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以其強大的火力和遠洋戰略價值,成為現代最重要的軍事戰略武器之一。二戰時期航母就成為各國海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日本作為一個島國看到其中的戰略價值,曾一度超越美國擁有25艘航空母艦。在太平洋幾次戰役航母都是其中成為主角,一戰成名。由戰列艦改建的日本「赤城」號航空母艦在轟炸珍珠港事件中出色表現,使它成功擠進二戰時期最強航母前三名,一度成為美軍最痛恨的日本航母。
獨特的艦體結構
「赤城」號滿載排水量42541噸,艦長260.67米,飛行甲板長249.17米,艦寬31.32米,飛行甲板寬30.5米。外觀十分顯眼,甲板上有一個超大紅團,方便飛機起落定位,在後期的實戰中發現很容易被敵軍圍攻。最獨特的是採用三段式飛行甲板,呈階梯狀交錯,上段兩用甲板方便艦載機起飛、降落,同時用於艦載機的回收。中段供小型的戰鬥機起飛;下段則更方便較大的魚雷機和轟炸機起飛。中、下段甲板分別與艦體中部的上、下雙層機庫相接,使飛機可以從機庫直接起飛,採用案平甲板和橫臥彎曲式煙囪,消除煙囪排煙對飛機起飛的影響。這種設計充分利用空間,目的是最大限度搭乘飛機。
但事實上「赤城」號的常用搭載機只有48架,遠少於同期的美國航母。這源於「赤城」號中段甲板位置不僅設置大型羅經艦橋橫跨兩舷,還在兩側安裝兩座雙聯200毫米炮,不僅上層機庫前端被封閉,中段甲板也無法供起飛飛機。這實在是相互矛盾的設計,後期現代化改進中被取消改為全通式甲板設計,用立柱支撐,常備艦載機也增加到66艘。
武器裝備
航母的武器配備主要有兩部分構成,艦載機和艦載炮,「赤城」號的艦載機隊伍主要由「零式」,「九九」和「九七」構成。三者都是二戰時期出名的日式戰機,這種強力的隊伍幫助「赤城」號在轟戰珍珠港事件中建立卓越的功勳。尤其是「零式」代表當時日本戰機製造的巔峰水平,以其強大的攻擊力和靈活機動的操作,稱霸早期的太平洋空域。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加入戰局,越來越多性能更加優越的戰機湧現出來如P-38,F6F等,「零式」逐漸失去往昔的霸主地位。
其次「赤城」號的竣工時共安裝10門3式200毫米主炮,包括2座雙聯裝、6座單裝十年式200毫米L/50炮。分別置於中段飛行甲板前端和艦尾兩舷每側3個的炮廓內,這也是20世紀初期常見的軍艦側炮安裝方式。實戰中發現「赤城」號防空火力較弱,在之後改裝時撤除中段飛行甲板前端2座雙聯炮塔,保留後部安裝在6座單裝十年式200毫米L/50炮,增加新型的127毫米高射炮。著重加強空中防禦,不過從之後中途島戰役的表現可以看出,效果並不明顯。
動力系統
「赤城」號共安裝18座座艦本式重油鍋爐,其中11座專燒鍋爐,8座混燒鍋爐,8臺技本式蒸汽輪機,總功率能達到133000馬力。採用四軸推進,最大航速30.2節,續航力8200海裡/16節,對比同是戰列艦改裝的「加賀」號馬力更強。「赤城」號從初次參與轟炸珍珠港時間,到二次參見中途島戰役由於決策錯誤被擊沉。出徵時一直作為日本海軍的第一艦隊,在珍珠島取得不錯的戰績,雖然生命短暫,但依舊成為美國最痛恨的敵人之一。
歷經風波的早期設計
「赤城」號建造過程中也幾經波折,「赤城」號最早只是日本海軍「八八艦隊計劃」建造天城級戰列巡洋艦的其中之一。建造過程中一度停工,籤署《華盛頓條約》被限制,項目重啟後就直接在原來的基礎上改建航空母艦。這也是當時各國的普遍做法,如美國「列剋星敦」,英國「勇敢」都是如此。藤本喜久雄中佐負責改造任務,過程參考參考正在進行二次改裝的英國海軍「暴怒」號航母。
航母建造問題
二戰時期日本擁有25艘航母,美國更達到驚人的上百艘。而當今社會科技如此發達,航母的數量反倒下降,全球範圍內只有22艘現役航母,總數還比二戰時候的日本。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現代航母建造技術複雜,一般的國家都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持。截至目前也只有少數國家可以掌握利用將核動力應用到航母上問題,從美國「企業」號首次採用核動力,到如今已成為現代航母建造的標準,只這一項攔住大多數國家。
二、現代艦載機製造難度高,五代艦載機,不僅擁有超高的機動性,而且對隱身能力要求更高,相關技術問題一直困擾各國,而且對於該航母起降的要求更高,二戰時期的大多數航母都不能滿足。而二戰時採用的螺旋槳艦載機材質簡單,飛機輕,速度慢,就算是小一點的軍艦也可以起飛。
三、現代航母的製造維護費用極高,艦載機方面以美國F-35舉例,單架出售價格超過1.5億美元,一艘航母艦載機數量至少在20架以上。印度航母至今還未完成停在內港,可以說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國家一年的軍費都不一定能夠造一艘航母。後期維護費用更是驚人,法國現役「戴高樂」舉例每次的維護成本近百億美元,在當今世界無論哪個國家的航母都是舉國之力建造起來的的。
現代發展
二戰之後日本軍隊數量被嚴格限制,作為曾經的航母大國,日本海軍自衛隊只能駕駛戰列艦巡視海域。二戰時強大的日本軍工,戰後失去作用很多轉向民用製造方向,比如三菱在二戰時期建造大批的軍艦,大炮到如今在家用電器,運輸領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也啟示我們科技不只是服務於戰爭,而是應該朝著更好方向發展,讓人類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便捷。
#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