更何況,給寶寶洗澡是件多麼開心的事啊。但是,新生兒需要天天洗澡嗎?新生兒洗澡該怎麼洗要注意什麼?
  • 新手寶媽經常清洗寶寶耳朵,遭兒科專家訓斥:有些身體部位不能洗
    文/暮沐媽咪(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新生兒的出生是老天賜予一個家庭的禮物,各位爸爸媽媽肯定是充滿了幸福感,對寶寶關愛無微不至,生怕哪裡不注意出現了差池。但其實,有時候太過於細緻並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在清潔方面,寶寶的有些部位清潔上是有講究的,太過乾淨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