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野性的國家:全民公投禁止捕獵,食草動物泛濫成災

2021-01-11 斑鳩帶你看世界

在這個廣袤的藍色星球之上,有著大大小小七個大洲。這七個大洲各有其獨特的地理風貌和人文特點,譬如面積最廣闊的就是亞洲,而生態最好的大洲便是眾人視為環境最惡劣且最落後的非洲。之於其他大洲的各種發展,非洲大陸自然望塵莫及。但非洲的野生動植物數量卻遠遠超出其他大陸,尤其是這個號稱非洲最野性的國家。

波札那,便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野性之國。這個面積為58萬平方公裡,225萬人口的蕞爾小國有著如夜空繁星一般多的野生動植物。原因是因為波札那的全民公投禁止捕殺獵物,加之該國境內有一個名叫奧卡萬戈的內陸三角洲,其佔地面積為2.2萬平方公裡。因該三角洲水草肥美,此地便全然成了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早在1990年,波札那便設立了動物保護法和環境保護法。在一些生態保護區內,假若你故意去毀壞其間的一草一木,那等待你的就是巨額罰款和牢獄之災。或許是因為波札那的人都有較高的自覺性。所以這個彈丸小國,單是憑藉優秀的原始生態於2017年便吸引了近乎300萬國際遊客。

可凡事都有兩面性,因為波札那過於保護野生動植物,導致該國的野生食草動物泛濫成災。譬如非洲象這一食草動物就超過了80萬頭。聯合國為此都建議波札那人適當獵殺野生動物來維護生態平衡,否則以當地的優越生態,食草動物數量超越當地人口數量的可能,篤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即便如上所述,當下也毫不影響國際遊客赴該國遊玩的旅行活動。倘若有幸乘一葉扁舟,於此間河道隨著河水流勢緩緩前行,雙耳便可聽到四下鳥鳴婉轉,只消稍稍抬頭則能望見萬裡碧空。沉醉於此等美景之際,若再深深地吸上一口氣,那澄澈如洗般的宜人空氣立時沁入肺腑,縱然是有厭世情緒之人,也會鬱積消散,心舒懷暢。

各位讀者朋友,你們有去過波札那旅遊嗎?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非洲最「野」國家:因全民公投禁止獵殺,食草動物「肆意繁衍」
    今天介紹的這個國家是非洲的箇中翹楚,這個國家從獨立以來,到現在從未發生過戰爭,並且還以鑽石及黃金和煤礦等礦產資源聞名世界,這個國家就是波札那。這裡被稱之為是最野的國家,並不是指當地民風彪悍狂野,而是因為這裡生態非常原始野性。
  • 最具野性美的非洲國家,全民公投禁止獵殺,是大型食草動物的天堂
    即使是像非洲經濟狀況最好的南非雖然開採出了許多金礦,但是這些金礦的實際開採權仍然是掌握在那些西方國家的手中,並沒有對本地人的生活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沒有工業化的汙染也讓非洲儘可能保持了原始的風貌,它的自然風光和眾多珍稀野生動物同樣也是人類寶貴的財富。
  • 非洲最無奈的國家,因不獵殺食草動物,如今食草動物「泛濫成災」
    隨著現在越來越多人們喜歡出國旅遊,出國旅遊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了,並且隨著全球各地大力的發展旅遊業,現在不管去到那個國家旅遊都是不錯的。前兩年國人出國旅遊都比較喜歡去東南亞一些國家,其他國家基本上是不怎麼去的,但是現在很多國人都只是去東南亞等一些國家了。
  • 世界上「最野的」國家,動物泛濫成災,當地人卻拒絕獵殺動物
    世界上「最野的」國家,動物泛濫成災,當地人卻拒絕獵殺動物現在出門旅行的人越來越多,有很多景區因為遊客太多,很多原生態的地方都被汙染了,不過說到世界上原生態最好的地方,應該是非洲大陸了吧,而非洲大陸環境生態保護最好的應該是那波札那。
  • 存在非洲的野性之國,成年必須單挑獅子,卻對野生動物愛得深沉
    而有些動物的強大與兇猛讓人敬畏而又害怕。 史前時期的恐龍。冰河時期的劍齒虎,現代社會的獅子老虎,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過獅子老虎捕獵,清楚的明白這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殺手之一,而有個國家,卻把搏擊獅子成為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這個國家就是坦尚尼亞 ,位於非洲的東邊,赤道以下,這裡是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所以在這裡, 有很多古老傳統的部落生存在這裡。
  • 大自然中,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有什麼好處?
    表面上看,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幾乎每一種食草動物都有一個或者多個天敵,比如非洲大草原上的瞪羚的天敵就有獵豹、鬣狗、非洲野犬、獅子、花豹等超過5種。而且食草動物的多寡直接會影響到食肉動物的數量。那麼,作為捕獵者,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食草動物真的比食肉動物智商低嗎?為什麼?
    從食物鏈的上下級關係看,食草動物確實在食肉動物之下,而且對於食肉動物來說,獨居的會通過潛行和利用樹木、地形作為遮擋的方式來捕獵食草動物,甚至像北極熊這種食肉動物還會選擇用一個巴掌將自己黑鼻子遮住的方式達到與環境融為一體「欺騙」海豹的方式來捕獵等等。
  • 大熊貓由食肉進化為食草動物,有沒有相反進化的動物?
    有人說:大熊貓從食肉動物進化成了食草動物,是退化了。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因為大熊貓雖然主要以竹子為食,但是竹子並不是大熊貓的全部,在大熊貓的食譜中約有1%的食物還是肉食性的。那麼,大熊貓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食性改變呢?有沒有從食草進化為食肉的動物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為什麼群居食草動物不抱團攻擊獅子和老虎,反而是四散而逃?
    與獅子捕獵水牛一樣,一群白肢野牛在面對孟加拉虎是也是大都是各自逃命。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成群的食草動物不團結起來攻擊獅子或者老虎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每一種大型的食肉動物都有相對固定的食譜,也就是相對固定的獵物,比如非洲獅的主要獵物以斑馬、角馬、羚羊以及非洲水牛為主,而老虎的獵物主要以鹿科動物以及野豬為主。
  • 貨真價實「非洲二哥」,雄獅也不敢惹它,網友:非洲最噁心的動物
    在非洲,大部分國家的經濟發展都不好,去那裡除了能看自然景觀以外,就只能去看野生動物。確實,在陸地上能看野生動物最好的地方就是非洲了,這裡還保留著著大量沒有開發的非洲大草原,長期以來,非洲國家發展旅遊行業也將非洲大草原建立很棒的國家公園和保護區了,在那裡給予了很多野生動物較好的保護。這裡所有的動物都野性十足,不會出現在各地動物園頹廢的樣子。
  • 12年不懈努力 愛沙尼亞全民公投同意加入歐盟
    中新網9月15日電,據俄羅斯媒體15日消息,愛沙尼亞周日舉行了全民公投,並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同意加入歐盟。  愛沙尼亞選舉委員會公布公投結果顯示,在此次投票率為63%的公投中,投贊成票的選民佔66.9%,持反對意見者佔33.1%。
  • 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草動物,那食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肉動物嗎?
    因此,在哺乳動物的演化史中,獸孔目下的動物有食肉動物也有食草動物,所以 ,說上面的說法有不對的地方,但是,獸孔目下的真犬齒獸類最終演化出的最早的哺乳動物,而真犬齒獸類是原始的食蟲類動物,所以,說它是食肉動物也在情理之中。為什麼原始的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為食草動物?
  • 面對食肉動物,食草動物有能力反抗,為什麼它們總是選擇逃跑?
    而食肉動物想要獲得食物就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來進行捕獵,相對來說食物獲得的成本較高,當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食草動物被捕殺的時候,會萌生惻隱之心。想必都會有這麼的疑問:為何食草動物在面對捕食者的時候,它們不反抗呢?
  • 是不是食肉動物的繁殖率都很低,而食草動物的繁殖率都很高?
    所以說,籠統的說食肉動物的繁殖率低於食草動物是不科學的。但是,相對來說,食肉動物的數量確實比食草動物數量要少很多,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象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但是,大部分食草動物的妊娠期都要超過半年,而且每次大都只有1個幼崽。比如牛的妊娠期長達280天,單胎率約佔97.7%-99%之間。所以說,單獨拿繁殖能力來說,食肉動物甚至要比食草動物強。因此,繁殖能力對於食肉和食草動物的數量雖然有影響,但是影響也不是很大的。那麼,是什麼影響了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之間的數量差呢?
  • 西班牙政黨組織全民公投呼籲取消鬥牛活動
    西班牙的鬥牛,幾乎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的一張文化名片。但是這些年,國內反對鬥牛的呼聲卻是逐漸的高了起來。圍繞鬥牛廢存問題,支持者和反對者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反對者通常認為,並非所有文化都值得傳承下去,鬥牛有再悠久的歷史也無法掩蓋殘忍本質,而且僅用這一項文化定義西班牙十分荒謬。
  • 面對食肉動物,食草動物總是逃跑,為什麼就不想反抗呢?
    在地球上,這一刻正在發生著一場追逐,食肉動物在追逐食草動物,食草動物使出渾身解數在奮力的逃跑,這是自然界最常見的捕食過程,也是食肉動物獲取食物活下去的唯一途徑。這一刻正有很多的食草動物在啃著著青草、樹葉,由於植物不會跑,所以食草動物很幸福,不用追逐食物,低頭就是!可以說食草動物的生存條件就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狀態。
  • 抖音直播「雲端旅遊局」走進非洲動物世界,探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4月5日20:00,超過105萬網友登陸抖音直播最新上線的「雲端旅遊局」,跟隨抖音直播的鏡頭走進被稱為「野生動物天堂」的非洲大陸,零距離「接觸」非洲野生動物,體驗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在這裡,人們不僅看見一個不可思議的野生動物世界,更了解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之道。
  • 食草動物可以吃肉嗎?河馬試了一下,結果屍殍遍地
    有關河馬到底是純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曾在網上引起激烈爭論。然而科學家們卻發現,河馬偶爾改善下夥食,竟與炭疽熱的大規模爆發有著密切關聯。 素食動物開葷也並非只有河馬一家,羚羊、鹿和牛都有被觀察到吃肉食,包括腐肉、鳥蛋、幼鳥、小型獸類和魚類。而且,有蹄動物母獸在產後都會立即吃掉胎盤,以補充營養。如果將河馬定義為雜食動物,對牛羊該如何去定義呢?不過,河馬的食肉性和攻擊性確實都比牛羊這些典型的食草動物要強一些。
  • 非洲16大野生動物,前兩名都吃草,獅子僅第三
    非洲是我們人類的起源地,也是目前地球上野生動物最豐富的地區,地球上超過一半以上的陸上野生動物都生存於非洲。特別是大型的食草動物以及規模化的動物群體,都集中在非洲廣袤的大草原上。那麼,在非洲大草原上如此眾多的野生動物中,它們在食物鏈中的地位如何呢?大象第一,犀牛第二,獅子第三,其他的動物呢?我們一一盤點一下!
  • 非洲大貓的野性殺戮
    非洲大貓的野性殺戮  為了生存,非洲大草原上每天都在上演獵人與獵手的生死存亡之戰!  公獅一般不捕獵,主要負責保衛領地和繁育後代。  公獅的領土紛爭,王者之戰!  別以為公獅不捕獵,生活就過得輕鬆,公獅的主要威脅,來源於其他公獅的對領土的侵犯,為了領土,公獅們很可能失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