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丨坡屋頂的社會等級及文化內涵,原來有這麼多學問!

2021-01-16 建築結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僅是小小的屋頂就蘊藏了社會等級、歷史變遷、民族文化等內容,一起來領略古建築的坡屋頂之美及其豐富內涵。


坡屋頂的形式和坡度主要取決於:建築平面、結構形式、屋面材料、氣候環境、風俗習慣、建築造型等因素。




坡屋頂在建築中應用較廣,主要有:
·單坡式、雙坡式、四坡式和折腰式等,·以雙坡式和四坡式採用較多。



屋頂樣式


坡屋頂在古代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古代社會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古建築中的坡屋頂形式是一種重要的表現。

(屋頂)社會等級分類:
·第一位:重簷廡殿頂。重要的佛殿、皇宮的主殿,象徵尊貴。
·第二位:重簷歇山頂。常見於宮殿、園林、壇廟式建築。
·第三位:單簷廡殿頂。重要的建築。
·第四位:單簷歇山頂。重要的建築。
·第五位:懸山頂。民居、神櫥、神庫。
·第六位:硬山頂。民居。
·第七位:卷棚頂。民間建築。
·無等級:攢尖頂,盝頂,盔頂。亭臺樓閣。

第一位:重簷廡殿頂


·佛殿、皇宮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築是採用重簷廡殿頂,是最尊貴的形式。

·由於屋頂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內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稱為「四阿頂」,宋朝稱「廡殿」,清朝稱「廡殿」或「五脊殿」,日語稱寄棟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國、日本、韓國等中華文化圈國家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在中國是各屋頂樣式中等級最高的,高於歇山式。明清時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第二位:重簷歇山頂


歇山的出現要晚於廡殿及懸山,學者們基本認定歇山是在漢代以後南方地區形成的屋頂形式,並在南北朝時傳至北方地區。


隋唐統一是以北方兼併南方,雖然隋唐制度吸收了很多南朝的因素,但在名義上仍以北方為正統,廡殿作為北方地區的傳統屋頂形式也取得相應的正統地位,所謂廡殿高於歇山的規定應該即在這一時期形成(唐令:宮殿皆四阿)。


註:「阿」是建築屋頂的曲簷,「四阿」就是四面坡式的曲簷屋頂。

中國古建築屋頂的與眾不同

中國古建築凹曲屋面坡度大致相同,一般斜度都為26度~30度,這個角度非常接近太陽黃道與地球赤道所形成的23度27分夾角,這也是古建築屋頂象徵天的文化內涵。

第三位:單簷廡殿頂




以土木結構為主流的中國古代建築文化,還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其屋頂的造型與眾不同,寓意深刻。世界上其他建築體系的屋頂都是向外凸出的,唯有中國古建築的屋頂是向內凹曲的。


從外觀上看,中國古代建築凹曲屋面的造型飄逸舒展,猶如大鵬展翅,形成了中國古代建築獨有的飛動之美。不僅造型優美,還包含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它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說和「天人合一」觀念在建築上的生動體現。


凹曲屋面形如「人」字,它又與古代天地人學說相吻合,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間,符合「天人合一」學說。

第四位:單簷歇山頂


歇山頂,即歇山式屋頂,宋朝稱九脊殿、曹殿或廈兩頭造,清朝改今稱,又名九脊頂。為古代漢族建築屋頂樣式之一,在規格上僅次於廡殿頂。歇山頂亦有傳入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稱為入母屋造。


歇山頂共有九條屋脊,即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因此又稱九脊頂。由於其正脊兩端到屋簷處中間折斷了一次,分為垂脊和戧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頂。


歇山式的屋頂兩側形成的三角形牆面,叫做山花。

單簷歇山頂之脊獸
歇山頂屋脊上有各種脊獸裝飾,其中正脊上有吻獸或望獸,垂脊上有垂獸,戧脊上有戧獸和仙人走獸,其數量和用法都是有嚴格等級限制的。


在正脊兩端有正吻2隻,因它口銜正脊,又俗稱吞脊獸。



每條垂脊上,各施垂獸1隻,8條脊就有8隻。



戧脊上是一行跑獸,從前到後,最前面的領隊是一個騎風仙人,然後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共計10隻。




歇山頂的發展歷程
歇山頂的出現晚於廡殿頂,其樣式最早可見於漢闕石刻,在漢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畫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頂。現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築是五臺山的唐代南禪寺大殿。



到了宋、元時期,歇山頂已經大為流行,一些建築物的單簷廡殿式主殿開始改為重簷歇山式;明代時重簷歇山更廣為運用到殿宇建築之中,超越單簷廡殿,成為僅次於重簷廡殿的最高等級建築樣式。


歇山頂的發展和衍生
由歇山頂的基本樣式加以延伸,可以演變出四面歇山頂、卷棚歇山頂等變體。


所謂四面歇山頂是由兩個歇山頂用十字脊的方式相交所構成的屋頂,也稱歇山式十字脊頂,北京故宮的角樓是典型代表。



卷棚歇山頂是指沒有正脊,而採用卷棚脊的方式建造的歇山頂,又稱歇山式卷棚頂。這種屋頂比較柔和,富於變化,常用於非正式的皇室離宮,例如承德避暑山莊的宮殿,就多卷棚歇山。



第五位:懸山頂



懸山頂,即懸山式屋頂,宋朝時稱不廈兩頭造,清朝稱懸山、挑山,又名出山,是古代漢族民居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也傳到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日語稱切妻造(きりづまづくり)。在古代,懸山頂等級上低於廡殿頂和歇山頂,僅高於硬山頂,只用於民間建築,是東亞一般建築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懸山頂是兩面坡頂的一種,也是一般漢族建築中最常見的形式。

第六位:硬山頂



硬山頂,即硬山式屋頂,是漢族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房屋的兩側山牆同屋面齊平或略高出屋面。硬山頂建築等級最低,低於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


根據清朝規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頂或硬山頂。而宮牆中兩廡殿房也多有硬山頂。硬山頂出現較晚,在宋朝的《營造法式》中未見記載。可能隨著明、清時期廣泛使用磚石構建房屋,硬山頂才得以大量採用。

第七位:卷棚頂


卷棚頂,即卷棚式屋頂,又稱元寶頂,是古代漢族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為雙坡屋頂,兩坡相交處不作大脊,由瓦壟直接卷過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頂整體外貌與硬山、懸山一樣,唯一的區別是沒有明顯的正脊,屋面前坡與脊部呈弧形滾向後坡,頗具一種曲線所獨有的陰柔之美。


卷棚頂線條流暢、風格平緩,因此多用於園林建築。在宮殿中也多用於太監、傭人等所居的邊房。承德避暑山莊宮殿區建築都採用了卷棚頂,以表現此為離宮,和正式宮廷相區分。


無等級:攢尖頂




攢尖頂,攢尖式屋頂,宋朝時稱「撮尖」、「鬥尖」,清朝時稱「攢尖」,是古代漢族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日語稱寶形造。


其特點是屋頂為錐形,沒有正脊,頂部集中於一點,即寶頂,該頂常用於亭、榭、閣和塔等建築。在日本則常用於茶室。

無等級:盝頂




盝[lù]頂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頂部有四個或八個正脊圍成為平頂,下接廡殿頂。盝頂梁結構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頂部是平頂的屋頂四周加上一圈外簷。


盝頂在金、元時期比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為盝頂,明、清兩代也有很多盝頂建築。例如明代故宮的欽安殿、清代瀛臺的翔鸞閣就是盝頂。


經常用在帝王廟中的井亭的頂口,古代的井亭上面是露天的,稱之為盝頂。古代的井亭最大的特點是頂子中央開有露天的洞口,如果是攢尖頂,則象是把上部水平截去了尖,稱之為盝頂。

無等級:盔頂


盔頂和攢尖頂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頂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內凹,斷面如弓,呈頭盔狀。南宋人所作的《宮苑圖》(傳為唐朝人所作)中就有盔頂建築。

盔頂多用於碑、亭等禮儀性建築。盔頂曲線流暢,陡而復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名叫盔頂。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

《建築結構》雜誌近期活動

受相關會議組委會委託,《建築結構》雜誌社協助組織國內的專業人士參加2015年國際上三個重量級的學術會議:國際薄殼結構與空間結構大會(IASS 2015,荷蘭,8月)、第五屆世界結構工程大會(SEWC 2015,新加坡,10月)、世界高層都市建築學會大會(CTBUH 2015,美國,10月)。有意參加者請發姓名、單位、職務、手機、email至178414288@qq.com,以便我們初步預估參會人員規模,後續也將把更新、更詳細的會議日程和活動日程發給您。諮詢電話:010-68362261;手機:18500192668。點擊此處查看詳情


也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或返回上頁點擊最新活動查看詳情。

==============================

關於《建築結構》

《建築結構》是國內結構設計專業影響力最大的雜誌,創刊於1971年,隸屬於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歷屆核心期刊評比中均名列前茅。官網:www.buildingstructure.cn。雜誌訂閱:010-57368777;微信推廣:010-57368783。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建築的大屋頂,式樣不同,到底有何絕妙?
    大家好,我是近期一直在進修、連更古建築史學文化的小編「秋扇晚來急」。回顧上一期的知識點,有提過「屋頂屋身臺階」三段式外觀輪廓結構的中國古建築基本特點,不知道各位朋友們還記不記得呢?而房屋的面積越大,它們的屋頂也就越高大。
  • 古建築屋頂這麼多?!
    出 身 要 點    根據資料記載廡殿頂其實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但唐中期以前的廡殿頂具體結構現已不可考晚唐以後有實例可查這時候的廡殿頂屋面曲線平緩正脊較短正脊兩端的鴟吻是鴟尾形象而不是鴟首>    委 以 重 任    懸山建築等級較歇山建築低在廟宇、宮殿建築群中用於附屬建築多用於民間建築因其有利於防雨所以在南方民居更為普遍
  • 中國古建築屋頂樣式有多美,你可知道?
    中國古建築屋頂樣式知多少?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僅是小小的屋頂就蘊藏了社會等級、歷史變遷、民族文化等內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古建築的坡屋頂之美及其豐富內涵。  屋頂在古代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古代社會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古建築中的坡屋頂形式是一種重要的表現。
  • 古代建築中常見的屋頂形式
    清代工部製造庫下屬單位之一,職掌製造、張掛、收貯門神和對聯,由製造庫司匠管理);第六級:硬山頂,多用於民居;第七級:卷棚頂,多用於民間建築。無等級:攢尖頂,用於亭臺樓閣等;盝頂及平頂等其他屋頂形式。建築木構架圖屋頂樣式第一級:重簷廡殿頂 重簷廡殿頂是清代所有殿頂中最高等級。廡殿頂又叫四阿頂,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 庇里牛斯山的坡屋頂住宅
    庇里牛斯山的坡屋頂住宅(一)建築師所面臨的的挑戰並非完全在於建築的完整性與地域性,更多地是保證建造技術的本土化(例如乾燥石塊基礎的應用以及緊湊結構帶來的狹開洞問題的同時滿足現在生活空間的功能需求。庇里牛斯山的坡屋頂住宅(二)
  • 什麼是坡屋頂?今天大家來了解一下
    這些建築物有傳統的中國坡屋頂作為他們的共同特徵▲上世紀建築的大屋頂在上個世紀的西方現代建築的衝擊下,如何將西方現代主義建築鋼筋混凝土的有效建造方法與我國數千年來的傳統民居建築相結合,是擺在我們建築師面前的一個世紀主張。上世紀。在民國政府時代,大力倡導建築的「中國固有形式」,並在建築物中增加中國建築傾斜屋頂的最突出特徵,是建築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 古代建築屋頂上的「五脊六獸」
    其實,這句人們耳熟能詳的俗語,與中國古代宮殿的屋頂大有關係……  古代建築的屋頂結構  宮殿最常採用「五脊頂」  在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樣式有嚴格的要求,其中廡(wǔ)殿頂和歇山頂等級較高,主要用於宮殿、寺廟等建築;攢尖頂主要用於亭子、寶塔等圓頂或方頂的建築;而懸山頂和硬山頂等級較低,主要用於普通百姓的民居。
  • 易蓋房淺談:農村自建房選坡屋頂好還是平屋頂好?
    首先坡屋頂的成本費相對性於平屋頂而言要高一些,可是坡屋頂的內部空間較為大,假如房屋房間內的總面積和高寬比大得話,徹底能夠靈活運用內部空間,例如開展切分,或是把頂端運用起來放物件這類的。假如本地有充要條件,例如林果業比較繁榮,那樣就可以應用木結構建築方式的坡屋頂,相對性於如今所應用的混泥土又有一定的節約。並且坡屋頂針對嚴寒的地域這類方式也有一定的隔熱保溫防寒保暖的實際效果。
  • 中國古建築屋頂識別指南
    根據資料記載廡殿頂其實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但唐中期以前的廡殿頂具體結構現已不可考晚唐以後有實例可查這時候的廡殿頂屋面曲線平緩正脊較短正脊兩端的鴟吻是鴟尾形象而不是鴟首比如梁思成林徽因發現的佛光寺東大殿>特別是唐代以前尤為少見委 以 重 任懸山建築等級較歇山建築低在廟宇、宮殿建築群中用於附屬建築多用於民間建築因其有利於防雨所以在南方民居更為普遍
  • 大美中國建築古建築:硬山式屋頂
    硬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替換高清大圖這種屋頂造型的最大特點是比較簡單、樸素,只有前後兩面坡,而且屋頂在山牆牆頭處與山牆齊平,沒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沒有變化。替換高清大圖關於硬山這種屋頂形式,在宋代修撰的《營造法式》一書中沒有記載,現存宋代建築遺物中也未見,推想在宋代時,建築屋頂還沒有硬山這種形式,所以推想硬山式屋頂應該是在宋代以後出現的一種屋頂形式。
  • 漲知識|細數這些古建築屋頂
    委以重任:懸山建築等級較歇山建築低,在廟宇、宮殿建築群中用於附屬建築,多用於民間建築,因其有利於防雨所以在南方民居更為普遍。山西 龍門寺西配殿山西 佛光寺文殊殿小知識:博縫板 懸山建築懸在外的檁木,會受到雨水侵蝕,腐朽加速,因此出現了博縫(風)板這塊木頭。
  • 紫禁城角樓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建築藝術於一身
    42 來源: 深扒遊戲圈 舉報   紫禁城角樓位於北京市,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築
  • 中老鐵路文化特色站房琅勃拉邦站主體結構封頂
    琅勃拉邦站工程效果圖日前,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建設西南公司承建的中老鐵路新建磨丁至萬象線琅勃拉邦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誌著該站房正式轉入二次結構和裝飾裝修階段。琅勃拉邦站位於寮國著名的文化古都和佛教中心琅勃拉邦省,是中老鐵路新建磨丁至萬象線的重點客貨運車站。
  • 除了遮風擋雨,屋頂還能幹什麼?
    特別提示:牢記以下結構,有助於本指南的閱讀與使用。等級森嚴的屋頂廡殿頂顏值特點:1+4+4廡殿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前後左右共四個坡面,因此又稱五脊殿(宋代)和四阿頂(清代)。據傳,廡殿頂是中國出現最早的屋頂形式,早在殷商時期就已出現。
  • 這些溼漉漉的網絡專用語,原來這麼有內涵
    總有一些詞你看到第一遍就會這輩子再難以忘記…… ▽/這麼有內涵的專用語想必每一位老司機都心知肚明正確的用法是求合體的一方發帖「麼麼」如果另一方同意,則回復「麼麼噠」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多麼麼噠自此還多了一層
  • 結構工程知識點:坡屋頂—有檁式屋頂構造
    憑藉其多年輔導經驗,聘請國內權威考試輔導專家,依託專業、龐大的教學服務團隊,採用高清課件、移動課堂等先進教學方式,強力推出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安全工程師、諮詢工程師等網上輔導課程,點擊了解課程詳情>>>有檁式屋頂結構式以檁條作為屋面的主要支撐結構
  • 《建築構造》—屋頂的形式及設計要求解析
    6.1屋頂的形式及設計要求  1、屋頂形式  按使用材料 :鋼筋混凝土屋蓋 瓦屋蓋 金屬屋蓋 玻璃屋蓋。  按屋蓋的外形和結構形式:平屋蓋 坡屋蓋 懸索屋蓋 薄殼屋蓋 拱屋蓋 折板屋蓋。
  • 東周時期的建築特色,以及與之相關的磚瓦文化
    隨著原始生產制度被逐漸出現的封建手工業所改變,社會的各部門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特別是制陶工藝的不斷改進和革新,以陶土為基本的建築材料出現使得先秦社會出現了更為專業的建築方法和建築材料,新的建築也隨之出現。東周列國紛爭,各國都普遍進行了變法與改革,社會生產力大為提高。西周時期等級觀念不斷被僭越,專門管理建築的官職也隨之出現,這都是加快社會建築發展的關鍵,對秦漢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屋脊獸|100多張屋頂上的中國名片
    屋頂脊飾是中國傳統建築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然而在文化和藝術研究領域中,長期以來它卻備受學者冷遇,幾乎沒有專著出版。1924年,德國人愛德華·福克斯的《屋頂脊飾及中國琉璃的變遷》一書出版,這是國內外專門研究屋頂脊飾的第一部專著,從建築、文化、宗教、藝術等多個角度,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屋頂脊飾。
  • 平屋頂、斜屋頂、彩鋼瓦 不同類型屋頂安裝光伏系統注意事項不同!
    戶用光伏網訊:家用分布式光伏系統多以建築屋頂為載體,裝機規模以3-5kw最為常見,投資在2-4萬元之間。本文將以最為常見的坡屋頂、平屋頂以及彩鋼瓦屋頂為主要的光伏系統建設載體,從設計勘測角度來介紹安裝結構形式及材料選取等方面的內容。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合理的結構選型、就近取材以達到節省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