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每逢廣西玉林狗肉節前後(每年6月21日),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一方的爭鬥總會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爭議不斷。
廣西玉林狗肉市場
就在不久前,一個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今年的玉林狗肉節被禁了:部分外媒在網路發布消息,指迫於輿論壓力,玉林市政府今年擬停辦狗肉節,同時推出政策,通知市內餐廳、街頭攤檔及市場商販,要求嚴禁在6月15至21日販賣狗肉,違者將處以罰款10萬元人民幣,約合44萬元新臺幣。
真的如此嗎?這不,廣西玉林市委宣傳部出來闢謠啦:所謂「荔枝狗肉節」系本地民俗,並非官方主導的地方節慶,因此不存在「停辦」一說。此外,就「叫停狗肉交易」一事,玉林市委宣傳部稱,未聽說也未發布這一政策,目前尚不清楚網傳消息來源。
這也就意味著今年的狗肉節仍然會如期舉辦,愛狗人士的願望落空了。
早在一個月前,愛狗者和吃狗者在網絡上的爭論就已經硝煙瀰漫了。
有#玉林狗肉節##抵制玉林狗肉節#等話題,愛狗人士積極宣傳呼籲抵制、取消狗肉節;也有#理性愛狗#等話題,那些理性、中立派,呼籲愛狗者和吃狗者理性解決問題。
不少實體寵物店打出橫幅,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對抵制活動進行聲援,從而擴大活動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大連市一商家打出抵制玉林狗肉節的橫幅
廣西玉林人夏至吃狗肉的習俗成個狗肉節,讓國人操碎了心。爭論年年不休。愛狗人士覺得人類的朋友不能吃;狗販和食客認為這是偽善,他們只看到狗,看不到其他動物。
廣西多地都有食用狗肉的習俗,玉林食狗肉的習俗始於明朝。
民間諺語:「冬至魚生夏至狗。」狗肉在中醫理論中屬於溫熱、容易上火,到了夏至是夏天最後一次吃狗肉,也唯獨在夏至這一天,狗肉和荔枝同吃才不會像往常般熱火攻心。
*據1993年出版的《玉林市志》記載,玉林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俗,對玉林人而言,這一風俗是親友團聚、增進感情的途徑。
*100年前辜鴻銘在廣東辦的《時事畫報》裡,夏至吃荔枝和狗肉也被作為粵地風俗來描述。
多數玉林人認為吃肉狗和吃雞鴨魚並沒有兩樣,也不能將寵物狗和肉狗混為一談,「就好比吃魚,很多人都吃河魚、海魚,但估計沒有人會將魚缸裡的金魚吃掉,吃和不吃之間並不矛盾。」
有愛狗人士認為:狗是伴侶動物,從本質上看,吃狗肉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它破壞了人類和狗之間的感情。吃狗肉行為不符合當今世界尊重生命、倡導文明的歷史潮流,現在全世界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禁食貓狗等伴侶動物,顯示人類對動物朋友的尊重和感恩。
此外,市場上狗肉來源不明,食用的狗肉來源多屬非法偷盜。近兩年來,利用毒鏢偷狗販賣的新聞屢見報端,而這些被毒死的狗很可能就上了你的餐桌。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則表示「對吃不吃狗肉的爭論,「實際是民間習俗與動物保護之間的矛盾。保護動物應成為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但同時也要尊重每個人正當的飲食需求。 」
2010年起,「玉林荔枝狗肉節」被國內一些動物保護組織知曉,開始受到關注;
2011年和2012年,這些組織又吸納了更多的反對者,開始到玉林當地的狗肉檔去抵制;
去年夏至(6月21日)當天,一名愛狗人士前往玉林,在堆滿狗肉的桌子前下跪,「向狗謝罪」,更引發集體討伐;
高速路上攔車救狗,造成交通大堵塞;
今年,有更多的明星如楊冪、陳坤、大S,也加入這種聲討和呼籲,要求玉林當地取消狗肉節的舉辦;
今年6月初,10名外地人員,踢壞玉林當地經營狗肉商戶的大門,想強行救狗,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雙方報警後,商戶向多家部門出示了動物檢疫證等相關證件,不明身份的「救狗者」不能出示任何「狗是偷來的」的證據,踢門後揚長而去。
高速路攔車救狗
面對愛狗人士的種種行為以及輿論的壓力,為了避免過度刺激愛狗人士,玉林政府和當地商販做了一些妥協、退讓。
今年5月下旬,有當地官員披露,「政府發出內部文件,禁止公務員及家屬在最近一個月內公開吃狗肉」。
今年端午節前後,玉林市工商局又通過商會向商戶發布「口頭通知」,禁止任何人當街宰殺狗類,不將熟狗掛在店面、餐館名字和菜單不帶「狗」字等。
6月9日,玉林多家餐館將招牌中的「狗」字遮擋。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剛剛粉刷過的店名「玉林第一家脆皮狗肉餐館」已經更名為「玉林第一家脆皮肉餐館」,「姐弟麗江脆皮燒烤狗」售貨車,被車主用紙條糊住「犬」字偏旁,變成了「姐弟麗江脆皮燒烤句」。
禁止當街屠狗,禁止商鋪招牌中出現「狗」字,雖然不改變殺狗、吃狗、賣狗肉的事實,但對愛狗人士的感情上算是一種安撫。
然而這些措施顯然沒有解決雙方所爭執問題的根本。中國並沒有禁食狗肉的法律規定,政府自然不能直接介入幹預當地的民俗。
但是近年來,玉林市有關部門對夏至期間吃狗肉引發的爭議高度重視,對狗的養殖、屠宰、運輸、加工、經營與消費多個環節進行監督和綜合治理,同時提倡愛護動物,保護動物,文明用餐和健康用餐。
據了解,由於目前國家對狗的屠宰並沒有像對生豬一樣要求定點屠宰,屠宰點以私有居多,並且大多是夜間屠宰,流動性強,目前監管難度較較大。而且肉狗的養殖戶以不規範的散戶居多,流浪狗、病狗都可能成為屠宰、出售的對象,食用狗肉,容易產生健康隱患。
肉狗養殖
「狗肉節」之爭,可以看作是社會倫理、價值觀、利益多元化「融入」的一個縮影。面對這樣一種社會多元化背景,首先必須承認其發展的過程性,要相信時間的力量;其次,則是要恪守社會法律與文明的邊界,以理性方式來維護自身的立場,避免過激行為和「胡鬧」。在更有效措施出臺前,這場圍繞著該不該吃狗肉的困局,恐怕短期內仍將繼續爭議下去。
對於玉林的「狗肉節」,支持or反對,歡迎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編輯:武司宇
綜合來源:新華網、新浪微博、觀察者網、狗民網、知乎、界面新聞、講歷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