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在上周日如期舉行,再一次引爆禁吃狗肉爭議.
狗是寵物還是食物?這是每年夏至都要辯論一次的話題。
以「夏至荔枝狗肉節」聞名的廣西玉林,今年無懼新冠疫情繼續「過節」,周日(21日)夏至起展開為期一周的「節日」。
吃狗在當地被視為是在夏天驅暑補身的方式。
據報由於多年來受到愛狗人士譴責,現時狗肉大多數集中處理屠宰,不再現殺現賣。
「跟冬至吃餃子一樣」
對於玉林人,這些新聞看得不是味兒,他們每年都要背負殘忍丶野蠻的惡名。
45歲陳先生在玉林土生土長,他表示自己從小就吃狗肉。
但跟很多玉林人一樣並不常吃,一年最多吃兩三次,其中夏至吃狗是習俗。
他說吃狗對玉林人來說很平常,所謂「狗肉節」只是商人和媒體的渲染,本地人並不認為是節日,也沒有特別的慶祝活動。
「只是外地人、外國人給我們貼的標籤,這幾年被愛狗人士鬧大,說成是節日」。
年輕一輩玉林人也有同感。27歲的盧小姐形容,夏至吃狗肉「跟冬至吃餃子、元宵吃湯圓一樣」,不過是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吃吃肉、喝喝酒。
「我2012年讀大學時第一次聽到人家罵狗肉節,覺得很驚訝,因為我從來沒聽過這個節日」。
事實上,兩廣一直有夏至吃狗的風俗,至於為何會提升至「節日」層次,坊間有不同說法。
有指是源自2009年玉林市旅遊局主辦玉林國際旅遊美食節武林烹飪大賽,「玉林脆皮狗」獲美味金獎。
也有指是玉林商人2010年起推動「夏至荔枝狗肉節」促銷,自此引爆海內外輿論。
事件經發酵後,成為吃狗和愛狗人士每年的拉鋸戰。有愛狗人士花費數千元人民幣向商家買狗以圖拯救動物,也曾有人到玉林舉牌拉橫幅高調聲討狗肉節。
「不吃寵物狗」
自小吃狗的陳先生認為,各地愛好不同肉類只是文化差異,不是文明與否的問題,他直言玉林人沒有「狗是人類朋友」的觀念,希望外界不要先入為主。
「外地人覺得我們吃狗很殘忍,但對印度人來說,他們也覺得西方人吃牛排是屠夫、殺人犯,我們也可以覺得美國人吃火雞很殘忍。」
他續指,玉林也有愛狗人士不吃狗,但雙方「你養你的狗,我吃我的狗」,互不幹涉。
盧小姐則因為宗教原因不吃狗,但並不抗拒別人吃,她形容吃狗和吃豬牛無異。
「為什麼我們需要覺得吃狗很特別,但又不需要覺得吃豬牛羊很特別呢?對我來說是一個性質」。
兩人都強調,玉林人平常吃的不是寵物狗,而是經過人工養殖和正規屠宰的肉狗,跟野味更是兩回事。
對於有動物保護人士稱不少狗其實是偷來的寵物狗,盧小姐贊成要嚴懲,但認為與吃狗無關。
「應該制止偷狗的行為,但不是制止吃狗肉,就好像有人偷雞,你應該制止偷雞的行為,而不是制止人吃雞」。
動保組織玉林救小狗
可是隨著中國養狗人數增加,全國有超過2,740萬隻寵物狗,國內反對玉林人吃狗的呼聲越來越大,海外人士也聲援。2年前就有逾300萬人在網上聯署抵制狗肉節。
國際動物福利組織國際人道協會表示,每年玉林狗肉節都有成千上萬狗只被殘酷殺害成為盤中餐,而今年新冠疫情下仍照辦活動,是商人為求斂財不顧人群聚集風險。
除了殺狗殘忍,輿論還關注無牌狗肉經營、狗只養殖和運輸期間環境惡劣,恐淪病毒溫床,為下一次瘟疫大流行埋下伏筆。
全國禁吃狗?
新冠疫情爆發,正好是禁狗肉的時機。中國政府今年2月宣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農業部4月首次將狗列為「伴侶動物」而非畜禽,多個省市也陸續修改《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其中深圳市成為全國首個禁吃狗肉的城市。
目前除了玉林,江蘇沛縣丶吉林丶廣東丶廣西等多地都有吃狗肉傳統,外界關注禁令會否逐步擴至全國。
ps:如果覺著文章不錯的請評論支持,或者點讚轉發,在此感謝。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