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焦裕祿用其短暫的42年生命,用其42年生命的最後475天,將共產黨人的本色詮釋得淋漓盡致。穿越半個世紀時空,焦裕祿精神依然是、也將一直是全國黨員幹部一筆最可珍貴的精神財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深情緬懷焦裕祿同志的光輝事跡,深刻闡釋焦裕祿精神的豐富內涵,指出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
秉持赤誠之心,公僕情懷,體現黨的宗旨,每一個共產黨員只要在黨旗下宣誓,就應該終身實踐。但「公僕」二字說來簡單,做到卻並不容易。艱難之處,考驗的正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是否堅守,宗旨意識是否堅定。特別身處基層崗位,諸多雜事、煩事,要幹到群眾滿意,得到群眾擁護,不殫精竭慮,不用心用力,談何容易。難之所在,也正是可貴之處。焦裕祿的可貴,在於其真正把黨的事業當做生命,把為人民服務當做職業操守。身患肝癌,愛崗敬業,抗風沙、排水澇、治鹽鹼……無論是趙家樓的莊稼地,還是秦寨的鹽鹼地,焦裕祿走到哪裡,就把黨的宗旨意識發揚光大到哪裡,於平凡處,於細微中,用行動彰顯了人民公僕的本質意義,用生命詮釋了人民公僕的赤誠情懷。
秉持赤誠之心,公僕情懷,方能得群眾擁護,受群眾愛戴。為官一任,焦裕祿始終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始終視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誠心誠意當人民公僕,站起來是把傘,為群眾遮擋風雨;俯下身是頭牛,為人民鞠躬盡瘁。人民感念焦裕祿,是因為他自始至終袒呈一個基層領導幹部的赤子之心,公僕情懷;人民銘記焦裕祿,是因為他「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鑄就了一座人民公僕的精神豐碑。「百姓誰不愛好官?」沒有一種根基,比紮根於人民更堅實;沒有一種力量,比從群眾中汲取更強大;沒有一種執政資源,比贏得民意更珍貴持久。
秉持赤誠之心,公僕情懷,不是說在嘴上一陣子,而是落實在行動上一輩子。只有真正銘記「人民至上」的信念,才能深刻理解黨和群眾的血肉關係,才能恪守人民公僕的本分。 「我們不是人民的上司,我們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必須和群眾同甘共苦共患難」,過去半個世紀,焦裕祿的肺腑之言依然振聾發聵。如今,相較於焦裕祿的年代,我們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以之為鏡,不妨捫心自問,是否素懷公僕之情,是否勤做公僕之事,是否自始至終當得起「公僕」二字。
當前,我市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步入「基層窗口」,作為「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習近平總書記深入焦裕祿生前工作的蘭考縣調研指導並發表重要講話,無疑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對焦裕祿精神學得深不深、透不透,踐行得好不好、實不實,是我市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評價我市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重要標準。全市黨員幹部,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做到深學、細照、篤行,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幹部,像焦裕祿那樣始終秉持對人民的赤誠之心,公僕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