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如何從瑞典、俄國手中獲得獨立?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

芬蘭的獨立

作者:德克薩斯紅狼 編輯:Thomas

位於北歐的芬蘭,人口不足一千萬,卻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在各類生活水準排行榜上常年居於世界前列。雖然芬蘭人口稀少,但工業化程度、經濟增長率在歐盟中也可劃入高水平國家。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芬蘭成為發達國家的歷史與英、法、美、德、荷等國家相比並不悠久,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在接受瑞典和俄國的統治,直到俄國十月革命後,才正式成為獨立主權國家;直到蘇聯解體後,才正式可以自由決定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那芬蘭到底是如何走向獨立的呢?

▲芬蘭在歐洲的位置

由於瑞典自中世紀開始統治芬蘭後,芬蘭上層階級一直接受著瑞典文化的影響,兩國關係至今保持著密切的聯繫。當芬蘭獨立後面臨經濟發展困難時,還有不少芬蘭人前往瑞典謀生。至於俄羅斯人,芬蘭對其感覺可謂是五味雜陳,存在著不少恨意。

一、瑞典統治下的芬蘭

芬蘭的歷史算不上悠久,一千年前基督教傳入現在被稱呼為「芬蘭」的這片土地之前,有關當地的歷史詳情仍然不為人知,人煙稀少,是十足的蠻荒之地。不過早在基督教傳入之前,北歐海域上的維京海盜就已有劫掠芬蘭沿岸的跡象。

關於芬蘭人的民族起源,史學界仍然存在著爭議,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芬蘭語和匈牙利語的關係要比其他語言來得更為密切,或許同匈牙利一樣,同樣古代東方遊牧民族有著什麼聯繫,同瑞典鮮明的維京血統截然不同。

▲1095年,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為了收復宗教聖地耶路撒冷、打擊異教徒,號召了天主教世界的各界人民發動十字軍東徵,這也是日後一系列十字軍運動之始

除了地中海世界的十字軍東徵外,在北歐波羅的海區域,也存在著針對古代芬蘭人的十字軍東徵運動。相傳,12世紀中葉,早已皈依天主教的瑞典因不堪受異教徒芬蘭人對其的襲擾,於是瑞典國王埃裡克九世對其發動了第一次瑞典十字軍東徵運動。

▲描繪第一次瑞典十字軍東徵的繪畫

13世紀初開始,早已步入封建社會的瑞典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芬蘭的控制,面對不想改信天主教的古代芬蘭人,於13世紀中期再一次發動了針對芬蘭的十字軍入侵,並於13世紀末期把瑞典國境東推至卡累利阿。

▲卡累利阿、芬蘭在瑞典王國中所處位置

16—17世紀,是瑞典瘋狂對外擴張的年代。瑞典之所以能作為北歐強權積極參與到歐洲國際事務中去,其很大程度上是由古斯塔夫二世領先於世界的軍事改革打下的夯實基礎。

1626—1630年之間,瑞典徵召的五萬名士兵中有超過三分之一來自芬蘭,但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不過,芬蘭士兵在瑞典這些對外戰爭中逐漸展露頭角,但瑞典的軍事行動也給芬蘭帶來了沉重的賦稅和兵役負擔。芬蘭人民雖然一度起義反抗瑞典統治,但旋即被鎮壓。不過卻也因此逐漸喚醒了芬蘭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

▲描繪16世紀末芬蘭反抗瑞典統治的起義的油畫。因當時芬蘭農民主要使用農業生產工具作為反抗武器,而被稱為「棍棒戰爭」

除此以外,瑞典禁止了芬蘭境內城鎮貿易權,把出口限制在地方層面,嚴重阻礙了芬蘭的經濟發展。

由於芬蘭語誕生時間過晚,直到17世紀才稍稍成型,因此在歷史中長時間得到使用瑞典語在芬蘭也有著不一般的地位,不但上層階級積極學習瑞典語,以至於芬蘭語在日後也被不少當地人所刻意忽略了。

▲三十年戰爭的戰役——呂岑會戰中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古斯塔夫二世用他的陣亡,給瑞典換來了接近一個世紀的霸權

17世紀後期,稱霸北歐的瑞典引起了周邊國家的不滿。為了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以使得俄國有直接和西歐交流溝通機會的俄國沙皇彼得一世趁此機會,聯合了丹麥、波蘭等國對瑞典發起了終結其霸權的「大北方戰爭」,而芬蘭正是這場戰爭的主戰場之一。

▲橙色斜線地區是瑞典在「大北方戰爭」後割讓給俄國的部分,其中有不少部分是芬蘭人的祖居之地。「收復失地」也因此成為日後芬蘭發動「繼續戰爭」的一個動機

這場戰爭結束後,瑞典國力每況愈下。戰爭給芬蘭造成了重大損失,不但芬蘭重鎮維堡失陷於俄國,而且還有5萬人傷亡,再加上17世紀末芬蘭發生的嚴重饑荒,都讓芬蘭人感到了失望,認為瑞典無力在俄國擴張之下庇護他們的安全,嫌隙也因此日益增長。

而瑞典為了安撫,也逐漸放寬了對芬蘭的控制。隨著瑞典對芬蘭影響力的逐漸減弱,大北方戰爭結束後的八十年內,芬蘭超過一半的縣的行政長官均由芬蘭人擔任。

二、從自治到獨立

18世紀80年代,瑞典在芬蘭的農業政策以及當地嚴重的農業歉收進一步加劇了芬蘭人民的不滿。隨著俄國在俄瑞邊境的軍事動作越來越大,芬蘭人對瑞典的不信任和懷疑也越來越大,甚至有軍官因自己得不到瑞典的賞識而出逃,改替俄國效力。

▲瑞典王國最大版圖

1808年,法國和俄國籤訂了和約,拿破崙的聲勢威望達到鼎盛。當法、俄兩國呼籲瑞典退出由英國組成的反法同盟時,卻遭到了瑞典的拒絕。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同時為了全面控制芬蘭灣和波的尼亞灣,正式入侵瑞典,並於短時間內橫掃芬蘭全境,芬蘭再次成為大國爭霸中的犧牲品。次年9月,兵敗如山倒的瑞典被迫於俄國籤訂了和平協議。至此,芬蘭正式成為俄國沙皇統治下的一個公國,由沙皇兼任芬蘭大公。

俄國吞併芬蘭之初,為了換取當地芬蘭人民的支持,便許諾當地人民仍然享有原有的習俗、宗教、法律等權利,同時還表示芬蘭公國的自治權將比瑞典時期的更為廣泛,甚至擁有不向俄國行政部門匯報工作情況,直接向沙皇本人報告芬蘭事務的權利。

▲接受俄國沙皇統治芬蘭的芬蘭議會

然而自19世紀80年代起,俄國國內的政治環境變得日益保守和反動。與此同時,隨著國內非俄羅斯族的民族主義運動日漸高漲,俄國政府也縮緊了各地的自治政策,開始強迫其他民族俄羅斯化。

▲德奧同盟的建立,嚴重威脅了俄國的安全。受此影響,俄國選擇和法國接觸,最終讓德國宰相俾斯麥「孤立法國」的政策毀於一旦

另一方面,俄國西部強鄰德國也完成了統一,國力進一步增強,威望如日中天。而當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地區和俄國發生嚴重的利益衝突後,德國最終選擇了支持奧匈帝國立場。

這樣的國際形勢使得德國有能力從波羅的海直接進攻俄國首都聖彼得堡,這也正是俄國所最為忌憚的。此外,芬蘭的防禦設施和其保持的獨立軍隊更加深了俄國的擔憂,讓俄國人難以對芬蘭放下心來。

▲1904年被芬蘭民族主義者刺殺的芬蘭總督尼古拉·博布裡科夫

受此心境影響,俄國加快了同化芬蘭人的速度,逐步解散了芬蘭軍隊,強制要求芬蘭人到俄國軍隊中服役,同時以俄語作為芬蘭政府部門的官方用語,並立法試圖收回芬蘭人的自治權。俄國政府的種種做法,激怒了芬蘭人,甚至在1904年有一位芬蘭總督在當庭廣眾之下被憤怒的芬蘭人所打死。

1917年初,內憂外患之下,君主專制的俄國政府終於崩潰,資產階級政府在俄國建立起來。因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未能實現停戰、緩解社會矛盾的目的,也被緊接著的十月革命所推翻。嗅到機會的芬蘭議會,當機立斷宣布了芬蘭的獨立。儘管芬蘭國內存在著反對脫離俄國統治的聲音,但已無濟於事。

三、艱難的生存:強敵環伺下的芬蘭

雖然芬蘭在十月革命後獲得了獨立地位,不過,當時的芬蘭強敵環伺,形勢並不樂觀,國內不但爆發了內戰,且也蘇維埃政府執政的俄國發生了武裝衝突,但總體而言,芬蘭在兩次大戰期間有著穩定和平的發展環境。

▲芬蘭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曼納海姆。此人早年曾在俄國軍中效力,也曾來中國進行考察。芬蘭獨立後,率領白軍打贏了內戰,並領導芬蘭軍隊負責後來與蘇聯的戰爭,並成功當選為芬蘭總統

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政府在對外政策上面漸漸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及基本目的。

同時為了阻止英、德等國對芬蘭的滲透,以消滅這些國家借道北歐對蘇聯構成戰略威脅的可能性,拉攏芬蘭、在芬蘭境內設防及把芬蘭變成保衛蘇聯西北邊境,隨蘇聯國家安全來說極其重要。因此蘇聯不可避免地與芬蘭在領土方面發生了日趨激烈的衝突矛盾,並多次向後者提出領土要求,而這無疑遭到了芬蘭方面的強烈抗議。

▲依託「曼納海姆防線」作戰的芬蘭士兵

1939年,兩國經過多次交涉,蘇聯的領土要求始終沒能得到芬蘭的同意,11月底,談判正式宣告破裂,而蘇聯也當即斷絕兩國外交關係,對芬宣戰。芬蘭人稱之為「冬季戰爭」。

▲深色為「冬季戰爭」戰後芬蘭割讓給蘇聯的領土,其中漢科半島租借給蘇聯

但蘇芬戰爭的進行卻也並不如蘇聯領導人所想像的那樣樂觀,芬蘭人的抵抗強度超出了蘇聯統帥的想像。持續了幾個月的戰爭,雖然讓蘇聯達到了迫使芬蘭割讓領土的目的,但卻也付出了5.35萬人陣亡、17.6萬人受傷、1.6萬人失蹤的代價。

▲深紅色為「繼續戰爭」中芬蘭軍隊攻佔地區圖

受到蘇聯入侵的芬蘭,在戰後強化了與蘇聯勁敵——德國的合作關係,並也因此引發了1941年以收復失地和吞併蘇聯東卡累利阿地區為目的的「繼續戰爭」。

但這次由芬蘭挑起的戰爭隨著德國在二戰中的失利,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於1944年單獨向蘇聯求和。這次芬蘭的求和請求,其主導權完全在蘇聯手中,芬蘭本身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當芬蘭與蘇聯停戰後,芬蘭旋即要求駐紮於國內的德軍離去,但卻遭到了後者的拒絕,於是芬蘭再度對昔日的盟友宣戰,是為「拉普蘭戰爭」

戰後的芬蘭,雖然沒有直接獲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但仍然通過與西方國家保持經貿來往,讓自己逐步成長為了一個工業國。

另一方面, 芬蘭在戰後積極宣布中立,為了避免遭受兩大陣營任何一方的敵視,不偏向美蘇任何一個陣營久顯得尤其必要了,這也顯示出小國在強敵環伺下艱難求生的無奈。儘管芬蘭在戰後成功遊走在兩大陣營之間的灰色地帶,但從政治形態和經貿關係角度來看,芬蘭無疑還是要稍偏向西方陣營一些。

隨著蘇聯的解體,芬蘭所面臨的軍事威脅大為減少,因此加快了和北約、歐盟的合作進程。借著北約的殼,芬蘭成功反客為主,成為威脅當代俄羅斯西北邊境的一股勢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直到蘇聯解體,芬蘭才真正獲得了事實上的獨立,而不必處處看大國強權臉色行事。

作者:德克薩斯紅狼 編輯:Thomas (唐)

本文為「環球情報員」長期作者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擅自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End 全文完)—

原標題:《芬蘭如何從瑞典、俄國手中獲得獨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芬蘭獨立100周年:北歐第一個共和國如何誕生
    2017年12月6日是芬蘭共和國的第100個國慶日。距今整整一個世紀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未及之處,芬蘭發表了自己的獨立宣言,宣告北歐地區第一個共和國的建立。從瑞典到俄國地處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是著名的「維京海盜」的故鄉。但芬蘭人的語言卻與這些鄰居們的日耳曼語言大不相同,是少數幾種不屬於印歐語系的歐洲語言。
  • 俄羅斯是如何吞併芬蘭的
    1808年俄軍入侵瑞典,佔領了芬蘭。1809年俄國強迫瑞典割讓芬蘭,在芬蘭成立了芬蘭大公國。芬蘭大公由俄國皇帝兼任,芬蘭由瑞典領土變為俄羅斯附庸國。那麼俄羅斯是如何擊敗瑞典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法俄和解1721年俄國在大北方戰爭擊敗瑞典,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成為歐洲強國,瑞典則走向衰落,退出了歐洲強國的行列。
  • 北歐四國中,為何只有芬蘭沒有王室,看芬蘭的歷史就知道了
    挪威、瑞典、丹麥都有自己的王室,只有芬蘭沒有王室。這在北歐國家中還是很特殊的。很多人想不通,君主制在北歐如此受歡迎,芬蘭為何沒有王室呢。其實我們看一下芬蘭的歷史就知道了。    可以說芬蘭進入封建社會時期是被迫的,當然,芬蘭也是一直被瑞典控制的。畢竟自己是被瑞典佔領了。
  • 強敵環伺且孤立無援的芬蘭是如何保持國家獨立的?
    在1939年蘇芬戰爭爆發之際,無論是美國、瑞典、德國、英國還是法國,都沒有對芬蘭伸出援手。這段歷史告誡著芬蘭人,芬蘭的存亡和獨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僅如此,只有當蘇聯(俄國)感覺安全並對芬蘭委以信任時,才是芬蘭可以心安的時候。
  • 少年君主一戰成名,查理十二世以少勝多,納爾瓦戰役瑞典完勝俄國
    二、北歐的亞歷山大大帝 17世紀,瑞典成為了以芬蘭灣為中心的波羅的海強國,領土保羅愛沙尼亞以及因格裡亞等。而在近30年的戰爭之中,瑞典又從德意志手中獲得了大片領地,七雜紅包括了西波美拉尼亞、維斯馬等地。
  • 蘇芬戰爭,百萬蘇聯大軍為何拿不下小小芬蘭,還差點被反殺?
    反殺不至於,但對於蘇聯來講,慘勝芬蘭也相當於是敗了,我覺得更嚴重的後果是讓希特勒看到了蘇聯的外強中乾的實力,並在一年之後和芬蘭一起給了蘇聯一個大大的驚喜(二戰蘇德戰爭爆發,蘇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整整一代蘇聯男人幾乎全部死亡),在芬蘭他們叫做繼續戰爭,意思是蘇芬戰爭的延續。
  • 比哈爾濱更靠北,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是全世界最北的首都之一
    芬蘭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北歐國家,全國面積33.8萬平方公裡,約等於兩個江西省,人口卻只有約550萬,比香港的人口還少。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位於南部。赫爾辛基位於北緯60度,比我國的哈爾濱更加靠北,是全世界最靠北的首都之一。這座城市始建於1550年,這一年是中國明朝嘉靖年間,中國知名的戲曲家湯顯祖在這一年出生。不過赫爾辛基剛開始是一座小城市。
  • 北歐五國為何只有芬蘭使用歐元?
    ▲瑞典烏普蘭地區的繪畫,上面繪製了瑞典國王和英國主教前往芬蘭進行軍事遠徵,也就是第一次瑞典十字軍東徵的場景同時,另一邊的俄羅斯,也出於政治和宗教目的對芬蘭虎視眈眈,當然,其實它更主要的目標是瑞典,芬蘭只是個順帶的。
  • 芬蘭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自由得到了保全
    儘管莫斯科和約的苛刻條件是令人沮喪的,但對芬蘭人民而言,還沒有起到癱瘓作用。大家覺得全國在戰爭中已作出了卓越的、令人欽佩的表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自由得到了保全。芬蘭在全世界面前表明一個小國也能夠屹立於自由國家之林,為此而付出的代價固然是很大的。
  •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何沒有國家敢侵略瑞典?蘇聯:她是毒蛇
    1561—1809年,沙皇俄軍與瑞典進行了八次大規模的俄瑞戰爭,沙俄贏了五次,輸了兩次,一次打平,俄國的面積比瑞典大十幾倍幾十倍,人口也是瑞典的許多倍,贏得也很艱辛。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瑞典哥蘭特號輕巡洋艦二戰時,蘇聯與德國瓜分波蘭,併吞並了波羅的海三國,原本想佔領芬蘭,再佔領瑞典的,結果芬蘭不如波羅的海三國好騙,軟的不行,於是來硬的,挑起了冬季戰爭,76蘇聯軍隊開著五千多輛坦克3880
  • 圖書館「頌歌」慶祝芬蘭獨立百年
    芬蘭政治家和公眾毫不猶豫地選擇圖書館。耗時20年籌劃、耗資9800萬歐元(約合7.6億元人民幣)建造的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5日將正式對公眾開放,為長達一年的芬蘭獨立百年系列慶祝活動畫上句號。這座屋頂呈起伏狀的玻璃和木製建築位於芬蘭議會對面,建造所用芬蘭雲杉木材排列起來有160公裡長。
  • 此人是曾國藩之子,因為他,中國從俄國手中收回屬於中國的領土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的一生,在為官、為人處世上都獲得巨大成功,而且他非常重視對家人的教育,幾個弟妹、子女都深受他的影響,因此曾家一直人才輩出,現在要介紹的這位人物,他被稱為「晚清第一外交官」,曾經在俄國手中強勢收回被其侵佔的中國領土,他就是曾國藩次子曾紀澤(曾國藩長子早夭)。
  • 2020芬蘭留學哪個學科好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芬蘭高校在2020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的表現如何,一起來瞅瞅吧!赫爾辛基大學世界名牌大學—赫爾辛基大學是位於北歐芬蘭的最高學府。1640年創建於芬蘭古都土爾庫,原名為土爾庫皇家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turku﹚。芬蘭當時隸屬於瑞典王國,土爾庫皇家學院當時是瑞典帝國的重要學術機構之一,1828年遷至赫爾辛基。
  • 歐洲面積大國瑞典,人口為何只有一千萬?
    或是32.25萬平方公裡的波蘭,30萬平方公裡的義大利,卻往往忽略另一個歐洲面積大國,這就是瑞典。北歐有個面積巨大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瑞典就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東部。瑞典面積45萬平方公裡,卻只有兩個陸地鄰國——挪威與芬蘭。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呈東北——西南走向,偏西位置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以東是瑞典,以西是挪威。
  • 芬蘭,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近日,芬蘭交通部長桑娜馬林,在選舉中勝出,成為芬蘭新一任總理。她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理。芬蘭,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周邊與俄羅斯、瑞典、挪威等國相鄰。芬蘭有三分之一的國土,處於北極圈內。北極圈是北半球上發生極晝、極夜現象最南的界線。
  • 全球最幸福國度:芬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芬蘭是北歐五國之一,其森林覆蓋率高達75.3%,有千湖之國的稱號。芬蘭擁有絕佳的自然環境,還可以看見美輪美奐的北極光。美麗的大自然,優美的自然環境使芬蘭成為一個非常宜居的國家。近兩年來,芬蘭在全球幸福指數上傲居第一,被評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那麼芬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 芬蘭榮耀:狙擊槍標準打造的衝鋒鎗?光環卻被「抄襲者」無情遮蓋
    當年他是芬蘭的一位軍需倉庫軍械員,因為平時的工作便利,拉蒂對這款德國衝鋒鎗已經「摸」得很熟了。接觸多了,拉蒂個人反而對這款著名的衝鋒鎗鼻祖頗有微詞。他認為MP18系列其實並沒有傳說得那麼好:不僅精度差,而且殺傷力和可靠性都存在很大缺陷,而且很貴!於是,他也在芬蘭軍工的號召下,萌生了自己設計一款芬蘭衝鋒鎗的念頭。
  • 慕溪北歐旅遊攜手芬蘭旅遊局及三大目的地,開展「野兔計劃」深度...
    本次體驗活動還獲得來自芬蘭航空以及芬蘭國鐵的支持。圖:體驗團成員及當地嚮導在芬蘭中部沃卡蒂山芬蘭是著名的千湖之國,擁有一年四季不同的風光。此次#野兔計劃#體驗團隊選擇在夏秋之際探訪芬蘭,嘗試了如河水漂流、荒野徒步、叢林觀熊等獨特的戶外活動,拜訪了眾多私人農場與莊園,了解到三地不同的背景與人文風情,獲得了與冬季旅遊完全不同的感受。
  • 組圖:芬蘭讓夢想照進現實 歡迎到雪上運動天堂
    在芬蘭的南部和中部,土地大多私有化,狩獵一定要先得到土地所有者的許可。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參加狩獵團,由芬蘭導遊帶領狩獵。其中特別受歡迎的是包括野外食宿的捕捉駝鹿團。狩獵者一定需持有國家級狩獵資格證書,如沒有,遊客可在芬蘭進行考核,通過後即可獲得證書。如果你選擇狩獵駝鹿,狩獵時需穿著紅色或橙色帽子和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