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7月19日。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名錄》中此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極危」的物種黃胸鵐(讀wú)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兩部門在關於《名錄》的說明中指出,黃胸鵐在鳥類貿易中佔有很大份額,由於錯誤的宣傳其藥用功效,導致野外黃胸鵐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本次調整考慮將其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
黃胸鵐俗稱禾花雀。2004年以前黃胸鵐的等級還是「無危」(IUCN編制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物種受威脅程度依次分為無危、近危、易危、瀕危、極危和野外滅絕6個等級),13年裡黃胸鵐「連跳四級」,2017年12月5日,IUCN宣布,黃胸鵐升為「極危」,離「野外滅絕」只差一級。
IUCN當時稱,我國部分地區因食用而過度捕獵,是禾花雀數量銳減的主因。
在我國廣東等地,民間流傳著黃胸鵐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它被稱為「天上人參」。自2016年10月至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曾多次報導天津、河北、廣東等地捕鳥販鳥的非法交易鏈。2017年,唐山森林公安在一起案件中查獲非法收購的黃胸鵐和普通朱雀活體2萬餘只,這些捕獲的黃胸鵐在天津、河北等地育肥後運往廣東,最終被端上餐桌。
《名錄》在雀形目下新增鵐科,其中黃胸鵐、慄斑腹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藍鵐、藏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