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之路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從小時候的古靈精怪到青春期的調皮搗蛋,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然過程。
孩子受好奇心趨勢,總會去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父母在對於孩子犯錯這件事情上,基本上都不會輕易罷休。
有的孩子性格執拗,在父母的打罵教育下容易生出逆反心理,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甚至會扭曲孩子的性格。
打罵教育從古代流傳至今,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無非就是懲戒糾錯,通過打罵來教育、引導孩子走向正途。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這種一味的打罵教育只會適得其反,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惡化家庭關係。
現在的孩子個性都非常要強,稍微受一點委屈就會懷恨在心。
同事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了,自己找了個公司在實習。這孩子跟同事兩個人沒話說,電話也不怎麼聯繫,平常都是同事的的妻子在跟孩子溝通。據說是以前同事脾氣比較大,經常打罵孩子。
小時候的打罵也就沒什麼,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同事還是一如既往的動不動就上手一頓操作,孩子是男生,自尊心本來就很強,這樣經常被同事打,心中積累了怨氣。
這孩子從上大學以後就不跟同事說話,這幾年父子兩人一直形同陌路。
同事,對此也表示很後悔。
慢慢的反思自己,對孩子再也沒動過手。這種親子關係的疏遠,就是過分的打罵教育埋下的禍根。
打罵教育作為過去的教育手段,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已經顯得有些落伍。
80、90後的人在成長過程中肯定少不了被棍棒問候,那時候隔三差五的一頓暴打是在所難免。
當你正在為不會的作業題目冥思苦想,腦袋上冷不防就會遭受一下重擊;當你弄壞了同學的鉛筆盒,妥妥的一頓打不會等太久;當你偷摘了鄰居家的果子被人找上門,這時候通常會上個"道具"增添點氛圍來打。
時代在進步,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
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沒有錯,有時候適當的打罵有利於孩子成長,但是現在的教育方式已經變得多種多樣,孩子的思想也是紛繁多變的,打罵教育是早些年的教育方法,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已經略顯不適了。
一味的打罵教育並不適合孩子
1、打罵教育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打罵說到底就是人身攻擊和語言攻擊。"惡語傷人六月寒"批評孩子傳遞出來的都是消極情緒,孩子因為犯錯本來就會很失落,加上這種"惡言惡語"的攻擊會讓孩子內心變得特別偏激,一種你說我不行我就不行的自我放棄就會開始上演。
打孩子需要動手,有時候怒火中燒沒能控制住輕重,給孩子身體造成傷害,有的甚至會成為一輩子的傷。接受過棍棒洗禮的孩子,那個人身上沒有點曾經的印記。
2、打罵教育會扭曲孩子心理
一味的打罵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會慢慢扭曲孩子甚至形成一些陰暗性格。長期的遭受打罵必然會做出反抗,這是符合心理學發展的表象。
父母的打罵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但是這份良苦用心孩子不一定都能欣然接受。心理的健康是孩子應對未來的根本,為了教育孩子扭曲孩子心理得不償失。
3、打罵教育會疏遠親子關
人們都還是樂於接受表揚和讚美,沒有人願意挨打受罵。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內心都是渴望被認可的,可是一味的打罵批評只會讓孩子喪失那一份渴望,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同事的孩子就是因為不斷失望,心裡生出了怨恨,決心不跟父親講話,在孩子的世界裡覺得同事是一個討厭的人。
同事與他兒子的親子關係,就是被這些以打罵為手段的教育方式慢慢疏遠了。
孩子實在調皮到非打不可,切記這幾個地方還是不能亂打
1、孩子臉部
俗話說臉是一個人的根本,"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
雖然不是說要讓孩子靠臉吃飯,但如今這個社會是注重顏值的。孩子的臉部也比較嬌弱,如果因為一時之氣打傷了孩子臉,毀傷孩子容貌那真就成罪人了。
有時候下手沒輕重,萬一打到孩子的面部神經有可能會引發
面癱, 打重一點碰到頭上敏感部位還可能打壞孩子的腦子,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2、 孩子耳朵
耳朵是接受外界聲音的主要器官,如果打壞孩子耳朵,孩子就失去了對外界所有聽覺,打罵會讓孩子變成殘疾人真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不經意的一巴掌就有可能損傷孩子的耳膜導致聽覺喪失。
3、 孩子腹部
孩子的腹部最為柔軟,腹部有人體的多個臟器器官。之前網上報導過一個6歲男孩,因為睡覺前沒有洗漱被親生母親踹腹部直接死亡的慘劇。
腹部有脾臟、腎臟以及其他的臟器器官。外表保護非常脆弱,只有一層肋骨和極少的皮下組織。
外力稍微重一點就會挫傷腹部,這就是為什麼被別人打一拳腹部你會疼的無法站立,可想而知孩子的腹部更加經不起重擊。
建議用細柳條或者竹子根打手或者打屁股,超級疼還不會打傷孩子。
傳說活躍氣氛的道具就是這東西,被打過的孩子都能深刻回憶起那個疼。
尤其在冬天手上來那麼一下,直接神清氣爽到天靈蓋,那個鑽心的疼讓人慾罷不能。
都是從孩子過來的,感覺支這個招有點不厚道。
孩子犯錯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1、 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孩子犯錯以後首先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不要急著下定論,如果最後確定是孩子做錯了在懲罰也不遲。
千萬不要不問緣由就對孩子下手,若是冤枉了孩子,孩子心裡肯定會特別委屈,這種情緒也很難消化。
2、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孩子犯錯是天性,誰小時候不犯錯誤。
對於孩子的每次犯錯要善於去觀察孩子犯錯的動機,為什麼孩子會選擇走錯的這個方向,搞清楚動機在糾正起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會發現孩子犯的一些錯誤根本不是錯誤,只是理解上的偏差或者是受好奇心驅使。
3、略施懲戒讓孩子及時改正
打罵孩子只是一種教育的手段並不是目的,針對孩子的錯誤可以略施一些懲戒。
畢竟懲戒到身上才更加容易直擊內心,但是在懲戒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分寸,可以讓孩子罰站採取面壁思過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反思錯在哪裡。
糾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孩子只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會避免下次再犯。
糾正孩子的錯誤要究竟方式方法,打罵孩子務必適度,尤其是關乎孩子身體健康的幾個關鍵部位堅決不能打,以免留下悔恨終身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