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拜會一位長者,談話間,他展開一幀墨字,「歲值癸巳,感賦一首《詠蛇》,你我忝列公職、食俸於民,願以此敦篤共勉。」詩曰:「滄黃漭闊慎兢行,來路曲迤遠路明。荊野匍伏接地氣,草根蟄夢醒東風。瀝披肝膽驅重翳,鼓振蚺麟奏呂聲。莫忘銜珠酬厚土,春泥犖沃哺雲龍。」
聞翰墨沁香,聽師長吟誦,覺神爽氣清。一首生肖小詩,非為應景,箇中自有深意。
置身漭闊天地,面對風雲變幻的世界,面對社會深刻變革加快轉型時期的錯綜複雜形勢,一個目光遠大的政黨,一名頭腦清醒的領導者,不會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耗在翻功勞簿、數成績單上,不會妄自尊大,也不會妄自菲薄。心存憂患,遠慮長謀,方不致觸礁迷航;宵衣旰食,兢慎前行,方不致沉淪傾覆。憂患讓怯懦者膽寒,卻令強者砥礪意志信念彌堅。「有時人們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踏上雄關漫道,儘管「來路曲迤」,但真正的智勇者必始終自信、沉著跋涉並最終迎來「遠路明」的壯麗圖景。
不管時代怎麼發展,心系黎生、先憂天下,永遠是人民群眾的企盼。貼著大地行走,深入田間地頭,真切感觸壟畝間的冷暖悲歡,為億萬蒼生解憂戚謀福祉,讓每一個渴望發芽、萌綠甚至開花的「草根」都能走進春天,得以在溫暖和煦的東風裡喚醒並築圓蟄伏的「夢」,這是來自大地的心聲和呼喚。有呼喚,就有回應。人勤春來早,許許多多的黨員幹部正在以「匍伏」的姿態和心態,穿「荊野」,接「地氣」,走基層,轉作風,將自己的呼吸契合於公眾的脈搏,把自身的價值體現於社會的需要,在服務人民奉獻公眾幹事創業的同時,也收穫著被信任的快樂。
碧血丹心,俠肝義膽,換得人間清明。肩負沉甸甸的職責,每一名在公者,還理當學效民間傳說中那些恤憐蒼黎、捨生取義的靈蛇,寧肯將自己奉獻犧牲,也要秉持「瀝披肝膽」的精神意志,激發「鼓振蚺麟」的革新勇氣,「驅重翳」以還清明於社會,「奏呂聲」以還公正給公眾。
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蛇尚存銜珠報恩之心,況及於人,況及於「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的公職者,況及於一個曾被延安的小米餵壯、紅嫂的乳汁哺傷、淮海戰場的手推車擁強的政黨?我們的根基與血脈在人民,智慧和力量來自人民,所有的努力和奮鬥最終也是為了回報人民。一棵樹只有深深紮根「春泥」方能屹立不倒,人民群眾就是我們的「春泥」,如果有一天我們試圖甩掉「泥巴」隔膜「地氣」,如果有一天我們「銜珠」酬報的對象是自己而非「厚土」,那麼可以想像沙漠上一棵無根之樹最後的結局。
吟詠此詩,頗有聲氣投契之感,且念及傳統文化意象中蛇、龍實乃靈犀以通,遂亦賦一首《詠龍》和之:瀚海雲瀾長際會,高川霜雪渡從容。圖騰華夏崑崙立,薪火炎黃血脈濃。蟄臥滄溟賡萬世,韜翔玉宇瞰千重。瓊花滿樹春消息,爛漫一枝報東風。