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0月16日消息(記者楊靜)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家裡養寵物,但有不少寵物或走失或被棄養,就成了流浪動物。這兩天,一條名為「上海第一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的短視頻火了。截至目前,這一視頻播放量超過700萬次,評論超4.7萬條。
視頻拍的是一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這臺機器出現在上海虹口區寶元小區,自動餵食機外形與自動販賣機類似,機器背面底部有一個較大的凹槽,可供流浪動物休息;機器正面設有投瓶處和投幣口,底部的凹槽處放置著食盆,市民將一個瓶子或1元硬幣投進設備後,設備就會放出一份寵物糧。但這樣的自動餵食機是否值得推廣?
最近,號稱上海第一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出現在上海虹口的一個小區裡,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對於是否應該設置這樣的自動餵食機,有市民表示,對流浪動物來說不用餓肚子,是件好事。「我覺得外面的流浪動物非常可憐,有了這個自動餵食機,流浪動物就不會去吃亂七八糟的那些垃圾食物了。」
但是也有市民擔心,餵食會引來流浪貓狗的聚集,可能會影響到周邊居民的生活。
這臺「自動餵食機」的設計者劉帥表示,設備其實是自己找廠家定製的,也是他放在這個小區裡的。劉帥介紹:「機器成本是4千元,為了讓它落地前後花了1萬多元。我做這個流浪動物餵食機的初衷,是因為我在網上看到了在國外有這臺機器,我覺得挺有意義的,然後大家也很支持,所以就拿到了國內來做。」
對於流浪動物聚集後可能帶來的衛生問題以及傷人的風險,劉帥坦言,之前考慮不足。劉帥說:「機器主要存在的不足,第一可能會引起流浪動物的聚集,可能會有一些隱患,目前機器只是一個簡單的雛形,還不是很完美,所以存在一些弊端,但後期我們會讓機器更加完善,不會影響到任何人。這個機器也可能會引發衛生問題,首先這個機器是我放的,我肯定會對衛生問題負責。(至於)聚集傷人,後果怎麼辦,我們也討論過。」
據了解,目前,劉帥已經將機器搬走。但劉帥也說,未來他還計劃將自動餵食機放進地鐵站、商場和寫字樓。至於方案細節,劉帥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
視頻引發關注後,網友觀點分化非常明顯。有網友表示支持,說「希望全國各地都有,流浪貓、流浪狗就不會餓肚子了。」
也有網友感到擔憂,「建議裝攝像頭,防止放毒跟偷糧」、「在這投食,流浪狗給別人咬了,誰的責任?」
其實看似「善意」自動餵食機,背後也有很多潛在的問題。首先,這樣的機器能否隨意進入居民小區?這樣的設備進入小區,需要走什麼樣的流程?
律師陳潔介紹:「無論你放在隱蔽的地方還是其他地方,它都屬於全體業主的公共部位,而這些部位要放一個投食餵貓機,儘管我是出於公益、出於好心,都必須得到業主的同意。不可能所有的業主一個個去籤名,有代表性的是業主代表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要同意,但也不是那麼簡單,因為涉及到很多問題,比如你放了這個機器以後,出現流浪動物聚集傷人,責任誰來承擔?如果大家覺得這是好事,又能夠救助流浪動物,大家同意願意和你籤這個合同,就同意你把這個機器放到小區的公共部位。」
針對設備進入小區後有可能出現流浪動物傷人的風險,陳潔表示,如果有一個契約關係的話,那麼投放設備的公司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法律上,業主委員會同意你擺放,一定會有一個約定,如果傷人了,投放這個機器的公司要承擔法律責任,它一定會寫這一條。如果不讓寫,它不會讓你放的。」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認為,自動投餵機是一個挺有趣的設計,但很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比如,可能引起動物種群數量的增加。提供食物之後,流浪動物的數量會增加,局部密度也會提高,可能會有不必要的聚集,同時也會帶來衛生問題。
在很多城市的公園、小區都有很多的愛心人士每天定時定點去餵流浪貓,但其實這樣的行為也會產生同樣的後果:破壞一定區域的生態平衡,以及隨之而來的動物數量激增、衛生等問題。
同時,王放也建議,除非有完整的方案,否則不應該放置這樣的機器。而這個完整的方案要包括流浪動物聚集後產生的糞便及其他汙染物的處理方式、防止野生動物得到食物的方式,以及聚集的流浪動物傷人後的處理對策。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大量的流浪動物?王放表示,對流浪動物來講,領養、收養並且不遺棄,可能才是最長久、最有效的幫助。
愛心當然是好的,但我們也一定要用科學的方式、合理的途徑來愛護我們人類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