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新聞·調查|體溫測量多次難超36.5度,為什麼我們「變涼」了?

2020-12-05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公共場所、企事業單位、小區門崗都採用額溫槍或者測溫儀來測量進出人員的體溫。被測試得多,不少人也開始留意自己以前未曾關注過的體溫。這不,南岸區的秦先生就因為被測出體溫是33.3度,懷疑自己是「冷血動物」。

使用額溫槍測出的體溫真的準確嗎?天冷時和天熱時,在戶外測出的體溫,會不會有變化?不同年齡、性別,體溫是否又有不同?來看記者的調查。

▲網上售賣的手持紅外測溫儀(網絡圖片)

體溫測量多次 難超36.5度

近日,家住江北區長安麗都的王女士告訴記者,每次回到小區,物業保安用額溫槍給測量體溫時,自己的體溫都不會超過36.5度,甚至有一次還被測量出35.5度。「我記得原來看書,書上有說,人體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度。我還問了許多朋友,他們測出來的體溫也很少超過36.5度。這是為什麼?怎麼跟書上說的存在差異呢?」

人體體溫難上36.5度?為此,記者採訪了一些市民。

家住渝北空港新城的胡女士告訴記者,因為上班的緣故,工作日她每天至少要測量兩次體溫。「不過,每次測下來體溫都不會超過36.5度,一般在35.5度到36.2度左右。」自己沒有過分留意體溫,只要身體沒有感覺到不舒服,應該就是正常的吧。

家住渝中區肖家灣某小區的鄭女士表示,在小區或工作單位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體溫多數都在36.2度左右,即使有時買菜回來走熱了,測量結果也不會超過36.5度。

▲渝中區一小區大門處,物業保安對進入小區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

測出僅33.3度 懷疑自己是「冷血動物」

28歲的秦先生家住南岸區長江村,他告訴記者,自己身體健康,最近這段時間,每次外出回到小區,小區保安人員都要用紅外測溫儀對他進行體溫檢測。不知道為什麼,近期幾次測量,他的體溫都比較低,最近一次測量為35.3度。

「35.3度,在我看來都不算低了,前段時間,我還被測出過33.3度。」秦先生告訴記者,測出33.3度後的那幾分鐘,自己內心充滿疑惑,先是懷疑測溫儀壞了,但又一想,測溫儀時刻在用,要是壞了,保安肯定會發現並及時更換。然後,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冷血動物」,「冷血動物的體溫都是隨外界氣溫而變化,天氣越冷體溫越低,最近氣溫低,所以我測出來只有33.3度。」回家後,讀理工科的他仔細想了想,覺得並非如此。「這段時間,重慶的氣溫較低,進小區測量體溫前,我都是在戶外,額頭也是露著的,就算是路上走累了,額頭出了汗,也很快冷下來。這樣,測額頭測出來的溫度肯定會偏低嘛。」

為此,記者諮詢了部分小區物業和在城市公共運輸工作的人士,他們表示,疫情防控期間,他們嚴格落實乘客體溫檢測,針對體溫超過37.3℃乘客,會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信息登記、留置觀察、移送處置。

家住南岸區海棠溪的石女士也給記者分享了朋友的一個案例。「我朋友是一名孕婦,一直有做孕期瑜伽。最近,她去一家瑜伽房試圖鍛鍊,結果被測出來體溫太低,說只有33度,沒能進入瑜伽房。」石女士說,自己也有印象,讀書時,高中生物課本有一節專門講了人體的溫度,口腔溫度為37.2度,腋窩溫度為36.8度,直腸溫度為37.5度,為何還會測出來33度?

▲南岸區一廠區,保安對進入人員進行體溫測量

環境不同會有差異 數值過低不排除儀器原因

記者分別諮詢了在廣東深圳從事紅外測溫儀生產的一家電子公司和在重慶從事額溫槍貿易服務的老布。

在廣東深圳從事紅外測溫儀生產的一家電子公司工作人員江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測溫儀或額溫槍都是利用紅外線技術開發而成,可用於測試物體溫度以及人體額頭、耳朵、手腕的溫度。紅外測溫儀由於與人體非接觸、測量時間短等特點,疫情防控期間,被廣泛應用於車站、商圈、超市、小區門崗等場所的初篩,因此,他們訂單也增加了不少。

在重慶從事額溫槍貿易服務的老布向記者介紹,市面上多數紅外測溫儀屬於家用和醫用,雖然紅外測溫儀能夠快速測溫,但是會受外部環境影響,比如溫度較低,測試額頭的話,測出來的體溫就會有偏差,一般來說,偏差溫度會在0.2至0.5度左右,如果是溫度過低,可能偏差還會在1度左右。一般情況下,在25度的室內,測試額頭的結果是比較準確的。如果室外溫度較低,可選擇測試手腕或者脖子;如果運動後額頭出汗,也應該擦拭汗液或者等一段時間之後再進行測量,這樣測量出來的結果相對來說,較為準確。

老布分析,如果測試額頭出來的數值差異比較大,像33度這種,除了外部環境溫度、個體差異以及測量方式的不準確,可能也跟測溫儀本身有關,「家用或者醫用的測溫儀測量範圍在32度到43度,差異過大,不排除使用了工業級別的測溫儀。」

▲軌道交通1號線小什字站,紅外測溫系統對經過乘客進行體溫測量

輕度變化正常 都市人散熱多體溫有所下降

記者查詢資料發現,1851年,德國內科醫生溫德利希在萊比錫市收集了2.5萬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這些體溫數據從36.2度到37.5度不等。溫德利希取中間值,確定了人體溫度大約為37℃的標準數值。然而,網上又有說法表示,自19世紀以來,人體的體溫在下降。真是這樣嗎?3月3日,記者專訪了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急診科主治醫師劉春光。

劉春光表示,溫德利希的說法在其所處時代是正確的,伴隨著測量方法的改進,現在,我們教科書所學的腋下正常體溫在36度到37度之間,所以,平均值會在36.5度左右。

進行體溫測量時,測試部位、時間、季節以及個體差異等因素,都會影響測量結果,所以測出的體溫在正常範圍內可有輕度變化。譬如,下午較早晨體溫相對要高,但一般相差小於1度,所以,現在認為正常體溫不能簡單以一個數字37度來表示。

值得說明的是,正常人的體溫受體溫調節中樞所調控,並通過神經、體液因素使產熱和散熱過程呈動態平衡,保持體溫在相對恆定的範圍內。現代的都市人,工作壓力大、運動少、空調用得多,導致產熱減少,散熱增多,所以,測得的體溫相對有所下降,但都在正常範圍內,不會影響我們的正常代謝。

水銀體溫計最準確 成年女性體溫高於男性

劉春光告訴記者,測量體溫的方式主要包括口測法、腋測法、肛測法三種。其實,最接近人體體溫的測量方法是測直腸內溫度,也就是肛測法,但是臨床中很少運用。常用的腋下測溫也較為準確。

目前,測量體溫的工具主要包括四種:傳統的玻璃制水銀體溫計;電子溫度計,準確也方便攜帶;耳溫或額溫槍體溫計,居家可備;紅外線體溫計,快速便利。所有測溫工具中,水銀體溫計測量最準確,所以,臨床用得也比較多,選擇水銀體溫計測溫時,首先擦乾腋下的汗水,測量時間一般停留5到10分鐘。

劉春光還表示,在他的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患者,測量出來的體溫一般都在38度左右;正常體溫一般在36度到37度左右。在發熱門診,接觸到的病人,高熱在38度到39度。「患者到發熱門診看病,不管是在醫院外用額溫槍測得體溫還是用紅外體溫儀器測過體溫,醫生都需要進行腋下測溫以便再次核實,如果患者體溫在39度以上,我們2至4小時會監測一次。」他稱,如果測出的數值差異較大,建議採取水銀體溫計複測。

有孕婦測出溫度偏低,那麼,人體體溫是否與性別、年齡也有關係?劉春光表示,一般來說,女性妊娠期和排卵期體溫高於日常。另外,年齡、體質不同,體溫也會有差別,

成年女性體溫比男性要高,老年人體溫偏低,兒童體溫偏高。

另外,紅外測溫儀器主要是接受人體發出的信號,機器本身不發出紅外線,所以不用擔心紅外體溫儀對人有害。

劉春光提醒市民,適當運動,調整心態,均衡膳食,不要過於糾結一次體溫測試,太緊張也會影響體溫。

相關焦點

  • 體溫測量多次難超36.5度,為什麼我們「變涼」了?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公共場所、企事業單位、小區門崗都採用額溫槍或者測溫儀來測量進出人員的體溫。被測試得多,不少人也開始留意自己以前未曾關注過的體溫。這不,南岸區的秦先生就因為被測出體溫是33.3度,懷疑自己是「冷血動物」。使用額溫槍測出的體溫真的準確嗎?天冷時和天熱時,在戶外測出的體溫,會不會有變化?
  • 都說人體正常體溫是37度,為什麼每次測量都是36度多,正常嗎?
    都說人體正常體溫是37度,為什麼每次測量都是36度多,正常嗎?自然是正常的。不大正常的是「正常體溫37度」的這個說法。有意思的是,「人體正常體溫為37℃」的這個說法又的確是通過測量腋窩溫度得來的。也就是說,通過測量腋窩體溫得出「人體正常平均體溫37℃」的結論是一個誤打誤撞,歪打正著的結果。
  • 體溫36度正常嗎 體溫偏低怎麼辦
    身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左右。但是有的朋友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在36度甚至更低一點,便會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本文詳細的講解了人體體溫的奧秘。體溫36度正常嗎?男女老幼的體溫有什麼差別?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該怎麼做?相信你看完會有所了解。
  • 正常體溫已不再是37℃!人體開始變涼了?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每天進出小區都要測量體溫。不少人發現每次測量結果都是36℃多,很少會高於36.7℃。這就有點讓人納悶了。小時候課本上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都不到37℃?
  • 體溫35℃,我是不是涼了?
    體溫35℃,我是不是涼了?為什麼說「涼」就「涼」了?37℃不再是人體理想溫度因為人類已經「涼了」1月7日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在生命科學期刊《eLIFE》上指出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從37℃降到36.6℃沒錯
  • 成年人體溫為多少度,算發燒?體溫一直是37度,正不正常?
    特殊時期,測量體溫成為了家常便飯,只要是去公共場合,幾乎都要先測量體溫,在測量體溫時,聽到體溫是36度多會很放心,但凡聽到是37度,就會比較緊張了,需要再測量一次才安心。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不是以前都說37度是正常體溫嗎,怎麼現在一到37度就懷疑是發燒了?
  • 正常體溫本來是37度,為什麼大家普遍達不到?體溫低,說明什麼?
    人的體溫多少度是正常體溫?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37度,以37度為標準,如果超過了,就覺得是發燒了。正常的體溫是37度嗎?但為什麼我們在測量的時候,普遍達不到?體溫低說明什麼?在正常的範圍內,體溫是低一點好還是高一點好呢?今天這篇文章,就像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帶你詳細了解體溫。
  • 為什麼寶寶標準體溫不是36度?寶寶體溫,媽媽最關心的5件事
    我們抱著寶寶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寶寶的皮膚比我們要熱一些,體溫計量一下,媽呀37°多了。很多人認為寶寶生病,發燒了,於是憂心忡忡帶著孩子到了醫院,又被大夫請回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寶寶體溫那些事1、寶寶常溫是多少一個成年人體溫在36°左右,但是新生兒的溫度要高於我們成人,溫度一般在37°左右,但是由於寶寶對體溫調節能力差,體溫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
  • 門衛大叔說我體溫34度!你是不是方法不對?科普來了
    特區新聞廣場▼ 紅外體溫計測量值存在偏差! 記者首先用水銀體溫計測量了體溫,結果顯示為36.8℃。,特別是測量一些騎車或者開車人員的體溫時,偏差現象會尤為突出。
  • 「37℃」成了歷史:人類的體溫為什麼比一百年前低了?
    最近,因為疫情的原因,測體溫成了每天上班和進出小區時最「驚心動魄」的事:「嘀」聲之後緊緊盯著測溫員或溫度顯示屏,等待結果的那幾秒總會不自覺的緊張……自從測體溫成了生活日常,浮動在35℃~36.7℃之間的溫度,也讓人疑惑:在以往的認知裡,37℃才是人體正常體溫,為什麼我們都變「涼」了?
  • 37度就是正常體溫?標準溫到底是多少?體溫過高或過低意味什麼?
    比如一天之中,凌晨2:00到5:00之間是體溫最低的時間段,而在下午的5:00到7:00則是體溫最高的時間段,溫差範圍在0.5到1攝氏度之間。喜歡在夜間工作的人,則夜間體溫較高,白天體溫較低。身體的不同部位,溫度變化也有所區別,所以正常的體溫並不能以單純的37度來判斷。人們測量體溫時,一般會選擇口腔、直腸以及腋下三個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 現代人正常體溫為什麼達不到37度?
    於是如你所見,無論是小區保安,還是村口大爺,又或是超市的守門員,都人手一把體溫槍:一路走、一路測。有網友調侃說:活了這麼多年,對體溫狀況的了解程度第一次超過了存款狀況。在很多機構,執行的標準是:體溫高於37.3度時,會認定為非正常發熱,需要立即送到醫院拍肺部CT以及檢測核酸,而37度到37.3度則要密切關注,絕大多數人的體溫都在37度以下,而且在如此特殊時期,人們都認為身體溫度較低者比較有面子。
  • 健康狗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如何為狗狗準確測量體溫?
    最近氣溫驟降,當天氣變冷後,稍不注意,狗狗也會出現各種問題。popobox寵物泡泡盒提醒主人要時常關注狗狗的體溫變化情況,能更進一步了解狗狗的健康狀況,狗狗發燒可不能輕視,那麼寵主該怎樣為狗狗準確的測量體溫呢?
  •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到多少度 體溫範圍在多少度才算正常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到多少度 體溫範圍在多少度才算正常  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範圍。機體深部的體溫較為恆定和均勻,稱深部體溫;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稱表層溫度。臨床上所指的體溫是指平均深部溫度。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接近深部體溫。
  • 英雄聯盟:姿態直播測量體溫34度,查詢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段日子因為肺炎的問題,讓大家的安全防範意識提高了不少,除了咳嗽,估計各位現在最怕的就是發燒了,甚至有些家庭已經養成了每日測量一下體溫的好習慣。幹啥啥不行,惜命第一名說的可不僅僅是我們,姿態在直播中也是感到了身體不適,在觀眾的建議下,他測量了一下體溫。這一測,可測出了大問題。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
  • 正常體溫是多少度?測量時,口溫、耳溫、腋溫、肛溫,哪個更準?
    特殊期間,大家的防護措施做的都比較好,為了減少被感染,不管是在家還是去上班,每天都需要測量體溫,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以免給自己、身邊人帶來麻煩。測量體溫時,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可能有人隨口就會說出36度5,或者是37度,這真的是正常體溫嗎?
  • 如何給新生兒測量體溫?做對家庭護理,讓寶寶不受罪
    新生兒的體溫調節功能不是一出生就已經完備的,所以需要我們為他營造舒適的環境,過冷過熱都不好,很多人出院的時候把小寶寶裹得裡三層外三層,一有風吹草動,就擔心寶寶著涼,其實寶寶已經被悶得小臉通紅,有苦難言。
  • 你的體溫還有36度8嗎?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
    由於受到相關肺炎的影響,很多人都養成了每天測體溫的習慣,正常來說人的體溫應該是36度8左右,接近37度,但是經過長期測體溫會發現現在人的體溫都有所降低,基本上都在36度3或者4左右。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
  • 給寶寶測體溫這個部位最準確,要測量正確,媽媽們需知道這三點
    給寶寶量體溫這個部位最準確 一般的,正常寶寶的體溫在36度到37.5度之間,超過37.5度即為發熱,37.5度到38度為低熱,38度到39度為中等熱,39度以上為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