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不打小孩日: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千萬打不得,會致命

2020-11-23 騰訊網

打孩子,

真的有用嗎?

1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4月30日),據調查顯示,在我國,10個孩子就有7個在小學階段曾經遭受過體罰。

去年12月流傳網絡的深圳虐童案相信大家還有印象,還有很多可憐的孩子,被父母當成洩憤的工具。甚至,孩子被打致死的新聞,屢見不鮮。

2017年6月,臺灣新北市7歲小男孩因不做家務,被媽媽實施虐暴,開水燙、鐵管打,導致孩子內臟破裂出血不治身亡。

2016年3月,海南萬寧6歲女孩蕊蕊因為尿褲子,被親生父親用衣架和皮帶抽打,待發現異常抱到醫院,已經為時已晚。

所謂「虎毒不食子」,可這些深深的「愛」背後,是孩子最深切的「痛」!

2

2018年11月29日,法國通過了一項「反日常教育暴力法」,也被民眾稱為「禁止打屁股法」。

而推動該法案的,竟是一名死去的9歲小男孩。就在法案出臺前一個月,這名男孩被家人活活打死。

男孩不願意寫作業,被哥哥暴打,他的媽媽不在現場,但也鼓勵支持哥哥:

認為孩子不聽話就得打。

看著奄奄一息的弟弟,男孩的哥哥、姐姐終於叫來了救護車。

然而,等不及送上車,小男孩已經停止了呼吸。

人間太殘忍,天堂或許沒有痛。

男孩的死,將他的哥哥、姐姐、爸爸、媽媽,全部推上了審判臺。

法國因此也成為世界上第55個把禁止打屁股寫入法律的國家。

一條條新聞不禁發人深省,打孩子,真的有用嗎?

3

打屁股,

百害而無一利

通常家長認為,孩子屢教不改,一定得上「竹筍炒肉」,打疼了才知道錯。

而屁股皮厚肉多,打得痛又不會傷筋動骨,是最安全可打的部位。

那你可能還不知道打屁股的種種危害。

1、打屁股,危害身體健康

首先,從醫學角度來看,打屁股其實是很危險的。

根據國外醫學解釋,屁股上的肌肉豐厚,打擊時容易造成橫機紋溶解(就是肌肉組織分裂),肌肉可能會受到損傷。

從而可能會釋放肌紅蛋白,肌紅蛋白進入血液循環後,流經腎臟的時候,會損害腎小管,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而急性腎衰竭會引起其他併發症,如肺水腫、感染、發熱、起皮疹、抽搐。

新聞中也報導過類似的情況,打屁股,導致高燒住院,造成睪丸破裂,致使下體撕裂。

無不令人唏噓!

2、嚴厲體罰,會影響大腦的發育軌跡

發表在《神經影像》中的一篇研究指出:嚴厲的體罰可能會改變一些大腦區域的發育軌跡。

(體罰組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

該研究對1455名青年進行了篩查研究,發現:

兒童時期遭受過體罰的孩子,其大腦內側前額葉皮質體積明顯減少,而大腦的灰質則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組織能力。

「屁股決定腦袋」這句流行語,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打屁股,打的可是孩子的腦袋!

其實,我們觀察一下身邊的孩子,那些動不動就被父母打罵責罰的孩子,大多都比較內向、膽小,不愛說話,表達能力也很差。

嚴厲體罰,真的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自我認知能力。

3、打屁股,危害心理健康

2010年發表在《兒科》雜誌的研究發現,3歲時經常被打屁股(一個月超過2次),會增加孩子5歲時的攻擊性。

美國兒科學會(AAP)也指出:體罰可能導致孩子性格好鬥、藥物濫用、增加成年後的自殺行為。

孩子被父母的暴力控制就範,他也在暴力中學會模仿,學會了用武力欺壓弱小。

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你想孩子怎樣,就怎樣對孩子。

打屁股,沒有教育,只有傷害。

4、打屁股,破壞親子關係

大多數被打屁股的孩子,開始都會倔強地大喊「我不痛」,其實,他心裡的痛遠遠超過了身體的痛。

打屁股,與其說是懲罰,不如說是父母情緒的一種發洩。

父母打孩子也會上癮,經常打罵必定會失去孩子的信任。

深圳虐童案中的小女孩,面對著父母的輪番暴打,竟然毫不反抗。是怎樣的絕望,才讓孩子如此漠然?

打罵,是毀掉親子關係的最快途徑。

5、打屁股,不治標也不治本

德克薩斯大學教授Elizabeth在一篇論文中明確指出:任何數量的打屁股,都是無效的。

孩子被打後痛得乖乖求饒,僅僅是因為害怕而不知所措,或是被暴力的威脅所震,短期內會停止這種行為,但不久就會再犯。

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才是對的。

打屁股,真的既不治標也不治本。

4

除了屁股,

這些身體部位也不能打!

哪個孩子小時候沒吃過父母的「教育三重奏」:

連哄帶騙、循循善誘;

連吼帶罵、威逼利誘;

連踢帶揍、扇屁懲罰。

何止是打屁股,很多家長急起來,真的可以逮哪打哪,一不小心孩子全身開花。

劈頭、揪耳朵、掐大腿,想必這些都是兒時揮之不去的記憶吧。

其實,不光是屁股,這些身體部位也很脆弱,家長千萬要注意,再生氣也別對這些部位下手!

1、後腦勺

人的大腦由柔軟的脂肪組成,布滿豐富的神經元組織。

突然而來的震動,會引起大腦的脂肪晃動,碰到堅硬的頭骨,就很容易使這些神經元拉伸或者斷裂,從而引起頭部創傷。

據醫學觀察性研究發現,在急診科頭部受到輕微創傷的兒童中,會伴隨意識喪失、頭皮血腫、嘔吐和頭痛等症狀;

嚴重的頭部創傷還可能會引發腦損傷,甚至死亡。

曾經在信陽發生過一則新聞,4歲男童被繼母虐打,半邊腦袋被打癟,經醫生檢查,頭骨缺失了75%,手術治療了2年,身體終於恢復,但是左半身仍處於偏癱狀態,還要繼續康復治療。

2、臉

打臉,一方面外傷容易導致面部皮膚出現血腫,從而引起紅腫、疼痛;另一方面,孩子也和大人一樣需要面子,打臉極易傷害孩子的自尊。

其次,因為孩子臉小,家長的大巴掌,力度過大容易誤傷其他器官,如鼻梁、太陽穴、耳朵,從而導致孩子流鼻血、暈厥、耳鳴等問題。

3、耳朵

耳朵也是人體極為敏感的器官,隨便一掐,就能讓人痛得「哇哇」求饒。這是因為,耳根皮下重疊分布著各種神經。

掐耳朵,不僅容易導致耳根撕裂,而產生的劇烈疼痛感,還可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嚴重的還會使人昏厥。

所以,別再以為這些部位扛打。當習慣用體罰代替教育,就會不斷地重複使用,並不由自主地逐漸加大力度。

別讓自己的一時失手,換來悲劇的結局。

5

教育孩子,

方法總比問題多

正如法國「反日常教育暴力法」的發起人Mariene Schiappa所言:「沒有一種暴力是有教育意義的。」

教育孩子,方法肯定比問題多。

1、短暫叫停

有的時候孩子明明做錯了,卻死不承認,還頂嘴開槓,劍拔弩張。

此刻,雙方都已經從理智的講理,上升到情緒的對抗。

雙方都需要靜一靜。

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一個概念——time-out,「積極的暫停」,它不屬於「讓孩子遭受痛苦」的懲罰,而是先平復情緒後處理問題。

面對拒不認錯的孩子,不妨先讓他回房間安靜10分鐘,等孩子情緒平復了,再和他講理。

同時,當父母生氣想要打人時,也需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妨在內心從1數到10,告訴自己先冷靜;

或者離開現場,到另一個地方5分鐘,打孩子的衝動可能就減少了50%。

2、低聲教育

其實孩子犯了錯也有自知之明,但是父母的大聲呵斥可能會嚇到孩子,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才會有那麼多拒不認錯的孩子。

而低聲調則表達了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給孩子傳遞一個平和的態度。

相當於告訴孩子,「我們只對事,不對人」,那麼,孩子也學會把焦點放在錯誤本身,更理智、誠實地看待自己。

孩子和大人一樣,需要被尊重。

3、合理懲戒

不可否認,有時候孩子太皮,需要使用懲罰手段才能達到效果。

但是,懲戒只是管教方式,而不是父母的情緒發洩。

事先在家中立好規矩,家庭成員中無論誰違反了規矩,都必須接受相應的懲罰。這個「約法三章」在我家施行得卓有成效。

我兒子小炮彈曾經有個愛打人的壞毛病,批評、打手都沒用,但反而讓他覺得「媽媽可以打我,我也可以打人」。

於是,我向孩子道歉:「打人是不對的,媽媽道歉,以後保證不打你,有話好好說。」

並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套「家規」,其中一條便是:如果誰打人,就沒收心愛的玩具一天。

同樣的,公平起見,如果爸爸或媽媽打了小炮彈,也需要沒收手機一天。

我們偶爾會故意違反一次規則,讓小炮彈過一把當「小法官」的癮,他也就樂於接受這樣的規則了。

不久,小炮彈愛打人的壞毛病就逐漸改掉了。

6

「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許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這是國際不打小孩日的口號,也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認真踐行這一句口號。

作家蔣勳說:「愛和暴力是兩種極端,卻可能同時出現。」

悲劇往往是在長期的習慣模式中,一觸即發。

愛之深,責之切。

沒有哪個父母不是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愛的過程中,往往最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與需求,而將衝突歸咎於孩子。

真正的愛,不是為你好,要你改;孩子需要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和尊重。

所以,請在孩子面前,收起憤怒,收起控制,用更理智和溫柔的愛,給孩子一個健康美好的童年。

希望以後的每一天

孩子都可以生活在

國際不打小孩日」!

相關焦點

  • 狗狗這4個部位打不得,要打就打這裡
    在飼養狗狗的過程中,相信寵主們都有懲罰過狗狗吧,其實在懲罰狗狗的時候,主人千萬要記住不要打狗狗的這4個部位,如果要打就打狗狗的這個部位!而且主人打狗狗的肚子,容易讓狗狗不信任你,甚至是討厭你!、臀部肌肉受損等情況,這會讓狗狗很痛苦的。
  • 男童被打屁股身亡,這幾個部位萬萬打不得!
    5月7日,河南信陽一段虐打兒童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顯示,一名幼童光著身子,雙手被捆綁在一起,一女子抓住幼童雙腿,將其身體倒置拍打,幼童不斷哭喊。事後警方介入調查,孩子身上無舊傷,當日系男孩淘氣,鄭某綁住兒子雙手,在陽臺上用手拍打孩子屁股約一分鐘,已對鄭某進行批評教育。雖說孩子無大礙,但是這段視頻,看得多少人揪心!
  • 狗狗這5個部位千萬不要打,不管你多生氣,也不能打!
    但狗狗闖禍或者是惹主人生氣後,主人都會選擇適當的教育一下它們的,但有很多寵物主人不知道的是,狗狗身體上的這5個部位,無論你多惱怒,都最好不要去觸碰,不管你多生氣,也不能打!狗狗有很多地方都非常脆弱,它們面對自己的主人不會防護,所以經常會被自己的主人傷害。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狗狗身上那些打不得的部位。
  • 這3個部位是娃的「生命線」,打不得,家長再生氣也不能下手
    上周末,劉先生本來在陪孩子寫作業,誰知接個電話回來後,孩子就跑沒影了,劉先生只好無奈地等著,打算中午吃飯的時候再教訓他。結果中午孩子回來了,但別人家長也來了。原來兒子和小朋友玩耍時鬧了矛盾,把人家小孩打了一頓,對方家長這才找上門來。這下劉先生徹底怒了,直接甩了孩子一巴掌,但是太過用力,孩子直接暈了過去,劉先生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 國際不打小孩日:優優兔日記—真正的教育,是愛
    #國際不打小孩日#打孩子不是家庭教育的方式,真正的教育,是愛。記得在某個親子娛樂節目中,父母在評價自己孩子的表現時總是會把目光放在他們的一些小缺點上,打出的分數普遍不高。雖然父母們也並不完美,有時是陪伴不夠,有時還很兇,但孩子們給父母的卻都是滿分,孩子雖然小還不懂如何表達情感,可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愛著爸爸媽媽,他們的愛是那麼純潔那麼溫暖。時至今日,我想起兒子的那些暖心的畫面,都會忍不住感動。
  • 貓咪再調皮,這5個部位也不能打,嚴重了會要「命」
    在飼養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主人都會犯的錯誤,就是貓咪一搞破壞,有些主人就會發火打貓咪,但是主人一定要知道貓咪再調皮,這5個部位也不能打,嚴重了會要「命」。1、尾巴部位其實貓咪的尾巴對於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平時平衡就靠尾巴了,同時也是連接貓咪的脊柱的,所以主人最好不要傷害到貓咪尾巴。2、腰的部位貓咪腰的部位是直接關乎到貓咪走路等等的問題,如果主人打的時候傷害到貓咪腰部,那就會毀了貓咪的一身,貓咪也是容易站不起來。所以建議主人千萬不要隨便打貓咪,因為對貓咪傷害比較大。
  • 孩子屁股哪個區域可以打,哪裡打了會出事?先來學學別亂揍孩子!
    王先生將兒子強行帶回家,衝著孩子屁股一陣猛拍。「當天晚上,孩子臀部紅腫,高燒38.8℃,就連忙去了醫院。」王先生很後悔,「醫生說孩子發燒與打屁股有直接關係。」打孩子屁股打出發高燒還不算,甚至將孩子打死的例子還屢屢發生。武漢市一位8歲小男孩,由於考試成績不理想,在被其父親連打四十餘下屁股後,竟出現了臀部腫脹、發燒、嗜睡、尿少等症狀,最後竟然搶救無效死亡。
  • 媽媽一巴掌,把8歲女兒給打「沒了」!即使再生氣,這4個部位也不能打
    即使再生氣,這4個部位也不能打! 1.孩子的頭部、後腦勺、太陽穴 孩子的頭部跟後腦勺是堅決不能打的,孩子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打的力度不注意,稍微使勁兒的話,很可能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導致腦震蕩或顱內挫傷,出現嘔吐、頭暈甚至昏迷的現象,嚴重的話還會危害孩子的生命安全。
  • 國際不打小孩日來了?「熊孩子」和「體罰」用英語怎麼說?
    「國際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於1998年發起。 這個節日通過各種活動,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全世界已有上百個國家及民間組織參與此盛事。
  • 狗狗犯錯誤了,身上的這三個部位不能打,鏟屎官們要注意了
    狗狗犯錯誤了,身上的這三個部位不能打,鏟屎官們要注意了現在越來越多人養狗狗了,而且把它看成是家庭的一份子,但是狗狗犯錯誤了,作為主人必須要及時教導狗狗,狗狗的智商跟小孩子似的,作為主人及時糾正狗狗的錯誤,聰明的狗狗一兩次就能學會,對於放任狗狗做錯誤行為的鏟屎官
  • 千萬不要隨便摸狗狗身上這3個部位,不然狗狗分分鐘「翻臉」
    千萬不要隨便相信一個鏟屎官說:不要怕,我家狗狗不咬人,很乖巧。 無論這隻狗狗平日裡性格多麼溫順,多麼聽話懂事,都會有翻臉生氣的時候;前段時間鄰居帶著家裡小孩出去玩,去寵物店逛逛本來打算買一隻寵物貓回家玩。
  • 無論你多生氣,貓咪這6個部位都不能打,嚴重的甚至會死亡!
    但是無論你多生氣,貓咪這6個部位都不能打,對貓咪傷害很大,嚴重的甚至會死亡!1、貓咪的頭部貓咪的頭部跟人一樣是很脆弱的,而且貓咪就這麼嬌小,如果你一掌猛擊貓咪的頭部,貓咪絕對會承受不住的,嚴重的話,可能還會讓它陷入昏迷狀態,甚至會導致貓咪死亡!
  • 「打罵教育」已落伍,即便非打不可,孩子這3個部位也不能碰
    惡語傷人六月寒"批評孩子傳遞出來的都是消極情緒,孩子因為犯錯本來就會很失落,加上這種"惡言惡語"的攻擊會讓孩子內心變得特別偏激,一種你說我不行我就不行的自我放棄就會開始上演。打孩子需要動手,有時候怒火中燒沒能控制住輕重,給孩子身體造成傷害,有的甚至會成為一輩子的傷。接受過棍棒洗禮的孩子,那個人身上沒有點曾經的印記。
  • 李玫瑾教授: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該打就打,長大後不容易改正
    聽了李玫瑾的教育思想,我想到一件事情,就是我表姐有個小孩,她家的小孩子特別讓人生氣,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稍微有不如意的事情就莫名其妙的生氣,讓家長滿足他的想法後才會高興起來。這樣的教育方法,讓我覺得表姐總是在溺愛孩子。
  • 她親手將女兒失手打死:孩子這個部位千萬不能打,要命!
    結果,近80%的家長選擇了「有時打,但不經常打」、「偶爾打」。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近13.4%的家長坦誠了自己「經常打」。    真的,父母再生氣,孩子這6個部分也不能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真的,打孩子頭部(後腦勺)是最有殺傷力的行為。  成年人在遇到危險時,都會第一時間保護自己的頭部,更何況是幼小的孩童呢。  2、 屁股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屁股肉多,以為這個部位不怕打,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  打孩子屁股跟打後腦勺一樣可怕!
  • 她親手將女兒失手打死:孩子這個部位千萬不能打,要命
    新浪親子曾經做過一個「你打過孩子嗎?」的調查。 結果,近80%的家長選擇了「有時打,但不經常打」、「偶爾打」。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近13.4%的家長坦誠了自己「經常打」。 打孩子的概率之高,實在令人震驚。
  • 打貓咪這6個部位,就是想要了它的「命」,你有打過嗎?
    在養貓過程中,貓咪或多或少都會犯些錯誤,有些寵主可能會對貓咪採取一些教育措施,可能是呵責,可能是打它一頓。但是打貓咪這6個部位,就是想要了它的命,你有打過嗎?1、貓咪的爪子貓咪的爪子是它捕食獵物、保護自己的武器,而且爪子的肉墊還是貓咪用來感知新事物,感受地面凹凸,保持平衡,還是唯一有汗腺的部位,這是非常重要的部位。要是被你打壞了,可以說這一生都會被毀掉,就是想要了它的命!
  • 狗狗的這些禁忌部位,打不得!
    在鏟屎官們養犬的過程中,總是會有忍不住的時候會想打狗狗。有時候可能一下子打到了狗狗的禁忌部位,而導致後面發生的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往往後悔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鏟屎官們如果想打狗的話,應該避免哪些位置?
  • 孩子不聽話怎麼引導?「打」不是辦法
    不僅會讓孩子遍體鱗傷、智商變低,還容易誘發自殘、自殺等心理問題。甚至家長一個不小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場景一:不刷牙、不吃飯解決辦法:用選擇代替命令舉個例子:孩子剛得到一個新玩具,想多玩一會兒,但到了吃飯時間。這時,千萬別這麼說:「現在就是吃飯時間,你不能玩玩具!」
  • 這6個部位是狗狗「生命線」,主人多生氣也不能打!
    從小到大很多人應該聽過這些話:「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在孩子調皮闖禍的時候,家長經常說這些話來教育孩子。然而棍棒式教育不僅盛行於家長教育孩子,還流行在寵主教育狗狗中,其實這種教育對孩子還是狗狗身心傷害都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