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教育」已落伍,即便非打不可,孩子這3個部位也不能碰

2021-01-14 天天育兒經驗

孩子的成長之路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從小時候的古靈精怪到青春期的調皮搗蛋,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然過程。

孩子受好奇心趨勢,總會去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父母在對於孩子犯錯這件事情上,基本上都不會輕易罷休。

有的孩子性格執拗,在父母的打罵教育下容易生出逆反心理,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甚至會扭曲孩子的性格。

打罵教育從古代流傳至今,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無非就是懲戒糾錯,通過打罵來教育、引導孩子走向正途。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這種一味的打罵教育只會適得其反,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惡化家庭關係。

現在的孩子個性都非常要強,稍微受一點委屈就會懷恨在心。

同事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了,自己找了個公司在實習。這孩子跟同事兩個人沒話說,電話也不怎麼聯繫,平常都是同事的的妻子在跟孩子溝通。據說是以前同事脾氣比較大,經常打罵孩子。

小時候的打罵也就沒什麼,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同事還是一如既往的動不動就上手一頓操作,孩子是男生,自尊心本來就很強,這樣經常被同事打,心中積累了怨氣。

這孩子從上大學以後就不跟同事說話,這幾年父子兩人一直形同陌路。

同事,對此也表示很後悔。

慢慢的反思自己,對孩子再也沒動過手。這種親子關係的疏遠,就是過分的打罵教育埋下的禍根。

打罵教育作為過去的教育手段,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已經顯得有些落伍。

80、90後的人在成長過程中肯定少不了被棍棒問候,那時候隔三差五的一頓暴打是在所難免。

當你正在為不會的作業題目冥思苦想,腦袋上冷不防就會遭受一下重擊;當你弄壞了同學的鉛筆盒,妥妥的一頓打不會等太久;當你偷摘了鄰居家的果子被人找上門,這時候通常會上個"道具"增添點氛圍來打。

時代在進步,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

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沒有錯,有時候適當的打罵有利於孩子成長,但是現在的教育方式已經變得多種多樣,孩子的思想也是紛繁多變的,打罵教育是早些年的教育方法,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已經略顯不適了。

一味的打罵教育並不適合孩子

1、打罵教育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打罵說到底就是人身攻擊和語言攻擊。"惡語傷人六月寒"批評孩子傳遞出來的都是消極情緒,孩子因為犯錯本來就會很失落,加上這種"惡言惡語"的攻擊會讓孩子內心變得特別偏激,一種你說我不行我就不行的自我放棄就會開始上演。

打孩子需要動手,有時候怒火中燒沒能控制住輕重,給孩子身體造成傷害,有的甚至會成為一輩子的傷。接受過棍棒洗禮的孩子,那個人身上沒有點曾經的印記。

2、打罵教育會扭曲孩子心理

一味的打罵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會慢慢扭曲孩子甚至形成一些陰暗性格。長期的遭受打罵必然會做出反抗,這是符合心理學發展的表象。

父母的打罵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但是這份良苦用心孩子不一定都能欣然接受。心理的健康是孩子應對未來的根本,為了教育孩子扭曲孩子心理得不償失。

3、打罵教育會疏遠親子關

人們都還是樂於接受表揚和讚美,沒有人願意挨打受罵。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內心都是渴望被認可的,可是一味的打罵批評只會讓孩子喪失那一份渴望,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同事的孩子就是因為不斷失望,心裡生出了怨恨,決心不跟父親講話,在孩子的世界裡覺得同事是一個討厭的人。

同事與他兒子的親子關係,就是被這些以打罵為手段的教育方式慢慢疏遠了。

孩子實在調皮到非打不可,切記這幾個地方還是不能亂打

1、孩子臉部

俗話說臉是一個人的根本,"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

雖然不是說要讓孩子靠臉吃飯,但如今這個社會是注重顏值的。孩子的臉部也比較嬌弱,如果因為一時之氣打傷了孩子臉,毀傷孩子容貌那真就成罪人了。

有時候下手沒輕重,萬一打到孩子的面部神經有可能會引發

面癱, 打重一點碰到頭上敏感部位還可能打壞孩子的腦子,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2、 孩子耳朵

耳朵是接受外界聲音的主要器官,如果打壞孩子耳朵,孩子就失去了對外界所有聽覺,打罵會讓孩子變成殘疾人真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不經意的一巴掌就有可能損傷孩子的耳膜導致聽覺喪失。

3、 孩子腹部

孩子的腹部最為柔軟,腹部有人體的多個臟器器官。之前網上報導過一個6歲男孩,因為睡覺前沒有洗漱被親生母親踹腹部直接死亡的慘劇。

腹部有脾臟、腎臟以及其他的臟器器官。外表保護非常脆弱,只有一層肋骨和極少的皮下組織。

外力稍微重一點就會挫傷腹部,這就是為什麼被別人打一拳腹部你會疼的無法站立,可想而知孩子的腹部更加經不起重擊。

建議用細柳條或者竹子根打手或者打屁股,超級疼還不會打傷孩子。

傳說活躍氣氛的道具就是這東西,被打過的孩子都能深刻回憶起那個疼。

尤其在冬天手上來那麼一下,直接神清氣爽到天靈蓋,那個鑽心的疼讓人慾罷不能。

都是從孩子過來的,感覺支這個招有點不厚道。

孩子犯錯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1、 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孩子犯錯以後首先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不要急著下定論,如果最後確定是孩子做錯了在懲罰也不遲。

千萬不要不問緣由就對孩子下手,若是冤枉了孩子,孩子心裡肯定會特別委屈,這種情緒也很難消化。

2、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孩子犯錯是天性,誰小時候不犯錯誤。

對於孩子的每次犯錯要善於去觀察孩子犯錯的動機,為什麼孩子會選擇走錯的這個方向,搞清楚動機在糾正起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會發現孩子犯的一些錯誤根本不是錯誤,只是理解上的偏差或者是受好奇心驅使。

3、略施懲戒讓孩子及時改正

打罵孩子只是一種教育的手段並不是目的,針對孩子的錯誤可以略施一些懲戒。

畢竟懲戒到身上才更加容易直擊內心,但是在懲戒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分寸,可以讓孩子罰站採取面壁思過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反思錯在哪裡。

糾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孩子只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會避免下次再犯。

糾正孩子的錯誤要究竟方式方法,打罵孩子務必適度,尤其是關乎孩子身體健康的幾個關鍵部位堅決不能打,以免留下悔恨終身的遺憾。

相關焦點

  • 這3個部位是娃的「生命線」,打不得,家長再生氣也不能下手
    上周末,劉先生本來在陪孩子寫作業,誰知接個電話回來後,孩子就跑沒影了,劉先生只好無奈地等著,打算中午吃飯的時候再教訓他。結果中午孩子回來了,但別人家長也來了。原來兒子和小朋友玩耍時鬧了矛盾,把人家小孩打了一頓,對方家長這才找上門來。這下劉先生徹底怒了,直接甩了孩子一巴掌,但是太過用力,孩子直接暈了過去,劉先生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 國際不打小孩日: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千萬打不得,會致命
    1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4月30日),據調查顯示,在我國,10個孩子就有7個在小學階段曾經遭受過體罰。 去年12月流傳網絡的深圳虐童案相信大家還有印象,還有很多可憐的孩子,被父母當成洩憤的工具。甚至,孩子被打致死的新聞,屢見不鮮。
  • 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手再癢也別碰,以免釀成大錯
    聽到這句話相信多數身為80以及90後的年輕人都深有體會吧。在小時候都是被父母揍大的,在平時一旦做錯事,父母就會把孩子揍一頓。那麼,在長大以後以初為人母的我們,還會這樣做嗎?很多年輕的人都會說我是被揍大的,所以我知道不能打孩子,但是孩子一犯錯就控制不住,這也算給他一點警示吧。
  • 媽媽一巴掌,把8歲女兒給打「沒了」!即使再生氣,這4個部位也不能打
    即使再生氣,這4個部位也不能打! 1.孩子的頭部、後腦勺、太陽穴 孩子的頭部跟後腦勺是堅決不能打的,孩子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打的力度不注意,稍微使勁兒的話,很可能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導致腦震蕩或顱內挫傷,出現嘔吐、頭暈甚至昏迷的現象,嚴重的話還會危害孩子的生命安全。
  • 貓咪這幾個部位,不能碰,讓碰說明你對它很重要!
    貓咪有自己的禁區,有些地方就算是朝夕相處的主人也不能隨便碰,不然很可能會受到它的攻擊。貓咪這幾個部位碰不得,讓碰說明你對它很重要!2、貓咪的屁股俗話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貓咪這隻「小老虎」。貓咪的屁股上有很多的神經和毛細血管,是比較敏感的部位。而且屁股對於貓咪來說是比較隱私的部位,只有親媽媽才能觸碰!如果你家貓咪會用屁股對著你,讓你隨便碰的話,那它可能把你當媽媽了!
  • 女生被8歲男孩摸臀,上前理論反遭家長打罵:碰就碰了,你叫啥
    誰知道,男孩的媽媽立即暴跳如雷,罵了起來說,"碰了就碰了,你叫啥......"。隨後,男孩的媽媽還用包往她身上打,媽媽一邊打還一邊叫罵著。明明是自己孩子做錯了事,這位媽媽不但沒有對孩子進行教育,反倒指責和打罵受害人。這位男孩的媽媽的行為不僅沒有做到言傳,也沒有做到身教,當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變成像她那樣沒素質。那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 打狗狗的確能讓它們長記性,打屁股是最佳選擇,但這些部位碰不得
    面對這種搗亂不聽話的狗狗不打一頓是不行的,使用適當的方法打狗狗這是在教訓狗狗,若是隨意暴打那就是虐待狗狗了。教訓總是和主人對著幹的狗狗也是有技巧的,打屁股就是很好的選擇,但是這幾個部位可打不得!狗狗的屁股和後肢的大腿肉感十足,打這個部位不會傷到狗狗的骨頭給它們身體留下什麼後遺症。建議用報紙捲成筒形打狗狗的屁股。這個樣子既打狗狗不會讓它們太疼,也可以留下很響的「啪啪」聲恐嚇狗狗讓它們長教訓,用過的報紙筒也可以當做訓練它們的工具,當它們下次想犯錯的時候,可以拿報紙嚇嚇它們。
  • 狗狗的這6個部位,真的很脆弱,主人不能打
    但是狗狗的這6個部位,真的很脆弱,主人不能打,教育狗狗還是要學習正確的方法。如果主人伸手去觸碰它的嘴巴,很容易被誤傷狗狗也會因為被打而生氣,這對於教育狗狗來說,是失敗的行為。所以教訓狗狗不要用打罵的方式,日常做好訓練才能減少犯錯的機率。
  • 如果孩子有這五個特徵,一定不要打不要罵,這是典型的高智商
    如果孩子有這五個特徵,一定不要打不要罵,這是典型的高智商,千萬別扼殺了:1、總愛笑2、話很多3、喜歡模仿4、眼睛很靈活5、貪玩、坐不住但是有這5個特點的孩子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就是野孩子,甚至有的家長會採取打罵的方式讓孩子成為一個乖巧文靜愛學習的
  • 這6個部位是狗狗「生命線」,主人多生氣也不能打!
    從小到大很多人應該聽過這些話:「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在孩子調皮闖禍的時候,家長經常說這些話來教育孩子。然而棍棒式教育不僅盛行於家長教育孩子,還流行在寵主教育狗狗中,其實這種教育對孩子還是狗狗身心傷害都是很大的 。
  •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分為三等,不一定都沒出息,關鍵在怎麼打
    現在的爸媽都知道,打罵孩子是不理智的,對孩子傷害很大,棍棒教育也幾乎要退出家庭教育了,那為什麼有那麼多小時候都是被父母打大的人,成年後反而頗有成就呢?01經常被打罵的孩子通常分為三個等級●第三等:長大後懦弱膽小,自暴自棄有的孩子從小生活在棍棒教育下,始終無法逃脫父母的陰影,從小就性格軟弱,成年後走上社會,也膽小怕事,不敢承擔責任,不敢嘗試新鮮事物,自卑自賤的心理長期在內心紮根,最終走上自暴自棄之路
  • 孩子做事像烏龜,打罵只會反效果,用3個詞語改變孩子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慢一點,急什麼」、「不要太過急躁,做事要仔細」,孩子也在用行動詮釋著「慢工出細活」,做事「慢、準、穩」。但不知何時起,家長的「人設」變成了「你能不能快一點!你是烏龜啊」、「快點去寫作業」。但孩子依然是固定不變的「角色」,做事拖拉磨嘰,和烏龜賽跑都會失敗。
  • 男童被打屁股身亡,這幾個部位萬萬打不得!
    5月7日,河南信陽一段虐打兒童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顯示,一名幼童光著身子,雙手被捆綁在一起,一女子抓住幼童雙腿,將其身體倒置拍打,幼童不斷哭喊。事後警方介入調查,孩子身上無舊傷,當日系男孩淘氣,鄭某綁住兒子雙手,在陽臺上用手拍打孩子屁股約一分鐘,已對鄭某進行批評教育。雖說孩子無大礙,但是這段視頻,看得多少人揪心!
  • 不打孩子,3個解釋不能省,事實證明,孩子有出息,多半靠陪伴
    教育孩子,打管不管用?答案肯定是可能不管用。因為孩子大冬天的,孩子連冷都不怕,夏天熱都不怕,危險都不怕,孩子是無懼的,你打他,他更不怕。孩子就是葆有無畏風雨的特性。以前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現在反而出不了孝子,反而會叛逆地成長。為什麼不能打呢?
  • 孩子犯錯不知悔改,打罵教育只會起反作用,「自然法則」了解一下
    不過最後還是被媽媽識破了,媽媽對此教育了一頓,並讓孩子保證下次不再這樣做了,可是好景不長,孩子又犯錯了,不過不是改成績,而是抄作業的行為,他的媽媽還被叫去了學校,媽媽被氣壞了,動手打了他,也說了一些刺激性語言。
  • 為什麼不能打孩子?有一種情況該打就打,娃可能長大後更優秀
    3、親子關係的差異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內心要麼恐懼,要麼就是怨恨,很難與父母親暱,很少跟爸爸媽媽撒嬌,親子之間總是隔著一道牆。如果孩子長期在父母身上得不到尊重和理解,會逐漸對父母失去信賴,孩子容易產生孤獨感、無助感,親子關係會慢慢疏遠。
  • 家長再生氣,這幾個部位也不能打
    生活中,很多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不成功,都習慣採用打罵式的教育方式,但是,孩子的幼小身體能不能扛受得住外力的暴力衝擊呢?最近,陝西的一名8歲小女孩因為作業情況不理想,被自己的母親打了一巴掌。很多家長都會因為一時氣憤便採取打罵的形式,但是對於小孩子而言,有些地方是極度脆弱的,稍微不加注意便會出現問題,甚至是致命的傷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分清楚哪些地方不能打:1.太陽穴。
  • 貓咪這幾個部位不能輕易碰,如果它讓你碰了,說明真的很信任你!
    第二個部位——肚子基本上所有生物,肚子都是最柔軟的地方,一旦肚子受到攻擊,無論是誰都會立馬失去進攻和防禦能力,因為肚子是沒有骨頭保護的。第三個部位——腰部看到這點,可能不少鏟屎官覺得很奇怪,貓咪還有腰嗎?不是說貓都是液體做的嗎?貓咪當然有腰部,而且不僅僅是腰部不能碰,腋下也是不能隨便碰的,那樣會讓貓咪很不舒服但如果它願意給你碰的話,就證明你在它的心目中十分重要。
  • 當孩子「頂嘴」時,不要打罵,是說這兩個字
    小李是個脾氣暴躁的母親,她12歲的兒子是個脾氣暴躁的孩子,母子之間的不愉快使小李心煩意亂。事情是這樣的:在周三的晚上,他的兒子放學後比平時晚了一個小時回家,這讓小李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焦急,他去找他兒子的班主任,找到了爸爸媽媽的同學,說他沒有看到這個孩子。正當小李正要報警時,他的兒子回來了。
  • 孩子不聽話怎麼引導?「打」不是辦法
    總的來說,面對0~3歲的寶寶,家長要多提醒,多制止,有耐心,要給孩子時間,一步步來。有家長問:那3歲以後的寶寶呢,犯錯可以打嗎?點個「在看」,跟著科大大往下看!23~6歲,有這3種情況可以打!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